被菲律宾霸占15年的黄岩岛,对我国究竟有多重要?扼守南海的命门
南海的总面积超过350万平方公里,其中中国拥有超过260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如果中国能够有效控制整个南海的海域,将大大增加国防的纵深,增强数千公里的防线,这对保卫陆地领土的安全和抵御外敌侵略具有重要意义。虽然中国早已宣示南海主权,但由于近代国力衰弱、海军力量薄弱,中国只能在面对外来侵略时进行抗议。早在20世纪初,法国和日本便不断派遣军队侵占东沙群岛、西沙群岛,掠夺资源。
在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清朝政府派遣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带领三艘炮舰前往西沙群岛,船员包括官员、商人、测绘员、工程师、医生和各类工人,总人数超过170人。他们在永兴岛上升起了大清黄龙旗,并通过鸣炮和刻石等方式重申对西沙群岛的主权,并对西沙、东沙、南沙群岛进行了测绘。李准还为岛礁命名了骏滩、李准滩、琛航岛、广金岛、伏波礁等。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发布的《中华民国边界海岸及面积区划图》明确将南海区域划入中国的版图。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大了对南海岛礁的管理力度,虽然初期由于国力的限制,我国并未能够完全控制这些海域,但还是设立了县级办事处进行管理。1981年11月6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的革命委员会改称为“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并作为广东省人民政府的派出办事机构。1988年,海南省设立后,南海诸岛及岛礁划归海南省管理。

2012年6月21日,中国民政部宣布设立地级三沙市,这一历史性公告标志着南海地区首次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地方政府,驻地设在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而这一天也是中国重夺黄岩岛并开始实际控制的日子,黄岩岛此前曾被菲律宾非法占据了长达15年。
那么,黄岩岛为何被菲律宾占领如此之久?黄岩岛被夺回后,为什么在南海问题上具有如此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和菲律宾为何对这一岛礁如此看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黄岩岛的基本情况。
黄岩岛,原名民主礁,位于中国南海中沙群岛30多个水下环礁中,是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也是最东端的“旗岛”。黄岩岛距离中沙环礁约160海里,离海南岛550海里,东距菲律宾的宾苏比克湾约126海里,地理坐标为北纬15°07′,东经117°51′。从高空俯瞰,黄岩岛呈现一个略带三角形的环礁,面积是南海中所有单独岛礁中最大的一座。岛上覆盖着数百个小礁石,这些礁石环绕着一个大型的潟湖。黄岩岛的面积约150平方公里,东西南北长约15公里,周长超过55公里,潟湖的面积为130平方公里。岛的东南端有一个宽约400米的通道通向外海,船只可通过此通道进出,周围海域一直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渔场。

黄岩岛与菲律宾的距离非常近,但自古以来,黄岩岛及其所在的南海区域一直属于中国的领土。根据历史记载,早在汉朝时期,中国就已经了解并记录了南海诸岛。东汉时期的学者杨孚在《异物志》中提到,“涨海”即指南海,“崎头”是对南海诸岛的一种称呼,类似的记载在宋朝和唐朝文献中亦有所体现,表明南海诸岛从古至今一直属于中国的一部分。

黄岩岛的名字首次出现在中国官方地图中是在元朝时期,当时著名天文学家郭守敬建议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天文测量,黄岩岛被选择为其中一个测量点。自此,历代中国官方的地图上都标注了黄岩岛,并将其列为中国的领土。到了近现代,黄岩岛继续受到中国政府的关注和保护,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多次派遣科学考察队赴黄岩岛进行调查,并通过各类官方命名巩固对岛屿的主权。

尽管如此,菲律宾在其独立后,便开始觊觎南海的岛礁,黄岩岛成为他们重点争夺的目标之一。黄岩岛之所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原因如下:

首先,黄岩岛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渔民的重要渔场。该海域水产资源丰富,且黄岩岛的潟湖深度适合渔船停泊,是天然的避风港。这里的海域长期以来是中国渔民的传统捕捞区。

其次,南海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引发了菲律宾对该地区岛礁的觊觎。联合国的探测数据显示,南海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菲律宾因此意图借机占领属于中国的岛礁以谋取利益。

再次,黄岩岛的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它位于南海的主要航道附近,是连接南海与太平洋的关键通道。控制黄岩岛对于保障中国的海上运输和防御有着重要意义。

经过一系列的外交和军事对抗,菲律宾在1997年开始公开挑战中国对黄岩岛的主权,但在2012年,中国通过强硬的措施重新夺回了黄岩岛的控制权,并实现了持续的海上巡视与渔业作业。

目前,虽然中国尚未在黄岩岛进行填海造地,但该岛的战略意义依然不可小觑。中国政府明确表示,黄岩岛的一切事务都在中国的主权范围内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