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师附小:校园安全,我们永远在路上
“安全”二字,写来方正,做起来却需如履薄冰。近日,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安全保障中心主任宋敏向全体教师发出“安全动员令”,以国家最新应急预案为号角,以学校典型案例为镜鉴,再敲安全长鸣钟,再紧责任千钧弦。

以“国”为令,先学一步——让专业成为本能。《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中小学校地震应急避险疏散演练指南》两份新鲜出炉的“安全宝典”已上传工作群。文件并不长,却字字千钧:避险要点、疏散路线、处置流程,须烂熟于心。
以“案”为镜,先醒一秒——让教训成为教材。半学期以来,校园发生学生缝针、骨折、牙伤等问题。每一道伤口都是一把刀,扎在孩子身上,痛在师者心。“我们无法阻挡意外,却必须让意外成为教材。”安全保障中心认真复盘事情全过程:时间轴、风险点、责任链,一帧不少。
以“育”为根,先润一心——让安全成为文化。“1530”安全教育模式需扎实开展,重点人群要“一生一策”:沉默寡言、情绪敏感、亲子关系紧张的学生,建立专档;课堂渗透“双师”协同:除班主任日常的安全教育外,生命安全、体育、科学、道法等学科在教学中将安全有机融合。
以“责”为魂,先担一分——让岗位成为战位。校门出入“一条线”:学生离校,须持班主任亲笔出门条;门卫“见条放行、无条禁行”,用“铁门槛”守护“生命线”;“一岗双责”“一张网”:谁上课谁负责、谁值班谁守护;学生受伤,涉事老师即为“第一责任人”,全程参与过程调查、家长沟通、保险理赔,直至结案归档。
以“爱”为名,先暖一程——让陪伴成为最长情的守护。动员令最后,安全保障中心主任宋敏向全体班主任、科任老师表示深深的感谢:“每一次突发,你们都冲在最前面;每一次纠纷,你们都守在最后一道门。你们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心缝合伤口,用专业赢得信任。校园安全,因你们而温暖,因你们而坚固。”
“安全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责任没有句号,只有代代相传的逗号。”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愿大家携手,把每一次演练都当成生死时速,把每一句叮咛都刻进孩子心田,把每一项制度都落实到最小单元,让校园成为最阳光、最安全、最诗意的所在。(文/图:乐山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