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先上安全课!这份校园安全提示请收好!
马上就要开启新学期啦
想要拥有快乐美好的校园生活
安全防范必不可少
开学第一课,先上安全课!
防范欺凌、防范溺水、交通安全、校园反诈
这四大重点
相关提醒务必记牢
↓↓↓
PART 01
家校共建预防校园欺凌
01
识别欺凌的早期信号
孩子身体出现伤痕或物品丢失损坏、对上学突然表现出抗拒或焦虑、睡眠模式改变或经常做噩梦、成绩突然下降或注意力不集中、社交活动减少,回避谈论学校朋友等现象。
02
家庭预防欺凌的具体行动方案
1、培养孩子的自信与社交技能:如角色扮演练习、发展特长兴趣、建立友谊圈等。
2、与学校保持积极合作:建立与老师沟通渠道,获取信息资源。保存学校老师和班主任的联系方式。
03
当欺凌发生时的应对措施
1、保持冷静:首先管理自己的情绪,避免过度愤怒或焦虑影响判断;
2、收集信息:耐心倾听孩子讲述,记录时间、地点、涉及人员和具体事件;
3、联系学校:立即与班主任和学校心理老师沟通,了解他们观察到的情况;
4、寻求专业支持:必要时请求学校心理老师介入,或寻求校外心理咨询;
5、跟进确保安全:与学校合作制定保护计划,并定期跟进情况是否改善。
6、必要时及时报警寻求警方帮助。
亲爱的家长,预防校园欺凌不是一次性谈话,而是日复一日建立的信任花园,让孩子知道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有一个安全的地方可以回归,都有无条件的爱作为后盾。真正的保护不在于为孩子扫清所有障碍,而在于赋予他们穿越荆棘的信心与能力,学会如何在风雨中站稳自己的脚步。
PART 02
携手筑牢防溺水安全防线
01
认识溺水危险,时刻保持警惕
溺水事故并非只发生在江河湖海,池塘、水库、沟渠、工地积水坑,甚至是家中的水缸、浴盆都可能成为安全隐患。请务必告诫孩子,任何时候都不能私自下水游泳或嬉戏。
02
切实承担起监护责任,做到“四知道”
家长是孩子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周末、节假日和放学后是溺水高发时段,请您务必:
1.知去向:知道孩子去哪里。
2.知内容:知道孩子去做什么。
3.知同伴:知道孩子和谁一起去。
4.知归时:知道孩子什么时候回来。
切勿让孩子独自外出玩耍,尤其是到无人看管的水域。
03
反复教育孩子,严格遵守“六不两会”
请不厌其烦地告诫孩子:“六不”
1.不私自下水游泳;
2.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熟悉水性的学生不擅自下水施救。
“两会”:
1.发现险情会相互提醒、劝阻并报告;
2.会基本的自护、自救方法。
04
教授自救知识,智慧救援保平安
万一遇到同伴溺水,教育孩子切忌盲目手拉手下水救援,而应:
1.保持冷静,大声呼救,寻求成人帮助。
2.立即拨打110、119、120等急救电话。
3.寻找身边的漂浮物(如救生圈、泡沫、长杆、绳子等)抛给溺水者。
4.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趴在岸上利用长杆等物品进行拖拽救援。
05
选择正规场所,安全游泳有保障
如要游泳,请务必带孩子到有专业救生员、安全设施完备的正规游泳馆。下水前做好热身准备,避免抽筋。过程中家长要全程专心看护,不要低头玩手机。
PART 03
交通安全温馨提示
01
家长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接送学生规范
1、佩戴安全头盔。无论骑行距离长短,家长和学生都必须正确佩戴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安全头盔。佩戴时务必系好安全扣,调整至合适角度,确保头盔能有效发挥保护作用。
2、遵守交通规则。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指示,不闯红灯、不抢黄灯;按照交通标志、标线指示行驶,不逆行、不随意变道,不在机动车道内行驶或停车;在路口转弯时,提前开启转向灯,注意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确保安全后再通过。
3、杜绝超员超载。摩托车、电动车限载人数有限,切勿超员超载。确保每个孩子都有安全的乘坐位置,不搭载超过规定人数的学生。
4、规范文明停车。接送学生时,将车辆停放在学校指定的停车区域或不妨碍交通的地点,不得在学校门口或道路两侧随意停车,以免造成交通拥堵。即停即走,避免长时间逗留。
02
学生乘坐交通工具要求
1、选择安全车辆。不乘坐无牌无证、非法改装、拼装的车辆,不乘坐超员超载、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不乘坐“黑校车”和其他非法营运车辆。
2、遵守乘车规范。乘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坐在后排位置;不得将头、手伸出车窗外,不得在车内嬉戏打闹、随意走动;下车时,要注意观察周围车辆和行人情况,确认安全后再开门下车,从右侧车门下车为宜。乘坐公交车时,在站台候车,有序上下车;上车后抓好扶手,站稳坐好;车辆行驶过程中,不与司机交谈,不干扰司机驾驶。
3、未满法定年龄不骑行。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上路。达到法定骑行年龄的学生,骑行时要遵守交通规则,佩戴安全头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不闯红灯、不逆行、不追逐打闹。
孩子的安全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同营造安全、有序、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让孩子们能够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
PART 04
校园反诈提醒
01
学生和家长易被骗案件类型
1、刷单返利类诈骗:凡是网络兼职刷单、做任务,先小额返利,再大额垫付的都是诈骗。
2、免费送游戏皮肤诈骗:凡是免费送游戏皮肤(装备),让扫码然后声称未成年人导致银行账户冻结,需要配合解冻的都是诈骗。
3、泄露明星隐私诈骗:凡是明星的律师声称你泄露明星隐私,需要配合调查的都是诈骗。
4、冒充公检法诈骗:凡是通过电话、社交账号加好友说你涉嫌违法犯罪,需要配合网络调查、资金清查、把钱转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5、买卖游戏账号装备诈骗:凡是买卖游戏账号、装备引导到交易平台交易,需要交保证金或者出错导致账号冻结需要解冻的都是诈骗。
6、培训班诈骗:凡是孩子通过QQ、微信联系要报清华、北大培训班,马上就要缴费的都是诈骗。
7、虚假购物诈骗:凡是低价出售商品,不通过交易平台,直接转账不发货的都是诈骗。
8、冒充老师收费诈骗:诈骗分子潜入班级群中,冒充班主任、老师发布收费通知,引诱家长扫码转账。
9、退费诈骗:凡是通过短信、快递通知可退培训费,却需要通过购买基金、国债退费的都是诈骗。
10、发放补助诈骗:凡是发放各类补助,但要先交钱的都是诈骗。
02
温馨提醒
1、家长尽量不要将身份证号码、电子银行账户和密码、App支付密码等重要信 息交给未成年人;
2、要加强对孩子的反诈防骗教育,来历不明的电话、短信、链接一律不看、不理、不点,不要理睬 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要贪图小便宜,轻信中奖、赚外快等说辞,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汇款要求,坚决不听、不信、不转账。
3、要树立孩子正确的经济价值观,传达努力劳动才有回报,付出才会收获的正确理念。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不要让孩子知道支付密码,更不要轻 易设置免密支付,以免其受骗后大额转账汇款。同时也要关注孩子自己的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的余额。
4、要教育孩子多与老师、家长沟通交流,遇到自己无法辨别的事情,或者受到侵害后,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家长,及时报案,千万不要隐藏在心里。
供稿 | 安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