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距仅10米!东海上空爆发激烈对峙,歼16力压隐身机,战时已击落
隐身五代机,作为全球现役最先进的战机,凭借其卓越的隐身技术和其他多项技术优势,通常能在与四代机或四代半战机的空中对决中占据上风。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四代机也有可能逆袭,击败五代机。近期,央视公开报道了一则中国四代机成功“力压”外军隐身战机的事件,读后让人不禁为中方飞行员的英勇表现鼓掌。

根据央视的报道,西部战区空军的一名飞行员曾在东部沿海驻训期间,遭遇了外军隐身战机的挑衅。最终,在中方飞行员的果敢应对和高超技艺下,外军战机不得不落荒而逃,中方取得了空中对峙的胜利。
报道指出,当时,外军派出了两架隐身战机,它们似乎意图接近中方领海。中方战机立即采取行动,锁定了敌机。在首次交汇后,外军战机试图脱离战斗,另一架战机试图通过快速飞行脱离空战圈,重新锁定中方战机。然而,中方飞行员不慌不忙,利用出色的机动性,将飞机迅速拉升至对方飞机的上方,并倒飞过去。在两架战机几乎贴身而过的瞬间,飞行员通过强大的气场威慑与精湛技艺,将对方逼退,迫使外军战机撤退。

中方飞行员的这一举动可谓惊险且精彩,特别是在面对隐身战机的情况下,能如此自信地迎接挑战。更重要的是,在这次对峙中,中方不仅通过飞行员的技能获得胜利,还得益于强大的火控雷达和其他战术支持设备。火控雷达成功锁定目标意味着战机的武器系统已进入待命状态,这一举动在非战时已属空中冲突的最高等级。一旦进入战时,这两架外军战机可能早已被击落,这也是外军飞行员最终决定撤离的主要原因。

那么,这两架外军隐身战机到底是哪种型号?根据目前全球的军事格局,只有中、美、俄三国具备生产五代机的能力。从全球范围来看,外军隐身战机的型号基本可以锁定为美国的F-22或F-35。美国不仅装备了大量的F-35,还将其出口给日韩等国,并部署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因此,这次挑衅的战机很可能正是这两款美国的隐身战机。

面对这一场看似不可能的胜利,很多人可能会感到疑问:歼-16,这款隐身能力相对较弱的四代机,如何能够在空中对抗中压制具备隐身优势的外军战机呢?其实,答案可能有两个方面。首先,隐身战机的隐身效果是有限的。虽然远距离下隐身优势明显,但当战机距离接近时,雷达就能有效捕捉到其踪迹。此次歼-16的胜利,很可能正是因为双方接触时的距离较近,从而削弱了外军战机的隐身优势。

其次,中方在这一地区部署了强大的空中探测体系。比如米波反隐身雷达、空警-500预警机、以及各种电战飞机等,这些探测设备有效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的探测网,大大削弱了外军F-22和F-35的隐身优势。即使歼-16未能直接发现敌机,预警机或地面雷达也早已捕捉到相关信息并进行实时传输。

这场发生在东海上空的空中对峙,展现了歼-16战斗机的出色性能和飞行员的过硬素质,同时也凸显了中国空军作战体系的不断完善。如今,凭借着强大的现代化空军装备,任何试图挑衅的敌人最终都将付出代价,难逃失败的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