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组图)

2025-11-10 09:10:12 4阅读

近日,网友“雨轩妈妈”在武汉一论坛上发帖称:很多时候刚做妈妈也有难处,公交车上、医院走廊里,宝宝饿了,开始大哭起来,宝宝又不吃奶瓶只吃母乳,哭闹不停,妈妈只能解开衣襟,当众给宝宝喂奶。

妈妈给宝宝喂奶_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_哺乳期妇女公共场合喂奶

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资料图)

“乳房属于女人私密之处,不到万不得已,谁都不愿意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自己尴尬也让别人尴尬。但作为母亲,宝宝饿了哭了,能不心疼?”该帖一经发出,截至今日已有500余网友跟帖。

八成年轻妈妈无法拒绝宝宝的哭闹

近日,记者在汉口火车站、武昌火车站、宏基客运站、傅家坡客运站、金家墩客运站等地询问了50位哺乳期妇女,其中超过80%的年轻妈妈认为“当宝宝饿得哭的时候,我们根本无法拒绝”,赞成在公众场合喂奶。只有9位母亲反对在公众场合喂奶,并表示“做不出来这种事情”。

记者采访了20名男士,18人表示理解,2人反对。

【赞成篇】

昨天上午11点,家住黄石的董小姐抱着儿子在傅家坡客运站下车,董小姐今年22岁,趁着端午节的闲暇时间,她带着11个月的儿子到汉口的姑妈家探亲。

当谈及公共场合是否应该给孩子喂奶的问题,她毫不犹豫地点头,表示这是母亲必须要做的事。

“最开始的时候我也是很害羞的。”董小姐第一次遇到孩子要吃奶的情形时,她正带着孩子在公园散步。“突然就哭起来了,头还一直拱着我的胸口。”董小姐笑道,当时,公园人很多,她也实在没找到隐蔽的地方,可是孩子哭得实在厉害,只好干脆直接掀起衣服喂孩子了。

此后,董小姐越来越觉得在公共场合喂奶是件很自然的事。“异样眼光都是浮云,孩子才是硬道理。”董小姐说。

哺乳期妇女公共场合喂奶_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_妈妈给宝宝喂奶

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资料图)

孩子哭声是母亲软肋

昨天下午2点,记者在武昌火车站候车室见到正在给孩子喂奶的赵女士。赵女士介绍,她今年29岁,女儿刚满6个月。

“我的孩子只要一哭,我就受不了。有多少妈妈能忍受自己的孩子在自己面前哭得这么厉害还能忍心不喂他?”赵女士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孩子说,“都说孩子是妈妈的宝贝,为了孩子妈妈什么都愿意做,以前我并不是特别理解,但是自从我当了妈妈后,我就明白了这种心情。所以当众给孩子喂奶算什么呢?”

赵女士告诉记者,她也希望孩子在外面的时候能够不哭不闹,不想吃奶不上厕所,但是这怎么可能呢?

不过,赵女士还是随身准备了一条大毛巾,给孩子哺乳时都会用毛巾把私密处遮住,尽量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少点尴尬。

【反对篇】

昨天下午3点左右,记者在武昌宏基客运站询问正在接亲戚的林女士,林女士今年28岁,女儿已经9个多月了。

对于年轻妈妈在公众场合喂奶的问题,林女士的立场非常坚定。“我从未在任何公众场合喂奶,我认为妈妈们应该有自己的隐私。我认为这是对自己、对他人的一种尊重。”林女士毫不犹豫地说。

个性保守的林女士介绍,平时连情侣当众接吻都不能忍受,更别提当众喂奶了。“我绝对不会在公共场所喂奶的,这是一件非常私密的事情。”

“那你如何规避这种尴尬呢?”记者问,林女士表示,她会尽量少带孩子出门,即使要出门,也会先将孩子喂饱再出门。如果实在吵闹得没办法,她会选择去公共厕所里喂奶。

哺乳期妇女公共场合喂奶_妈妈给宝宝喂奶_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

女人公众场合喂奶的尴尬(资料图)

奶粉冷开水

26岁的吴小姐在武汉某公司任职,她的孩子刚满8个月。“我坚决反对在公共场合喂奶,我实在接受不了旁人的异样眼光。”

吴小姐介绍,曾有一次当众喂奶的经历,那时,孩子3个月时,他哭得非常厉害。当时她手足无措,由于周围没有较隐蔽的地方,最后还是只能用衣服稍微遮住给孩子喂奶。“那时候我觉得四周的人都在看着我,我觉得很尴尬也很害怕。”吴小姐不好意思地笑着说。

此后,吴小姐再也没有在公共场所喂奶,每次出门前都会用奶瓶冲好奶粉或者牛奶,当孩子饿的时候给他应急用。

【他山之石】

加拿大:商场均设母婴室

加拿大各商家都会预备一个房间作为母婴室。加拿大几乎所有的女性公共洗手间里都配备了专门给婴儿换尿布的凹槽大平台,可收可放,实用方便。同时,由于所有的卫生间都是坐式马桶,空间大而且非常干净,所以也有些母亲就近选择在卫生间为宝宝喂奶。

英国:母婴室如贵宾厅

英国母婴室最大的特点不在多,而在于它的舒适。比如,母婴室都是防滑地面,墙上插座很高,暖气散热片温度低,管道和尖角都被包起来。母婴室有温控,照明很好,墙上有急救信息、紧急电话号码、母婴社会服务信息等。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