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做得不开心,但是工资还不错,要不要辞职?
从客户那里结束咨询服务后,在高铁上闭目养神的时候,收到客户HR的信息:
老师,我有心无力了,可能我不适合这里,我不知道我还能做到什么时候。在这里工作一点都不开心,因为我是新来的,我看多公司有很多我认为不合适的地方,于是我就提出建议,结果就变成我的事情了,我现在即分担了原来财务的一些工作,有分担了生产的一些工作,我现在都不敢提建议了,再提下去,我还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工作量,而且其他部门同事也不喜欢我、排挤我。但是,如果现在辞职的话,现在的工资在我们当地还是蛮高的,再换工作很难找到这样工资的工作了。另外,最重要的事,通过你这几次的入企辅导,我发现你们太专业了,才发现自己能力是多么弱,我想进步和成长,如果辞职了,也就错过了成长的机会。所以,我现在很纠结,要不要辞职。
这位HR,虽然加入我客户公司时间不长,但是几次接触下来,她的上进心和主动性让人印象深刻。他的老板也私下对我说:小J,虽然专业能力不高,但是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非常棒,我想好好培养她。
虽然我知道客户公司存在小J描述的情况,但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在我的辅导下,短期内就可以很快解决。
出于职业的谨慎性,我不能把话说得太满,不能以我未来的辅导效果去给小J承诺,让我留下来。
于是,我对她说:你的问题,其实可以转换为这两个问题:
第一,如何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第二,现状能否调和,第三,如何平衡收入与成长。
1 找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然这个问题,没有具体的答案。
这其实是一个决策模型。
第一,写下你喜欢的和擅长的事情。
要认认真真、真实地写,别骗自己。
你喜欢做什么,擅长做什么,先老老实实地写下来,先了解自己。
第二,去分析你面对的机会有什么。
你现在有什么选择机会?
如果你没有选择,说明你是没有竞争力的。
那就想一想,自己能去学些什么技能,让自己拥有选择权。
梳理出这些,你就了解了自己面对的机会,或追求的机会。
第三,列出硬性限制条件。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你的生活水平、家庭开支会不会因为辞掉工作而降低?
如果你辞职后短期内又找不到工作,你家里人会如何看待你?会不会影响到夫妻关系?
硬性限制条件罗列,你就知道你能做的有哪些了。
综合这三项进行分析,你会发现留给你的选择是非常具体的。
在这个框架里面进行选择,你大概率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你也就知道自己是不是要辞职了。
2 现状能否调和
工作是为了赚钱,既然是为了赚钱,那就要明白,工作绝不是一件开心的事,不要为了一点矛盾或者挫折,就不想干了,要不然你整天不是在入职,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领导分配了很多传统上不属于HR的工作内容,可能是“人善被狗欺”,是领导在压榨你?如果是这样,你应该立刻辞职。
也可能是领导无人可用,现在就你可用,那么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你已经进入领导的核心层。当领导无人可用时,你和领导一起度过难关,你将成为嫡系。如果是这样,你不应该辞职。
其他部门同事不喜欢你,很正常,就像你,也不是谁都喜欢。同事排挤你,这个在哪里都存在,只要是人,都会嫉妒心,你只要理解同事对你的排挤,很大可能是因为你太优秀了,你心里就好受多了。
但如果你与同事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阶段,那你就要做好离职的准备,领导对这种情况不闻不问,任由其他同事排挤你,你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强硬主张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做好找新工作的准备。但如果不是,那就坚持下去。
3 赚两份收入
打一份工,赚两份收入,一份是工资,一份是成长。
其实,能找到同时赚到这两份收入的工作并不是容易。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牺牲工资,才可以获得成长。
在年轻时,我个人认为工资能够维持生活开支即可,但是一定要把成长当作最大的收入。
这听上去就是一句陈词滥调,站着说话不腰疼。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很大的耐心和智慧。
如果没有成长,你其实很难获得工资的增加。
当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会突然发现,自己除了拿时间换钱,还同时换到其他东西:学识、经验、洞察力、智慧等等。然后,想要的东西,几乎都能换到,包括最诱人的工资。
对未来成长没有帮助的事情,尽量少做;相反,能帮助你未来成长的事情,打死都要做,哪怕当下损失一部分工资。
那么,你现在做的事情对你未来成长是否有帮助呢?
最后的话
寻求建议的本质,是需要做决策。充分、客观的信息环境,是做出正确决策的依据。但,你的信息环境是你自己私有的,只有你自己知道,我并不掌握。
所以,听大多数人的话,参考少数人的意见,最终自己做决定。
不管别人给了你什么建议,决策是你自己的。
因为,最终能够负责的,也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