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高达g世纪 超越世界,超越世界中这两个人驾驶什么机体?
sd高达g世纪 超越世界,超越世界中这两个人驾驶什么机体?
CODE.阿梅利亚的机体是哈帕斯之吻,哈帕斯之吻.战戟,和女皇阿梅利亚。至于阿芙洛蒂亚游戏里面只开过哈帕斯高达,而且凤凰男线也说过阿芙洛蒂亚有一台专用的哈帕斯高达。
如何看待美国测试民兵3洲际导弹呢?
谢谢邀请,我来回答。
2020年2月5日,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Air Force Global Strike Command)的一支由来自蒙大拿州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Malmstrom AFB)第341导弹联队,怀俄明州沃伦空军基地(F.E. Warren AFB)第90导弹联队和北达科他州米诺特空军基地(Minot AFB)第91导弹联队的官兵组成的作战小组在太平洋时间上午12:33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装有测试用再入式弹头的“民兵(Minuteman)”III型洲际弹道导弹。
图一 2020年2月5日美国试射了一枚“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这是该导弹的一次开发试射。
该枚导弹的再入式弹头在飞行了大约6720公里后,准确地击中了位于马绍尔群岛夸贾林环礁目标。根据美国空军的新闻公告:
这些导弹试射验证了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以确保持续安全,受控和有效的核威慑力量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本次试射不是对世界热点事件或地区紧张局势的一个回应。“民兵”III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自从美国按照美俄签订的《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规定,退役了“和平守护者(Peacekeeper)”MX陆基洲际弹道导弹以后,“民兵”III型导弹就成为了美国“三位一体”核力量中唯一的陆基武器。“民兵”III型导弹的军方编号为LGM-30G。它的研发工作始于1966年,包括对“民兵”导弹先前版本的多项改进,于1970年首次部署。该型号的大多数改进都与导弹的飞行末段和再入式弹头有关。该导弹的第三级,也是最后一级,火箭使用了全新的发动机,与之前的四喷嘴系统相比,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导弹的轨迹。“民兵”III型导弹实现的其他性能改进包括增强了再入式弹头的灵活性和突防辅助设备(假弹头)的应用性,增加了遭受核攻击后的生存能力以及增加了有效载荷能力。该导弹制导仍然依靠万向惯性导航系统。
图二 美国空军的“民兵”III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刚问世的“民兵”III型导弹包含以下显著特点:
使用爆炸当量仅为17万吨TNT的W62战斗部代替120万吨TNT当量的W56。
它是世界上第一种携带多枚分导式弹头的战略弹道导弹。一枚导弹可以携带三枚子弹头攻击三个不同位置的目标。
图三 “民兵”III型导弹的多弹头布置
除了弹头外,该导弹还能释放诸如雷达干扰箔片和诱饵这样的突防辅助装置。
“民兵”III型导弹在助推段之后的中间段引入了一台额外的液体燃料推进系统火箭发动机(PSRE)——Rocketdyne公司的双推进剂RS-14发动机。该发动机用于对轨道进行微调。这使它可以释放诱饵,或逐一释放分导式多弹头中的每一枚单独子弹头。
“民兵”I型和II型导弹的“大力神”M57第三级火箭的侧面都有推力终止喷口。这些喷口被塑性炸药炸开后会突然降低燃烧室的压力,导致推力丧失。这样就可以精确定时地终止推力,以达到瞄准精度。更大的“民兵”III型的第三级发动机也具有推力终止端口,尽管其最终速度由PSRE确定。
新型第三级发动机上有一个带有注液推力矢量控制(Thrust Vector Control,TVC)系统的固定喷嘴来进一步扩大了射程。
具有更大磁盘内存和增强功能的飞行计算机。该计算机在1993年启动的“制导升级计划”中被新的使用抗辐射半导体随机读写存储器的新计算机系统所替代。
图四 上世纪80年代位于发射井中的“民兵”III型洲际弹道导弹
在之后的几十年里,“民兵”III导弹得到了不断地改进和升级以确保美国的陆基核力量持续有效和技术不过时:
W78战斗部 - 1979年12月,爆炸当量更高的W78战斗部开始替换部署在“民兵”III上的许多W62。这些战斗部是随着Mark12A再入式弹头一起交付的。但是少量、未知数量、先前装备的带W62战斗部的Mark-12再入式弹头仍被保留下来,以打击苏联中南部亚洲共和国的目标。因为Mark-12弹头的重量略小于Mark-12A。
制导升级计划(GRP) - 制导升级计划将NS20A导弹制导套件替换为NS50A导弹制导套件。通过使用最新的高可靠性技术替换老化的零件和组件,同时保持当前的打击精度。较新的系统使“民兵”导弹的使用寿命被延长到2030年。该计划已于2008年2月25日全部完成。
推进升级计划(PRP) - 推进升级计划从1998年开始一直持续到2009年,通过更换旧的一、二、三级固体火箭来延长导弹的使用寿命并保持其性能。
单弹头(SRV)改进 - 将“民兵”III型导弹携带的弹头数量从三个降到一个是为了满足现在已经失效的《第二阶段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START II)》关于禁止使用分导式多弹头的要求。尽管该条约已经被不限制分导式多弹头的《战略进攻性武器削减条约(SORT)》《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New START)》等后续协议所取代,但由于《新削减战略核武器条约》对核弹头总体数目的限制,因此“民兵”III导弹仍只携带单个弹头。
安全增强型弹头(SERV) - 从2005年开始,已退役的“和平守卫者”MX导弹使用的携带30万吨级TNT当量的W87战斗部的Mk-21弹头将在“安全增强型弹头”计划下被安装到“民兵”III导弹上。W87具有较旧的W78不具备的许多安全功能,例如不敏感的高爆炸药以及更先进的保险装置。除了这些安全功能外,W87还可以调高导弹的目标攻击能力,包括更多起爆选择所带来的更灵活的目标选择和最精确的再入式弹头造成的对定点目标造成的更大破坏性。
图五 “民兵”III型导弹的攻击步骤:1)发射;2)一级火箭脱离,导弹整流罩脱离;3)二级火箭脱离;4)三级火箭脱离;5)主动段后机动,准备释放子弹头;6)释放子弹头、假目标、干扰箔片;7)子弹头再入大气层,弹头保险解除;8)弹头爆炸,空炸或者地面爆炸
目前,美国有450枚“民兵”导弹,其中在2014年有50枚被移除弹头成为“热”备状态,占据了美国当时后备核武库的50%。
开发测试试射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2月5日的这次试射是和普通的作战试射不同的开发试射(Development Test Launch)。普通作战试射的目的是通过随机地选择一枚战备洲际弹道导弹来检验部队的战备能力和导弹的可靠性。而开发试射则是使用存储中的“热”备导弹来验证新的或替换组件在贴近作战环境中的有效性。代号为“飞行测试单元(Flight Test Unit,FTU) 2”的本次试射是计划在最近几年进行的四次FTU中的第二次,用于验证确保“民兵”III导弹满足实战要求的新替换组件。FTU1测试在2019年2月进行。“民兵”III型导弹的试射日期是提前三到五年就已经确立,每次试射的准备工作从发射日期前六个月到一年就开始了。
图六 2020年2月5日,“民兵”III型导弹刚刚脱离发射井的时刻
这种开发试射为美国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和空军核武器中心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用于升级和维持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武器系统。“民兵”III服役已经接近50年,很多部件已经寿命到期。有些甚至早已停产,生产商都不一定存在。对这些存在备件紧缺的组件,当务之急就是用替换组件来代替旧部件。另外,美国也准备对其进行有限的现代化计划,以在下一代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服役之前,保持这些武器的现代化。
另外,本次试射不是由一个单独的单位完成的。参加测试的人员来自美国空军所有三个现役“民兵”联队,来自马尔姆斯特罗姆空军基地第341导弹联队,沃伦空军基地第90导弹联队和米诺特第91导弹联队。可以说,美国空军对本次试射异常重视,集中了它所能提供的最熟练的战斗和维护人员。
图七 美国空军现役三个“民兵”III型导弹联队的部署图
除了三个现役联队以外,参加试射的还有第576飞行测试中队和第30太空联队的人员。后者可能是美国天军成立后的第一支亮相的天军部队。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美国西海岸的所有太空发射,包括所有的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以及为美国空军陆基洲际弹道导弹试射提供支持。而位于范登堡空军基地从事洲际弹道导弹初始作战测试与评估和服役后部队发展评估的第576飞行测试中队则是整个开发试射的整体负责单位。
图八 第90导弹联队臂章
图九 第91导弹联队臂章
图十 第341导弹联队臂章
图十一 第576飞行测试和评估中队臂章
图十二 第30太空联队臂章
“民兵”III型导弹的技术指标弹长:18.3米(59.9英尺)
弹径:1.67米(5.5英尺)
弹重:36.03吨(79432磅)
动力系统:三级固体火箭推进器(第一级是ATK公司翻新的M55A1发动机,总推力为92.15吨;第二级是ATK公司翻新的SR-19发动机,总推力为27.58吨;第三级是ATK公司翻新的SR-73发动机,总推力为15.92吨)
作战射程:9700公里(6000英里)
最大飞行高度:1120公里(700英里)
最大飞行速度:助推段结束的时候,达到大约23马赫(4公里/秒)
圆概率偏差精度:240米(800英尺)
图十三 “民兵”III型导弹的结构分解图
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的军事实力谁更强?
很显然,印度的军事总体实力要比巴基斯坦强大很多,即便是在克什米尔地区,也是这样,因为现代战争打到最后拼的是综合国力,从这一点来说,巴基斯坦很难在克什米尔占到便宜。但是巴基斯坦也是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印度也有自己的问题,一旦打起来,印度也不会轻松。
图为巴基斯坦JF-17“雷电”战斗机。
印度三军实力超过巴基斯坦很多,两者基本不在一个量级。以陆军为例,印度陆军有2700辆T-72B主战坦克、880辆T-90主战坦克,分为T-90S和T-90MS两个型号,一共有超过3000辆第三代主战坦克,虽然都是猴版坦克,单价也很低,T-90MS才不到400万美元,被削掉了主动防御系统,削弱了反应装甲,但是印度总归是有大量主战坦克了。
图为巴基斯坦哈立德主战坦克。
巴基斯坦虽然坦克数量也不少,达到了2700多辆,但是其中800多辆是较老的59式坦克、M-48轻型坦克等,只有大约300辆MBT-2000“哈立德”主战坦克和从乌克兰进口的320辆T-80U主战坦克算是第三代坦克,总数只有不到700辆。当然,巴基斯坦今年还新购买了100辆VT-4主战坦克,总的订单有望达到300辆,届时,巴基斯坦也会有近1000辆第三代坦克,在全世界,这个规模算是比较强大,也能进入前20名,但是相比于印度还是从规模上差了不少。
图为巴基斯坦MBT-2000“哈立德”主战坦克,在VT-4交付之前,这就是巴基斯坦最先进的主战坦克。
从空军来看,印度空军有242架苏-30MKI战斗机,还新购买了21架,总规模还在提高,还有幻影2000战斗机50架,米格-20战斗机80架,一共现役近400架第四代战斗机,还正在进口36架“阵风”战斗机,目前交付了2架。另有印度号称国产的LCA轻型战斗机40多架,不过这款战机性能较差,目前战斗力存疑。
图为巴基斯坦JF-17“雷电”战斗机。
相比来看,巴基斯坦空军有78架F-16B战斗机,还有200架JF-17“雷电”,也就是我国的FC-1“枭龙”战斗机,一共现役278架第四代战斗机,看上去数量不少,但是质量比印度要差远了,不论是F-16B还是JF-17,都是单发战斗机,尤其是JF-17只是轻型战斗机,连中型都不算,航程、雷达、武器使用能力都不如印度的苏-30MKI和米格-29,因此巴基斯坦空军还需要加强,巴基斯坦近年来开始从我国订购双座的JF-17 BLOCK 2和单座改进型JF-17 BLOCK 3战斗机,将会使用我国最新的KLJ-7A有源相控阵雷达,因此在航点上有望超过印度。
图为印度苏-30MKI战斗机。
从海军来看,印度海军拥有1艘航空母舰“维克拉玛蒂亚”号,2艘核潜艇,分别是“歼敌者”号导弹核潜艇和租借自俄罗斯的“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同时装备3艘P-15A“加尔各答”级导弹驱逐舰,算是区域防空舰,配备从以色列进口的EL/M2248雷达和“巴拉克-8”防空导弹,反舰装备了俄罗斯的“布拉莫斯”超音速导弹,战斗力还算比较可观,但是数量不多。
另有P-15“德里”级驱逐舰、P-17A“什瓦里克”级导弹护卫舰各3艘,11356型导弹护卫舰6艘,其余的像早期从苏联进口的61型驱逐舰(印度叫做“拉吉普特”级驱逐舰)等都属于老旧军舰,不做计算了。此外,印度还有一些从俄罗斯进口的“基洛”级常规潜艇和鮋鱼级潜艇。整体战斗力在世界能进入前7。
图为巴基斯坦JF-17雷电战斗机。
但是巴基斯坦海军就要差很多了,这也是巴基斯坦和印度差距最大的地方,体现出了“百年海军”的建设难度。巴基斯坦海军现役6艘21型“女将”级护卫舰、4艘F-22P型导弹护卫舰,算是巴基斯坦海军的主力了,此外还有几艘佩里级护卫舰,已经很老。新军舰方面,巴基斯坦正在购买我国的4艘054AP型导弹护卫舰和4艘土耳其的“岛”级护卫舰。
图为巴基斯坦新购买的VT-4主战坦克。
所以说,总体来看,巴基斯坦海军、空军、陆军都在印度的实力之后,可是巴基斯坦却也有自己的振国利器,那就是巴基斯坦的战略导弹,巴基斯坦装备有沙欣-2、沙欣-3两种中程弹道导弹,其中沙欣-2射程达到了1500公里,沙欣-3射程达到了2000多公里,足以把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和大城市德里、孟买、加尔各答等纳入射程,而且可以携带核弹头。
图为巴基斯坦沙欣-3中程弹道导弹。
另外,巴基斯坦还有“巴布尔”型巡航导弹,仿制的我国YJ-62反舰导弹,射程可达1000公里以上,也可以携带核弹头作战,这对于印度都是巨大的威胁。所以说,巴基斯坦军力确实不如印度,但是也足够威慑印度,如果双方开战,印度庞大的军力还无法实现快速反应和联合作战,因此无法整体行动,在某一个点上,比如克什米尔方向上,印度还真不一定就能占到便宜。
国产超级大白鲨飞碟式直升机?
在第五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上,出现一架独特圆盘状的飞行器,它就是采用独特的复合式翼身融合共轴旋翼构型的“超级大白鲨”直升机。外形酷似飞碟、充满未来主义风格的“超级大白鲨”甫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来自中外关注的目光。“超级大白鲨”原型机可能在2000年左右完成了试验飞行。
超级大白鲨基本性能。“超级大白鲨”是借助旋翼完成垂直起降的圆盘状飞行器,装备两台涡喷发动机。“超级大白鲨“拥有大量让人惊讶不已的参数:最大起飞重量为6吨,可携带1.5吨战斗载荷,飞行速度可达到650公里/小时,可实用升限6000米,预计转场飞行距离可达2950公里。除了旋翼外,因整体外观呈圆盘形,“超级大白鲨”自己的圆翼在飞行中也能提供升力。“超级大白鲨”的出现意味着我国在国际流行翼身融合体设计、升降风扇系统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利用环形管道风扇,能根据飞行器的不同飞行状态提供额外的效率,以提升爬升高度和飞行稳定性。 “超级大白鲨”将来能适应各种地形的飞行需求,承担运输、作战、侦察等任务。
飞碟状飞行器的发展历史。人类对于圆盘状飞行器的热爱大概来自神秘的外星飞行器,我们的认知中只有具备更高科技能力的外星文明才能制造驾驶圆盘状的飞行器。外星人的圆盘状飞行器简直是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充满了科技感和神秘感,几乎看到圆盘状飞行器就等于看到外星人一样。当然人类实现圆盘状飞行器的努力一直在持续,但是技术水平还不足以支撑圆盘状飞行器的到来。20世纪初人们开始尝试制造圆盘飞行器和圆翼飞机。俄罗斯工程师阿纳托利∙乌菲姆采夫于1909年设计制造的“圆翼机”就是最初的设计方案之一,纳粹德国、美国以及二战后苏联末期都在不断重新回到这个方案上。现如今出现更多的小型无人圆盘状飞行器。
阿芙罗飞车二试飞纳粹德国对圆盘飞机的研制最早最充分。蝶形飞行器多次在空战中被发现。早在1940年末,成立了专门研究制造秘密飞行器的“爆破手研究室-13”秘密机构,活动代号为乌兰努斯行动。德国第一个飞碟式飞行器1号模型的驾驶舱在中心,整体外形像一个平放着的自行车车轮。驾驶员起初坐着操纵,后来改为近乎卧姿。在布拉格附近的试验发现飞行器飞行时稍有不平衡便会引起机身剧烈震动。德国第2号模型叫作垂直飞机。加大尺寸后的外形结构,能容下躺在座椅上的两名驾驶员。飞行器通过叶片变换角度,可以作垂直上升或水平飞行。德国第3号模型名为为别隆采圆盘。别隆采圆盘有两种构型:直径38米和直径68米。飞行器周围均匀布置有12台发动机,这种无烟无焰发动机运转时只需要水和空气,喷出的气流不仅给飞行器以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且用来冷却发动机。同时发动机因大量吸入空气造成飞行器上方真空区,上下压力差会托起飞行器。别隆采圆盘飞行器曾在3分钟内升到了15000米的高度,平飞速度达到2200公里/小时。飞行器可悬停在空中,无需转弯即可任意向前后飞行,降落时是利用可收起的支架。
纳粹德国V-7飞碟美国在战后也积极投入碟形飞行器的研究。美国对加拿大约翰·弗洛斯特研制的基于改良的扁平涡轮发动机结构的圆盘状飞行器很感兴趣。飞行器的圆盘状结构很好的运用了康达效应。碟形飞行器中部的发动机驱动压缩机,将压缩后的空气通过机体内设置的管道从机身四周排出,为飞行器提供升力。这种被称为“阿芙罗飞车”的碟形飞行器经过没能通过实际检验,先后建造的两架稍小型的飞行均不能稳定的飞行,美国最后结束了相关的设计。美国对碟形飞行器的探索从未间断,著名的51区被视为美国外星文明研究的摇篮,多款碟形飞行器曾被无意间拍到。人们一直视51区在研究更加接近实现的大型碟状飞行器。NASA的设计师也以UFO的形象制造出一台碟形低密度超音速制动器(LDSD),希望有朝一日能将它成功送往火星。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直径达250米,高约100米,能运载1500吨货物。它集飞机、直升机和气艇的性能于一身,能直飞、会转弯,可在空中悬停,也能垂直降落在地面甚至森林中。它出色的气动性能,即便遭遇狂风也能保持很好的飞行稳定性。
俄罗斯研发的碟状飞行器--“锅驼扫描机”Fenstar 50无人机是世界首个利用柯恩达效应飞行的碟状飞行器,其中心顶部位置有内燃发动机带动的升力风扇,风扇下游曲面机身四周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凸起翼梢。Fenstar 50机身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最大起飞重量18.5kg,有效载荷5kg,最多能携带4L燃油。
鬼子无人机,Airblock碟形飞行器研究现状。碟形飞行器比普通固定翼飞机具有不少独特的性能:展弦比小、波阻也小,适于高速飞行;适于利用地面效应,容易实现垂直起降;不需要做盘旋机动,能迅速指向攻击目标,这是能够改变空战规则的变化。从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来看,对碟形飞行器的研究主要包括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和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两大类。非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的VZ-7、"德拉甘飞行器"X-Pro,鬼子的"交战者"GS III E-770和"陀螺蝶形飞行器"II E-570,等等。共轴式碟形飞行器主要有美国公司研制的"密码" 等。近年来,基于可垂直起降的喷气自旋转碟盘式飞行器、环翼飞机的研究在我国方兴未艾,出现一大批相关方向的研究成果,“超级大白鲨”只是众多成果中的一个。
“超级大白鲨”的构造及用途探索微型碟形飞行器目标小、灵活性好、成本低,主要朝着微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碟形飞行器的研究面还要突破控制方式、空气动力学、增强稳定性以及动力与能源和通信等方面的问题。
为什么有人说枭龙是二代半战机?
“低端”战机的名声掩盖了枭龙是一款标准三代机的事实,但是低端三代机那也是三代机啊。
有很多中国军迷对于枭龙有一种相当矛盾的看法,一方面认为枭龙与我国自用的歼10系列相比是“二代半”的低端战机,另一方面又臆想枭龙能压制印度的双发重型苏30MKI战斗机---苏30MKI都摸着三代半的门槛了。这样的神经错乱实际上都是源于对枭龙这款飞机本身定位的错误认知。
说回题目中关于对枭龙“二代半”战机的说法,有些人得出这样的观点无非是出于以下两个原因:
1、枭龙的出身。枭龙的前身是我国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利用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搞的超7项目---顾名思义,就是在歼7基础上搞得改进升级版。这个项目的初衷是引进西方较为成熟的航电、气动方案,解决歼7最大的两个缺点:近视和腿短。
超7项目有中国、巴基斯坦、美国格鲁门公司共同参与,是在歼7M的基础上改进而来,上图就是超7的效果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由歼7系列的机头进气改为机身两侧进气,为在机头部位安装大口径雷达提供了条件。虽然在很多方面作为了脱胎换骨的改进,但是超7确实在整体方案、机体结构等方面继承至歼7,所以说超7是二代半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国际关系的沧海桑田中,超7项目无果而终,后来的枭龙在技术路线上与超7基本没有什么关系了。
2、枭龙算是为巴基斯坦方面定制的一款战斗机,为了照顾囊中羞涩的巴基斯坦,在满足主要的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枭龙为了降低成本,采用了一些保守的设计,比如纵向飞控还是用的机械式飞控,机身采用传统的铝合金、符合材料比例不高等。
虽然枭龙在个别技术指标的选择上比较保守,但是枭龙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三代机,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飞行性能方面:三代机放弃了二代机高空高速的要求,重点优化了空战发生的典型音速区域——高亚音速和跨音速机动性,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三代机一般都采用翼身融合、变条翼或鸭翼等放款静不稳定的气动布局,配合以电传操纵系统。枭龙采用翼身融合的梯形机翼配合增升能力极强的哥特式大边条翼,机动性能与F-16在同一水平。但是由于成本原因,枭龙只有在纵向采用电传操纵而横向仍是采用机械式。
枭龙的气动设计非常优秀,翼身融合和大型边条拉出的气流非常稳定,与F-16、超级大黄蜂相比也丝毫不逊色。巴基斯坦方面有声音认为枭龙的机动性能可以与F16相媲美。
二是航电方面,三代机普遍装备了以先进多普勒脉冲雷达为核心的综合航电系统,普遍具有超视距空战系统和多用途能力。枭龙装备一具KJL-7多模脉冲多普勒(PD)雷达,可同时显示视场内的4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两个目标同时发动攻击。采用了基于1553数据线的综合航电系统,具有对空、对地的多用途能力。
枭龙在后续升级改进中预计将装备KJL-7A有源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超过170公里,多目标、多用途、、抗干扰能力更加出色。改装这型雷达后,枭龙将是一款入门级三代半战机。
三是动力系统。与二代机使用的涡喷发动机不同,三代机普遍使用推力大、耗油率低、推重比高涡扇发动机,配合更搞笑的气动布局,有效提升机动性和载荷航程性能。目前枭龙采用一台俄制RD-93涡扇发动机(RD33的单发版),最大军推49.4千牛,加力推力81.4千牛。该发动机性能一般,但是胜在便宜可靠。为提高枭龙的动力表现,我国设计师为枭龙选择了先进的蚌式进气道,当时仅有美国的F-35使用这一技术。而未来枭龙可以换装更加先进的国产中推,就看巴基斯坦舍得不舍得掏银子了。使用国产发动机还能有效提升枭龙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与EJ200、F414同级别的国产先进中推,不仅是中型四代机/四代舰载机的理想动力,用在枭龙上也可以使其脱胎换骨---但是笔者觉得以性价比为卖点的枭龙没必要搞的这么高大上。
四是机体结构方面,三代机采取了更科学的机体结构设计规范和指标,机体寿命更长,允许的过载更高,且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较二代机有所提高。笔者觉得这是枭龙跳出超7范畴、作为一款真正三代机的关键因素。枭龙是一款全面采用美国军标、美国军机设计规范进行研发的战斗机,而超7仍然是苏联体系。枭龙战机结实耐用、机体寿命高到6000小时以上,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也非常高。时至今日,枭龙仍然是国产战机中可靠性最高的机型。
综上,枭龙虽然定位“低端”,但是仍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三代机。而且枭龙还在不断改进、系列化发展,性能不断提升,甚至会成为一款三代半战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