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络电视领跑 掀15秒短视频新闻革命

2025-11-15 21:05:06 8阅读

蓝科技网:这相当于新华社在传统新闻领域之外,用可视新闻开始向新媒体进军。你们有过成功的经验或借助移动终端做过可视新闻吗?

杨越:新华社很早就开始做互联网媒体了,新华网其实就是一个直接面向网民的终端。2009年是新华社全媒体转型的开始,我们在视频新闻方面加大力度,就做了电视的互联网媒体,就是新华网络电视。当时已经意识到移动终端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我们是国内比较早的进入移动终端领域的媒体。早在2010年4月份,iPad在美国刚刚开始发售,同年10月份我们推出了两个iPad终端,一个是CNC中文台,一个是CNC英语台。当时在APP市场上只有凤凰视频做出来了。

蓝科技网:你们的定位和历史使命与其他企业不同,在市场化运作时,你们会有哪些不同的路径?

杨越:新华网络电视在市场化程度方面肯定不能和腾讯、百度比较,它有着传统媒体的烙印。但是我们要发展新媒体,必须要一步步地迈向市场,充分发挥新华社的内容生产优势、资源优势,将优势资源转化成生产力,在运营上做出自己的特色。

做新媒体必须时刻关注互联网技术领域的发展动态,努力做到创新。我们虽然不像腾讯、百度技术出身,但是我们具有更为权威的内容生产优势和资源优势,而在技术领域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并积极创新,基于新技术的变化之上,创新内容传播形式,引导受众,为受众提供更好的新闻消费服务。

蓝科技网:你们打造出一个15秒看视频新闻的概念,为什么是15秒?

杨越:15秒是用户注意力的黄金时间,将一篇冗长的图文信息浓缩成15秒的超短新闻视频展示,节省了用户阅读时间,并能达到最有效的信息传递速度,使用户清晰完整的了解每一条信息。我们做了很多调查,腾讯的微视、新浪的秒拍,都锁定在7秒,但是7秒来做新闻视频是没法做一个完整的新闻视频的。从视频信息上讲,假设每个事实至少应该包含3个镜头,分别是当事人,事故场景,事实细节,三个镜头最短为3至5秒,再加上主播介绍,镜头切换的时长损耗,也会得出15秒每条的黄金时长。

另外,基于一个国际的数据调查,15秒也是人听力集中的黄金时期,超过之后注意力可能会减弱。能不能把一个新闻完整的表述出来,这点很重要,15秒就足够了。

谈到对15秒未来的期许,新华网络电视CEO杨越表示:为用户提供优质内容,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在新华社雄厚新闻资源背景之下,不断打造内容的生态链,提供用户感兴趣的新闻信息,为用户搭建一个全新新闻的获取渠道。

本文首发蓝科技(chinalankeji.com)微信公众账号(chinalankeji) 新浪微博(@中国蓝科技)转发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