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空前重视四川舰,但就是没法“抄作业”……
29日上午,由我国自主研制建造的首艘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正式出坞,这也意味着该舰自27日下水之后,整船主体建造已经完成,将进入下一阶段的舾装和调试工作。尤其让外媒吃惊的是,这种配备了电磁弹射装置的两栖攻击舰,很可能引领未来海军的发展潮流——虽然其他国家在短期内很难“抄作业”。
四川舰到底强在哪里?且听老司机慢慢道来。
细心的中国网友其实早就注意到了,在四川舰下水的官方通稿里提到,它的舷号“51”,没有延续此前075
型两栖攻击舰舷号“3”字头序列(现役3艘075型两栖攻击舰舷号分别为31、32、33),也不同于航母系列
“1”字头序列(三艘航母舷号为16、17、18),这就表明076型两栖攻击舰具备非常独特的地位,既不是传统的两栖攻击舰,也不是航母。
台湾中时新闻网称,此前解放军海军已经建造了4艘吨位略小的075型两栖攻击舰,而076型的加入将极大提升解放军的登陆作战能力,该舰不但配备尾部坞舱,可以搭载气垫登陆艇执行传统的抢滩登陆任务,而且宽大的飞行甲板也有助于起飞大量直升机,并在对手海岸防线后方实施垂直登陆,因此具备三栖登陆能力。
但更让外媒关注的是,四川舰具备强大的航空作战能力。美联社27日称,四川舰的建造目的是提升中国海军的远海作战能力,它是中国迄今为止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排水量超过4万吨,配备有电磁弹射器,可以让战机直接从甲板上弹射起飞。
CNN称,四川舰的重要特点是配备了一部电磁弹射系统,它使076型两栖攻击舰可以起飞更大、更重的军机,这意味着它们可携带更多燃料,扩大作战范围,或携带更多炸弹及导弹,使舰载战机更具致命性。
CNN强调称,全球现役战舰中,只有美国海军最新的“福特”号超级航母采用电磁弹射系统。正在海试、尚未服役的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也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