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公司别白花钱!这10类发票能“抵税”,多留一张省几百
很多老板花了钱就把发票扔一边,殊不知这些票都是“省钱工具”——比如买台电脑的发票、员工出差的车票,都能帮公司少交税。
今天把10类能“抵税”的发票拆成“场景+规则”,教你哪些票该留、怎么用,避免白交冤枉钱。
一、先搞懂:“抵税”不是“抵增值税”,是“减企业所得税”
很多人以为“发票抵税是少交增值税”,其实对大部分中小企业来说,这些发票的核心作用是**“税前扣除”——减少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利润**。
举个例子:公司赚了100万,要是有30万的合法发票能扣除,就只按70万算企业所得税(按5%算,能少交1.5万)。你留的每一张票,都是在给公司省真金白银。
二、10类必留发票:覆盖日常经营,每类都有细节要注意
1. 员工工资:不用发票,但要记好数
员工月工资不超5000元的部分,员工不用交个税;而公司发的所有工资(不管多少),都能全额作为成本“抵税”。
- 注意:要给员工做工资表、签劳动合同,税务认的是“真实用工支出”,不是随便填个数。
2. 福利费:别超14%,超了白花钱
公司团建、员工餐费、旅游费、通勤路费这些福利支出,能凭票抵税,但总额不能超过工资总额的14%。
- 比如:公司工资总额100万,福利费最多抵14万,超了的部分不能扣;
- 提醒:别把“福利费”和“业务招待费”搞混,给员工发的福利才属于这类。
3. 办公用品:小到纸笔都能抵,别漏票
买纸、笔、打印机耗材、电脑、办公家具的发票,都能全额抵税——哪怕是10块钱的笔记本,票也要留好。
- 技巧:让采购统一开发票,写清楚“办公用品一批”,再附上明细清单,避免票据太散不好整理。
4. 通讯费:工作用的通讯支出,全能抵
工作手机的话费套餐、公司宽带费、员工因公打的工作电话,这些支出的发票都能抵税。
- 注意:要是用员工个人手机办的套餐,得让员工开“公司抬头”的发票,或者在报销时写清楚“因公使用”。
5. 差旅费:出差花的钱,全留票
机票、火车票、酒店住宿费、打车费、高铁餐费,只要是因公出差产生的,所有票据都能抵税。
- 技巧:让员工出差时,把所有票据(包括地铁票)都留着,回来按“出差时间+地点+事由”分类贴好,方便记账。
6. 广告费:推广花的钱,票要对应业务
找传媒公司做海报、在平台投推广、印宣传单的发票,都能抵税——但票上的“项目名称”要和“推广业务”对应上。
- 比如:发票写“广告制作费”,要附上推广方案或合同,证明是“为了获客花的钱”。
7. 房租:公司办公地的租金,必须要票
不管是写字楼还是商铺,只要是公司注册/经营用的场地,租金发票一定要跟房东/物业要——这是公司的“固定成本”,能全额抵税。
- 提醒:要是房东不给开票,可以跟他协商“税点由公司承担”,别为了省一点税点,丢了大额的扣除项。
8. 业务招待费:吃饭送礼的票,按比例抵
请客户吃饭、送礼品、带客户团建的发票,能抵税,但最多只能抵“发生额的60%”,且不超过“年收入的5‰”。
- 比如:公司年收入1000万,业务招待费花了10万,最多只能抵5万(1000万×5‰);要是只花了5万,能抵3万(5万×60%)。
9. 培训费:提升技能的支出,全能抵
员工参加培训课、公司买专业书籍、开研讨会的发票,都能全额抵税——这属于“员工教育经费”,是税务鼓励的支出。
- 技巧:哪怕是买几本行业书,也开公司抬头的发票,积少成多能省不少。
10. 餐饮娱乐票:只有“招待客户”能抵
平时员工聚餐的餐饮票不能抵,但请客户吃饭、带客户娱乐的票,可以算到“业务招待费”里抵税——记得在发票上备注“招待XX客户”。
三、最后提醒:票要“真、实、全”,别瞎凑票
抵税的发票必须满足3个条件:
1. 真:是正规发票,别买假票;
2. 实:是公司真实发生的支出,别拿个人消费的票来抵;
3. 全:发票抬头、项目、金额要写清楚,别漏信息。
你平时有没有漏留发票的情况?比如出差的打车票没留?欢迎在评论区说,帮你补全“抵税清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