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航母战斗“搭子”来了 多型舰载机亮相
9月12日,南海方向传来消息,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南下展开新阶段海上试验。日本防卫省发布了跟踪通报,美军同期也拉起多国联合演练。外界注意到,甲板上出现多型舰载机的身影,这次试验明显朝着实战化迈进。
福建舰采用电磁弹射技术,这种技术将传统的“弹弓”换成电动轨道,推力更稳定可控。中国一次性安装了三条轨道,这是目前全球最激进的配置。尽管美国“福特”号在前期遇到不少故障,但中国此次展示了整套系统的稳定性。
电磁弹射带来的直接变化是飞机可以满油满弹起飞,不再需要精确计算每颗弹药和每公斤燃油。歼-15T就是典型受益者,其拦阻和弹射套件都进行了针对性改进。过去因滑跃起飞带来的重量限制大幅放宽,航程和挂载能力都有显著提升。
歼-35从陆上试飞一路走来,海军型号外观已公开,折叠翼、拦阻钩等细节都在打磨。真正上舰意味着涂层维护、起降节奏、机库管理等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这部分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外界普遍认为已进入冲刺阶段。
空警-600预警机在陆上多次试验,定位与美军E-2D相近。它能够将“看得见”的范围扩展到几百公里外,并将目标信息分发给各个机组。一旦实现常态化起降,整支编队的反应时间将大大缩短,这一环节越早稳定,舰队的安全性越高。
电磁对抗方面也在补齐。歼-15D外形和挂载都指向专用电子战,擅长干扰雷达、通信、导航系统。这类支援机虽然不抢头条,但在关键时刻能为己方打开一道“静音通道”,压制对手的侦察和通信能力。
外界最关心的是无人机。目前能看到三类方向:飞翼隐身察打一体用于深入侦察和精确打击;对空协同无人机与有人机配合作战;还有无人直升机做数据中继和电子侦察。这些无人机如果能同时上舰,将进一步扩展空中队伍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