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赣南:网络新闻的八个特点,你了解吗?
网络新闻的八个特点,你了解吗?
——写给通讯员的新闻业务笔记之八
姚赣南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新闻具有许多特点。因此,在进行网络宣传报道与信息传播时,必须摒弃原先固有思维,要结合互联网新媒体的特点,发挥优势,扬长避短,讲究宣传手段和宣传的策略,以取得良好效果。
姚赣南采访八届、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
新媒体有哪些特性与规律呢?
一是传播速度特别快。传统报纸更新周期是按“天”计算的,杂志则是半月刊、月刊等,而新媒体信息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有即时性特征,以“秒”为更新周期。读者通过手机、电脑能够快速接收信息。打破了传统媒体固定日期、固定时间传播的规矩。甲地发生火灾、撞车事故,通过新媒体传播,乙地的读者即刻便可收到。
二是互动性特别强。传统媒体基本是单向传播,虽然也有“读者来信”“信息反馈”等栏目,但周期较长。而新媒体是迅速双向传播,甚至是多向传播。传统媒体只是“观看”的体验,而新媒体是“互动”的体验。当用户用电脑或手机看新闻或视频时,可以直接进社区去讨论。在互动的背后,是读者自主权,是读者可以与大众迅速而广泛地建立联系,在一个交互的环境中平等讨论,各抒己见。
每位读者既可阅读,又可评论,具有信息交流的控制权。以微博、博客、微信公众号、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读者仅仅是的受众的状况,而使他们也成了信息的发布者。这种对信息的反馈、评论、灌水、点赞、补充和互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受众的参与性,实现了双向的互动信息交流局面。
三是传播范围特别广。真正实现全球化信息播报,只有在新媒体条件下才能实现。新媒体利用卫星和全球互联网传输数据,打破了有线网络的限制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可以与地球任何一个角落相连。只要在移动互联网络覆盖的地方,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用于搜索信息、发布信息。
四是知识的碎片化。碎片化就是不完整,内容是零碎的堆砌在一起的,缺乏有效组合,使人左右为难。比如,对“喝白开水好吗?”这个问题,在网上就可以查到许多不同意见的版本。两种意见可能都有道理,但由于不在一篇文章中,读者有时只会接受一方意见。
姚赣南在人民日报社大门前
五是信息量特别大。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存储空间越来越大。网上的大量链接,各种搜索工具,随时可查看各种文字、图片、声音、影像、跟帖等信息。网上的信息几乎包含了纸媒、电视、广播,而且还有个人信息,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海量”。互联网新媒体使每个人都有了一本“大百科全书”,查阅资料特别方便。相比传统媒体的贴报、剪报、摘录、检索目录而言,新媒体实在是便利多了。有的学校家长微信群、QQ群不但是老师与家长的沟通工具,甚至成了布置作业的途径。
六是网络非理性语言增加。在报刊上,由于有编辑把关,非理性语言很少出现。但是,在网络上,经常会出现非理性语言,有极端的暴力语言、偏激的观点、武断的结论,甚至人身攻击。这些谩骂、诋毁、嘲弄、脏话、侮辱性的语言,无疑会使当事人的精神与心理上受到极大的伤害。由于互联网上的发言具有可以匿名的特征,加上审查不严,一些网民进入了“狂欢式”的发泄状态,有的为释放自身工作、生活压力,把情绪爆发在网上。
七是失实处增加。传统媒体的把关是比较严的,信息发布要经过三审三校,经过主编总编签字,差错较少。而新媒体的发布中,由于自媒体发布信息门槛低,鱼龙混杂,有人片面追求“快”,不顾新闻基本准则,匆匆忙忙不经核实就发声,说什么“及时比准确更重要,速度比深度更重要”,这无疑为新闻失实敞开了大门。有些人把道听途说、街头谈资作为信息加以发布,造成失真;有人凭想象、靠猜测来发布消息,一点不负责任;更有甚者是故意造谣,恶意挑拨中伤。因此,在新媒体上的信息,有相当一部分是不可靠的。为此,有人调侃说:“微信微信,只能微微相信。” 在网络上,我们不仅应当努力去分辨什么是真相,什么是谣言,还要有智慧去制止、打击谣言,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八是个人隐私容易暴露。个人信息泄露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如名誉权、肖像权、收入、求学经历、婚姻状况等。个人隐私一旦被泄露,手机上的垃圾短信不断,骚扰电话不断,有的不法分子甚至冒充公安局、法院、银行设下骗局,真是防不胜防。这些泄露的信息使网络犯罪分子找到了对象,有了攻击目标。
新媒体还有其他一些特点,如偶发性、个性化、阅读成本降低等,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加以研究的课题。
认识了网络新闻以上8个特点后,我们在采写和编辑网络新闻时,就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来思考问题,开展工作。互联网思维就是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对新闻产品的生产、市场、用户、人才进行重新审视与评估,创造出一种全新的思路,通过改革创新使自己站稳脚跟,飞速发展。
姚赣南在读书
利用互联网思维对新闻进行改革是大势所趋,也是大有可为的。其中,大众对新闻的参与性十分重要,当新闻成为读者参与的节目,便能提升它的可读性与趣味性。为此,提升记者的互联网技术的专业技能就越来越迫切而重要了。目前,对媒体人的要求是必然是一专多能的人才,既懂新闻又懂互联网的人才,是能够撰写各种新闻体裁的人才,能驾驶各种载体的人才,是与时代同步的复合型人才。
随着数字化阅读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新闻要求更快更新更活。
要求:
更具新鲜性——增强时效性。
更抓重点——加强重要性(人物、项目、内容、事件的重要)。
更接地气——注重接近性(地理的接近,心理的接近)。
更准确——避免误导,坚持真实性。
更好读——关注趣味性,新闻要写得有文采,可读性强,有时不妨来点“小清新”。
更互动——读者要求更多的互动来获得话语权,媒体也需要从互动中获得新闻资源 。
在网上编发信息,从标题到内容、版面,必须创新,以获得更多的读者。
姚赣南在为读者签名
融合发展是新课题、新使命、新职责,从简单的相加到科学的相融,从内容、技术的改进到机制体制的创新,从生产流程的通畅到反馈互动的精彩,都需要我们继续探索做出不懈的努力。(待续)
作者简介
姚赣南
浙江德清人,毕业于复旦大学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1届硕士研究生。历任人民日报记者、编辑、发行处处长、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人民日报海外版办公室副主任、培训部主任;香港经济导报驻京首席代表、采编部主任。主要著作有《全媒体时代宣传干部新闻采编实务手册》《感悟生活》《乐在旅途》,有丰富的新闻采编与教学经验。
往期热门文章
段存章: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小特写大主题,这样的稿耐看!
周总理当年的随身警卫,深情回忆西华厅的岁月
31年后,八勇士历数那深藏的南极磨难
品读这些小通讯,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这些报道为何让人泪目?
记者笔下的故事咋写成?
记者写这稿为何边写边流泪?
请把握好采写人物的“度”
请把这些细节写进稿子里!
复杂情况下的标点符号用法,都是你想问的
“此稿是一则真正的大新闻”
多位南极功臣话当年:首次图解创建中山站特别险、格外难
叫座的稿子从哪儿来?
如何写好人物通讯
方寸之间,能写好故事吗?
关于“上稿难”的问题,说说我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