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算计"叫邓婕!终于明白,不能生育为啥非嫁二婚的张国立
仅仅只是一句话,却重得能压垮几段人生!
当年,张国立和前妻罗秀春缘分走到头,白纸黑字除了财产分割之外,一条款项尤其扎眼:他若再婚,此生不得再添丁进口,独子张默必须是他血脉的唯一延续。
在仔细斟酌过后,张国立无奈妥协,他几乎净身出户,房产积蓄悉数奉上,哪怕就是和二婚妻子邓婕在一起后,也一直坚守着离婚协议上的那句话。
宁愿不生育也要嫁给张国立,邓婕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了自己牺牲生育的爱情,张国立又要拿什么去还清?
为了戏路她离开前夫
那时的邓婕,刚从一段婚姻里脱身。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峨眉电影制片厂的职工,两人因川剧结缘,男方曾给予她不少关照。
可后来丈夫下海经商求富贵,邓婕则一头扎进剧组成了小有名气的演员。
天南海北聚少离多,话自然就少了。
仅仅四年男方提了离婚,这段情便散了。
离了婚的邓婕,一门心思扑在戏上。
她生在川剧世家,父母都是行家里手。
可惜好景不长,三岁没了爹,母亲一人拉扯几个孩子,实在顾不过来,只能把她送到姥姥和姨母家。
寄人篱下的日子,磨砺出她远超同龄人的独立和早熟。
骨子里那股艺术劲儿,加上后天的刻苦,十六岁就进了四川省川剧学校。
毕业后顺理成章进了省川剧院,唱念做打,样样不含糊。
她那会儿就盼着,能早点拍戏挣钱,让日子好过些。
真正让她命运转折的,是87版《红楼梦》里的“王熙凤”。
当年剧组全国海选,那阵仗,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邓婕起初并不被看好,个子娇小,演主角怕压不住场,演丫鬟又觉得屈才,角色定位一度让剧组犯难。
偏偏导演王扶林有双慧眼,看中了她眉宇间那股子英气和藏着的爆发力,力排众议让她试镜王熙凤。
这一试,便试出了一个活脱脱从书里走出来的“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凤辣子。
这一下,邓婕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成了家喻户晓的实力派。
后来她还做起了制片人,戏里戏外都透着能干。
命运再戏两个失意人
也就在这时,张国立闯进了她的生活。
初次合作《密码没有泄露》,两人印象平平,张国立觉得这女人有点冷,邓婕看那男人也带着几分傲。
可当张国立知道,眼前这位就是把“王熙凤”演活了的邓婕时,心里自然而然就多了几分欣赏。
一来二去,艺术上的碰撞多了,理想也聊到了一块儿。
紧接着再拍《死水微澜》,那点好感更是越烧越旺。
只是彼时的张国立,身边还站着罗秀春。
当年罗秀春父母看不上张国立这“穷小子”,可她铁了心要嫁。
婚后更是洗手作羹汤,辞了工作,一心一意相夫教子,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
1988年,张国立向妻子摊牌。
面对丈夫的坦白,罗秀春平静得有些反常。
那份写着“不许再生育”的离婚协议,便是她给儿子张默未来人生布下的最后一道防线。
当张国立那份带着“不许再生育”条款的离婚协议摆在面前。
所有人都以为,这会让他们的感情就此画上句号。
谁能想到,邓婕竟然点了头,选择了接受。
除了对张国立的深情,更有一种近乎赌上后半生的决绝和勇气。
这究竟是怎样的勇气,敢拿一个女人最基本的天性去下注?
婚后,邓婕意外怀孕了。
那份喜悦与纠结,在她心里怕是翻江倒海。
一边是新生命的悸动,一边是对张国立前妻那个间接的、却又重如泰山的承诺。
最终她含泪走进了手术室,亲手扼杀了这份突如其来的母爱。
那份痛,怕是无人能真正体会。
他对她的愧意无法抹平
张国立也曾对邓婕说过一句后来被传得很广的话:“你要是真觉得寂寞,就养条狗吧。”
这话听着,刀子似的扎心。
那一刻,邓婕的心里,又该是怎样的五味杂陈?
没有亲生骨肉,成了邓婕心里一道难以愈合的疤。
为了弥补这份空缺,也为了给这个重组的家添些暖意,邓婕提议领养孩子,张国立点了头。
他们陆续收养了一个女儿,后来又添了一个儿子。
据说,养女跟邓婕眉眼间还有几分相似,这或许也是一种奇妙的缘分。
孩子们的笑声,总算给这个家带来了几分烟火气,填补了一些遗憾。
而张国立的事业,在与邓婕携手后,也确实像开了挂一样,迎来了新的高峰。
他从演员到导演,佳作频出,事业版图越拓越宽。
邓婕则渐渐退居幕后,把更多心思放在家庭上,成了张国立口中那个“贤内助”。
他们这段磕磕绊绊走过三十多年的婚姻,在外人眼里,已然是“模范夫妻”的代名词。
张国立也从不避讳在公开场合秀恩爱,曾经的“皇阿玛”,生活中妥妥一枚“宠妻狂魔”。
前阵子,有网友在澳大利亚街头偶遇了他们。
年近古稀的张国立和六十有七的邓婕,穿着休闲,精神头瞧着都还不错,似乎在享受着晚年的悠闲。
不过也有镜头拍到邓婕素面朝天的样子,戴着帽子墨镜,脸色略显蜡黄,与荧幕上那个神采飞扬的她判若两人。
在店里买东西,店员甚至都没认出她来。
这不禁让人感叹,岁月终究不饶人,再明艳的“王熙凤”,也得回归柴米油盐的本真。
张国立与邓婕的这段婚姻,从一份“不育”的约定开始,经历了事业的起落和家庭的重塑。
他们用三十多年的相伴,写下了一种超越风花雪月的伴侣情深。
真正的厮守,或许本就不是时时刻刻的烈火烹油,而是在漫长时光里。
能并肩扛过风雨,共同面对琐碎,在得与失之间,找到属于彼此的那份平衡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