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对军人角色“入戏太深”的吴京,被朱一龙比了下去
“吴京怎么突然不香了?”——这条弹幕在《再见坏蛋》撤档当天刷屏,点赞破十万。
观众不是一夜之间翻脸,只是终于把憋了五年的话说了出来:看腻了。
14岁拿全国冠军,20岁因伤退役,吴京的起点像爽文男主。
可爽文也有烂尾风险。
1995年《功夫小子闯情关》里他一脸胶原蛋白,观众只记得他翻跟头帅;2005年《杀破狼》巷战45秒长镜头,观众才发现这小子真能打。
但“能打”和“会演”是两回事,香港十年,他演过杀手、警察、变态,始终没跳出“打星”框架。
转折点在2015年。
《战狼1》5.5亿票房,投资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两年后《战狼2》56.8亿,直接把吴京送上神坛。
问题也在这:神坛太高,风大。
观众开始数他穿了多少次军装,从冷锋到伍千里,连《流浪地球》都要穿机甲过把瘾。
数据最诚实——猫眼想看指数显示,《战狼2》后他主演的同类型影片,首日预售跌幅从30%一路滑到《再见坏蛋》的12%。
更麻烦的是场外。
2017年“坦克倒车”采访被剪成鬼畜,2021年综艺里对谢楠甩脸色,恩爱滤镜碎一地。
网友扒出他早年说“看不惯别看”,配上最近路演黑脸图,标签从“硬汉”变“硬拗”。
最致命的是《再见坏蛋》撤档,猫眼专业版显示,该片上映6天排片占比从18%跌到4%,票房没过5000万。
同期朱一龙在志愿军遗骸归国仪式上敬礼的照片刷屏,评论区高赞:“原来军人气质不用靠肌肉。”
其实吴京不是没挣扎过。
《狼牙》扑街后,他试过喜剧《大话西游3》,票房2.6亿;投资《流浪地球》时,郭帆说“京哥把房子都抵押了”,结果票房46亿。
但观众记住的永远是冷锋。
就像成龙跳了一辈子楼,大家还是只记得《警察故事》。
类型片是把双刃剑,吴京比谁都清楚,只是56.8亿的甜头太大,谁舍得吐出来?
现在回头看,朱一龙的“出圈”像面镜子。
没有八块腹肌,没有爆炸场面,一个敬礼就赢了。
网友不是嫌吴京老,是嫌他“太用力”。
当军人形象从角色变成人设,再硬的铁也会生锈。
吴京还有机会吗?
有。
黄渤靠《斗牛》甩掉喜剧标签,张译用《鸡毛飞上天》证明能演小人物。
关键在选片——下次别穿军装了,试试演个落魄武师?
或者像《师父》里的廖凡,用巷战拍人性。
观众永远奖励真诚,惩罚套路。
毕竟,神坛塌了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焊死在柱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