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田径老将仍在一线!2省发工资,5大爱徒都争气,一天2包一品梅
70岁的孙海平教练,至今仍每天雷打不动地出现在田径场上。 他戴着老花镜,嘴里时常叼着烟,声音洪亮地指导着年轻队员们训练。
这位培养出刘翔的功勋教练,早已实现财富自由,上海和湖南两省的体育局至今仍在为他发放工资,他却选择住在简单的运动员宿舍里,只为了离训练场更近,半夜能随时查岗。许多人劝他该退休享福了,他却说:“等我躺进盒里那天才算下班! ”
孙海平教练的人生故事,是一部中国田径的活历史。 他从一名自称“失败”的运动员,转型成为开创了“轻松训练法”的传奇教练。
他的方法注重训练质量而非单纯堆砌训练量,追求事半功倍的效果。 他培养出的第一位冠军弟子是“亚洲栏王”陈雁浩,曾获1998年曼谷亚运会男子110米栏金牌,并两次夺得全运会冠军。
真正让孙海平的名字家喻户晓的,是刘翔。 当年孙海平差点错过刘翔这个好苗子,是他找到刘翔的父亲再三劝说,才让刘翔跟着自己训练。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刘翔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以12秒91的成绩追平世界纪录,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力量。 此后刘翔又在2006年洛桑大奖赛创造12秒88的世界纪录,2007年大阪世锦赛上演“第九道奇迹”夺冠。
刘翔之后,孙海平又培养了谢文骏,虽然未能达到刘翔的高度,谢文骏多次在亚运会和亚锦赛夺冠,延续了中国在亚洲的优势地位。
如今年逾古稀的孙海平,依然保持着高强度的工作模式。
他自创的“胶皮带抗阻训练法”,让队员冬训血检指标达到十年来最高水平。
孙海平标志性的生活习惯是吸烟,每天雷打不动抽两包烟,被网友调侃“肺活量比小年轻还猛”。 他自己坦言,这是他缓解压力的方式,虽经弟子多次劝说仍难改此习惯。
让他最焦虑的不是身体,是中国跨栏后备人才梯队断层的问题。 全国能跑进13秒30的苗子不足五人,刘翔23岁时已破世界纪录。 孙海平烟头一掐眼神发狠:“刘翔也不是石头缝蹦的! 只要我还能喘气,就能再刨出个‘小翔子’! ”
他现在带着一批年轻队员,包括被称为“眼镜飞人”的徐卓一和“跨栏女神”夏思凝。 徐卓一因体重较轻影响爆发力,孙海平为其设计了增肌方案。 夏思凝则因颜值和实力并存备受关注,是刘翔恩师孙海平的弟子。
孙海平对弟子们既严厉又关怀。 徒弟夏思凝被他训哭过很多回,但转身又夸:“孙导比亲爹还操心我脚踝旧伤”。
与20年前相比,孙海平的执教风格有了一些改变,他更注重调节弟子们的情绪,经常跟弟子们聊聊天、开开玩笑,他表示在该严格的时候也绝不含糊。
尽管早已财富自由(历年带队奖金积蓄达七位数,并享有上海体院分配的住房待遇),但孙海平选择不住分配房,而是住在运动员宿舍,理由竟是“离训练场近,半夜能查岗”。 他还拒绝了来自日本等国家的高薪邀约,始终坚守在国内的田径训练场上。
孙海平坦言,自己已经70多了,对体育依旧充满热爱,就算没有第二个刘翔对他来说,也不会感到沮丧。 只要保持对体育的热爱,并将这份热爱传递给年轻队员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