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访工作条例》受理程序
信访事项提出后,各机关单位将如何受理?《信访工作条例》有具体详细规定。如果你去信访,信访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受理怎么办?信访事项被一拖再拖,得不到解决。杳无音信怎么办?
李木带你一起来学习从五月一日开始实施的《信访工作条例》第23条的规定。
一,信访人没有到信访局等分管信访的党委政府部门去信访。因为我们百姓有时不明白自己要信访的事项,究竟该由哪个部门管理?如土地承包与地邻发生纠纷,到土地管理局去找,这个纠纷不属于土地管理局处理,那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必须做到:
1,应当对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予以登记;
2,对属于本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信访人接受情况以及处理途径和程序;
3,对属于本系统下级机关单位职权范围的,应当转送交办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并告知信访人转送交办去向。
4,对不属于本系统职权范围的,应当告知信访人,向有权处理的机关单位提出。
信访人所信访的事项不归你这个部门儿管理。那对信访的处理也必须首先登记,然后负责转送,交有权处理的机关,并告知信访人转交办的去向。
《信访条例》23条还规定对信访人直接提出的信访事项能够当场告知的,应当场书面告知,不能当场告知的,15日之内书面告知,对上级机关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自收到之日15日书面告知信访人 接收情况以及处理途径和程序。政法部门处理涉及信访事项,依法律规定执行。
2022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信访工作条例》是全面规范信访工作的第一部党内法规。条例适用于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政协,监察,审判检察机关及群众团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就是说我们老百姓可以去以上这些部门信访的。这些部门都是必须接访的。
条例23条的规定主要是防止信访事项被推诿扯皮,最后被搁置,不予处理。对每一个信访人来讲,明白了条例中规定的程序,再去信访时也就应该用规定中的条款去争取自己信访事件的圆满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