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土地庙文化
土地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里面供奉着“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即墨方音mama)”。所谓土地爷是中国神职中最低的神,却也是离百姓们最近的神,也是保佑一方的正神,其掌管着此地所有住户的名籍,包括善恶皆代为记录,以便上方神仙来查看。《左传通俗篇》载:“凡有社里,必有土地,土地神为守护社里之主,谓之上公”。
土地庙多为百姓自发建立的小型建筑,属于分布最广的祭祀建筑,各地乡村均有分布,以至凡有汉族民众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地方。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土地保一方人”。土地爷的神位虽然低微,但却是平凡而伟大的正神,更是天下各路堂口和神界沟通的重要使者,上到表文的传送,下到金箔的焚化,都离不开土地爷的帮助。
在即墨大小事宜皆可去土地庙烧香许愿,如:久病不愈、家宅不安、行事不顺等;
其中白事尤为重要,在逝者发殡前孝子贤孙一天三时要去土地庙“报庙”。逝者去世二日晚上,要为逝者举行送盘缠仪式,大多在土地庙庙前举行。男逝者扎纸轿、纸马、仆从、女逝者扎纸轿、纸牛、纸马、仆从,以及若干钱柜冥币纸元宝,并到土地庙前焚纸祭奠,诵读路引(即阴间的通关文碟)。
传说,当有人阳寿已尽,阴差会拿着勾魂牌和批票,押着亡魂到土地庙通关,土地爷要打开本地《户籍册》进行核实,此亡人系属本地人氏,确实寿终正寝,便在批票上盖上本地的土地大印,通行阴间。
土地庙因神位不高,且为基层信仰,多半造型简单。大多以水泥或砖块砌成,近年也不乏有建造豪华者;也有简陋者于树下或路旁,以两块石头为壁,一块石头为顶,简单搭成的。
土地庙虽然不大,但是却寄托了百姓祈求安居乐业、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土地爷源于远古人们对土地权属的崇拜信仰。与其说是信仰,不如说是一种文化,体现了汉族人民对于土地的敬畏和感恩。因土地能生五谷,是人类的“衣食父母”,所以人们虔诚祭祀土地。土地庙作为人们集中祭祀土地爷的地方,自然随之兴盛起来。
土地庙曾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作为“四旧”大部分被拆毁。随着改革开放和信仰自由,八十年代又恢复了土地庙文化的发展势头,大部分村庄百姓们自发组织重新建设了土地庙。
《周易》六十四卦,第一卦是乾卦,代表天。第二卦是坤卦,代表地。天覆之,地载之。
《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土地不仅生育万物,而且承载万物。而唯有深仁厚德,方能承载万物。所以土地,也代表着深仁厚德。世间之人,唯有如此,方能有深厚的福气。如果尖酸刻薄之人,其福泽必不能久远。
所以土地又称为“福德正神”,没有德,哪来的福呢?做人也是一样!
土地庙对联赏析
上联:土能生万物 ;
下联:地可发千祥 。
上联:德居五行末;
下联:位列三才中。
上联:庙小神通大 ;
下联:天高日月长 。
上联:头上有青天,作事须循天理;
下联:眼前皆赤地,存心不刮地皮。
上联:莫嫌我庙小神小,不来烧香试试;
下联:休仗你权大势大,如要作恶瞧瞧!
作者:江崇德,字廣行,生于1993年,即墨江氏十九世。南泉庆余屯村人,文史爱好者。从事烘焙行业, 南泉、棘洪滩开有山德森烘焙坊两个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