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首富仰融,是怎么成功创建华晨宝马汽车集团的?

2025-09-06 08:06:39 17阅读

曾经的江阴首富仰融,是怎么成功创建华晨上回说到,仅有初中学历的江阴北漍人仰融,从厨师做起,后成为河南国棉四厂办事处主任,再到香港华博财务公司总经理。

这一年,是1989年,仰融32岁。

纠正下先前的错误,仰融是北漍赤岸村人。另外,仰融籍贯是江阴,土生土长的江阴北漍人。网络上流传的安徽是不对的,仰家早在清代就已迁至江阴。

1990年,仰融的机会来了。千里之外的北方,辽宁沈阳金杯客车厂厂长赵希友在对外推销厂里发行的股票。

沈阳金杯客车厂,是一家地方国企。1987年刚刚成立,系由沈阳农机汽车工业局辖下的50多家小型工厂合并而成。赵希友也是这个局的副局长。

这家厂,看着规模很大。其实设备老旧、人员涣散,根本没啥活力和竞争力。更要命的是,厂里连最起码的流动资金都没有,运转不起来。

为了让厂子维持下去,赵希友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办法。经有关部门批准,他要对外发行股票。这算是东三省的大新闻,开了先河。

公开发行的股票每股面值一元,总计一亿股,募资规模一亿元。尽管赵希友东奔西走,四处推销,可就是卖不出去。至1989年的冬天,他手里还有约一半的股票。

就在这个时候,听到消息的仰融,急速北上,找到了赵希友。仰融说,余下的股票,他全包了。年近60的赵希友看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都有点不敢相信。

1991年7月22日,仰融正式购入金杯厂的4600万股原始股。

有人说,仰融自此成为金杯厂的大股东。这是真的吗?当然不是。此时的仰融,只是一位职业经理人,他是不可能有那么多钱的。

那这4600万巨额资金,是从哪来的?是海南华银信托公司给的钱,海南华银和华博公司的关系,在昨天的文章里,笔者已经讲过了。

一开始,金杯客车厂的股权结构为,沈阳市府下面的金杯汽车控股公司持股60%、华博财务公司持股25%、海南华银信托持股15%。

之前说过,华博财务成立之初,资金是华银出的。但这时有了变化,华博成了仰融的全资公司。华博持有的25%,相当于仰融的股权。

不久,华博财务收购了海南华银持有的15%股权。至此,仰融共计持有金杯厂40%的股权。金杯厂的总经理之职,由仰融担任,他准备将金杯汽车运作至美国上市。

当时,我国对金杯汽车赴美上市有要求。监管机构认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必须是一家中国实体,而不是境外私人公司(指华博)。

1992年5月,华博公司联合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成立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人行某位副行长任主席,仰融任副主席。

1992年6月,仰融在百慕大成立华晨中国汽车控股公司,作为赴美上市的工具。同时,华博财务的40%金杯股权,转至华晨中国。

但是,按照美国的规定,华晨中国想赴美上市,必须持有旗下资产51%以上。怎么办?仰融想了个办法。

换股!沈阳市府的金杯控股拿出11%股权,给华晨中国。这样,华晨也就达到了门槛。作为交换,华晨给金杯控股21.57%的股权。

1992年9月,仰融将持有的华晨中国股权,全部转让给了上述的基金会。至此,准备工作全部完成。

当年的10月9日,华晨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企业,筹集到8千万美元。

需要强调的是,因上市公司名义上的大股东是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故被认定为国有控股企业,这也为后来的纠纷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