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外传,抱冰握火楚庄王有关吗?

2023-09-06 05:09:03 74阅读

春秋外传,抱冰握火楚庄王有关吗?

没有关系,抱冰握火: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勾践为了灭吴复国,常常以艰苦的生活条件来磨砺自己的意志。

他寒冬抱冰,炎夏握火,卧薪尝胆,夜以继日,内修军政,外结诸侯,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亡了吴国。 后人以“抱冰握火”比喻刻苦自厉,也用指生活艰辛。

春秋外传,抱冰握火楚庄王有关吗?

先秦时期的历史著作主要有哪几部?

历史著作,这里就姑且罗列被划定为史书的先秦著作吧。当然,清华简等出土文献的问世,也让我们见到了失传几千年的先秦史书,在这里一并胪列如下。

一、传世史书。

先秦的历史著作,最重要的当然是《尚书》和《春秋》。古代有“动辄左史书之,言辄右史书之”的说法,右史所书之言的合集便是《尚书》,左史所书之“动”的合集当然便是《春秋》。这两部书也是先秦最为重要的两本史书。

《尚书》的问题非常复杂,主要是涉及到伪古文尚书的问题,概括起来讲,《尚书》经历秦火,到了汉初,被口头传授下来,用今文(即西汉的文字)写定,就是今文尚书,但是后来又在孔子家中的墙壁里发现了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的29篇相同,但又多了16篇。但是研究《古文尚书》的,也都只研究与今文相重合的那29篇,不知道什么时候,多出的16篇亡轶了。到了东晋的时候,梅赜献上一部完整的《古文尚书》,其中还附带有孔安国做的传和孔安国的序。此后,这部号称为汉代孔安国本的《古文尚书》地位不断提高,到唐代,孔颖达据这本书作《尚书正义》。但是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这《古文尚书》是伪造的,孔传也是伪造的,并且其伪造的时间不短。

《春秋》与孔子关系密切,这是毫无疑问的,至于孔子有没有手定《春秋》,这个争论太多,没法定论。由于《春秋》文辞简略,故而出现了几部解《春秋》的著作,分别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其中,《左传》的影响最大,史料价值最高,是研究先秦史最为重要的一本书之一,我在其他的答案里已经说过了,兹不赘言。

除了以上的基本,还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被称为“春秋外传”,与“春秋内传”的《左传》相对,可见其重要性。《战国策》则专记战国时期的人物言论,其中保存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史料。

二、出土史书

《竹书纪年》,《竹书纪年》是东晋时从墓中盗出的一部书,被当时的人做了释文和研究,便传了下来,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出土文献。《竹书纪年》在流传的过程中亡轶了,其亡轶时间大概在宋代。于是宋代人便重新编辑了这本书,称为《今本竹书纪年》。但是这部书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伪造的,所以他们便把不同书中所引用的《竹书纪年》内容编辑起来,成了《古本竹书纪年》。这部书对研究先秦史同样相当重要。

清华简《系年》,清华简《系年》是清华大学收藏的战国楚简中的一篇,其所载历史多与传世文献相互发明,同时亦有不同,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史的重要材料。

清华简和上博简中的其他一些篇章,同样可以作为研究先秦史的重要文献,但是由于是单独的篇章,不能独立成书,这里就不把它们作为“史书”来看待了。

以上只是几部主要史书的简单介绍,希望对题主有用。

遗言的详细解释?

1.临终的话

《左传·襄公十四年》:“ 楚子囊 还自伐 吴 ,卒。将死,遗言谓 子庚 :“必城 郢 。”

《新唐书·高俭传》:“ 长孙无忌 伏马前,陈 士廉 遗言,乞不临丧。”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今染病危急,万一不好,有甚遗言回覆父母?”

郭沫若 《洪波曲》第十一章二:“死时留下几句哀切的遗言:‘如此国家,如此社会,如此自身,无能为力矣。”

2.犹古训

《荀子·劝学》:“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

汉·王粲《公宴》诗:“古人有遗言,君子福所绥。”

清·朱仕琇 《送叶蔚文南归序》:“今通政 雷先生 服 孔子 遗言,能自得其志。”

3.遗漏之语,不尽之言

汉·赵晔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道要在斯,无有遗言。”

4.留传下来的说法;古词语

晋·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故今世或谓蚕为女儿者,是古之遗言也。”

章炳麟 《文学说例》:“语有恶其冗长,而施用遗言,则一二字可了者,于势固最为径便。”

子敬母的历史故事?

子敬母的历史故事,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的一则外传故事。传说有一个叫李子敬的少年,他的母亲因为抚养孩子而贫穷,因此他渴望学习以自强,以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李子敬勤奋学习,时常加倍勤奋地练习,以表达对母亲的敬重和深爱。

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收获,被封为齐国大夫,相传这故事让后世看到了孩子报答母亲的心意。

什么什么来的成语?

否极泰来:否、泰:《周易》中的两个卦名;否:卦不顺利;泰:卦顺利;极:尽头。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情况到了尽头,好情况就会到来。出自西周•姬昌《周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时过于期,否终则泰。”

语法是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如他俩破镜重圆,否极泰来。

近义词有否去泰来,物极必反;反义词有乐极生悲,好景不长。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