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8月17日出生,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都是谁?

2024-06-09 15:05:09 85阅读

1926年8月17日出生,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都是谁?

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人物,其中不乏许多传奇的名人。以下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

一、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于公元前551年出生于山东曲阜,生平经历了饱经风霜的苦难和反复的挫折,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致力于教育事业,为后世传承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1926年8月17日出生,历史上最具传奇的十大名人都是谁?

孔子的思想深刻而广泛,影响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他强调“仁”、“礼”、“义”、“智”、“信”的道德标准,提出了“君子”、“大人”、“小人”、“愚人”等不同层次的人物形象,倡导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强调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无定法”,提出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等教学方法,为后世儒家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孔子的生平事迹也让人叹为观止。他曾经历过丧父、贫困、亲人死亡等多种不幸,但他并没有被打倒,反而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毅力,一步步走向了成功。他从事过多种职业,包括书法家、音乐家、军事顾问、政治家、教育家等,都有出色的表现。在一次离开家乡三年的旅途中,他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到处讲学、交友,拜访各地名人,汲取经验,传播自己的思想,让更多的人受益于他的教诲。

孔子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中国,而是深远地影响了世界。他的思想被传播到鬼子、韩国、越南等国家,并且在西方也有人研究、借鉴他的思想。他的著作《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至今仍然被广泛阅读和研究。孔子的影响力之大,甚至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和代表,他被誉为“华夏文化的圣人”,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刘邦(公元前256年-公元前195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杰出领袖和军事家,也是中国汉朝的开国皇帝。他是汉朝时期最重要的人物之一,被人们称为“汉高祖”。

刘邦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就因贪玩不读书而被父亲赶出家门。他靠着卖炭为生,并且因为他的勇敢和正直而得到了一些人的赏识。在起义领袖陈胜和吴广的带领下,刘邦加入了反秦起义的军队。他很快成为了陈胜、吴广手下的一员重要将领,并在起义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指挥才能和军事天赋。

起义失败后,刘邦自己组织了一支起义军队,继续反抗秦朝的统治。他凭借自己的勇气、智慧和领导能力,逐渐成为了起义军的领袖。在战斗中,刘邦先后击败了秦朝的将领张良和项梁,最终成为了天下第一功臣。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了项羽,夺取了咸阳,建立了汉朝。

刘邦在位期间,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推行了一系列改革,使汉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他开创了汉朝的大一统时代,使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刘邦是一位极具领袖魅力的人物,他深受人民的爱戴和信任。他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利用,尊重百姓,开创了以平民为基础的封建君主制度。他也是一位仁爱之君,重视民生,颁布了很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策。

刘邦的卓越才干、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广阔胸怀,使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不仅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而且也为后人树立了一个勇于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楷模。

三、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被誉为“千古奇才”,其文学才华和军事智慧至今仍为后人所推崇。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蜀汉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之一。他被誉为“千古奇才”,被后人称为“诸葛先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诸葛亮生于公元181年,出生在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他年轻时就已经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政治家,在他30岁时就已经开始为刘备辅佐,帮助他打下蜀汉的基业。

作为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诸葛亮以他的才华和智慧为蜀汉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领导了数次对魏国的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是他领导的“南征北战”战役,成功地扭转了蜀汉的颓势,挽救了蜀汉的危局。

除了在战争中表现出色,诸葛亮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发明了很多新的制度,如“蜀汉九品中正制”和“蜀汉五经正义”,这些制度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被后世所继承。

诸葛亮还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文化名人之一,他的文学才华和思想影响至今。他的代表作品《诫子书》是一篇思想深刻的教育文章,被后世奉为经典之作。

值得一提的是,诸葛亮还以其高超的医学技术为世人所称道。他的《博物志》记载了众多珍稀药物和动植物,成为中国古代医学方面的重要著作之一。

总的来说,诸葛亮是一位多才多艺、才华横溢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和医学家。他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推崇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四、武则天:唐朝的唯一女皇帝,其权力和才能在当时被广泛认可,她的政治和文化成就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武则天,唐朝时期的女性政治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的生平经历异常传奇,被视为中国历史上的女性典范。

武则天出生于唐高祖李渊的朝代,她的祖父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亲信大将武士彟,因此她从小就接触到政治和军事事务,深谙政治策略和军事策略。在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成为了当时的宫女,并受到了唐高宗的赏识,很快成为了他的宠姬。之后,在唐玄宗时期,武则天被册封为贵妃,并成为了唐玄宗的爱妃。

然而,随着唐玄宗的年龄增长,他对政治事务逐渐失去了兴趣,逐渐把大权交给了武则天。武则天越来越参与朝政,最终在唐玄宗的崩溃后,掌握了皇帝的大权,成为了唐朝历史上的第一位女皇帝。

武则天统治时期,实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打击了藩镇割据,推行了一系列的农村改革,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她也重视文化教育,修建了许多寺庙和道观,支持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武则天虽然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但她也遭受了不少的诋毁和攻击。在她执政时期,曾有不少人反对她的统治,因此她在当时的统治方式和政策上也存在着争议。但是,历史上对武则天的评价是比较正面的,认为她在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总的来说,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女性政治家。她充满智慧和才能,掌握了权力后能够勇敢果断地推行政治和经济改革,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些人物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在后世也一直备受推崇,他们的事迹和思想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26年召开的重要会议?

一、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6年1月1日至20日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继续执行孙中山遗嘱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会议谴责国民党右派的反革命活动,给西山会议几个顽固分子以开除、警告的纪律处分。会议还通过由共产党人提出的联络世界各被压迫民族、开展工农运动等决议案。

二、森英惠出生1926年1月8日,巴黎高级时装设计师森英惠生于鬼子岛根县鹿足郡六日市村。森英惠坚持女装的面料一定要质地优良,森英惠拥有其品牌的日装、晚装和高级成衣系列,同时她还客串为歌剧、电影设计服装。

三、中国生理学会成立1926年2月27日,中国生理学会在北京成立。中国生理学会是由当时北京协和医学院生理学系任主任林可胜教授发起创建的,作为发起会员的有吴宪等17名中国的和外籍的学者。学会成立后即积极开展学术活动,为推动中国生理科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天津发生“大沽口事件”1926年3月7日,鬼子军舰在天津大沽口炮轰驻防此地的中国国民军部队,蓄意挑起了践踏中国主权的“大沽口事件”。

五、三·一八惨案1926年3月12日,冯玉祥的国民军与奉系军阀作战期间,鬼子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坚决还击,将日舰驱逐出大沽口。鬼子竟联合英美等八国于16日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撤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的无理要求。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女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厉害的女将,但花木兰、樊梨花、穆桂英等杨门女将都是传说评书中虚构的人物,而历史上真正存在的女将主要有以下这些:

一、妇好

商天子武丁的王后,是中国历史上有据可查的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女政治家。她不仅能够率领军队东征西讨为武丁拓展疆土,而且还主持着武丁朝的各种祭祀活动。因此武丁十分喜欢她,33岁的妇好去世后武丁悲痛不已,追谥曰“辛”,商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司母辛大方鼎即是她的用器。

二、荀灌

荀灌出生于公元303年,她是西晋平南将军荀崧的女儿,曹操首席谋士荀彧的五世孙女,颍川郡临颍(今河南省临颍)人。荀灌从小就跟在父亲荀崧身边行军作战,小小年纪就有了一身好武艺,论枪如游龙飞虎,论箭已能百步穿杨。刀枪剑戟,骑马射箭样样娴熟,尤其是一杆小银枪舞得出神入化,所向无前。公元315年,军阀杜曾率领一万兵马围攻宛城(今河南南阳)。城中几乎粮尽,荀崧打算派人到襄阳求援。当时12岁的荀灌,主动请缨出城求援。荀崧开始不同意,后来经过荀灌多次恳求,他终于答应了。荀灌带领十几个勇士,穿越杜曾的重重包围,到达襄阳。南中郎将周访派遣其子周抚,会同襄城郡太守石览,援救宛城,击退了杜曾的军队。

从此之后,灌娘之威名,突围救父之事,为当时之人所乐道。收入列女传后,成为千古佳话,一代巾帼英雄。 此后不久,周访向荀崧提亲,让长子周抚娶荀灌为妻。 荀崧为解围之情,就答应了这门亲事。

三、前秦皇后毛秋晴

毛秋晴出生于公元369年,她是将门之女,父亲毛兴是前秦将领,因此毛秋晴自幼跟随父亲习武,学得一身好武功,她皮肤白皙,貌美如花。 毛秋晴的丈夫是前秦皇帝苻登,苻登是大名鼎鼎的前秦一代英主苻坚的族孙。

苻登继位以后,前秦已经分崩离析,危机四伏,主要敌人就是姚苌建立的后秦,苻登与姚苌进行了多年的激战。 年轻的皇后毛秋晴是一位巾帼英雄,她武功高强,擅长骑射,有万夫不当之勇,她亲自冲锋陷阵与姚苌的后秦激战。

公元389年,皇后毛秋晴统军一万,与苻登夹击大破姚军,俘斩二万五千余人。

不料老奸巨猾的姚苌亲率铁骑三万,在夜里再次偷袭大界营。 皇后毛秋晴的手下只有几千人,且在夜间被袭,竟被姚军攻入。

毛皇后率壮士和女侍卫力战姚军,她张弓发箭,射死姚军无数。但终因寡不敌众,力竭马蹶被擒。

凶残狡猾又非常好色的后秦皇帝姚苌已经60岁,他见前秦皇后毛秋晴美若天仙不禁大为心动,竟欲纳她为后秦皇后,说道:“假如你能和我相好的话,那么你将会是国母了。”

毛皇后听罢,她柳眉倒竖,凤目圆瞪,对着姚苌骂道:“我乃堂堂的皇后,怎能受羌贼们的侮辱,要杀便杀,何需多言!”

姚苌虽被臭骂了一顿,但还不忍心用刑。毛皇后仍然坚决不从,骂道:“吾天子后,岂为贼羌所辱,何不速杀我!”

姚苌仍然厚颜无耻地逼迫毛皇后就范,毛秋晴仰天大哭,她破口大骂“姚苌老贼残暴无道,前害天子(指苻坚),今辱皇后,皇天后土,宁不鉴照!”誓死不从。 姚苌见毛秋晴坚贞不屈,老羞成怒的姚苌对前秦皇后毛秋晴实施了最为下作的手段,令士兵对她剥去衣服釆取侮辱毛秋睛的裸体刑罚,最后只能下令将她推出帐外,斩首示众,毛秋晴遇害时年仅20岁。

四、冼英

冼夫人(512——601)名英,古高凉(今广东茂名)人,是梁、陈、隋三朝时期两广地区的俚族女首领、将军,冼夫人助隋朝平定岭南势力,率领汉、俚各族民众归附隋朝,封为谯国夫人。历朝对她进行了多次追封,尊称她为“岭南圣母”

冼英自幼追随父兄逞勇斗狠,经历过几次部族之间的械斗,颇有男儿气概。据史书记载(冼家)世为南越首领,跨据山洞,部落十余万家。她幼贤明,多筹略,在父母家,抚循部众,能行军用师,压服俚人。每劝亲族为善,由是信义结于本乡。公元535年,罗州刺史冯融闻她有才识,便让其子高凉太守冯宝娶23岁的冼英为妻。

公元557年,冯宝死后,冼夫人平定了岭南动荡的局面,南陈建立,她送年仅9岁的儿子冯仆入京为质,表示绝无自立之心 。公元569年九月广州刺史欧阳纥反陈,冼英协助陈朝将领平定了欧阳纥叛乱。

公元589年正月,隋师攻陷建康,陈朝灭亡。虽然隋文帝统一中原,但岭南地区尚未归附。二月,隋文帝派江州总管韦洸安抚岭南,晋王杨广命令被俘的陈后主写信给冼夫人,让冼夫人归顺隋朝。冼夫人见后,确知陈亡,于是她“集首领数千,尽日恸哭”。并派其孙冯魂率部迎隋朝将领韦洸入广州。至此,岭南悉定。冯魂因被隋朝封为仪同三司,冼夫人被隋文帝册为宋康郡夫人。

五、唐朝平阳公主李秀宁

平阳公主李秀宁,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女,皇太子李建成的同母妹妹,唐太宗李世民同母姐,母太穆窦皇后。祖籍邢州尧山,她是一个真正的巾帼英雄,也是中国古代第一位统领千军万马为自己父亲建立帝业的公主,才识胆略丝毫不逊色于她的兄弟们。中国万里长城的著名关隘娘子关就是因为她所率领的娘子军曾经在此驻守而得名。

隋朝末年,李渊起兵反隋,他的女儿平阳公主也起兵响应,平阳公主率领的娘子军据说超过七万人。平阳公主在军事上的直觉与见地,堪称天才,隋将屈突通就曾经在她手下连吃几场大败仗。

公元617年9月,李渊率领部下渡过黄河进入关中,这时他很高兴地看到他的三女儿已经为他在关中打下了一大片地盘。他派女婿柴绍带了几百骑兵去迎接平阳公主。平阳公主挑选了一万多精兵与她的大哥李建成二弟李世民等会师渭河北岸,共同攻克隋朝首都长安。

公元623年,二十多岁的平阳公主在与突厥作战中英勇战死,她是唐朝第一位死后有谥号的公主,是中国封建史上,唯一一个由军队为她举殡的女子,真正的生荣死哀。

六、文佳皇帝陈硕真

陈硕真生于公元620年,她是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梓桐镇)人。唐代浙东农民起义军女领袖。

陈硕真自幼父母双亡,和一个妹妹相依为命。姐妹俩一直熬到妹妹被乡邻收养,陈硕真到一乡宦人家帮工,这才能吃上一顿饱饭。

有一年,清溪县发生了百年不遇的洪灾,唐朝朝廷不但不开仓赈粮,还照样征收各种赋税,导致民不聊生,饿殍载道。

人美心善的年轻美女陈硕真看到乡亲们的苦难景象,她不顾自己安危,偷偷打开东家的粮仓救济灾民,结果被东家发现,捆绑起来,打得遍体鳞伤、死去活来,当天夜晚,众多乡亲自发组织起来,冲入关押陈硕真的柴房,将她救出,为逃避唐朝官兵的搜捕,陈硕真逃入三县交界处的覆船山。

公元653年,浙江一带农民不堪官吏贪求及豪强逼掠,33岁的陈硕真与妹夫章叔胤在睦州清溪县的覆船山六甲四十八党(今白际山脉主峰搁船尖云心寺)组织农民起义,自称“文佳皇帝”,以章叔胤为仆射。

陈硕真发动起义后,得到当地人民的广泛拥护,青溪人童文宝首先率众响应,在很短的时间里,义军就发展到几千人,为壮大力量,陈硕真和章叔胤兵分两路,章叔胤领兵攻占桐庐。

陈硕真文武全才,她率军两千攻克睦州治所及于潜(今浙江昌化东南)。睦州各地的百姓群起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

智勇双全的女英雄陈硕真能够以区区两千人马就攻陷睦州首府及所属诸县,顿时唐朝朝野震动。

为了打开局面发展力量,陈硕真乘胜进攻安徽,攻打歙州(今安徽省歙县)。但由于歙州唐军防守严密、抵抗顽强,陈硕真手下义军虽有几万人,但大多是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的普通百姓,又没有攻城器械,歙州久攻不下。

不得已,陈硕真从歙州撤出,制定分路出击,采用运动战与袭击战结合的方针,打击敌人扩大势力范围。

唐高宗李治派扬州长史房仁裕发兵征讨。陈硕真命童文宝统兵四千,掩袭婺州(今浙江省金华)。童文宝率兵进入婺州后,与唐军遭遇,变掩袭成强攻。

唐朝婺州刺史崔义玄身经百战,颇有智谋。公元653年十一月底,扬州长史房仁裕的援军到达婺州,与崔义玄前后夹击义军。战斗情况相当惨烈,参战的数万义军,最后除一万多被俘外,其余大部战死。“文佳皇帝”陈硕真及仆射章叔胤在战斗中被俘,最后英勇就义。

七、辽朝皇太后萧燕燕

人称“铁马红颜”。

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里,在历代军事家的展厅里始终悬挂着萧绰的画像。

辽景宗继位后,美若天仙的少女萧燕燕被选为贵妃。公元969年,16岁的萧燕燕被册封为皇后。公元971年,她生下辽圣宗耶律隆绪,后又生三子三女。

公元982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燕燕为皇太后,摄政。公元983年,圣宗率群臣给萧燕燕上尊号“承天皇太后”。

萧燕燕与韩德让自幼有婚约,在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燕燕私下对韩德让说:“我曾许配给你,愿谐旧好。而当国的幼主,也就是你的儿子了。”相传萧燕燕派人秘密毒杀韩德让的妻子,圣宗也把韩德让视作自己的父亲来侍奉他。萧燕燕任韩德让总领禁军,负责京师宿卫。

此后,韩德让出入宫帐,与萧燕燕情同夫妻。两人出则同车,入则共帐,就连接见外国使臣的时候都不避忌。

辽朝皇太后萧燕燕多次御驾亲征,亲自率领契丹铁骑南征北战。

公元986年五月,萧燕燕亲披戎装上阵,率领辽朝军队大破北宋名将曹彬,斩杀北宋名将杨业、杨延玉父子,收复被北宋军队占领的全部疆土。

萧燕燕以一己之力,将大辽帝国,推向了最巅峰。

如果论女政治家,萧燕燕可以当得上,中国所有的女政治家的最杰出人物,没有之一。

萧燕燕无论文韬,还是武略,吕雉比不上她,武则天比不上她,慈禧更比不上她。

单论女军事家,她在中国军事史上,也具有女神级地位。

公元1009年,萧燕燕病逝于行宫,享年56岁。

八、梁红玉

梁红玉(1102—1135年),原籍安徽池州,生于江苏淮安,南宋著名的抗金女英雄,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

公元1120年,睦州居民方腊,啸聚山民起义,迅速发展到几十万人,连陷州郡,官军屡次征讨失败,梁红玉的祖父和父亲都因在平定方腊之乱中贻误战机,战败获罪被杀。梁家由此中落,梁红玉也沦落为京口营妓,即由各州县官府管理的官妓。

公元1121年,童贯平定方腊后,班师回朝,行到京口,召营妓侑酒,梁红玉与诸妓入侍,就在席上认识了韩世忠。

韩世忠在众多将领大吹大擂的欢呼畅饮中,独自显得闷闷不乐,引起了梁红玉的注意;梁红玉那飒爽英姿,不落俗媚的神气也引起了韩世忠的注意,两人各通殷勤,互生怜惜,于是31岁的韩世忠与19岁的梁红玉一见钟情,英雄美人终成眷属。

公元1129年,金军在粘罕的带领下由彭城入泗州,直抵楚州。宋高宗赵构又仓皇往浙江一带逃跑,外忧引起内患,御营统制苗傅与威州刺史刘正彦拥众作乱,袭杀了执掌枢密的王渊,分头捕杀了宦官,强迫赵构让出帝位,内禅皇太子,由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在这次叛乱中,在秀州拥有重兵的韩世忠的儿子以及夫人梁红玉也被叛军扣压。

事变发生之后,宋高宗赵构的行动已是毫无自由,赵构派梁红玉出城,驰往秀州,催促韩世忠火速进兵杭州勤王,并由太后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封韩世忠为御营平寇左将军。

梁红玉回家抱了儿子,她跨上马背,疾驰而去,一昼夜赶到秀州。韩世忠在了解了一切情况后,当即会同张浚、张俊等,带兵平定了苗傅等人的叛乱。宋高宗赵构喜出望外,亲自到宫门口迎接韩世忠梁红玉夫妇,立即授韩世忠武胜军节度使,封梁红玉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公元1129年10月,金军在完颜宗弼率领下长驱直入,攻入江浙。宋高宗赵构先从杭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再从明州逃到海上。幸亏金军海军不行,才让赵构勉强保住了老命。这时金军已经孤军深入5个多月,江南各地到处爆发了汉人的反抗。宗弼于是在大肆掳掠之后北返。

公元1130年,黄天荡之战中,巾帼英雄梁红玉亲执桴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天下。后梁红玉独领一军与韩世忠转战各地,多次击败金军,公元1135年,梁红玉随韩世忠出镇楚州,33岁的梁红玉在公元1135年10月6日在楚州抗金前线与金军作战时英勇牺牲。

当时梁红玉遇伏遭到金军埋伏围攻,她的腹部重伤,肠子流出以汗巾裹好继续作战, 最后血透重甲,力尽落马而死。 梁红玉的首级被敌人割去,金人感她忠勇,将她的遗体示众后送回,南宋朝廷闻讯大加吊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九、杨妙真

杨妙真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武功最高的美女,没有之一。

杨妙真,金朝末年的武术家。益都(今属山东)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的妹妹,号“四娘子”。

她善骑射,才是真正的武林上传说的 “杨家枪”创始人,梨花枪鼻祖,号称天下无敌手。后世明清武学著作,对此都有详细描述。

金朝末年新兴的蒙古政权多次南侵,金兵节节失利,金朝统治者被迫横征暴敛,山东的老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就是在这时,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杨安儿、杨妙真兄妹领导的农民大起义。

红袄军的首领原来是杨安儿,后为舟人曲成陷害,堕水而死,队伍交给他的妹妹杨妙真领导。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她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美若天仙,作为一支义军的领袖,完全一副大姐的派头。她的丈夫李全,北海人,矫健魁梧,弓马娴熟,善使长茅铁枪,无人能够抵挡,人称“李铁枪。”

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组织严密,他们的器械虽不如金朝军队,但“心协力齐,奋不顾死”,屡败金军。有一次,他们袭击金军大寨,连金朝左副元帅完颜宗翰也几乎被擒。

金朝痛恨红袄军,追剿最急,往往妄杀平民以泄愤,但不能捉到红袄军,红袄军的队伍反而日益扩大。

杨妙真领导的红袄军是最有影响的一支义军,更是南宋朝廷的打击目标。

此时,金朝在蒙古军队的穷追猛打之下已经山穷水尽。而李全与杨妙真的义军虽然打击日薄西山金朝经常取胜,却打不过蒙古与南宋。

公元1226年六月,蒙古军队在青州将李全、杨妙真所部团团包围。在抗击蒙军围攻中,杨妙真沉着冷静,协助李全指挥军队。他们先后率部与蒙军进行了大小百余次战斗,“李铁枪”、“梨花枪”尽逞神勇,令敌人闻之丧胆。

后来,由于运粮的释道被蒙军切断,南宋又见死不救,在坚持了一年终于粮草殆尽、精疲力竭之后,杨妙真于第二年的五月,她随李全率军投降了蒙古。

公元1231年,李全与南宋军队作战兵败而死。五月,淮安等五城俱为宋军攻破。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不知所终。

湖南永州市有哪些名人?

永州,雅称“潇湘”,湖南省地级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国以来,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此外,永州还是怀素、黄盖、周敦颐、李达、陶铸等历史名人的故乡。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贬至永州时,留下了《永州八记》,在文学史上影响重大。

永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出现了不少历史名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永州都具有哪些历史名人。

1.黄盖

黄盖(生卒年不详),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人。东汉末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为人严肃,善于训练士卒,每每征讨,他的部队皆勇猛善战。黄盖除了在赤壁之战献上火攻计策外,黄盖追随孙策平定江东,也立下汗马功劳。等到孙策去世,黄盖继续在孙权手下效力,前后侍奉孙家三代,是江东元勋。

2. 蒋琬

蒋琬(?~246年),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三国时期蜀汉宰相,与诸葛亮、董允、费祎合称“蜀汉四相”。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病逝,蒋琬被任命为尚书令,不久又加行都护、假节,领益州刺史,再升为大将军、录尚书事,封安阳亭侯。延熙七年(244年),蒋琬因病请求将益州刺史之职让与费祎,刘禅便任命费祎为益州刺史。延熙九年(246年),蒋琬病逝,获赐谥号为“恭”。

3.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11月28日),字子厚,汉族,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被贬永州(今零陵区),期间,创作了《永州八记》。

4.怀素

怀素(737~799),史称“草圣”,唐代杰出书法家。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汉族,永州零陵(湖南零陵)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考功郎中钱起的外甥。

5.周敦颐

周敦颐(1017年6月1日—1073年7月14日),又名周元皓,原名周敦实,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楼田保(今湖南省道县)人,世称濂溪先生。是北宋五子之一,宋朝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文学家、哲学家。

6.陶铸

陶铸(1908年—1969年),原名陶际华,号剑寒,湖南省祁阳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军队卓越的政治工作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他一生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人民群众熟悉和爱戴的革命前辈。

7.唐生智

唐生智(1890年10月12日—1970年4月6日),男,汉族,字孟潇,号曼德,湖南省永州府东安县(今湖南省东安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

8.蒋先云

蒋先云(1902-1927),字湘耘,号巫山,湖南新田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优秀党员和革命烈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工人运动领袖、军事将领。

9.江华

江华(1907年8月1日-1999年12月24日),原名虞上聪,出生于湖南江华县,瑶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党务工作和政法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原院长。

10.席鲁思

席鲁思(1896~1966),即席启炯,字鲁思,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武汉大学“五老”之一,人称“鲁老”。湖南省永州市东安县伍家桥乡人,系席宝田侄子。他父亲席业,是前清秀才。他从小随父读书,勤奋刻苦。稍长,博览群书,废寝忘食。

揭阳市历史上有什么名人?

揭阳是广东省辖的地级市,下辖2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1个县级市。全市陆地总面积5240平方千米,海域面积9300平方千米。揭阳作为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人文历史十分悠久,历史名人也是不少的。下面列举一些:

古代

宋代:名士吴复古;

吴复古自幼聪颖、博学多才,后被荐举为孝廉,宋神宗年间被封为皇宫教授。他治学严谨,虽出入官宦门庭而刚直不阿,深得一代鸿儒司马光、韩琦等的器重,与大学士苏东坡更是挚友。

吴复古

明代:潮州七贤之一的郭之奇、礼部和兵部尚书——黄奇遇、岭表大宗——薛侃;

郭之奇是明末抗清官员,潮州七贤之一。崇祯元年进士,历任福建提学参议,詹事府詹事,南明时追随桂王及永历跋涉于粤桂南交一带,抵抗清廷,累官至礼、兵二部尚书,太子太保,武英殿大学士。

郭之奇

黄奇遇明崇祯时期进士,曾任固安县令、翰林院编修,清入关后,任南明永历朝詹事府詹事、礼部左侍郎、礼部和兵部尚书。为政为人皆有贤名,明清更迭时,辅助南明抗清,后告老回乡,名列“潮州八贤”。

黄奇遇

薛侃颇有贤名,为官清正刚直,为学更是造诣非凡,后人誉为““行义在乡里,名节在朝野”,他传阳明心学入岭南,《明史》称之为“自是王氏学盛行于岭南”。

薛侃

清代:武状元——林德镛、直隶总督——郑大进、诗人——曾习经;

林德镛,字白庵,生于揭阳县榕城(今榕城区)。幼好武,膂力过人。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中武状元。授二等侍卫,乾清门行走,并加哈哈珠子扈。

郑大进自幼聪敏足智,享有神童美誉。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历任大名府、河间府同知,正定知府,两淮盐运使,浙江按察使,贵州布政使,河南、湖北巡抚,兼署湖广总督,官至直隶总督。任政期间,草除积弊,关心民生,所至颇具政绩。后加授太子少傅衔。

郑大进

曾习经是广东省揭阳人,晚清的岭南诗坛四大家之一。

曾习经

近现代

抗日名将翁照垣

翁照垣(1892.12.16—1972.10.17),原名翁辉腾,又名翁嘉添,广东惠来人。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军人,打响淞沪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他在淞沪抗战中英勇抗日,浴血沙场,名震中外。他一生爱国爱民,坚决抵抗鬼子的侵略,曾经多次北上抗日。

翁照垣

生理学家,医学教育家,中国生理科学奠基人之一的蔡翘

蔡翘

地层古生物学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遵仪

杨遵仪

中国核潜艇之父、工程院院士——黄旭华

黄旭华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