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咪抓伤险丧命,四川一男子被猫抓伤半年后死亡?

2023-06-27 04:55:03 54阅读

被猫咪抓伤险丧命,四川一男子被猫抓伤半年后死亡?

这是一个高度可疑的虚假案例。

首先说,脑萎缩主要的致病因素是脑血管长期慢性缺血,导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微血管的有效血液灌注不足,脑组织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脑细胞形态及功能受到影响导致的,跟狂犬病等传染病没有任何关系! 反之狂犬病也根本不会引起脑萎缩这种症状,说狂犬病导致脑萎缩,如同说接触了艾滋病人后得了糖尿病一样,稍有些医学常识的人都会感到啼笑皆非。

被猫咪抓伤险丧命,四川一男子被猫抓伤半年后死亡?

其次,狂犬病从发病前驱期到死亡,通常不会超过1周时间[1],从出现三恐,陷入昏迷到死亡甚至通常不会超过3天,而这位患者6月出现症状,8月陷入昏迷,到9月9号才死亡,完全违反了狂犬病正常的发病过程,且狂犬病发病的过程是一个渐进的,不可逆的过程,不可能时好时坏。

最后,狂犬病潜伏期超过半年也是非常罕见的,而该患者的暴露史不明,是否近期被狗咬伤并不清楚,甚至死因也仅仅是医生推断,根本没有尸检确诊(按照卫生部规定如果怀疑是狂犬病必须尸检才能确诊[2],确诊后必须上报),等于说这个案例是否狂犬病,是否是猫抓引起的全都是一笔糊涂帐。

可见,这个病例是一个完全禁不住推敲的虚假案例,病人死于脑萎缩导致的其他脑部疾病的可能性最大,发病过程与狂犬病大相径庭。即便假定脑萎缩同时恰好感染狂犬病,也没有尸检确认,且是何时暴露于可疑动物也不清楚。而肇事猫的状态也不明(如果猫真的有传染性,必然在肇事10日内死亡,假如猫没有死,那就可以确定与老人的死因没有任何关系)。

环球时报爆出这个禁不住推敲的虚假案例,被各个媒体添油加醋转载,可能导致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被误诊,还引起许多不必要的恐慌,这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此外特别对广大城市市区猫饲主强调一点: 市区自家猫或小区固定流浪猫抓感染案例是极端罕见的,多年都没有一例,甚至比打狂犬疫苗打成植物人的案例(近5年至少6例)还要少得多,直接去打针等于反而没事找事。 完全不需要因为这样农村地区暴露史不明,未确诊,且病程完全不对的虚假案例而感到恐慌。假如被自家猫抓伤,只要猫精神食欲正常,部位非头颈部,完全可以不打针直接观察

猫咪抓到人类的脖子会怎么样?

被猫抓伤了脖子,看看有没有破皮,如果有破皮是属于二级暴露,容易感染病毒的,首先用肥皂水清洗干净15分钟,酒精或者碘伏消毒。应该尽快去疾控中心注射狂犬疫苗的。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及生冷食物避免饮酒喝咖啡及浓茶,避免剧烈运动。

被猫抓伤了但没破皮?

没破皮你打什么?钱太多吗?还不如多买点猫粮猫罐头犒劳自家主子

即使破皮了,你也大可放心不用打,你养的猫肯定打过疫苗的,再说猫哪来的狂犬病?除非被狗咬过?养猫的谁没被自家主子抓挠过啊,下次如果被抓破皮了,你用酒精消毒片消毒下就好了,不用也没事。但是一定要勤快点给它剪指甲,这样你也小遭殃。不知道怎么剪指甲的,可以可以留言或者私信。

昨天被今天死了的猫咪抓伤有没有什么问题?

没问题的,只要猫打了疫苗的,都没有问题的,你看我这个

我家叶小猫抓的。

被基本不出门一次疫苗没漏过的家养猫抓流血了?

被基本不出门一次疫苗没漏过的家养猫抓流血了,要不要去打针?

被家养的猫狗抓伤造成的焦虑最多。

这是由于城市养宠物多,狂犬病预防宣传教育不适当造成的。

美国专家说:被患狂犬病的猫狗抓伤引起人的狂犬病,即使有的话,也极罕见。(注意这里所说的猫狗抓伤,是指被患狂犬病的猫狗抓伤,而不是健康的猫狗。

你有没有传染上狂犬病的可能性?首先要问:咬你的狗或者你接触的狗有没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

1. 在我国,狂犬病几乎都发生在农村乡镇,或小城镇和城乡结合部,特别是在南方的省、区。而较大一些城市(不包括其所属郊县)多少年来几乎都没有报告过狂犬病。所以,下列情况下的动物咬伤,传染狂犬病可能性基本可排除:

1) 大城市内的家养狗猫;

2) 狗猫的身世清楚,饲养在家,不是流浪动物;

3) 这狗猫不曾接触疑似狂犬病的狗,或无被来历不明的狗咬伤过;

4) 动物无生病的表现或行为异常,被咬事出有因,如戏弄、护食、护子、弄疼;

5) 动物接种过疫苗;

6) 疾病控制中心告知近年当地未发生狂犬病;

7) 咬伤已10天以上,狗猫健康如常。

第1)—5)条在被咬或接触当时即可知道,有这5条即可放心,加上疾病控制中心告知当地无狂犬病,则可安心。如果有第7)条,不论有无1)—5)条,都可以放心。

2. 狗猫传播狂犬病主要是咬伤引起的。如果在上述1.的背景下,被自家或邻居的无病或健康狗猫舔舐或唾液沾染,没有意义。抓伤轻度未出血或浅表抓伤者,可局部涂碘酒。重度抓伤出血较多者,除立即冲洗外,去医院就诊。

被确诊或可疑狂犬病的动物抓伤或舔舐破损皮肤或粘膜,才需要作为暴露处理。

3. 抚摸狂犬病动物(狗猫)或者接触其血液、尿或粪便都不构成暴露,无须采取预防措施。

4. 与外表健康动物的唾液间接接触,完全没有传播狂犬病的可能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