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等蓝皮书发布,广东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居首

2025-11-15 05:04:00 5阅读

11月8日,由中国网络空间研究院牵头编撰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正式发布。

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九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

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_中国行业信息网地址_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

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我国信息基础设施持续优化升级。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技术产业实力全球领先。

报告还指出,我国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和车联网领域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发展态势良好。

2024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超千亿元的省区市达到17个,其中广东以6440.15亿元的增加值规模位列各省区市首位。深圳、广州两市位列工业互联网发展第一梯队,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

而在工信部前不久发布的《2025年5G工厂名录》中,广东有49个项目入选。

车联网的发展正在走向智能化,报告认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将持续提高,增长率将长期保持在较高水平,预计到2027年产业规模将超两万亿元。

报告列举了广汽集团埃安(AION V)量产车型的案例,指出该车型将LTE-V2X信息与摄像头、雷达进行感知融合,不仅可以增强前向碰撞预警、自区预警等传统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功能,还支持交叉路口碰撞预警、异常车辆提醒等单车智能无法支持的ADAS场景,提高行车安全。

数字经济规模不断壮大

报告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左右,数据要素市场化和价值化进程加速,2024年全国数据产量达到41.06ZB,同比增长25%,数据要素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与此同时,数字产业化亮点和创新不断,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去年中国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数量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57.21%、37.14%。

而随着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国内制造业智能化、服务业平台化持续发展,前沿技术创新协同也在不断推进。

报告指出,当前6G技术加速验证并开启产业化进程,广东等地已布局试点项目,据测算,到2030年,中国6G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2万亿元,其中工业互联网应用占比达40%,智慧城市应用占比30%。

脑机接口技术在今年也呈现出一系列创新成果,报告预计2025年全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将突破38亿元,到2027年将超过55亿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左右。

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社会治理

报告显示,国内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超过90%的省级行政许可事项实现网上受理,“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数据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1+3”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全国建成31个省级政务数据平台、257个市级政务数据平台、355个县级政务数据平台。

同时,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政务领域深入应用,覆盖智能问答、服务导办、智能审批、公文写作、政策解读、城市管理、数据分析、监测预警等300余个细分场景。

当DeepSeek出现后,政务大模型私有化部署的门槛被极大降低,在政务领域接入或部署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是大势所趋,是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创新数字时代政府治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宣布政务系统接入DeepSeek的地区和部门数量达到320个,广东部门和下级市县已有22家单位接入DeepSeek,位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二位。

同时,国内智慧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形成城市运行管理平台、智能交通调度系统等成果。数字乡村建设加速推进,乡村数字技术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及分中心累计建成34个。智慧型社区建设力度持续加大,建设内容不断拓展,5G+社区智慧出行、5G+社区智慧医疗、5G+社区智慧商业、5G+社区智慧教育等场景蓬勃发展。

报告称,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水平整体跃升,中国六成以上公民具备初级及以上数字素养与技能,各年龄段人数字素养与技能发展态势持续向好。

南方+记者 葛政涵 叶丹

【作者】 葛政涵;叶丹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