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arp攻击,修改了一下电脑网卡配置就不能上网了显示以太网口上不去?
反arp攻击,修改了一下电脑网卡配置就不能上网了显示以太网口上不去?
1.驱动问题:确认你的网卡是否为免驱网卡,如果不是,可以尝试重新安装网卡驱动并重启电脑。
2.电脑设置问题:打开控制面板—网络和Internet—网络和共享中心—在“查看活动的网络”里点开网络状态(WLAN状态)—点击属性—双击“Internet协议版本4”(在中间)—将IP地址和DNS改为自动获取—确定确定确定。
3.路由器设置问题:如果路由器中有“反ARP欺骗”这个选项,可以把它关掉试试。也可以更改路由器的网段试试,具体做法为(以TP-link为例):DHCP设置—LAN口设置—将LAN口地址(一般为192.168.1.1)更改为192.168.10.1或者192.168.2.1之类的。
4.硬件兼容问题:老旧的台式机可能无法使用USB无线网卡。
5.拔掉网线!win7系统下有线与无线同时处于连接状态时系统会优先选择有线。(没记错的话)
信息安全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
一位在这条路上越走越稳当、越走越顺的网络安全人士回答您这个问题。
我不清楚到底这么走,我只知道哪一步该当机立断、果断前行,哪一步需要深思熟虑、小心谨慎。因为信息安全是一个外行看热闹,觉得很神秘、很酷但是内行看门道、拼耐心和独特的思维,需要敏锐的洞察力的领域。
如果你只是觉得它只是个很酷、很神秘,可以做到弹指间灰飞烟灭,那我建议你不要入这行。
因为入门的学习不会让你觉得多酷的,只会让你觉得多苦。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没有极大的兴趣和耐心,你是没有办法沉下心来满屏满屏地在那些代码中寻找漏洞。更不可能在别人(本行业从事人员,我们的对手——网络管理人员)都没有发现或者想到的地方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是的,你没有看错,这条路注定是每一个孤独(特指喜欢单独思考的人)者的孤僻小道,我们沉浸在自己的孤芳自赏中。
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那说明你有一定机会和决心走这条路。那我就不多废话了,我把我自己的经历大概总结了一下,可以分三点。
1.夯实网络安全基础,了解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的各种原理。(liunx操作系统的命令行或者windows的DOS(cmd.exe)是最基础的。)这是最开始的步骤。你要想从事某些行业,你首先必须得了解它是什么?怎么用?如何实现?没有它怎么办?还有没有其他办法?等等问题。说直白一点就是,信息安全所谓的安全攻防就是漏洞的寻找与修补,而无论是漏洞的寻找还是修补,你必须要知道它的实现原理是什么。这样你才能捕捉到漏洞或者想办法修补它。这里具体说说有哪些你必须了解的基础性东西:TCP-IP五层模型(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工作在这五层的网络协议或协议簇(http,https,ip,ftp,smtp,pptp,arp等等)、工作在这五层的网络硬件设施(交换机、网桥、路由器、防火墙)以及相关概念(端口,服务,网关,广播,域,用户权限、文件管理系统等等)。
2.具有阅读高级编程语言,使用编程语言编程的能力。这是进阶的步骤。一个厉害的信息(网络)安全领域的人,不仅仅要明白原理,更要知道怎么去实现它或者说如何避开它运行的安全机制。而这就需要代码审计甚至是动手编写,这样你的能力才能更好地锻炼。一个仅仅会使用网络安全测试与数据渗透相关软件(工具)的从业者只是一般从业者。通过审计开发人员编写的代码,尝试进行字符串注入、数据库注入、报错注入、缓冲区溢出操作,这样的成功率往往更高。这里推荐学习和使用C#,C++,或者ruby语言,JAVA和python也可以。具体多深入就看你自己的兴趣了。这里我大概说一下,算法漏洞一般不好利用,业务逻辑漏洞很多开发者都在所难免——因为他们不是本专业人员,更多追求开发的效率而忽视了安全。所以,算法这些太过深入的内容看你自己的精力和兴趣。
3熟悉操作系统、熟练汇编助记码,知道硬件的参数好坏、了解一定ARM(AMD)指令集,可以反编译软件,看得懂操作系统内核代码、能够添加模块、设计进程调度算法等等。这便是这条路的末尾,只是少数真正地大神涉足这个境界。他们要么是编写了行业经常使用的工具,投身白帽事业,赚得盆满钵满;要么是黑客大佬,现在不知道是在监狱还是在给国家安全部门打工。。。。。。
大概讲讲这一块需要学习的东西,操作系统是肯定的,它的进程、线程、死锁、开锁,各种调度算法都必须了解,甚至要自己开发符合要求的操作系统。汇编指令是必须要学的,至于ARM指令集这个看情况。
另外我推荐两个线上自学软件——非常适合喜欢自学的新人学习的软件。中国大学MOOC和B站。中国大学MOOC是许多优质的中国大学提供的线上MOOC课,非常有体系(基本上每门课都安排了试验课和随堂作业)、有目的。而B站,著名军事评论家、战忽局局长张绍忠将军称之为没有围墙的大学。里面也有很多适合初学者学习的课程,而且大多数老师讲得很棒。
大概,这条路就是这样咯。
PS:梦马的金大虎子,一个热爱生活,酷爱科技,对计算机硬件和网络通信、网络安全测试和数据渗透有一定了解的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同时,作为一名重庆大学生,我时不时还会分享重庆本地的美食、美景和小姐姐。欢迎大家关注我,私信我领取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书籍。
各位条友们,有什么想说的,欢迎评论区交流。
arp是分布式数据库存储吗?
ARP是分布式数据库储存,发送包实现通讯,实际是MAC地址,可以将网络层解析为数据连接层。ARP的工作机制:
那么ARP又是如何知道MAC地址的呢?简单地说,ARP是借助ARP请求与 ARP响应两种类型的包确定MAC地址的。
假定主机A向同一链路上的主机B发送IP包,主机A的IP 地址为172. 20. 1. 1, 主机B的IP地址为172. 20.1. 2, 它们互不知道对方的MAC 地址。
主机A为了获得主机B的MAC地址,起初要通过广播发送一个ARP请求包。
这个包中包含了想要了解其MAC地址的主机IP地址。也就是说,ARP请求包中 已经包含了主机B的IP地址172. 20. 1. 2。由于广播的包可以被同一个链路上所有 的主机或路由器接收,因此ARP的请求包也就会被这同一个链路上所有的主机和 路由器进行解析。如果ARP请求包中的目标IP地址与自己的IP地址一致,那么 这个节点就将自己的MAC地址塞人ARP响应包返回给主机A。
总之,从一个IP地址发送ARP请求包以了解其MAC地址,目标地址将自 己的MAC地址填人其中的ARP响应包返回到IP地址。由此,可以通过ARP从 IP地址获得MAC地址,实现链路内的IP通信。
根据ARP可以动态地进行地址解析,因此,在TCP/IP的网络构造和网络通 信中无需事先知道MAC地址究竟是什么,只要有IP地址即可。
如果每发送一个IP数据报都要进行一次ARP请求以此确定MAC地址,那将会造成不必要的网络流量,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把获取到的MAC地址缓存一段 时间。即把第一次通过ARP获取到的MAC地址作为IP对MAC的映射关系记忆 到一个ARP缓存表中,下一次再向这个IP地址发送数据报时不需再重新发送 ARP请求,而是直接使用这个缓存表当中的MAC地址进行数据报的发送。每执 行一次ARP, 其对应的缓存内容都会被清除。不过在清除之前都可以不需要执行 ARP就可以获取想要的MAC地址。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ARP包在网络 上被大量广播的可能性。
一般来说,发送过一次IP数据报的主机,继续发送多次IP数据报的可能性 会比较高。因此,这种缓存能够有效地减少ARP包的发送。反之,接收ARP请 求的那个主机又可以从这个ARP请求包获取发送端主机的IP地址及其MAC地 址。这时它也可以将这些MAC地址的信息缓存起来,从而根据MAC地址发送 ARP响应包给发送端主机。类似地,接收到IP数据报的主机又往往会继续返回 IP数据报给发送端主机,以作为响应。因此,在接收主机端缓存MAC地址也是 一种提高效率的方法。
不过,MAC地址的缓存是有一定期限的。超过这个期限,缓存的内容将被清 除。这使得MAC地址与IP地址对应关系即使发生了变化,也依然能够将数据包 正确地发送给目标地址。
IP地址和MAC地址为什么缺一不可
可能会提出这样的疑问:“数据链路上只要知道接收端的MAC地址 不就知道数据是准备发送给主机B的吗,那还需要知道它的IP地址吗?”
乍听起来确实让人觉得好像是在做多余的事。此外,可能会质疑: “只要知道了IP地址,即使不做ARP, 只要在数据链路上做一个广播不就能发给 主机B了吗?“那么,为什么既需要IP地址又需要MAC地址呢?
如果考虑一下发送给其他数据链路中某一个主机时的情况,这件事就不 难理解了。主机A想要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时必须得经过路由 器C。即使知道了主机B的MAC地址,由于路由器C会隔断两个网络,还是无法 实现直接从主机A发送数据报给主机B。此时,主机A必须得先将数据报发送给 路由器C的MAC地址Cl。
此外,假定MAC地址就用广播地址,那么路由器D也将会收到该广播消息。
于是路由器D又将该消息转发给路由器C, 导致数据包被重复发送两次。
在以太网上发送IP包时,“下次要经由哪个路由器发送数据报”这一信息非 常重要。而这里的“下一个路由器”就是相应的MAC地址。
如此看来,IP地址和MAC地址两者缺一不可。于是就有将这两个地址相关 联的ARP协议。
最后,我们再试想一下,不使用IP地址,而是通过MAC地址连接世界上所 有网络中所有的主机和节点的情况。仅仅凭一个MAC地址,人们是无法知道这台 机器所处的位置的。而且如果全世界的设备都使用MAC地址相连,那么网桥在 习得之前就得向全世界发送包。可想而知那将会造成多大的网络流量。而且由于 没有任何集约机制,网桥就不得不维护一张巨大的表格来维护所学到的所有MAC 地址。一旦这些信息超过网桥所能承受的极限,那将会导致网桥无法正常工作, 也就无法实现通信了。
RARP
RARP (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将ARP反过来,从MAC地址 定位IP地址的一种协议。例如将打印机服务器等小型嵌入式设备接人到网络时就 经常会用得到。
平常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电脑设置IP地址,也可以通过DHCP自动分配获取 IP地址。然而,对于使用嵌入式设备时,会遇到没有任何输入接口或无法通过 DHCP动态获取IP地址的情况。
在类似情况下,就可以使用RARP。为此,需要架设一台RARP服务器,从 而在这个服务器上注册设备的MAC地址及其IP地址。然后再将这个设备接人到 网络,插电启动设备时,该设备会发送一条“我的MAC地址是***,请告诉我, 我的IP地址应该是什么"的请求信息。RARP服务器接到这个消息后返回类似于"MAC地址为***的设备,IP地址为***"的信息给这个设备。而设备就根据从 RARP服务器所收到的应答信息设置自己的IP地址。
代理ARP
通常ARP包会被路由器隔离,但是采用代理ARP (Proxy ARP)的路由器可 以将ARP请求转发给邻近的网段。由此,两个以上网段的节点之间可以像在同一 个网段中一样进行通信。
在目前的TCP/IP网络当中,一般情况下都是这样。
网络剪刀手怎么用?
你试试反p2p终结者,用Anti-netcut,我没试过. 是在电脑爱好者上看得 一旦怀疑被剪 就用开始防护就好了start protect.在xp系统将网关的ip和mac绑定就可以了。
例如捆绑IP地址“192.168.120.59”与MAC地址为“00-50-ff-6c-08-75”,单击“开始→运行”并在打开的“运行”窗口中敲入“cmd”打开命令行窗口,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捆绑:arp -s 192.168.10.59 00-50-ff-6c-08-75 (解除捆绑:arp -d 192.168.10.59) (输入“arp -a” 你将会看到网关IP及所对应的12位MAC地址) —————————————————————————————— 补充一个更高级的办法:ARP预防之网关实时绑定
lns是什么意思?
ins是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的简称,由于字母过长所以常用前三个字母来代替这款软件的全称。
instagram是一款支持iOS、Windows Phone、Android平台的移动应用,允许用户在任何环境下抓拍下自己的生活记忆,选择图片的滤镜样式(Lomo/Nashville/Apollo/Poprocket等10多种胶圈效果),一键分享至Instagram、Facebook、Twitter、Flickr、Tumblr、foursquare或者新浪微博平台上。不仅仅是拍照,作为一款轻量级但十分有趣的App,Instagram 在移动端融入了很多社会化元素,包括好友关系的建立、回复、分享和收藏等,这是Instagram 作为服务存在而非应用存在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