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制度与大革命 阶级分析.ppt

2025-09-03 08:03:59 16阅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

【法】托克维尔

一、大革命发生的背景

二、法国各阶级分析

三、由法国大革命给予我国政府管理的启示

四、总结

阿历克西·德·托克维尔简介

托克维尔(1805-1859),法国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主要代表作有《论美国的民主》第一卷、《论美国的民主》第二卷、《旧制度与大革命〉。出身贵族世家,经历过五个“朝代”(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复辟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前期热心于政治,1838年出任众议院议员,1848年二月革命后参与制订第二共和国宪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长。 1851年路易·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国,托克维尔对政治日益失望,从政治舞台上逐渐淡出,并逐渐认识到自己“擅长思想胜于行动”。

法国大革命的经济和社会思潮背景

1789年,法国大革命是规模最大,时间最久、震动最强烈的一场革命。而这场革命给法国带来的并不是长治久安,而是长久动荡。今天从影响上来说,法国只能算个二等国家。但从历史来看,它曾经是地地道道的一等国。

路易十四期间的集权

路易十四大致和康熙同一个时代,在位时间都长达五六十年,主权专制达到极点,提出“朕即是国家”。路易十四对外扩张,拓展疆土,迁天下贵族富户3000户于凡尔赛宫。这个局面实际上是路易十四时代奠定下来的只是到路易十六才爆发,导致法国大革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一个从来没有人提,托克维尔说,路易十四把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叠加在一个首都,三中心叠加,有一个中心发生危机,立刻引起另两个中心的共振。

路易十五期间的启蒙运动

在路易十五当政期间,由于人民极度不满国王的统治,不断遭到各种抨击,这形成启蒙运动,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一大批思想开明的人物,天赋人权、君主立宪、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等思想应运而生,并且日渐深入人心。启蒙运动为打倒法国旧制度的法国大革命等革命提供了自由的革命思想。孟德斯鸠的主张对取代旧的君权神授的王朝体制有重要作用,孟德斯鸠主张,新的共和国政治体制需要有以理性为基础的宪法。

路易十六期间的经济

经济方面,18世纪,资本主义在法国部分地区已相当发达,出现许多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个别企业雇佣数千名工人并拥有先进的设备,金融资本雄厚,资产阶级已成为经济上最富有的阶段,

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仍倾向于无权的地位,农村绝大部分保留着封建土地所有制,并实行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法国社会阶层明确的划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僧侣,第二等级政府官员,第三等级民营企业家,第三等级之下,也就是自耕农,小手艺匠人就没有等级身份。第一、二等级的人数不过20多万,只占全国总人口的1%,但他们有钱有势,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路易十六就是他们的总头子,18世纪后期,北美独立战争,法王帮华盛顿打赢美国,但打完这一仗,国库亏欠的厉害。路易十六对这些亏空的想法很简单——由贵族承担,因为此前都是贵族承担,他把贵族都召集起来,贵族不干,路易十六就做了一个决定,让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来筹款。可是第三等级的代表识破了国王的诡计。他们趁开会的时机,提出两点要求:第一,限制国王的权力,把三级会议变成国家的最高的立法机关;第二,改变按等级分配表决权的决定,按出席人数进行表决,国王路易十六听了这些要求,暴跳如雷,认为第三等级大逆不道,他偷偷地把效忠王朝的军队调回巴黎,准备逮捕第三等级的代表。消息传出来以后,巴黎人民群情激愤,怒不可遏。于是酝酿已久的一场革命就这样爆发了。

法国中世纪的三级会议将法国社会分为三个阶层:

一等级的教士、二等级的贵族、第三等级的市民。

我们在这里从以教士、贵族阶级、农民等各阶级

进行分析。

阶级分析

教士

政治方面

中世纪经过法国宗教革命,亨利四世,在1598年宣布以维护王权为中心,支持王权对内抑制贵族,对外支持扩张的天主教为国教。宗教与王权的关系得到进一步巩固。

在法国,君主向教会提供物质保障,教会则向君主提供道义权力,君主令臣民信仰教规,教会是信徒遵守君主意志。

教会是法国的重要政治权力,教士是什一税征收者、行政官吏,占据着最享有特权、最有势力的地位。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