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仙座流星雨,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武仙座流星雨,太阳系的有关知识?
太阳系是我们所在的星球地球周围的一组星体的集合。以下是关于太阳系的相关知识:1. 太阳: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星体,是巨大的恒星,由氢和氦等元素组成,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热能和光能。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公里,约为地球直径的109倍。2. 行星:太阳系有8颗行星,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水金火土是内行星,天王海王是外行星。这些行星都围绕太阳运行,并具有不同的轨道、大小和特征。3. 小行星带: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太阳系区域,是众多小行星的集合。小行星是太阳系中直径较小的天体,有时被称为“太阳系的碎片”。4. 彗星:彗星是太阳系中的冰冻天体,由冰和岩石组成。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冰体开始融化并释放出气体和尘埃,形成明亮的彗尾,通常与彗头一起可见。5. 太卫:太卫是太阳系中的天然卫星,主要环绕行星运动。例如,地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木星有79颗天然卫星,其中最大的四颗是伽利略卫星,分别是伊欧、木卫一、木卫二和木卫三。6. 间歇式星际物质:太阳系周围空间中有称为间歇式星际物质的大量小天体,因为它们靠近太阳系的边界而从太阳系周围的星际空间进入。这些天体通常由彗星遗留下来。7. 太阳系的边界:太阳系的边界通常被定义为大约到达太阳引力影响的结束的区域,这个区域被称为奥尔特云。太阳系的大小被认为约为15亿至15亿5000万千米。这只是太阳系的一些相关知识,还有很多更详细和有趣的知识可供探索。
2020年4月22日有大型流星雨?
2020年4月22日有大型流星雨,每小时27颗,是不是全国都能看到?
在科学之中的天文奇观可以说“不计其数”,而每年我们都可以不少,例如:超级月亮,日全食,流星雨等等。而在4月,我们也迎来了第1场流星雨,那就是天琴座流星雨。该流星雨具有悠久的历史,长达2700年。
最早记录的天琴座流星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7年,所以说该流星雨是值得一看的,而这次的流星雨将于4月22日凌晨达到高峰,这对我们大部分隔离的人来说,完全是缓解心情的天文奇观,大家可以直接在家里进行观赏。
根据天文学家介绍,天琴座流星雨与北半球传统三大流星雨相比,虽然没有那么大,但是在春季时段,是最活跃的流星雨之一。天琴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天琴座与武仙座之间,活跃期从每年的4月16日持续至25日。而这次预估时间就是在4月21-22日达到顶峰,最新的俄天文学家也指出了4月22日是最巅峰的时段,所以在前面没有看到流星雨的可以再抓住下时间,这次的流星雨在家都能看到,而在极大时的ZHR(每小时天顶流量)可能只有10左右。但是部分报告指出了流星雨的速度大约为每小时27颗。
所以从数量上来说,还可以看到不少。天琴座流星雨是C/1861 G1 佘契尔彗星的碎片,这颗彗星环绕太阳运行一周需要415年。该彗星穿过处于拱极区的天琴座,因此可以在整个夜间用肉眼直接观测,这就是整个流星雨的一个大概情况。
而这次的流星雨与往年某些时段相比较,可以说也不算多,在历史上,它们曾有过每小时60-100颗流星划破天际的“辉煌纪录”,下一次什么时候能够爆发出这样的流星雨,暂时也没有一个公布数据,但是每年都会出现,所以说如果这次看不到,就等明年同一时段可以看到。
除了这次流星雨之外,2020年还有几大天文事件我们来看看,在6月21日的时候,我们将迎来日环食,而对于我国来说,这次的日环食只能在南方地区明显的看到。在7月14日和7月20日,将会上演木星和土星一起到达冲日点的事件。8月12日上演年度的大流星雨,这是北半球的三大流星雨之一——英仙座流星雨。初步预估是在8月12日黎明前的几个小时达到一个极大值,所以这场流星雨也是值得看的。在科学记录之中,在极大时一小时可以出现30-60个流星,是一年中最大的活跃期。高潮的前后数日,每小时也出现10个以上。
这场流星雨之后,10月13日迎来“火星冲日”天文奇观,如果错过了这次将会等到2035年才会到最佳时机,然后就是12月13日,北半球三大流星雨之一的双子座流星雨。该流星雨的流量非常稳定,极大值每小时可达120颗左右。所以相对来说比前面几种流星雨可能都要强很多,然后就是12月21日,木星土星大交汇。这就是流星雨之后的主要天文奇观,大家参考下。整体上来说,对于大部分的天文奇观来说,都是比较好观察的,主要受到影响可能就是光污染和天气的一个变化,有条件的可以利用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
世界上关于天琴座流星雨最早记录在?
天琴座是北天银河中最灿烂的星座之一,因形状犹如古希腊的竖琴而命名。它是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列出的48个星座之一,也是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所定的88个现代星座之一。
天琴座流星雨的辐射点位于天琴座与武仙座之间,活跃期从每年的4月16日持续至25日。最大期在4月22日,因此也称为4月天琴座流星雨,而因辐射点在天琴座α(织女星)附近,所以也称为天琴座α流星雨,这个流星雨已经被观察了2,600年之久,他的母体是C/1861 G1 佘契尔彗星。
天琴座流星雨是一个观测历史非常悠久的流星雨,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87年,与传统三大流星雨相比,天琴座流星雨的流量不算大,但亮流星多,且多火流星。
未来几年将会有什么重大的天文奇观值得大伙观赏的?
不用几年那么久,在2020年12月21号就会出现历史罕见的天文奇观:木星和土星近距离合体!近800年来,只有这一次被大家看到的机会,具体哪些地方能看到?
12月就要来了,全球的天文奇观可以说还是不少,例如:金星合月,双子座流星雨,日全食,木星合月等等,但是有一个天文奇观是非常罕见的,那就是“土星合木星”,该天文奇观就是在2020年12月21日上演,倒计时,可以说实属难得。
根据公开说明显示,本次的天文事件在历史上都非常少见,并且这两颗行星的交汇的时间就很少,每20年左右发生一次,但这次土星木星800年来将首次近距离交汇,所以很多人一生都没有遇到过,如果有机会大家可以看看,并且这次的木星与土星进行合并,是“土星合木星”800年来将首次近距离交汇。
看到没?如今罕见的天文奇观,只要天体好,全球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并且木星和土星将在夜空中“交汇”在一起,以至于看上去就像是“双行星”,当然这里有一个“双行星”概念,我们简单说明一下就行。那就是指符合行星定义的两个天体大小比较接近,二者之间的引力中心不在主要天体内部,彼此互相绕着对方运动,形成两颗比较明显的“合体”状态,这个现象就类似于行星与卫星的状态,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一颗卫星和一颗行星,而是两颗行星,这就是区别,并且双行星的说法也是来源于恒星之间的相互绕行。
虽然说,木星和土星在我们观察的时候,可能一直都是相对比较近的运动状态,但是在本次“土星与木星合并”的时候,它们之间的距离将仅为满月直径的五分之一,两星相距0.1度,完全是接近肉眼的分辨极限,所以天气允许的话,大家可以提前准备观察这次天文奇观了,并且上面我们也说了“在地球上的任何地方观测到这一现象”,也就是全球任何地方可看到,其中最佳位置是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越高的观测者看到双星交汇的时间越短。所以反而维度较低的地带观察时间更加长一些。
如果这次错过了,那些等着看木星和土星在夜空更高位置如此靠近的人们,需要等到2080年3月15日。在那之后,木星和土星要到2400年之后的某个时候才会出现如此近距离的交汇。所以400年之后才可能看到如今近的交汇奇观,就算是2080年的那一次都达不到本次的标准,我相信不少人可能也在一生之中也只会遇到这么一次,所以抓住机会吧,并且12月21日土星在摩羯座内,木星亦正好移经土星的南侧,目视距离仅约0.1度,形成难得一见的“近距离”土星合体木星现象,两者在视线中相当接近,土星的视星等为+0.6,木星的为-2.0。
这就是本次的“土星合木星”的基本情况,整体上来说,是一次“绝佳”天文奇观,当然在本质上来说,其实土星合木星是一次的行星“掩”或“凌”的现象,所以也算不上什么合状态,相当于是一种遮挡的模式,才形成了这种的奇观,这就是本次的木星和土星交汇的情况。很多人可能这个时候又在想是不是有什么大事情发生了,其实这种天文奇观非常的正常,所以没有什么奇怪的事情,并且每年我们看到罕见的奇观也还是不少。
例如我们说的“超级血月”,“超级蓝月亮”等等,其实这些都是一些正常的天文奇观,只不过在全球不同地区,我们每次看到的奇观不一样,所以形成了大家的一个误区,并且每次出现任何不寻常或者说少见的奇观,都会被很多人认为是一些“不详”的问题,如今我们也可以看到,出现之后也没有看到什么变化,地球还是依然稳定的运转,所以这属于心理上的状态,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