喋血街头3宣泄,如何评价电视剧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喋血街头3宣泄,如何评价电视剧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一、三观炸了
如果一个20岁左右的人,还没有出入社会,念着大学,想跟菇凉睡但是又睡不到的学生跟我说这样的书很好,我觉得尚且情有可原,但是如果一个出入社会的人还死抱着这本书不放,成天不管是嘴巴嚷嚷还是心里念念不忘,我都觉得这个人这辈子算是废了,因为智商太低。
现在很多年轻人过高的估计了情商,技巧,能力这些所谓的虚高的东西,知乎上有一个深刻洞察力的公务员说公务员的情商高,善于组织活动,沟通协调也能找到工作,还最起码是企业中层,哎!请别这样黑公务员,对于某些公务员想跳槽出来找所谓的行政类工作,我也不想吐槽了。日前某位互联网内知名人士邀请我参加一个V群,在里面几天,也有人说沟通资源谈合作的人。现实当中就更多了,某位在现实当中装X的人也知乎也有几万人关注的大师,说实话,我挺佩服他的,他的才华和能力在网络和现实当中也是有目共睹的,可是就没有一个可以拿得出手的技术。但是这些人混的好吗?我个人认为无论是说话的水平,文笔还是对于心理学的把握,他都已经是人中之龙,可是他依然是混的一般水平。
为什么呢?虚的东西始终是虚的,也就是说,不能创造价值就是不能创造价值,掌握心理,能够说出漂亮话,能创造价值吗?沟通协调,处理问题的能力,能够创造价值吗?你可以说破大天,也能啊!
可是我告诉真正的技术是什么样子的?真正的人才绝不是靠着这些虚妄的东西,而是一步一脚印打下的基础,比如考证,司法证,CPA,CFA,这些东西就需要你去一本一本的看书,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去记住。说话这种事情,处理人际关系,通情达理的,会这些东西的人太多了。
人才的真正价值在于差别化,专业化,人家王林忽悠人还需要几手魔术,毕竟也是多年的行家。
二、故事受众多
回到书中,陈二狗和悟空传一样,可以说是网络小说的极致,也就是说,在网络小说这个范畴,它们都已经算是出类拔萃,抛开升级打副本,美妞儿白富美这个剧情,直接指向人心,宣泄心中的情感,要知道看这些书的绝大多数都是底层的学生居多。
更有甚者,将这些书与世界名著相提并论,实在有点贻笑大方了。流传至今的世界名著都是经过短则上百年,多则上千年的检验,其中想像奇特又恰合现实,文学造诣,情感丰富,人物角色丰满,岂是网络小说可比的呢?萤火之光再璀璨焉能与日月争辉?
我有的时候想到书中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警世名言去误导广大青年学子,还是比较痛心的。后来一想,在这个信息爆炸时代,往往就是聪明人越聪明,愚蠢的人越愚蠢。如果没有这样的书让大家逐渐在思想上拉开差距,那岂不是大家都变得优秀了吗?所以我还是感谢那些网络小说家的。
刚开了某酷VIP?
某酷的VIP有好多好看的电影,下面我推荐一些电影,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终结者:黑暗命运》
《终结者:黑暗命运》是赛博坦系统101型“终结者"战斗最激烈壮阔、最为夸张的一次,他不仅是队伍的精神领袖,也是几位女性角色的后盾,戴上墨镜象征着他往昔英勇的回归,他们从高速公路打到空中对撞的“银河C5”运输机,再到水坝的涡轮大厅。一个是公认的“无法战胜的敌人”,一个外表年迈却仍旧是地球最强的战士,这次的故事将是施瓦辛格和汉密尔顿的终极一战。
二、《西红柿首富》
在特烦恼之城的西虹市,混迹于丙级业余足球队的守门员王多鱼(沈腾饰),因比赛失利被开除离队。正处于人生最低谷的他接受了神秘台湾财团一个月花光十亿资金的挑战。本以为快乐生活就此开始,王多鱼却第一次感到“花钱特烦恼”。想要人生反转走上巅峰,真的没有那么简单。
三、《飞驰人生》
曾经在赛车界叱咤风云,却因非法飙车被禁赛五年的赛车手张驰(沈腾饰)如今只能经营炒饭大排档。年近四十的他决定重返车坛挑战年轻一代的天才林臻东(黄景瑜饰),却遭遇重重障碍——没钱没车没队友,甚至驾照都得重新考的故事。
四、《宠爱》
宠物中心店主兼宠物医生薇薇安关照着社区里所有宠物的健康,也见证了六段人宠之间充满爱和温暖的故事,故事中的六对主人和宠物的生活网状交织,在宠物的陪伴和守护中,收获爱、发现爱,更重新学会爱。在“爱”的主线下,一系列关于亲情、友情、爱情的故事逐一展开。人和宠物其乐融融,皆大欢喜 。
五、《调音师》
一个假装盲人的钢琴师阿卡什(阿尤斯曼·库拉纳饰),意外闯入捉奸现场并目睹女主人西米(塔布饰)和其情夫曼诺拉(马纳夫·维吉饰)清理男主人普拉默(阿尼尔·达万饰)尸体,离开凶案现场后的阿卡什,在“盲”和“不盲”之间犹豫,却没想到蛇蝎主妇西米和她的情夫早已先人一步。西米先是来到阿卡什打工的餐厅,当着阿卡什和餐厅老板的面扮演了一出“老公居然在结婚纪念日放我鸽子”的戏码,后更是直接来到阿卡什家中,对他百般试探,尖叫面具、当面下毒,甚至直接掏出手枪,阿卡什不堪折磨举双手投降,所遭遇的种种出其不意的经历。
六、《少年的你》
一场高考前夕的校园意外,改变了两个少年的命运,陈念(周冬雨饰)性格内向,是学校里的优等生,努力复习、考上好大学是高三的她唯一的念头。同班同学的意外坠楼牵扯出一连串不为人知的故事,陈念也被一点点卷入其中…在她最孤独的时刻,一个叫小北(易烊千玺饰)的少年闯入了她的世界。大多数人的18岁都是明媚、快乐的,而他们却在18岁这个夏天提前尝到了成人世界的漠然。一场秘而不宣的“战斗”正在上演,他们将一起守护少年的尊严。
元朝为何从此由盛转衰?
元朝至治三年八月初五,元英宗“硕德八剌”从元上都出发,向南返回大都(北京),走到一个叫南坡店的地方,全军驻跸休息。
当天夜里,元英宗正在酣睡中,御史大夫兼阿速卫亲军指挥使“铁失”,与知枢密院事“也先铁木儿”、大司农“失秃儿”、前平章政事“赤斤铁木儿”等十六人,发动南坡之变,诛杀右丞相“拜柱”,并弑杀了元英宗。
铁失的身份不一般,他是元英宗的皇后“速哥八剌”的亲哥哥,他的外公与元英宗的爷爷,还是亲兄弟。
元英宗对这位表兄弟兼大舅哥,也是相当的信任,几次按下大臣们对铁失的弹劾状,还提拔他为御史大夫、太医院使、忠翊亲军都指挥使,以及“贴身保安队队长”(禁军指挥使)。
无论从亲缘关系、政治地位,还是个人关系上讲,铁失都应该成为元英宗的死党。未来自己的外甥即位,铁失更加得势,可他为何要砍倒了自己的政治靠山呢?
这还要从铁失的另一个身份讲起,他同时又是前右丞相“铁木迭儿”的干儿子。
铁木迭儿是元朝政坛老妖,历经元世祖、元成宗、元武宗、元仁宗和元英宗五朝。铁木迭儿是元初最牛的权臣,他攀上了“答己”皇太后这跟藤,擅政专权,残害异己,盘剥百姓,制造了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惨案。
铁木迭儿数次遭遇弹劾,元武宗、元仁宗在位期间,就想办他,可碍于答己太后的偏袒,只能听之任之。元英宗即位后,在汉臣李孟、赵世延、贺胜等人的帮助下,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避免与铁木迭儿直接冲突,同时尽力保护遭受排挤的大臣。
元英宗集团中,有一个核心人物就是拜柱。拜柱的五世祖,就是赫赫有名的“木华黎”,成吉思汗帐下“四杰”之一。英宗即位当年,年仅22岁的拜柱就被任命为中书左丞相。
拜柱一把火,点燃了炸碎铁木迭儿集团的炸药包,他以“刘夔案”为切入点,一举揭开“铁党”盗窃国库存款,强行兼并民田,为杀人犯提供庇护,收受贿赂等罪状。
元英宗借此处死了“铁党”三大核心,铁木迭儿在惊恐之中,没多久就病死了。
拜柱的这把火太猛烈,不光把老铁直接干死,也让“铁党”碎了,作为“铁党”成员之一的铁失,被搞得心惊肉跳。因为,在“刘夔案”中,铁失不干净,他也参与了分赃。
拜柱当上独相后,秉承元英宗的指示,狠抓“选人不当”问题,对官员们展开清洗。铁失一时摸不清自己在元英宗心目中的地位,于是他试探性地做了个小动作。
那段时间,元英宗可能精神压力太大,持续失眠。铁失心生一计,他买通元英宗身边的喇嘛僧侣,劝英宗说:您失眠是上天的感应,应该做佛事,大赦天下以避祸。
元英宗还没来得及表态,就被拜柱制止了:正是清洗“铁党”的时候,大赦了,还怎么往下进行?
铁失与“铁党”脱钩的最后一丝希望,就这样被拜柱一句话斩断了,一丝阴毒的光芒,从他的眼中一闪而过:
“以进贤退不肖为急务。铁失以奸党不自安,潜蓄异图。”
历史上有一种论调,认为正是拜柱的穷追猛打,逼得铁木迭儿余党不得不奋起反击,是元英宗用力过猛。
表面上看怎么说没问题,但没有看清问题的本质,显得有点片面。其实,干掉铁木迭儿只是元英宗施政方针的开端,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念,“铁党”必须被清除!
元英宗想干啥?彻底荡清蒙古宗室旧贵族势力,以汉人儒家文化为统治思想,实现中央集权和皇权独裁!
任何一个王朝,发展到一定时期,都会呈现未来政治走向的定位问题,由此引发皇权与既得利益阶层之间的矛盾。元朝自成吉思汗以来,孛儿只斤氏家族非常庞大,宗室势力是元帝国的政治基础,他们的政权模式,还停留在西周的宗法社会中。
这就带来一个问题,掌握兵权的宗室势力,对皇权的分割严重。帝制社会,如果没有中央集权做保证,毫无疑问会形成“大地方小中央”的格局,未来必然会走向分裂局面。
答己皇太后和铁木迭儿,凭什么能架空皇权?因为他们背后有强大的宗室势力!尤其是元仁宗在位期间,这个现象更明显。元仁宗以“兄终弟及”,从哥哥元武宗手上继承皇位,按照约定,他将来要把皇位还给哥哥的儿子,可是仁宗有私心,想违约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
这就带来一个麻烦事,宗室势力不答应,怎么办?仁宗的办法就是,拿皇权跟老妈为代表的宗室势力做交易,让他们同意立自己的儿子硕德八剌为太子。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就可以窥见孛儿只斤氏宗室势力的强大,和皇权的无奈。
很多人质疑儒家思想,其实儒家思想之所以得到每位统治者的喜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支持皇权的至高无上,赞同大一统、中央集权的统治模式。也只有儒家思想,能让皇权获得长期的稳定。
这就是元英宗为何与汉臣“穿一条裤子”的原因,包括拜柱,都是儒学的坚定支持者!铁木迭儿死了,“铁党”就完了吗?不可能,“铁党”的内核不是铁木迭儿,而是宗室利益!
参与“南坡之变”的十六位骨干,有六位王爷,其余都是皇亲国戚,其中“也先铁木儿”,还在事变后坐上了龙椅,即泰定帝。
所以,“南坡之变”绝不是“铁党”与元英宗、拜柱的私人恩怨,而是大元帝国未来执政理念之争,是皇权与宗室势力的你死我活,当大幕落下之时,它的脚下必然血痕累累。
“南坡之变”对元帝国的伤害很大。
一,中断了蒙元政治汉化之路
在统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中,元帝国受汉文化影响最浅,有人说,元帝国把自己当汉地的客人,而不是主人。其实,从忽必烈开始,就有很强烈的汉化倾向,尤其是元仁宗和元英宗,他们不光个人儒学造诣深厚,推行汉化的力度很大。
假如元英宗能完成儒学对蒙元文化的嫁接,建立一个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帝国,可以肯定,他们绝不止“百年运”。
二,皇权孱弱的局面始终难以改善
元英宗死后,罪魁祸首铁失成了新朝的功臣,元帝国再次重复宗室势力改变皇室嫡系的老路。从那以后,皇权再也没有逆转的实力了。
三,引发皇室嫡系之争
世祖忽必烈驾崩后,皇位本该由太子“真金”继承,可是真金早逝,留下三子:长子“甘麻剌”,次子“答剌麻八剌”,三子“铁穆耳”。
由于阔阔真皇后的偏爱,忽必烈将皇位传给了铁穆耳,即元成宗。元成宗绝嗣,答剌麻八剌的两个儿子联手,夺过了皇位,即元武宗和元仁宗,元英宗即元仁宗之子。
如今元英宗被杀,皇位应该会到元武宗一脉。但是在“南坡之变”前,铁失以皇位为诱饵,拉拢也先铁木儿,所以事变后,也先铁木儿登基。也先铁木儿即“泰定帝”,甘麻剌的儿子。
也就是说,“南坡之变”还强行将皇室嫡系,从答剌麻八剌一脉,转移到了甘麻剌一脉。泰定帝去世后,他的儿子“天顺帝”刚即位一个月,就被元武宗的儿子“图帖睦尔”杀害,皇位又回到答剌麻八剌一脉。
甘麻剌的儿孙们,龙椅坐了也不被承认,死后连谥号、庙号都没得到(泰定、天顺是年号)。
为了争嫡系,孛儿只斤家族喋血皇城,让大元帝国笼罩于末日余晖!
如何看待香港电影的暴力美学?
香港电影的“暴力美学”,最早源于美国电影,后来传到香港电影后,有着进一步的发展,当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吴宇森。
一、暴力美学的定义
暴力美学,就是将暴力美化成一种诗意的、洒脱的形式,把暴力的血腥、残忍,通过电影手法将之给人视觉听觉上的转化。它的本质依然是暴力,但美化后,让人在公义上、道德上的审视心理缓和一些,以诗意代替血腥,但又不失积极的教化作用,这就是艺术魅力。
最早的美国暴力美学电影是《杀死比尔》。这部电影的暴力看起来不血腥,而且让人有诗意的审视,虽然它的动作设计于现在看起来有些别扭与不自然,但它是暴力美学的雏形。
二、香港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可以说,香港电影中的暴力美学继承过来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因为咱们中国本来就是诗意的国度,有着很好的文化氛围,将这种暴力美化,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比较经典的如吴宇森的《喋血双雄》,不管枪斗还是武功,都相当地有诗意,还配以白鸽纷飞的美丽,衬托和平的愿望,但又有得为和平下付出深重的血的代价,这种双重意义下的暴力美学,让人为之赞叹。
这影片,吴宇森导演细腻的外景布置,诗意的电影色彩,更有主演潇洒的武打动作,流畅的枪斗姿态,音乐的美感配合,让人一下子精神审视上远离了残酷的厮杀,上升到了一种公义上的远离血腥恐惧,虽然本质还是暴力,只是换了它的衣装。赤裸的暴力对人心理影响太大,诗意的暴力让人明白道理,又有审美。
三、经典暴力美学电影《纵横四海》的文化内涵
电影《纵横四海》,也是暴力美学的经典,它的文化内涵是将英雄人性化,灵活化,生活化。周润发与张国荣,贼与警察的兄弟情在黑暗中的矛盾,正义对邪恶在美妙的音乐中让人感慨,枪斗与武打的诗意对峙,衬托的不是暴力的残忍,而是正义对治邪恶的艰难。
周润发在杀黑社会时,配以朴素又动听的闽南音乐,这种音乐化的血腥反而让人觉得正义也可以这么诗意,它营造的氛围让人是感到非常舒服与洒脱的。吴宇森导演下的这种暴力美学,其实它的文化内涵是侧重于公众的心理释放,但这种释放不是仇视的破坏发泄,而是诗意式的缓和释放。
这种暴力美学的积极意义在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同时又不失艺术审美的高度。可以说,它是西方电影技术与中国传统的诗意文化的完美融合。它在现代电影文化中,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为现代电影审美增添了精彩的一笔。
生活中有哪些观人术呢?
茅山道士传授我的千年观人术,分享出来给大家参考。
有一年我去茅山旅游,茅山就是江苏句容原名为曲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也是道教四大法坛上清坛的所在地。
我去了这地方后,对那些大道观没有兴趣,我觉得,真正的茅山道士,应该隐匿在其他地方。于是我就一番寻找。
在一个云雾缭绕的林子里,我看到一座小泥瓦房子。房子前有个老道士在练剑。
但见那剑花飞舞、真是神仙一般的场景。
等他舞剑完毕,我拍手叫好。那位老道士一看有人,便叫一声:既然来了,就来坐坐。
于是我走过去,他在房子前面放下一张竹椅子,自己也坐一张。请我喝茶和我聊天。
我问:老道长为何不去大观里待着,在这里受苦?
他说:大观自有人待,我寻个小地方,倒也清净。
我说:道长有仙意啊。
他摇摇头说:仙意便是去人气,人气哪能去的尽,去尽人气仙也无,还向人间寻苍梧。
我一听,这道长随口就说这样的话,挺有意思。
于是我问:道长的意思,是人气不能去尽,否则成了仙还得来人间找人气。
他笑笑:人气不是不能去尽,是不能去掉,只能转化。
人的气,有3种,一为生死元气,这是根本。一为生性习气,这是扎根生命的气,一为喜恶脾气,这是很浅层的气。
一般人都有这三种气。
看人观人,可以从这三种气来看。第一种生死元气看人,一个人如果元气很弱,精神就差,眼睛挂着黑眼圈眼袋,说话有气无力,到哪最想坐和躺着,干啥随便就喘气,眼里没有神采了。你一和他接触,就能感受到那种衰败之气。
这是元气很差的人,你要是不能帮助他,就离他远点。
元气好的人,精神矍铄,精力充沛,动作敏捷,头脑灵活。所以人老了,元气会衰弱,衰弱了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眼神模糊,有些年轻人过度虚耗身体气息,很早就有个早衰之相,这也是把元气耗掉了。
根本元气,是支撑生命的气,不能随便虚耗,要细水长流。比如你得作息,要遵循自然法则,人体五脏六腑都和天时有对应的关系,虽然我们年轻的时候感受不到,所以狠狠地造。
但是一旦中年往后,就会特别灵敏,这都是生死元气在起作用,你有这种气,你就能体会身体的各种信号,如果按科学观点,比如潮湿下雨,风湿会痛。
还有很多,都是元气所承载所运转。一个人的元气,如果懂得很好有序有智慧地去运转,就能长延天年,也能在有限的生命时间内,获得更加舒服和宽广的生活品质。
当然很多人说,我年轻我怕啥,我身体好我怕啥,到老了一定会为年少轻狂的过度虚耗来买单,这是必然的。
一个人死的时候,这个元气就没有了,元气到最后一刻,支撑你这一段的生命运作。
我问:你们道家说可以修长生不老。那为什么元气可以永远存在呢?
他说:有没有长生不老我不知道啊,但是理论上讲,如果一个人的心力达到了这一步,就能决定元气决定寿命,可是达到这一步去决定这些有没有意义呢?一点意义也没有,活这么久干啥,心若致虚极了,无量了,生死都置之度外,有什么理由要让一段暂时的生命去长久存在。
我一听有点道理,就能继续问:那习气呢?他说:习气,是人一辈子一辈子这样不断积累下来的,有的孩子才两岁,已经有了习气的苗头,人一辈子离不开习气,修道的人最后就算悟道了,也得找个清静地方,去把习气调干净。
习气是什么?是长久积累起来的一种生理心理习惯,包括身体的动作,说话的方式,咳嗽的方式,走路的步伐,坐姿,翘腿的爱好、思维思考问题的方式、执着的模式、等等无巨细,都包括在习气里。都可以叫做习气。
你看道观里的塑像,为什么看着眼睛半眯毫无表情,坐的端端正正,因为他表示已经摆脱人的习气了。用佛家的话说,不被业力牵引了,没有俗世习气了。
有的人,坐下来就忍不住抖腿,有的人,一听见不同意见就想抬杠,这都是无法忍住的习气,自己有时候不知道,有的人自己知道了,但是控制不住,一坐下就忍不住抖。
这些是什么原因,你若是修行人,就有兴趣去搞明白,还有大的习气,比如贪嗔痴,也是习气。贪财好色,也是习气,习气并非不好,只是习气容易走偏,容易失控。
一个人的个性,其实也是习气,这人说话率真,说话很直,这就是习气,他性格天生如此。有的人性格很迟缓很慢,干什么都像吃了十担猪油。这也是习气,有的时候,修行人修道,就是在消除习气的过程中修,因为你散乱才会被习气带走,你有定力,就随时能知觉自己的习气。
咦,我怎么又抖腿了,知觉一来,腿就跟着停下。小习气你能知觉,大习气大执着就跟着慢慢能知觉了,知觉后,执着常常变得很可笑。
所以修知觉,很容易修成一个理智内敛的人。
一开始可能会有点拘谨,但是慢慢就轻松了,习气这种东西,不是靠杀灭的,是靠知觉后让它自己散走的,可能以后它又会回来,但它一回来,你有了这种知觉性,就很灵敏,唉,抖腿的习气又来了,才一秒钟,就不抖了。或者还没有抖一个念头来了,就知觉了,抖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啊,我又贪心了,我又在埋怨了,我又怨天尤人了,我又怪责别人了,我又给自己找借口了,我又纠结这事情的好坏了,我又.......这些统统都是习气,都可以知觉,知觉了,就好了。
所以一个人的习气状态,也可以代表这个人的特点。你学会了看人的习气,你能看出他是在执着还是只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习惯。
我认识一位老先生,修行的境界很深了,但是他又抽烟又喝咖啡,可是他却可以随时不喝不抽,随时说戒就戒,这些习惯并不影响他,不是执着不是嗜好,而是助兴的可有可无的东西。
有些人,一根烟不吸那一口,会死掉。不喝那一口酒,会死掉。不打那一场牌,会死掉,不和别人吵一嘴,会憋死,这些就是习气很重。
我问:那第三种,喜恶脾气呢?他说:一个人有喜爱和厌恶,所以会有脾气,脾气不单是指发怒火,很喜欢一个人很爱一个东西那种气,也是脾气,因为你有爱,就有恨。
爱恨,就会牵扯情仇嘛,一个人对喜爱和厌恶特别的敏感,这人活的很辛苦。运气好遇到的都是爱的,当然没事,运气不好遇到的都是不好自己不喜欢的,那就痛苦了。
比如去到工作单位,遇到的人都看不惯,只习惯一种领导和同事,还要这领导和同事不变化才行,这样才有幸福的工作。不然,就会痛苦不堪。天天搞一身负能量。
喜欢一种父母,父母不理解他,他就一辈子痛苦。其实父母不理解你,你又何尝理解过父母,作为父母也是,要一个听你话的孩子,你就喜欢,你接受不了他自由意志自由发展走你不喜欢的路。
这些都是脾气的作用。让人痛苦烦恼,憋不住发出来,是脾气,憋住气自己,也是脾气,都是脾气,但受伤的永远是自己。
所以啊,我说的这三气,你不但可以观别人,还可以观自己,并且最好是观自己,观别人是一种世俗目的,观自己才是真有意义。
我听了道长的话,非常赞叹,我喝完他泡的茶,便向他多谢,起身告辞,走到林子外时,我回头一看,那房子已经不见了,可能是我眼花,我再看一眼,感觉那地方又没有那房子啊。很奇怪。这时一阵云雾缭绕,我怕迷路,只好走下了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