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水浒传 编织百年时光,潘金莲真的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吗?

2023-10-30 17:14:06 75阅读

幻想水浒传 编织百年时光,潘金莲真的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吗?

潘金莲是坏女人这没什么疑问,但施公在刻画这个人物但时候并不是十分的圆润,这就给了兰陵笑笑生很大的发挥空间,下面逻辑文史姨就简单聊聊这个人物。

首先,潘金莲并不是那种出场就是反派的角色,在正式展开描写她与武松的情愫之前,施公先是简单介绍了下她的背景,说这小潘也是个可怜的孩子,自幼父母双亡只得在富户加当女仆,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小潘长的是越来越水灵,这富户贪恋我们小潘的姿色,就想霸王硬上弓,小潘誓死不从,还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大少奶奶。这富户也是个妻管严,被正室一顿收拾,事后富户作为报复一气之下把小潘送给了矮丑挫武大郎当媳妇,从此小潘正式成了武家人。

幻想水浒传 编织百年时光,潘金莲真的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吗?

单看小潘的背景故事,我们很难把她和水性杨花等同起来,并且小潘在整个事件中还颇有反抗精神,可以说是贫贱不能移的代表人物了。

可嫁到武家之后,小潘的三观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从一个不畏权势的刚烈女青年变成了一个放荡不羁的无耻已婚妇女,让她做出如此改变的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因为武大过于老实不会风流,让潘金莲越来越嫌弃他。其实大家也都能知道这里的风流指的并不单单是风雅浪漫的意思,更多层面指的是生理上的需求,所以潘金莲就经常和清河县里的一些闲散青年暗度陈仓。武大也知道自己的媳妇总被别人惦记,所以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

所以,施公让潘金莲的三观突然做如此大的转变,确实让我有点受不了。如果换作是我来写水浒的话,我会让潘金莲从了富户,之后东窗事发潘金莲被大少奶奶赶出门户嫁给武大郎,这样有了前科的她再去偷汉子或者去毒杀武大才正常嘛。

好了咱也不是作家,不扯这么多了,继续往下说。潘金莲在阳谷县的日子也不好过,因为大家知道武大能娶这么漂亮一个媳妇简直不可思议,而武松和武大形象差异又过于巨大,女人都是向往爱情的,看到自家叔叔这么威武,再看看自己的夫君,这种挫败感和沮丧感油然而生,于是潘金莲的心中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去向武松示好。

事实证明武松并不吃他这一套。当然,武松并不是不爱美女,只是武松是正人君子,最基本的伦理道德他还是要恪守的。潘金莲计划失败后可以说是丢尽了颜面,并且武松也看出来了着嫂嫂绝非善辈,但作为晚辈的他又不能越级行事,他能做的只是警告嫂嫂安分守己,以及让哥哥多加小心罢了。

虽然武松骂了潘金莲,可潘金莲心里对武松还是有幻想的,以至于在邂逅西门庆后,潘金莲也没对他产生一见钟情的感觉。倒是奸诈的王婆看出了端倪,觉得可以借助此事敲西门庆一笔,就这样,在王婆的“撮合”下,二人勾搭成奸。

在东窗事发后,武大被西门庆踢伤,并且放出了要让武松给他报仇的狠话。潘金莲怕了,他去找西门庆与王婆商量对策,王婆做事也是狠毒,直接让潘金莲毒死武大。单纯的让潘金莲杀人,着难度有点大,但是这个时候西门庆展现出了极高水平的撩妹手法。首先王婆问西门庆你们是要做长夫妻还是要做短夫妻,西门庆说自然是长夫妻,王婆又说这个东西只有大官人家人,西门庆说了一句更狠的话:

王婆道:“这条计用著件东西,别人家里都没,天生天化大官人家里却有!”西门庆道:“便是要我的眼睛也剜来与你。却是甚么东西?”

oh my gosh,西门庆此话一出,我们小潘瞬间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爱,后来的事情大家也都知道了,潘金莲就这样走向了堕落。

所以,潘金莲起初的设定并不坏,但施公为了推动剧情只能做一个并不圆润的人设转变了。

文/逻辑文史游

所以,都特么怪施耐庵…

关于儿时做过的游戏?

小孩子最大的天赋就是“玩”,只不过一个年代有一个年代的玩法,今天的小孩和80后、90后小时候玩的东西已经不大一样了。

以前玩的那些小游戏,平时不曾想起,等看到了却很容易被戳中:原来那些东西一直都久酿、蕴藏在记忆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坐着时光机穿越时空,回到童年,看看那时的游戏,想想当时的伙伴,一起闹一起笑、一起回忆或者感动,一起追逐孩童时候的梦想吧!

翻手绳

我小时候叫它“翻花绳”,也有地方叫“解股”、“翻绳”、“翻线花”、“编花绳”的。首先一人用双手把绳线撑开绷直,然后和对手轮番过招,或缠或绕,或穿或挑,不停的勾、拉、扯、套,翻出小船、面条、大桥、降落伞、五角星、鱼肚子等各种生动有趣的造型。

其中面条、大桥、鱼肚子可以来回反复。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不停的请对方“吃面条”了。

东南西北

这是一种折纸游戏。拿一张纸折出四个“妙脆角”来,外面用笔写上“东南西北”四个字,把两只手的拇指、食指从下面伸进去撑开,你就会发现内中别有乾坤,里面写的内容可以是惩罚或奖励的方法,好听或难听的称呼。总之,只要是你想到的,都可以写进去。

我们喜欢写一些称呼进去,小学的时候往往写好人、王子、公主、笨蛋、小偷、这些简单的善与恶的人物关系。再大一些,就是色狼、翠花、二毛这样的更加有乐趣性的名称。

年龄越大内容越五花八门。甚至写进甄嬛传里面的人物关系,比如沈眉庄、甄嬛等等,当然,最好的是皇上啦。

因为这个游戏成本非常低,又可以玩出好多的花样,所以在我们学生的课间时光最受欢迎。甚至到了初中、高中,心血来潮也会做一个玩玩。

扇卡牌

这个游戏在我小时候特别受欢迎,直到上了初中才渐渐不玩。把卡牌放在地上,拿手用自己的卡牌扇对方的,如果拍翻就可以把对方的拿走。也有的地方是直接用手,利用挥手带来的风把对方的卡片扇翻,不同的地方玩法有些大同小异。

卡牌都是从小卖店买的,圆形的因为玩起来容易操作且爱翻,所以更受欢迎。卡上的图案往往是爱看的卡通人物。有的用起来手感好的卡,可以连赢对方好几张,甚至有的同学往上面滴蜡,或者浸油,据说用起来更顺手,反正小编是没有试过。

这个游戏不单单是80后、90后的最爱,就是70后、60后也都在玩。因为受当时的物质生活所限,买不起卡牌,他们往往把厚的纸、烟盒等叠成四方形的“方宝”来玩。

一段绳子、

一张纸、

一张卡片,

都可以成为我们

维系快乐的纽带。

那个时候,

物质是骨感的,

快乐却是丰满的。

丢沙包

丢沙包玩的就是一个心跳啊,两头就像架着人肉“机枪”,打出的都是沙包流弹。打中你你就要下场,但是如果有幸接住飞来的沙包,就可以多“一条命”。沙包虽然不大,但你要不吝力气,因为全是沙子,砸在身上也不是很疼,有的沙包用玉米粒做的,可能会疼一点。不过往往小卖部里卖的都是用沙子做的。

即便课间只有短短的10分钟,我们也不希望浪费,第一时间冲出教室跑到校园里,也不管关系熟不熟,迅速凑成一堆人就开始游戏,直到上课铃声响起,才往教室跑。

丢沙包是男孩们的最爱,女孩子一般选择跳皮筋,下课的铃声刚响起,女孩子也是争分夺秒地冲出教室,有皮筋的同学就赶紧把皮筋从课桌的抽洞里拿出来,都不用喊,想玩的自己就聚过来了。

由于这两个游戏都比较花时间,课间时间又太短,所以玩的不像其他游戏那样频繁。不过,这哪能影响我们那颗爱玩的心。

放学后,小学校的路边,都能看的贪玩不想立刻回家的孩子,或者等家长来接的,聚在一起,丢沙包、跳皮筋,直到人少到玩不起来了,才会散去。

跳房子

用粉笔或碎砖头在地上画出一块一块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的格子。拿一个沙包或者瓦片作为“子儿”丢到第一个格子里,随即开始单脚跳,在两格横排并列处用双脚跳,跳至第7、8格时,双脚同时跃起向后转身再往回跳……

不知道体育测试的时候那些立定跳远成绩特别好的,是不是因为小时候玩多了这个游戏。

捉迷藏、老鹰捉小鸡这种的就不分男女啦,甚至往往被小朋友圈排斥在外的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反而成了小朋友心中的香饽饽。

捉迷藏大家应该都玩过,游戏规则小编就不再细说啦~谁没玩过的举下手,跟小编说说你的童年是怎么渡过的。

老鹰捉小鸡在游戏开始时前先分角色,即一人当母鸡,一人当老鹰,其余的当小鸡。小鸡依次在母鸡后牵着衣襟排成一队,老鹰站在母鸡对面,做捉小鸡姿势。

游戏开始时,老鹰叫着做赶鸡运作。母鸡身后的小鸡做惊恐状,母鸡极力保护身后的小鸡。老鹰再叫着转着圈去捉小鸡,众小鸡则在母鸡身后左躲右闪。年龄大的或者身材魁梧的往往自觉承担起了母鸡的角色。

这些集体游戏,集合了跑、跳、踢、躲、弹、蹦等多种动作,不仅可以收获新的友情,同时强健体魄。

在同别人一起游戏的同时,不但可以培养协调能力、合作能力。同时也是潜移默化地对一个人人格养成的一个过程。

就喜欢用塑料跳绳,其他材质的总用不惯,这个梗到今天还在~

小时候常玩,感觉泡泡好美,总是希望它飘得越远越好~

这个也玩过,不过没上面那么多按键~

小时候特喜欢用这个偷袭同学,不过特别爱脏,脏了就不晶莹了~

会叠星星的人都说很简单,不会的觉得好难~

还有踢毽子、弹玻璃球、抽陀螺、悠悠球、推铁圈、风筝、斗鸡……这些童年游戏,是一辈子抹不去的记忆。

历史上的游戏有的消失了,比如推铁圈,有的是新出现的,比如悠悠球,还有的历经时代的变换,不断融入更多的文化因子,一直传承到当代。

梳理今天和童年相同的游戏,可以发现民族传统精魂的延续;揭示今天和童年不同的游戏,可以认清中国历史演变的轨迹。

在这个暑假,各位家长不妨带上家里的宅孩、屏奴,回归自然,回归现实,回归小朋友圈,重温一下最原始最真实的快乐!喜欢的话关注一下我们吧!

有哪些让人感到意外甚至震惊的情节?

《金瓶梅》里,西门庆忙着给别人带绿帽子,陈敬济忙着给西门庆带绿帽子。

陈敬济是谁?是西门庆亲生女儿西门大姐的丈夫,西门庆的女婿。

《金瓶梅》全书100回,西门庆79回死了,后面20回的男主角就是陈敬济。

陈敬济在某种程度上比西门庆还要无法无天,他和潘金莲生了个孩子,这是全书里最让人震惊的一个地方,西门庆的正妻月娘,是他的正宗丈母娘,他也敢占便宜,最后沦落到道观,为了活命,这家伙竟然出卖肉体给另外一个男人。

(1)西门庆的女婿陈敬济投奔他,他让女婿看大门。

西门庆的女婿来投奔他,西门庆是怎么对待这个女婿的呢?

西门庆让他看大门,连中堂都不给进,直到后来看他能办事,才让他一起吃饭。

却说西门庆当晚在前边厢房睡了一夜。到次曰早,把女婿陈敬济安在他花园中,同贲四管工记帐,换下来招教他看守大门。西门大姐白曰里便在后边和月娘众人一处吃酒,晚夕归到前边厢房中歇。陈敬济每曰只在花园中管工,非呼唤不敢进入中堂,饮食都是内里小厮拿出来吃。(《金瓶梅》17回)

(2)潘金莲看见女婿陈敬济,主动勾搭他。

看到一些人分析金瓶梅,竟然还说西门庆和潘金莲是真爱?

在《金瓶梅》一书里,潘金莲看见陈敬济之后,就主动勾引。这可是她名义上的女婿。丈母娘勾搭女婿,也是色胆包天。

(潘金莲)因为那曰后边会着陈敬济一遍,见小伙儿生的乖猾伶俐,有心也要勾搭他。但只畏惧西门庆,不敢下手。只等西门庆往那里去,便使了丫鬟叫进房中,与他茶水吃,常时两个下棋做一处。。。。。。。那妇人笑起来了。自此这小伙儿和这妇人曰近曰亲,或吃茶吃饭,穿房入屋,打牙犯嘴,挨肩擦背,通不忌惮。(《金瓶梅》18回)

(3)西门庆死后,潘金莲和陈敬济整日勾搭,竟然生了一个孩子,最后打掉了。

这是全书最让人震惊的情节之一。

单表金莲在家,和陈敬济两个就如鸡儿赶蛋相似,缠做一处。一曰,金莲眉黛低垂,腰肢宽大,终曰恹恹思睡,茶饭懒咽,教敬济到房中说:“奴有件事告你说,这两曰眼皮儿懒待开,腰肢儿渐渐大,肚腹中扑扑跳,茶饭儿怕待吃,身子好生沉困。有你爹在时,我求薛姑子符药衣胞那等安胎,白没见个踪影。今曰他没了,和你相交多少时儿,便有了孩子。我从三月内洗身上,今方六个月,已有半肚身孕。往常时我排磕人,今曰却轮到我头上。你休推睡里梦里,趁你大娘未来家,那里讨贴坠胎的药,趁早打落了这胎气。不然,弄出个怪物来,我就寻了无常罢了,再休想抬头见人。”敬济听了,便道:“咱家铺中诸样药都有,倒不知那几样儿坠胎,又没方修治。你放心,不打紧处,大街坊胡太医,他大小方脉,妇人科,都善治,常在咱家看病。等我问他那里赎取两贴,与你下胎便了。”妇人道:“好哥哥,你上紧快去,救奴之命。”(《金瓶梅》85回)

(4)陈敬济占丈母娘便宜,被他丈母娘找人打,结果这家伙点子真多,脱了裤子把打他的妇人吓跑了。

金庸老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写冒牌的裘千丈,为了躲避黄蓉的追打,就说你再来我就脱裤子了,把黄蓉吓跑了,果然流氓的精神世界是相通的。

到次曰,饭时已后,月娘埋伏了丫鬟媳妇七八个人,各拿短棍棒槌。使小厮来安儿请进陈敬济来后边,只推说话。把仪门关了,教他当面跪下,问他:“你知罪么?”那陈敬济也不跪,转把脸儿高扬,佯佯不采。月娘大怒,于是率领雪娥并来兴儿媳妇、来昭妻一丈青、中秋儿、小玉、绣春众妇人,七手八脚,按在地下,拿棒槌短棍打了一顿。西门大姐走过一边,也不来救。打的这小伙儿急了,把裤子脱了,露出那直竖一条棍来。唬的众妇人看见,却丢下棍棒乱跑了。月娘又是那恼,又是那笑,口里骂道:“好个没根基的王八羔子!”敬济口中不言,心中暗道:“若不是我这个法儿,怎得脱身。”于是扒起来,一手兜着裤子,往前走了。月娘随令小厮跟随,教他算帐,交与傅伙计。敬济自知也立脚不定,一面收拾衣服铺盖,也不作辞,使性儿一直出离西门庆家,径往他母舅张团练家,他旧房子自住去了。(《金瓶梅》86回)

(5)陈敬济穷困潦倒,先是当乞丐,被一个叫花子玩弄,随后做了道士,又被道士当成女人玩弄,陈敬济用身体换了很多好处。

这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他这大徒弟金宗明,也不是个守本分的。年约三十余岁,常在娼楼包占乐妇,是个酒色之徒。手下也有两个清洁年少徒弟,同铺歇卧,曰久絮繁。因见敬济生的齿白唇红,面如傅粉,清俊乖觉,眼里说话,就缠他同房居住。晚夕和他吃半夜酒,把他灌醉了,在一铺歇卧。初时两头睡,便嫌敬济脚臭,叫过一个枕头上睡。睡不多回,又说他口气喷着,令他吊转身子,屁股贴着肚子。那敬济推睡着,不理他。。。。。。。这敬济口中不言,心内暗道:“这厮合败。他讨得十方便宜多了,把我不知当做甚么人儿。与他个甜头儿,且教他在我手内纳些钱钞。”一面故意声叫起来。这金宗明恐怕老道士听见,连忙掩住他口,说:“好兄弟,噤声!随你要的,我都依你。”敬济道:“你既要勾搭我,我不言语,须依我三件事。”宗明道:“好兄弟,休说三件,就是十件事,我也依你。”敬济道:“第一件,你既要我,不许你再和那两个徒弟睡;第二件,大小房门钥匙,我要执掌;第三件,随我往那里去,你休嗔我。你都依了我,我方依你此事。”金宗明道:“这个不打紧,我都依你。”当夜两个颠来倒去,整狂了半夜。这陈敬济自幼风月中撞,甚么事不知道。当下。。。。。。把这金宗明哄得欢喜无尽。到第二曰,果然把各处钥匙都交与他手内,就不和那两个徒弟在一处,每曰只同他一铺歇卧。(《金瓶梅》96回)

真心觉得实在是太过分了?

无意冒犯,但是我接触的同人文都几乎没有任何sq描写,而且文笔精湛,故事结构合理,甚至有引入历史人物。所以,是不是题主你在无意间被一些你所说的“恶心”的描述吸引了,然后就来抨击所有同人文。

我没怎么看过同人文,就是在初中的时候喜欢在贴吧里看怪侠一枝梅的续文,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个叫同人文。真的,太优秀了,叹为观止。

前段时间看武林外传,无意间发现了楚留香x白展堂这个cp,就上lofter搜了一下,给你摘一段,你看这个恶心吗?完全没有一点不适,白话文言共有,贴合武林外传原本的设定,很优秀的文

同人文是什么

直接引《检察日报》了,来打破你们同人文的狭隘看法,同人文的定义十分广泛,说到底它就是一种粉丝的想象,一些意难平,我们可以在同人文中找到我们想要的结局。也是一种交流,一群有着共同爱好(喜欢一部作品、嗑同一对cp等等)的人的互相交流。但是同人文的质量确实良莠不齐,你不喜欢不看这篇就行了,没人按头让你看吧,用心点总能找到好文。

广义的同人,可以是某部作品衍生出来的二次创作,也可以是非商业性质的原创作品,有文字、漫画、动画、游戏、音乐、视频等多种形式。

举例来说:

如果《泰坦尼克号》中的Jack活下来了,能不能和Rose白头偕老?

如果《哈利·波特》中的小天狼星没有死,他会不会有一个温暖的家?

如果《人民的名义》中的祁同伟从一开始就没有走错路,能不能和侯亮平把酒言欢。

如果《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添寿十年,三国的格局会不会改变?

……

以上所有的“另一种可能性”,都是让读者和观众忍不住浮想联翩的内容,当不满足于遐想的人,把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同人作品就诞生了。

简而言之,同人就是我们的脑洞,是对原作的“意难平”。

另外,这次引起争议的是同人作品中的一种——“真人同人”。即作品并非基于某个原作,而是故事的主角是现实中存在的人物,可能是明星艺人、政治领袖或历史人物等。

创作同人并不是年轻人的专利,同人作品离我们的生活也很近。近年来大火的宫斗戏,就可以看作历史同人作品。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讲了同一段历史,同一批历史人物的《延禧攻略》和《如懿传》,除了可考的人物封号和一些大事件与历史相符外,几乎所有情节都是原创的,导致同一个历史人物在两部剧里的形象完全不同。

我国的四大名著也与同人有密切的关系,《金瓶梅》是《水浒传》同人;曹雪芹《红楼梦》前八十回为原作,所有续作都是《红楼梦》的同人;《三国演义》是《三国志》及历史同人,电影《大话西游》是小说《西游记》的同人作品,还是魔改的那种。

有些同人作品的文学造诣之高,甚至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比如著名的魔幻作品《哈利·波特》系列,很多读者认为书中角色斯内普教授是另一角色德拉科·马尔福的教父,但原作中从来没有过这种说法。事实上这一设定是《哈利·波特》系列的同人作品原创的,因为十分切合原著人物关系和性格,久而久之竟然让部分读者以为是原作设定。

看同人,与其说是在看作品,不如说是在感受原作对其他读者的影响,此中交流与共鸣的意义已经远大于文学创作的意义了。

至于题主所说的“ 被同人的人”,这属于真人同人文

真人同人文多是粉丝写的,都是出于对他们的喜爱才写的。明星在被写文的同时也享受着同人文带来的流量和巨大的粉丝红利,其实就是一种共生关系和生态平衡。题主请跳出你狭窄的视野,不要主观判断,多从其他角度思考一下。

所以我觉得有些人动不动就拿自己类比、问什么“如果有人用你的名字写文你什么感受”很扯淡,因为没有可比性。你没有粉丝,没有人嗑你的cp,你也不享受明星享受的粉丝红利,不会有人用你去写文,这个问题根本就不现实。

被同人的人一定难受吗?建议上b站搜一下采访视频,大多数明星都是接受同人文的。国外会官方玩梗,脱口秀上放同人图片、念同人文,尺度还不小,正主完全不会生气,只会在乎自己是不是1(对,说的就是詹一美)

国内没这么开放,但是很多人也都表示了对这些同人创作的支持,目前我看过的视频里有邓超、刘昊然、秦岚、段奕宏等等,说自己会看自己的cp混剪,自己嗑自己的cp,对广大网友的创作能力表示赞同。周渝民也曾经聊过同人作品,他不满在为什么自己总是女生形象,而不是针对同人作品本身。

国内的正规同人文创作平台都是有审核的,作者求生欲极其强烈,很多地方都用“审核不给过”略过了。b站也是,同性作品从接吻开始就不行了,一定要马赛克,否则过不了。不知道题主看的文是从哪里来的?

最后多说一句,楼上那个人,不是恐同人文,就是恐同,把同人文等同于同性sq文学真是偷换概念小能手。恐同就恐同吧,那去同性恋问题下回答啊,没事来同人文问题下面造作啥。

为什么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数不胜数?

说实话三国故事更能体现出游戏的本质,自古就有“老不读三国,少不看水浒”的说法。顾名思义,三国演义的故事充满了尔虞我诈,各种算计,三国鼎立,诸侯争霸。整个故事讲的全是你争我夺机关算尽争的战争场面。三十六计几乎都用上了。因此老年人看着很累。而水浒故事则表现的是恩怨情仇,血腥杀戮的场面居多。因此跟三国比起来更像是演绎了一个江湖黑道的故事,所以少儿不宜。如今以三国为题材的游戏屡见不鲜,明显的要多于水浒题材的游戏。也深受青少年朋友们的喜欢。三国游戏更能体现出玩家的聪明才智。

而水浒却恰恰相反,水浒传中的人物和故事基本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在发展,群雄聚义水泊梁山,挑起替天行道的大旗,干着除暴安良的事。尽管一百单八将每个人人物都有具体的描述,但都离不开四个字,那就是“逼上梁山”。除了占山为王就是杀富济贫,再就是被招安直到最终瓦解,树倒猢狲散。所以题材不丰富,故事情节不精彩,千篇一律没有吸引玩家的地方。自然就没有三国游戏火啦!

所以水浒故事跟三国故事比起来,无论声势和人物刻画,故事情节还是打斗场面和阵容来看都不及三国演义精彩。三国演义是几个国家在一起你争我夺,而且出现了很多历史名人,比如说,“武圣”关羽,“皇叔”刘备,曹操,吕布,诸葛亮,司马懿等这些人都是被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除了武将就是军事家和政治家。他们的名气背景都要高于水浒传中的人物。

水浒传中的人物大多都是草莽出生,没有什么背景,更谈不上什么“家”。比如说梁山后来的老大宋江,原本也就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而已,名不见经传,晁盖东西村的一个保正,吴用则是一介草民村里的一个教书先生而已。武松略有点名气,被称作“打虎英雄”,另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豹子头”林冲,河北“玉麒麟”卢俊义,“小旋风”柴进等等这些人。除了打家劫舍,开酒店,混水摸鱼,浪迹江湖,土财主出身的在就是被官府通缉的要犯。这些人跟三国人物相比,简直就是一群乌合之众。

因此,人们对水浒人物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而对三国人物的评价和认知度却是相当的高。所以以三国故事创造的游戏得到了玩家的充分认可。而水浒故事为题材的游戏则明显要逊色于三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