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保煞星,笑傲江湖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高手?

2023-10-30 03:00:07 73阅读

太保煞星,笑傲江湖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高手?

笑傲江湖是金庸笔下大江湖的典范,在这部书中有很多厉害的高手或惊鸿一现或常被低估,只因金庸后期笔力已然炉火纯青,能驾驭更多的人物,而人物多了自然就有人被忽略了。这里来汇总一下。

笑傲女主任盈盈任盈盈是笑傲江湖的女主,早年间论武界受到天涯的影响很重,当时天涯对任盈盈的武功有一个严重的错误解读,那就是把旁白中说任盈盈对上方证、冲虚、左冷禅这三个任何掌门都要输,理解为对上余沧海这种掌门也会输,因此将任盈盈贬低到不及余沧海的地步。

太保煞星,笑傲江湖中有哪些被忽略的高手?

实际上任盈盈和余沧海的武功对比,是有比较直接的对比桥梁的,她的武功远在余沧海之上,任盈盈手下的那群三教九流中有七个龙套,这七人联手围攻余沧海,一共进行了三个波次的攻击,头两波的攻击下,余沧海已经左右臂都受伤不清,而七人中三人轻伤,第三次攻击,按照原文,余沧海必然被乱刀分尸。也就是说七人大概付出四五人轻伤的代价就能杀死余沧海,而任盈盈却要强于这七人联手。

她想盈盈武功极高,只须解开她绑缚,【七人便群起而攻,也无所惧】。刀光闪处,仇松年的戒刀已砍了过来。张夫人短刀嗤嗤有声,连刺三刀,将仇松年逼退了两步。【余人见盈盈绑缚已解,心下均有惧意】,退到门旁,便欲争先下楼,但见盈盈一动不动,竟不跃起,才知她穴道遭点,又都慢慢回来。

这里看来,任盈盈的武功远非余沧海可以比。

余沧海

再看任盈盈的初次出手,面对少林寺的有数高手方生(也极可能是第二高手)和他的几个师侄,任盈盈竟然占据上风,直到方生几个师侄被杀,用上兵刃,这才压制了任盈盈。有人或许会说方生有手下留情,但问题是方生的四个师侄一个个的毙命,方生虽然慈悲为怀,但他更不想自己师侄丧命才对吧?只能说,方生不用兵器确实是打不过用兵器的任盈盈。

少林派在实力和地位均在整个五岳联盟之上,方生的定位是少林第一代中有数的高手,也就是说方生在少林方字辈中是名列前茅的,按照定位来说,少林第一代中的前几是要高过除了左冷禅外的五岳掌门的,任盈盈能压制不用兵器的方生,足可证明她的武功不在紫霞岳不群、莫大先生等人之下。

除此之外,任盈盈还跟日月教长老中地位很高的贾布一度打成平手,书末令狐冲还认为以真实功夫任盈盈论,任盈盈要比哑婆婆强得多了,正面交战就是算上哑婆婆诡异莫测的身法,任盈盈也比她强上三分。

任盈盈

绿竹翁说完了任盈盈,我们说任盈盈的这位老师侄绿竹翁。

绿竹翁的父亲是任我行的师侄,所以他管任盈盈叫姑姑,我们不这么绕,绿竹翁算是任我行的徒孙,也就是跟任我行是同一派的,任我行曾在对战方证时自称自己所学的是日月神教正宗的武功,如果这句话不是说笑,那么按照绿竹翁又是任我行的同门,理论上绿竹翁是日月神教教主这一脉最正统的高手之一。在笑傲书末任我行暴毙,任盈盈接掌日月神教,绿竹翁跟向问天一个站在右首,一个站在左首,疑似已经接任了日月神教的右使。

绿竹翁的上限相当可观,可能仅仅略逊向问天。

蓝呢大轿旁,左右各有一人,左首是向问天、右首是个老者。这老者甚是面熟,令狐冲一怔,认得是洛阳城中教他弹琴的绿竹翁。

而绿竹翁的唯一一次出手,也基本上可以确定他的武功在紫霞岳不群之上。

奇在王仲强站着不动,而绿竹翁缓缓走近,却陡然间将他震飞,即连岳不群、王元霸这等高手,也瞧不出这老翁使了什么手法,竟这般将人震得飞出数丈之外。

绿竹翁

八位跟不戒和尚、哑婆婆在伯仲之间的魔教长老我们继续说日月神教的隐藏高手,不得不说日月神教实在是太强了,书末冷不防的就冒出来了八个武功跟不戒、哑婆婆在伯仲之间的高手,这八个长老武功全部远在田伯光之上。

那八名长老都是日月教中第一等的人才,武功与不戒和那婆婆均在伯仲之间,以八对二,数招间便占上风。田伯光拔出单刀,仪琳提起长剑,加入战团。他二人武功显是远逊,八长老中二人分身迎敌,田伯光仗着刀快,尚能抵挡得一阵。

更细思恐极的是,跟八个人同级的,向问天上山时其实带了十八个,只是出手了八个而已,其他十个不说全部是不戒级别,却也没有道理弱于田伯光,毕竟田伯光在这一档次里根本不够看。

而不戒的实力大家也都清楚,空手四十招生擒田伯光,两道真气压住桃谷六仙的六道,这要说没有紫霞岳不群、天门、莫大级别的武功,怎么也说不过去。

不戒和尚

峨嵋派某不知名高手说完了日月神教,我们说正教一方的隐藏高手,笑傲江湖的主视角在五岳和日月神教,因此其他门派高手出场相对较少,以比较低调的峨嵋派来说,峨嵋派虽然低调,但是实力一点也不弱。

向问天遭受正魔两方围剿时,有四名峨嵋派的高手也参与围攻向问天,向问天对这四名高手,先是假装不屑一顾,不正眼看人,却突然以铁链突袭四人,其中三人用剑格挡,但长剑被打弯,而第四人就高明得多,出剑直指向问天的咽喉,并且连环三剑逼得向问天无法缓手,之后此人跟向问天单打独斗了一阵子,撑到了另外三人回去换剑,这段时间可以说都是这人单挑向问天,甚至从描述上看此人还是上风(当然,向问天被铁链锁住了手,实力受损)。

后来峨嵋派的四人败在了令狐冲的独孤九剑和向问天的用计上,倒也不是输在实力上面。

突然一声大喝,身子纵起,铁链如深渊腾蛟,疾向四人横扫而至。这一下奇袭来得突兀之至,总算四名道人皆属峨嵋派好手,仓促中三道长剑下竖,挡在腰间,站在最右的第四名道士长剑刺出,指向向问天咽喉。只听得啪的一声响,三柄长剑齐为铁链打弯,向问天一侧头,避开了这一剑。那道人剑势如风,连环三剑,逼得向问天无法缓手。其余三名道人退了开去,换了剑又再来斗。四道剑势相互配合,宛似一个小小的剑阵。四柄长剑夭矫飞舞,忽分忽合。

向问天

玄高、清虚武当派的两名高手,不过笑傲武当派定位虽然高于五岳仅次于少林,但却被任我行嘲讽冲虚以下没人学得会太极剑,显得有些拉跨,不过这二人虽然学不得太极剑,但两仪剑法却还是不错的。

令狐冲为人本来狂傲,但适才见二人剑法刚柔并济,内中实有不少神奇之作,虽找到了其中破绽,但天下任何招式均有破绽,因之心下的确好生佩服,料想这老者定是武当派中的一流高手,因之这几句话说得甚是诚挚。

在令狐冲营救任盈盈的剧情中,玄高、清虚跟冲虚一起假扮农夫看试探令狐冲的人品,二人以两仪剑法跟令狐冲来了一场隔空大战,前期还算得上有来有回,交手一阵后令狐冲真正看破了二人的破绽,只以目光看向二人身上的破绽,二人就紧张不已,被令狐冲吊打。

这二人的剑法相对于九剑不行,但是换做计无施、老头子、祖千秋等人,就是完全就是看不懂二人的剑法,显然高出了他们一个档次,而这三人在任盈盈手下旁门左道中属于最杰出的三个了。再参考令狐冲对二人剑法的评价,很多神奇之作,好生佩服,要知道,令狐冲自学会独孤九剑之后,对田伯光这一层次的高手的功夫态度是“不足道”,对比二人的评价,证明两人的武功多半是远在田伯光之上了。

冀北三雄冀北三雄是左冷禅收拢的旁门左道高手,从表现上看,三人的武功明显高于嵩山太保中的钟镇、滕八公、高克新三人,其中钟镇在太保里排名还是较高的。

冀北三雄

冀北三雄联手令狐冲让认为一时三刻不能打发,而他们和令狐冲的对战表现也确实如此,"眼见三人满脸都是汗水,神情狰狞可怖,但剑法却并不散乱,显然每人数十年的修为,均是大非寻常。"对比钟镇、锦八公、高克新三个太保对令狐冲的一击即败,表现好了很多。

青海一枭、白板煞星最后再说一说两个旁门左道的高手,青海一枭是五岳并派上左冷禅为了解决天门这个刺头特别安排下的旁门高手,他怪招(钻裤裆)一招就擒住了天门道人,不料天门道人过于刚烈,竟然肯同归于尽,强行用冲断经脉的方式解开了穴道,随后扭断了青海一枭的脖子,自己也因经脉断绝而亡。青海一枭所用虽然是怪招,但这是正面进攻,并非偷袭,不能不算做实力,如果不是为了要逼迫天门答应并派,在踢中穴道的时候就能随手杀了天门,根本不会给天门同归于尽的机会。

青海一枭

白板煞星是青海一枭的师父,跟左冷禅交好,这是一个神秘的高手,恶名响了二三十年,但见过他的人,吃过他的苦头的反而极小,但反过来讲,侧面来说此人当初的恶名必然是干出过什么了不得的大事,否则早就被江湖遗忘,何况徒弟都如此了得,师父就更不用说。

花荣为何成了射杀晁盖的第一嫌疑犯?

花荣没有射杀晁盖,而是射了晁盖一箭,这是《水浒传》实锤了的。因而,花荣不是射杀晁盖的嫌犯,曾头市射在晁天王面颊上的那一箭,就是梁山小李广干的。

难道施耐庵真的实锤了花荣射了晁盖一箭吗?花荣又为何要射晁盖一箭呢?

晁盖做梁山寨主意味着什么

梁山总共有四任寨主,这也是我实锤了的事情。假如还有很多新朋友没有读过我这方面的文章,那就不妨再稍微啰嗦一遍。因为,这个问题很重要,涉及到小李广花荣的人品问题,更涉及到宋江的立场问题。再往大了讲,那就是涉及到《水浒传》主题的大事。

五百年以来,所有的读者都认为梁山只有三任寨主,先后是王伦、晁盖、宋江。《水浒传》读得更深一点的资深《水浒传》爱好者,已经解读出王伦、晁盖、宋江这三任寨主的名字中,隐含着王朝轮换、改朝换代、断送江山的隐喻。对于这一点,我十分的佩服,也深表赞同。咱们民间的高手,绝对不亚于高高在上的学者专家。

《水浒传》所处的时代,就是北宋末期,施耐庵也在书中交代了梁山好汉的故事,是从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开始的,宋江上梁山也是在宣和元年的时候(1119)年。也就是说,梁山造反时,距离北宋王朝的灭亡只剩下八年时间了。所以,梁山好汉造反便意味着“王伦”、“晁盖”、“宋江”。

梁山为何暗藏着这样的密码呢?当然是北宋王朝的衰败,以及宋徽宗的失道,导致了北宋王朝走向了灭亡。假如这样写,《水浒传》也立得住。但是,施耐庵绝对不会如此俗套,《水浒传》中所揭示的北宋兴起、灭亡,都是因为“天道循环”。

那么,什么是《水浒传》中的“天道”呢?施耐庵以赵匡胤开国的故事为他的小说立意,说“天下太平”就是“天道民心”。所以,梁山三位寨主只说了北宋灭亡的结果,并没有隐含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

其实,我们都少算了一位寨主,把“摸着天”杜迁读丢了。没错,杜迁就是梁山第一任寨主。

王伦曾经“蓦地寻思”,说自己是“合着”杜迁上的梁山。王伦的意思说的是杜迁先上了梁山,然后,自己随后才“合着杜迁的节拍”,来到了山寨。大概是王伦多少还有点文化吧,杜迁就把寨主之位让给了王伦。当然,不是谁能力强谁就能做寨主,质疑宋江能力的可是大有人在呢,宋江偏偏就要“断送江山”而成为第四任寨主。

杜迁也是一样,无论如何都要被施耐庵写成梁山第一任寨主的。因而,北宋王朝的灭亡,就是“杜迁”惹的祸。我在最近的好几篇文章或者回答中,着重写了“杜迁”的隐喻,以及施耐庵为何要以“杜迁”隐喻北宋灭亡的历史。说多了就难免重复,恐怕就有“洗稿”的嫌疑了。因而,此处只讲答案。

“杜迁”说的是“金匮之盟”,也就是杜太后迁移了北宋皇位传承的世系。大宋王朝原本应当是由太祖系轮流做皇帝,但因为“杜迁”,所以,原本没有资格做皇帝的亲王们,便轮流的做了皇帝。

所以,“王伦”不是王朝轮换的意思,而是因为“杜迁”改变了皇位传承世系。搞乱了皇位传承世系,北宋王朝就出了妖魔了,“天下太平”这个“天道”被破坏,梁山好汉就要“替天行道”了。

既然出了妖魔,便不能千秋万代,所以,大排名时,原本在杜迁之后的宋万就坐到了杜迁的前面去了。

杜迁上应地妖星,宋万上应地魔星,他们原来代表了梁山所有的好汉,象征着北宋王朝的妖魔。假如没有杜迁,赵家江山岂不就“宋万”了?“杜迁”之后,就是“病大虫”。是以,《水浒传》中的“病大虫”、“病尉迟”就是病了,衰弱了,绝不是“赛”的意思。

北宋王朝不能千秋万代,那就得改朝换代了。因而,晁盖一坐上寨主宝座,就意味着死亡。这是晁盖死于曾头市箭毒的总伏笔。

晁盖做寨主就隐伏了晁盖之死,那么,晁盖又是怎么死的呢?就是花荣一箭射杀的吗?

花荣为何逞能射雁

青州道上的好汉们来到梁山后,受到了晁寨主的盛情款待。席间,花荣等人说起途径对影山,一箭射断郭盛、吕方画戟上的绒绦时,晁盖却来“找死”了。一向宽以待人,很有点谦恭风度的晁盖,竟然不信花荣有这般本事。

花荣见晁盖不信,原本就不太计较别人说什么的小李广,却与晁盖斗起狠来,要在梁山上立刀扬威。

《水浒传》中写了很多场酒席,这场酒席却写得格外异常,说是吃酒吃到一半,好汉们便出去散步消食。奇怪的写法,必定有特别的寓意。果然,施耐庵为花荣提供了《水浒传》中绝无仅有的射雁机会。

正当花荣有点郁闷时,一群宾虹大雁飞过来时。花荣一见机会来了,便讨了一张弓一支箭,对晁盖一行人说,咱小李广要射这群大雁中第三只的头。说罢,张弓搭箭,射下了第三只大雁。众人拾起大雁一看,果然是射在了头上。

容与堂本《水浒传》在花荣射雁之后,有一首赞诗,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天汉雁行惊折断,英雄雁序喜相联。

晁盖是第三任寨主,花荣偏要射第三只大雁。晁盖曾头市中箭,正中面颊,花荣却早就预言要射大雁的头。头,也有带头大哥的意思,也有头部的含义。射头,其实就是射头领的头。

《水浒传》中的赞诗是不是施耐庵的原笔还不好说,但很多赞诗却是无限剧透,点明了施耐庵隐藏的含义。上面讲到的两句赞诗,便点明了晁盖死后,“英雄雁序”便要重新排列了。可不是嘛,晁盖一死,宋江做寨主,完成了梁山大聚义,大家按照天罡地煞的顺序,重排“雁序”。而且,是喜相逢、喜相联。

难道,晁盖死了,对于梁山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法华寺的神秘和尚

晁盖面颊上所中的箭是花荣射的,但把晁盖引进伏击圈,为花荣提供暗夜射箭的人,却是曾头市法华寺的两个和尚。

于是,很多朋友猜想,这两个僧人应当是宋江收买的卧底,或者是梁山喽啰假扮的。否则,怎么就配合得那么天衣无缝呢?

其实,这两个和尚应当就是法华寺的僧人,宋江并没有收买他们。这两个僧人的出现,是来“接引”佛教护法天王归位的。此话怎讲?晁盖即将殒命,怎么又扯出了佛教的护法天王呢?

晁盖其实就是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是毗沙门天王,也叫北方多闻天王,《水浒传》以一个“夺塔”的故事,把晁盖写成了托塔天王。这三个不同名的“天王”,其来源就是一个天王,佛教的四大护法天王之一的北方多闻天王。

按照《水浒传》的设计,梁山一百单八将都是道家紫薇大帝麾下玄武大帝降服的妖魔,被大唐洞玄国师镇锁在了龙虎山伏魔大殿之中。这些人的名字、绰号、星号都刻在了一块石碣上。这块石碣在梁山大排名时从天而降,解读出上面的天书文字之后,并没有晁盖的名字。为什么没有晁盖的名字呢?

原因很简单,晁盖是佛家的护法天王,道家张天师敢拘禁他吗?

《水浒传》中隐含着宗教思想,施耐庵反对北宋真宗之后的崇道抑佛,主张“佛道合一”。所以,按照《宋江三十六人画赞》中晁盖的赞诗“毗沙天人,澄紫金躯。顽铁铸汝,亦出烘炉”,把晁盖塑造成了佛教的护法天王。

因而,花荣射了晁盖一箭,林冲涉嫌在金枪药上下毒,其实都是扑朔迷离的疑案。施耐庵重点写的,是法华寺的两个和尚“接引”晁天王归位,去做他的毗沙门天人去了。

那么,晁盖是不是就此一去不复返,永远的消失在了《水浒传》之中呢?我说,绝不会。

托塔天王继续与道家星煞联手降妖除魔

恐怕有很多朋友会赞同我说的,晁盖还将出现在《水浒传》中。书中不是写了“托塔天王梦里显圣”,以及曾头市缠住史文恭,帮助卢俊义活捉了这个金国人的汉奸吗?

确实如此,但是,这毕竟写的是虚幻,哪能坐实呢?

我所说的托塔天王将继续与梁山好汉联手,“佛道合一”,一同“替天行道,保境安民”,是施耐庵的实写,而不是虚幻的梦境或者摸不着的幽灵。难道,《水浒传》中真有这样的情节吗?

《水浒传》中的大名府,原本是北宋的“北京”。梁山在给晁天王治丧期间,宋江、吴用就与来自大名府龙华寺的大圆法主闲聊,问起了“北京”的风土人物。于是,这就与晁盖有非常大的关联了。

曾头市的法华寺,实打实的在现在的北京(金国时就叫“北京”)。而施耐庵用“北京”这两个字,与大名府的龙华寺暗中挂搭,两个法华寺的僧人将晁天王“接引”到了大名府。大名府中不是也有一个“天王”吗?

大名府的“天王”名叫李成,是一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战将。施耐庵只把他叫做“天王”,他是哪家的天王却没有交代。其实,施耐庵同样把李成写成了托塔天王。

“北京”在北宋的北边,假如换做金国的“北京”,那就是最北边的都城了。托塔天王也是北方多闻天王,李成不就是北方边将吗?

北方多闻天王,就是名声威达四方之意,在李成后面跟了个“闻达”,这层寓意已经是直白了。

《水浒传》前七十回书中,隐藏着梁山好汉攻打幽州,抗击金兵的大伏笔。也就是说,七十回书之后,施耐庵以史料为依据,将写到梁山好汉被张叔夜战败而招安,征讨毕方腊,便随童贯北上去打幽州。途经大名府时,宋江率领梁山好汉跨马游街。

梁山好汉在大名府引起了轰动,这件事被大名府附近的元城县县尉李若水所见闻,记在了《捕盗偶成》这首诗中。

宋江的部队全部编入北宋军队之中,恐怕会与天王李成有并肩作战的故事。梁山两番攻打曾头市,其实就是梁山好汉抗金的预写伏笔。彭玘不是说过“晁、宋二头领一同替天行道”吗?然而,晁宋二头领尚未联手出击,怎么会没了下文呢?这个下文,一定会在七十回书之后有故事照应,托塔天王将与梁山好汉一道,“替天行道,保境安民”。

因而,晁盖之死并非晁盖死了,而是托塔天王归位。否则,道家星煞聚义,托塔天王不暂时退位,施耐庵让他坐第几把交椅呢?

其实,《水浒传》中的两个托塔天王,还是分别有隐喻的。在七十回书之后的故事中,施耐庵的侧重点就不是隐藏北宋真故事,而是要隐写大明王朝的秘史了。

五岳剑派综合实力和掌门实力排名应该怎么排?

综合实力,衡山派最弱,掌门实力,依旧是衡山派最弱。

一、综合实力排名

5、衡山派

衡山派的高手只有两个半:一个是莫大先生,一个是刘正风,还有一个叫鲁连容,莫大先生和刘正风自然是算两个的,而鲁连容只能算半个。

并且,在五岳剑派之中,高手这个层次,衡山派也并不占据任何的优势,并非人数问题,还有实力的问题。除却掌门莫大先生之外,便只有刘正风和鲁连容,刘正风拥有比莫大先生更厉害的名头,但是,论武功实力也只是嵩山十三太保的实力。

至于门下弟子,与华山派一样,门下弟子人数并不多,少的可怜。

但是,衡山派与华山派弟子也有些许不一样,华山派弟子虽然不多,但是,有令狐冲和劳德诺这两个人在,便提升了华山派弟子的整体层次,即便令狐冲没有学独孤九剑,论实力,令狐冲也是五岳剑派弟子中最为出类拔萃的那一个。

4、华山派

华山派,十分可惜,无论是高手,还是门人弟子,原本是五岳剑派之中最为强悍的存在,只可惜,因为内部矛盾,导致剑宗和气宗双方冲突,使得华山派的实力几乎被消耗殆尽,一落千丈,再加上岳不群的掌控欲,在掌握华山派之后,对同辈之人的暗中加害,最后,只剩下了“岳不群和宁中则夫妇二人”。

综合实力,华山派弟子人数极少,也就是几十号人。

造成这些的原因,我觉得有这么几个方面:

(1)、剑宗和气宗双方互斗,的确消耗了华山派的力量。

(2)、嵩山派的针对,可以说,左冷禅最不放心的便是华山派,劳德诺是华山派的二弟子,却是左冷禅派去的卧底,足以说明,左冷禅针对华山派,至少有十数年的时间。

(3)、华山派并没有任何的产业,特别是,在那个时候,景区没有开发,也没有古刹,可以收香火钱。而且,华山地形陡峭,根本没有田亩可以出租。所以,华山派的收入太少,养不起诸多弟子,导致华山派无法发展。

3、恒山派

五岳剑派之中,我最为欣赏恒山派。

恒山派有三位高手:分别是大师姐定静师太,排在第二的定闲师太,排在最后的定逸师太,合称为“恒山三定”。

定静师太虽然是三人中的大师姐,但是,自认为不合适做掌门,便说服自己的师父,将掌门之位传给了定闲师太,这件事情,不仅仅说明了定静师太的不争和谦让,更说明了定静师太有识人之明,她没有看错定闲师太,定闲师太被岳不群偷袭后,在弥留之际,做最为重要的决定,将掌门之位传给令狐冲,护住了恒山派。

要知道,恒山派皆是女尼,她不仅将掌门之位传给世俗之人,更是一个在江湖中号称浪子的一个男子,可见定闲师太的眼界、胸怀、睿智。

至于定逸师太,脾气虽然火爆,却是刚正不阿,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之上,嵩山派对家眷出手,众人皆畏惧嵩山派势力,不敢出头,唯有定逸师太看不过去,仗义执言,并准备出手,可惜被人偷袭。

所以,从整个高手层次而言,恒山派在人数上是要超过华山派与衡山派的,并且,恒山三定十分团结。

至于弟子层次,恒山派的弟子也不在少数,至少有上百弟子。

虽然,恒山派的武学以防守为主,只是偶尔有进攻,但是,论防守之强,恒山派的剑法其实只在武当派的太极剑之下,很有可能是从太极剑衍生出来的。

并且,恒山派弟子懂得合击剑阵之法,数名弟子组成的剑阵,就可以对付钟镇这样十三太保级别的高手,可见恒山派的综合实力还是不错的。

2、泰山派

泰山派在《笑傲江湖》原著之中,出场并不多,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上,泰山派的天门道长曾经出现过,令狐冲带人围攻少林派时,天门道长继续出来打了个酱油,再次出现,便是五岳并派的会盟之上了。

泰山派高手层次:除了天门道长外,其实还有几个师弟,应该是除却嵩山派外,人数最多的。

泰山派的弟子:除了嵩山派,便数泰山派弟子最多,参加五岳并派之时,单单去往嵩山之弟子,便有一百多人,可见其阵容之强大。

而且,我认为,泰山派虽然出场次数不多,却是最秀的:

(1)泰山派综合实力只在嵩山派之下,但是,左冷禅对付泰山派却最为容易。

对付衡山派时,利用了刘正风结交日月神教曲洋的事情,站在了绝对的道理一方,突然间出手,使得衡山派根本没有反应的余地。

对付恒山派时,派出了各种高手阻击。

对付华山派,左冷禅最为重视,十几年前,便派了劳德诺作为卧底,可见左冷禅的谋划深远,其后又找到了剑宗弟子封不平三人,失败后,又调遣了十三个黑道高手。

但是,对付泰山派却十分简单,左冷禅只是以银子买通了天门道长的师弟,然后,泰山派就没有了。

(2)泰山派的武功很秀,岱宗如何那一个剑招,需要左手掐诀,计算敌人的剑招,找出破绽,右手出招,他那种分析剑招方法,必须有大数据配合才行。

1、嵩山派

嵩山派自然是最强的,这个毫无疑问,根本不用讨论弟子多少,只从高手层次出发,便远远超越其他四派了。

除却左冷禅外,嵩山派之下,还有十三太保,这十三太保的武功绝高,都与衡山派的刘正风和华山派的宁中则一个水平,有些人还略微强一些。

并且,从整体实力的基础而言,嵩山派比之其他四派也要强上一些。

因为,当初与日月神教大战之后,各门各派都损失了许多剑法,甚至一些剑法已经不能连贯。但是,嵩山派出了一个左冷禅,将先辈留下的剑法进行了整理和增补。

这便让嵩山派占据了很大优势,从所学武功的基础而言,嵩山派天然地便被其他四派起步要强。

左冷禅带领之下的嵩山派,已经让少林派十分头疼,况且,左冷禅这家伙行事不拘一格,暗中笼络了一帮高手,为自己所用。

二、掌门实力排名

5、莫大先生

刘正风金盆洗手大会之时,嵩山派前来捣乱,莫大先生出手,都是偷袭,而且,偷袭之下,也只是伤了对方,几番交手之下,才拿下对方,何况,对方也只是嵩山十三太保而已,其真实武功与刘正风相当。

莫大先生作为刘正风的师兄,其武功未必比刘正风强上多少。

而且,莫大先生的应变能力其实并不强横,五岳并派的大会之上,他与岳灵珊较量,岳灵珊虽然学了衡山派失传的剑招,但是,莫大先生堂堂一个衡山派掌门,却被一个并不太突出的岳灵珊击败,真是让人贻笑大方了。

充分说明了莫大先生的真实实力、内力和应变能力都不太行。

4、定闲师太

之所以将定闲师太排在第四的位置,其实是有点吃亏的。

在内力的 修炼上,定闲师太由于体质问题,先天就存在缺陷,再加上体力问题,也会有差距。

更为关键的是,整个恒山派剑法都是以守为主,缺乏进攻性,只是偶尔包含了几个进攻的招式,换句话说,这剑法只是得到太极剑的防御精髓,却没有得到进攻的精髓。

由于武功太过注重防守,所以,我只能将定闲师太排在第四的位置之上。

3、天门道长

还是那句话,天门道长的确没有什么存在感,但是,不得不说,这位性格十分刚烈,且富有正义感,只是领导能力不行,门派之中更是争斗不断,且脾气暴躁,有时候不明真相,便直接发脾气了。

不过,总得来说,天门道长的武功还是不错的。

天门道长上面还有师叔玉玑子,纵然门派内争斗不断,他依旧能稳坐掌门之位,说明其武功还是不错的。

青海一枭被左冷禅重金请来,对付天门道长,说明在左冷禅眼里,青海一枭的武功不错,但是,青海一枭以怪招偷袭天门道长之后,天门道长还能自断经脉,同时带走青海一枭,足以说明天门道长的实力。

方证道:“待老衲替两位引见。这一位是武当派掌门道长,道号上冲下虚。”

却听任我行道:“这位左大掌门,咱们以前是会过的。左师傅,近年来你的‘大嵩阳神掌’又精进不少了吧?”

方证大师道:“这位是泰山派掌门天门道长,这位是华山派掌门岳先生,这位岳夫人,便是当年的宁女侠,任先生想必知闻。”

令狐冲带人围攻少林派时,方证大师向任我行介绍所来之人,先介绍的冲虚道长,再介绍的左冷禅,又介绍了天门道长和岳不群。

方证大师这样介绍,定然是按照他心目中的实力排名来介绍的,至于莫大先生和余沧海等人,就被忽略了,或者说,还没有来得及介绍。

而且,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之上,介绍之人,也是天门道长为首的。

所以,这也从侧面反应了天门道长的实力,不过,这个并不能完全为准,毕竟,岳不群这位岳先生向来隐藏得很深很深。

2、岳不群

岳不群,无论是心智,还是武功,都是五岳剑派之中,唯一一个让左冷禅最为忌惮之人,从左冷禅对付岳不群的手段就可以看出,而且,左冷禅对付岳不群,已经很早便开始着手准备了。

(1)派遣劳德诺,潜入华山派,成为岳不群的弟子。

(2)寻找剑宗后人,要知道,剑宗和气宗当年一战之后,剑宗之人几乎销声匿迹,是否还在人间,还未可知,却让左冷禅找到了,足以见得左冷禅对付岳不群之野心。

(3)封不平等人失败后,左冷禅又立刻派遣了十几位黑道高手,对华山派进行围攻。

其实,十三个高手围攻华山派之时,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令狐冲一剑破除十三人,为华山派解了危机,总是让人忽略了另外一个人的存在,这个人就是岳不群。

面对围攻之时,起初,宁中则以一敌二,岳不群则是以一敌三,宁中则受伤之后,岳不群则是以一敌八,外面则有六七位高手不断地插手,但是,岳不群防守相当严密,别人一时间还无法将岳不群奈何,甚至被岳不群伤了几个人。

这才是岳不群的真实实力。

岳不群和左冷禅战斗时,也表现十分卓越,要知道,任我行都受不了左冷禅的寒冰真气,可是,岳不群以紫霞神功对敌,丝毫不落下风,他以本门剑法和左冷禅对战时,也是一百多招以后,才落得下风。

因此,岳不群并不弱,是左冷禅之下的第一人。

1、左冷禅

五岳剑派第一高手,天赋卓绝,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嵩山派的武学水平,为了对抗任我行,又自创了寒冰真气,这样的天赋,任谁都是要夸上两句的。

五岳并派的比武大会上,与岳不群激战,岳不群虽然学会了辟邪剑法,依旧不是左冷禅的对手,只是,他利用传给左冷禅的假剑法,最后暗算了左冷禅。

三、以上排序的说明

显然,以上的排名,是为最初的排名。

华山派参与排名时,我刻意忽略了会独孤九剑的令狐冲和会辟邪剑法的林平之,以及后来在思过崖学到其他门派剑法的华山派弟子。

当然,风清扬和其他还活着的剑宗弟子,也被我忽略了。

再说恒山派,恒山派也是以之前的实力排名,我也刻意忽略了令狐冲这个掌门,以及令狐冲将恒山派失落的剑法相传之后的恒山派弟子,当然,我更是忽略了恒山别院那些人。

如此,这个排序才显得公平,而且,当然,这样排序起来也十分简单,因为,加上这些人的话,整个排序会变得十分复杂,比如,在某个时间段,华山派的确最强,但是风清扬不会出手,而剑宗弟子又是和岳不群为敌的。

并且,令狐冲成为恒山派掌门之后,吸纳了太多的旁门左道之人进了恒山别院,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要知道,当年令狐冲上少林时,正派十大高手,以及门派全部过来支援,可见恒山别院的实力。

若此时的排,分明是恒山派最强,无论是掌门,还是综合实力。

如果到了令狐冲归隐,那么,自然是衡山派最强,毕竟,华山派、嵩山派和泰山派几乎已经没有人了,弟子都几乎没有了,更别提掌门高手了,衡山派的莫大先生则是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掌门高手。

青衣客最后想说

我觉得,无论是岳不群,还是左冷禅,都太可惜了,这两位都是野心家,但是野心太大。岳不群如果不胡来,有令狐冲在手,足以傲视武林,左冷禅如果不胡来,五岳剑派还是联盟,这样的实力,谁敢小觑呢?

该如何评价水浒传中的李逵?

刀叔导读:人到中年读水浒,其实是种折磨,梁山兄弟间的套路太深了。今天刀叔接着给你们解水浒,昨天是戴宗,今天到李逵了。额,今天的内容有点黑暗......

李逵的功夫不怎么样,有次和“青眼虎李云”矛盾打了起来,两人斗了五七回合,不分胜负,我们要知道这个青眼虎排名是第97,李逵排名22;如果这不能说明问题,那还有一次 李逵和“没面目焦挺”矛盾,焦挺一拳把李逵打了个屁墩儿,李逵大怒刚要反击,又被焦挺一脚踢中肋窝,摔了跟头,这个焦挺排名第98;可见李逵排名高,跟宋江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是宋江的心腹。

心腹归心腹,但他和宋江真的交心吗?少年时期读水浒,感慨各路好汉的豪气云千。然而人到中年再读水浒,却读出了人性的黑暗面。

先抛出论点,梁山就是个小社会,进入这个社会基本上有三条潜规则。另外,比起宋江,李逵更加的伪善。

下面,咱先说说上梁山的三条潜规则,我们来从李逵下山的故事入手。

首先是门路,这个是第一位的。

《水浒》第六十六回,宋江取卢俊义回到梁山,之后,朝廷派遣水火二将征讨梁山,关胜请缨出战。李逵忍耐不住,也要求下山,可却被宋江拒绝,于是李逵偷下梁山。下山之后,李逵便遇到两个人,一个叫韩伯龙,一个叫焦挺。两人都对宋江领导的梁山泊仰慕已久,然而韩伯龙被杀,焦挺顺利上梁山。

李逵下山匆忙没带钱,到了一家酒庄就开始吃霸王餐。酒保拦住讨钱,李逵说:“待我前头去寻得些买卖,却把来还你。”李逵的意思,是在前面抢些过往客商的钱财,再来付账。这时候从外面走入一个彪形大汉,大汉说:“你这黑厮好大胆!谁开的酒店。你来白吃,不肯还钱!”

这个大汉就是韩伯龙,书中交代他的本钱乃是朱贵所出,但此人确实已经由朱贵向宋江推荐,只是最近宋江事务繁忙,没有正式接待韩伯龙,于是暂且在山下开个酒店歇脚。李逵暗笑:“我山寨里那里认得这个鸟人!”然后一斧子杀了韩伯龙。

要知道朱贵是“前朝遗老”本不受重用,作为现任董事长的嫡系,李逵能看得上眼吗?况且朱贵都要向李逵喊声“哥哥”。拿朱贵来向李逵摆谱,明显是不好使的。因此,想上梁山,门路很重要,想不想如今的现实社会?

好,我们再来说说李逵遇到的第二个人物——焦挺。李逵和焦挺的故事直接点明了上梁山的第二条潜规则,那便是武力决定一切。

李逵和焦挺的交手仅仅一招,李逵就输了。而这个焦挺,也想上梁山,可惜没有介绍人,现在想要去投奔丧门神鲍旭。但是武力却成了焦挺的加分项,另外李逵想找水火二将干一架正愁没帮手,便成了焦挺的介绍人了。因此,想上梁山是要有硬本事,说武力可能有些绝对了,看病、裁缝、兽医等等,都没问题的。

而第三条潜规则就直接揭开了兄弟们的真面目,一个字——伪。

李逵从小在乡里凶顽不灵,杀人后逃亡,离家十几年再也没有同家里联络过,把抚养老母的重任一股脑地推给哥哥李达。这样的人恐怕无论如何都谈不上孝。李逵在接老娘回梁山途的中去取水,不料老娘被老虎吃了。

照理说母亲这样的死法,正常人的正常反应应该是悲愤,而看看我们的铁牛哥哥是如何反应的:

“李逵心里忖道:‘我从梁山泊归来,特为老娘来取他,千辛万苦,背到这里,却把来与你吃了。那鸟大虫拖着这条人腿,不是我娘的是谁的?’心头火起,赤黄须竖立起来,将手中朴刀挺起来,搠那两个小虎”。

李逵心中并没有多少悲恸,只是觉得自己白跑了一趟而不值,“心头火起”这四个字妙,活脱脱地写出了老娘在李逵心中的地位。李逵没有多少悲哀,埋葬母亲遗骨的时候倒是哭过一场,但是很快李逵就开始吹嘘自己杀四虎的神勇了,把失去老娘的痛苦忘得一干二净。

我们在看看宋江,更让人无语了。

李逵见到哥哥宋江后,先是介绍了朱富、朱贵的情况,然后哭着说母亲被老虎吃掉及自己打虎之事,眼泪哗啦啦的直流。他本以为宋江即使不跟着流泪,至少也会劝说他一番,结果宋江却笑着说道:“被你杀了四猛虎,今日山寨里添得两个活虎,正直作庆。”

互相利用,永远是梁山兄弟的主旋律。但愿,今天的内容还让您对生活保持希望......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刀叔专业解读水浒,欢迎您关注我!

(本文系“刀墓手札”工作室原创出品,全网15亿次阅读的优质原创自媒体)

三国中的武将用三十六天罡星的方式?

水浒三十六天罡是一个势力的,放到三国,得看是仅排蜀汉还是全三国人物。如果以全部三国人物来说,可做如下排名(附外号):

一、天魁星及时雨宋江——皇叔刘备

有说四大名著就是三个老男人和一个小男人的故事,以刘备对标宋江,有点委曲皇叔了。

二、天罡星玉麒麟卢俊义——奸雄曹操

卢俊义文武齐备,曹孟德文治武功,当得起天罡星这个名号。

三、天机星智多星吴用——卧龙诸葛亮

三国三绝之一,孔明不为天机星,天理难容。

四、天闲星入云龙公孙胜——无言谋士徐庶

民间传说,诸葛亮、庞统、徐庶三人同在水镜门下修习,最终诸葛亮劳累、庞统身亡,而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却最终修成仙道。这一点,在清人王士禛的《居易录》也有记载。可以说,徐庶是位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物。

五、天勇星大刀关胜——武圣关羽

这都不用解释,水浒中关胜既是关公的后代,又是关公的影子。

六、天雄星豹子头林冲——万人敌张飞

同不用解释,林冲“满山皆唤小张飞”。

七、天猛星霹雳火秦明——勇贯三军颜良

近两年,网络上颜良武力值直线上升,直有取代一吕二赵的趋势,先排这儿吧。

八、天威星双鞭呼延灼——学渣文丑

作为威猛先生二人组,颜良上榜,射张辽战徐晃的文丑也应有一席。至于为何浑号学渣,那是因为一个谜语:貌比潘安,胸无点墨(打三国人名二)——答案:颜良文丑。哈哈。

九、天英星小李广花荣——飞将吕布

二人都是神射手,只是把吕布排这儿,有点亏。就这吧,人品影响排名啊。

十、天贵星小旋风柴进——寒门无双贾逵

与柴进一样,同为落魄显族,但贾逵出身更贫,成就更高,他儿子贾充更是开晋功勋。对了,贾充女儿贾南风也许知名度更高。

十一、天富星扑天雕李应——老好人鲁肃

作为三国有名的大富翁,鲁肃当得起天富星这个富字。另,老好人是演义中鲁肃给人的惯常印象,其实,我觉得子敬才是东吴真正的大战略家,也是东吴唯一知道唇亡齿寒这一成语含义的大政治家。

十二、天满星美髯公朱仝——人厨子程昱

作为曹操手下智囊五虎之一的程昱,有着一把和朱仝一样的好胡子,而且文武全才,只是性格刚戾,做肉脯的恶名更是一大污点。

十三、天孤星花和尚鲁智深——虎痴许褚

身长八尺、腰大十围的许褚,也称得孤字——对曹操忠心耿耿的孤臣。

十四、天伤星行者武松——神威天将马超

过去评书里有金吕布银马超的说法,这两年,马超风评也和吕布一样直线下降,人武松伤的是臂,马超倒好,伤的是一门。

十五、天立星双枪将董平——小霸王孙策

一个是风流双枪将,一个是美姿颜好笑语的孙郎。

十六、天捷星没羽箭张清——宝刀不老黄忠

老将黄忠,百步穿杨。

十七、天暗星青面兽杨志——五溪蛮王沙摩柯

面如噀血,碧眼突出,一箭射杀甘宁,武功也算了得。

十八、天佑星金枪手徐宁——常胜将军赵云

把赵云排这儿,有点对不起云迷。

十九、天空星急先锋索超——赛亚夫徐晃

想起那句名言:我的大斧已饥渴难奈了。跑题了跑题了,声明不是潘凤是徐若瑄,不对,是徐晃。

二十、天速星神行太保戴宗——飞毛腿周仓

民间传说,周仓脚上有三根毛,可步行追上赤兔,苏州评话里周仓更是三国第一步将。

二十一、天异星赤发鬼刘唐——碧眼儿孙权

碧眼紫髯,中国史上唯一谥号大帝的人,我严重怀疑孙权是歪果仁横向穿越过来的。

二十二、天杀星黑旋风李逵——乱世魔王董卓

董卓此人,杀戳无数,惑乱朝纲,可说是大汉掘墓人。另外,说句题外话,民间传说,董卓是董永的儿子。而董永,正是拐走七仙女那个凤凰男。

二十三、天微星九纹龙史进——冢中枯骨袁绍

史进引出水浒群英,袁绍引出三国群雄。

二十四、天究星没遮拦穆弘——嗜血无赖潘璋

潘璋此人,天性放荡,喜欢喝酒,到处赊账,是个标准的无赖起家。穆弘克李逵,潘璋克关公,没办法。

二十五、天退星插翅虎雷横——天人之勇曹仁

朱仝雷横好基友,而程昱曹仁共齐名,同被曹操称赞勇过贲育。

二十六、天寿星混江龙李俊——灵武大王士燮

李俊最后成了暹罗国主,土燮被越南陈朝追赠善感嘉应灵武大王。这充分说明,泰国越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啊。

二十七、天剑星立地太岁阮小二——锦帆贼甘宁

长江水贼,粗野凶狠,暴躁嗜杀,但轻财重义,敬重士人。

二十八、天平星船火儿张横——黄面赤睛陈武

东吴水军大将,江表十二虎臣之一,仁厚好施。

二十九、天罪星短命二郎阮小五——国士之风凌统

逍遥津之战,凌统曾著甲潜泳渡水,水性牛得一逼。

三十、天损星浪里白条张顺——断长虹董袭

英雄百战死,水鬼江中亡。罗贯中评价:飞身临战舰,挥刃断长虹。

三十一、天败星活阎罗阮小七——吴下阿蒙吕蒙

不顾盟约,妄杀盟友,军事虽可称道,政治尚不入门,当得一败字。

三十二、天牢星病关索杨雄——算无遗策郭嘉

在一般印象里,郭嘉就是那种心有七窍、弱风扶柳的男版林妹妹。

三十三、天慧星拼命三郎石秀——无坚不破高顺

陷陈之志,永不言退——《火凤燎原》里顺爷这句台词太燃了。

三十四、天暴星两头蛇解珍——飞叉将陈应

出场两句台词。第一句:“看我生擒赵云”,第二句:“赵将军饶命”。没柯镇恶的气节,就不要学人家耍帅。

三十五、天哭星双尾蝎解宝——杀虎将鲍隆

荆南五虎,名不虚传。

三十六、天巧星浪子燕青——美洲狼周瑜

曲有误,周郎顾。美周郎,当得一巧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