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麦当劳,麦当劳店铺主要销售的商品范围?

2023-09-01 16:00:04 136阅读

经营麦当劳,麦当劳店铺主要销售的商品范围?

麦当劳店铺基本上统一供应的食品主要包括汉堡包、法式炸土豆条、炸鸡、鱼肉三明治等各种三明治、牛肉饼加乳酪、苹果和樱桃酱馅饼、汽水、牛奶冰激淋混合饮料等各种饮品。

美国麦当劳公司是全球规模最大、最著名的快餐集团,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特许经营者之一,成就了在126个国家拥有3万多个分店的全球最大快餐业连锁店的霸主地位。

经营麦当劳,麦当劳店铺主要销售的商品范围?

麦当劳最大老板是谁?

近日,麦当劳宣布和中信股份、中信资本以及凯雷投资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成立一家新公司,这家还没有来得及命名的新公司将以总价最高 20.8 亿美元的价格,以现金+新发股票的形式,买下麦当劳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特许经营权。对于中国区的这个新公司,麦当劳占 20% 的股份,凯雷投资集团占股 28%,而余下的 52% 都归属于中信,中信成为了新公司的最大股东——成为了麦当劳中国事实上的老板。

麦当劳改名金拱门的背后真相到底是什么?

避税一直是我不太喜欢的字眼,从专业角度而言,税务筹划的提法显然是更为妥当。

从国家以及税务部门来说,一方面要征收必要的税以满足公共开支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既保留其他政策措施的弹性,也留给供企业主进行合理的安排空间;

而对于企业主来说,依法纳税是其义务,但有法可依的税务筹划,以期获得合理的节税收益,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企业当下生存之命脉,未来发展的活力;

而对于税务工作者以及财富管理者而言,了解税务筹划的基本要义,掌握税务筹划的核心方法,熟知税务筹划的经典案例,既是对本人职业发展的负责,也是对服务对象的负责,更是对国家税务部门的负责。

在这次麦当劳改名的风波中,虽然围绕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变更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掀起了一场社交媒体的狂欢,但最应该关注的是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的母公司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的易主。美股MCD并没有披露这次交易,好在购买方中信股份(港股00267)于2017年01月09日发布公告《收购麦当劳中国大陆和香港业务之控制权益》,让我们对这笔交易有机会能一窥全貌。

这笔交易中信股份出资665.6百万美元(约合5,165百万港元)即6.656亿美元购买了位于境外的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32%的股份,由此反推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的价值为20.8亿美元。

交易前股权构架

交易后股权构架

目前,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已变更为金拱门中国管理有限公司,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也变更为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但为了避免与金拱门投资发生混淆,图表中仍保留原名。

麦当劳出卖股权的时候没有出售名称使用权这个无形资产,而是“授予主特许经营权,根据两份主特许经营协议,在中国大陆和香港经营麦当劳餐厅,期限20年,将自交割起开始”。也就是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获得的是国内麦当劳的资产所有权,但并没有获得麦当劳这个品牌的所有权,以后二十年会继续使用麦当劳商标,理论上应该是要向麦当劳支付特许权使用费。

从税收角度来看,如果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是个位于避税地的导管公司(导管公司是指通常以逃避或减少税收、转移或累积利润等为目的而设立的公司。这类公司仅在所在国登记注册,以满足法律所要求的组织形式,而不从事制造、经销、管理等实质性经营活动。也就是常说的邮箱公司,在当地只有个邮箱地址没有任何人员资产),那么这个问题有两个关注点:

一、中信购买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构成间接股权转让

自印度的沃达丰案起,间接股权转让就是全球国际税收的焦点,这也是印度在全球反避税领域做出的重大贡献,虽然他们一直没有从沃达丰或者和记黄埔身上收到钱。我国自国税函(2009)698号文起,到今天的国家税务总局2015年7号公告,一直在对间接股权转让相关文件逐步明确,从最早的函中夹杂到后来的专门公告。

间接股权转让简单地说,就是某人在避税地有一个导管公司持股国内子公司数亿资产,如果直接出售国内子公司可能会缴税上亿的所得税;但是如果出售避税地的导管公司,一方面大多数避税地对境外所得免税,这笔交易避税地不征收企业所得税,另一方面境内企业股权信息没有变更,国内税务局不知道这个公司实际上已经卖了,征税更无从谈起,通过这种简单的企业组织构架就可以逃避上亿的税收。

毫无疑问这种间接股权转让严重的损害了资产价值创造地国的税收利益,所以世界主要生产国家都积极反对。

具体到麦当劳的股权转让就是很明显的间接股权转让,双方交易的标的是一境外公司,但是这个境外公司全资控股麦当劳中国公司,麦当劳中国公司再管理控制国内的麦当劳产业。这个境外的公司可能没有什么资产甚至只有一个邮箱电话,但是却值20.8亿美元约合138.28亿人民币,这个价钱买的明显不是境外的导管公司而是境内的资产了。目前还没有看到对该笔间接股权转让的报道,不知道是否在国内申报纳税。

二、麦当劳公司收取特许权使用费与股息的区别

金拱门投资公司持有麦当劳中国管理有限公司20%的股份,由于持股低于25%属于不具有重大影响,在oecd框架下其与中国麦当劳全线的公司都没有关联关系,相互之间的交易不是关联交易。

当然,我国税法的关联交易认定中规定“双方存在持股关系或者同为第三方持股,虽持股比例未达到本条第(一)项规定,但一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必须由另一方提供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着作权等特许权才能正常进行”,金拱门投资公司如果从国内获得特许权使用费还是属于关联交易,但是麦当劳集团控股一直是麦当劳McDonald"s Ltd.和金拱门Golden ArchesInvestments Ltd双线的,两者之间可能并不是关联关系。如果这样的话,麦当劳公司向中国收取的特许权使用费就不是关联交易,不会被进行反避税的转让定价调查。

即使为了回避导管公司的税收风险不申请税收协定,把收取特许权的公司设立在香港新加坡这种对境外收入免税的避税地,税收成本也降低到只有10%预提所得税了(增值税境内企业可以抵扣进项税就不计算入税收成本了),比持有部分股份收取分红的25%企业所得税+10%预提所得税要划算的多。

特许权税前100万税后90万税收成本10%,股息税前100万税后67.5万万税收成本32.5%,支付特许权比支付股息的税收成本低225%。所以从税收角度来看特许权使用费的税收成本要比获得股利低太多了,应该尽可能多收取特许权使用费,使公司微利或者亏损,从而降低税收成本。

目前我国反避税的重点从商品转让定价转移到特许权使用费的合理性问题上,但是通过隔断关联关系来回避反避税调查的方法税务局还并没有好的解决办法。

总之,通过这笔交易,不管是间接股权转让还是隔断关联关系的特许权使用费,都可以看出有税收筹划的影子。合规的税收筹划和不合规的避税之间可能只隔一线,能否捅破税收筹划的窗户纸发现避税问题的真相、保卫我国的税收权益,是我国税务局国际税收岗位人员的奋斗目标。

更多资讯及回答请关注华创兆丰

麦当劳品牌的属性是什么?

属性:西式快餐连锁集团

1:西式,这是一种“服务+汉堡包与薯条”的文化,麦当劳的根本所在,麦当劳以西方饮食文化为主导精髓

2:快餐,做快餐,一切的成功源于严谨的械快瘴,如果有餐厅能象M记这样快的话,他一定会成功(肯德基就是其中一个)精髓

3:连锁式经营,所谓连锁式经营,即特许经营是麦当劳称雄世界的重要成功战略。

怎么看待麦当劳正式更名为金拱门呢?

「金拱门」的出现,掀起了一场乡土文化的文艺复兴

从前天(10.25)开始,各位小伙伴一定被下面的图刷屏了。。。

进入中国市场 27 年的麦当劳因改名为金!拱!门!成功地引起了又一场全民狂欢。。。

▲图自:麦当劳/金拱门官网

事情是这样的:今年 1 月 9 日,中信集团旗下的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凯雷投资集团和麦当劳联合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并成立新公司,成为麦当劳未来 20 年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主特许经营商。

新公司要有新气象,那就先从名字开始吧。。。

于是在 10 月 12 日,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的信息显示,麦当劳(中国)有限公司就改名为了金拱门(中国)有限公司。

这下麦当劳在改名「金拱门」的同时还摇身一变成了央企。。。你敢信?

「骚操作」如约而至

事情出来后,广大网友的娱乐精神再次得到淋漓尽致地释放(图片均自网络):

有这样把麦当劳的菜单改得「金」气十足的。。。

也有为全新的「金拱门」重新取菜名的(下面这些菜的原型大概是汉堡、薯条、「吉士蛋麦满分」、可乐、「麦旋风」吧)。。。

▲这个配色、字体真是改出了精髓

还有这种听到改名消息之后快笑死的。。。

麦当劳的生日聚会在换了个名字之后,画风大有突变成大佬们江湖聚会的感觉。。。

还有人翻出了他家的「金拱门」实物。。。

暨南大学表示:你这是在抄袭我!

当然,麦当劳带了这波节奏,其他品牌也一个都别想跑。。。

P.S. 各位觉得我们极客视界可以改成什么名字呢?

本地化之惑

麦当劳改成金拱门被网友如此广泛地传播和讨论,原因之一大概是有些外企的水土不服真的很严重吧。

无独有偶,据悉昨天苹果宣布将在旗下最新的操作系统中带来更多汉化。比如「Touch ID」将被改成「触控 ID」、「Live Photos」改叫「实况照片」、「Dock」变成「程序坞」、「Air Drop」变身「隔空投放」。。。

而回想起三年前 iPhone 6 发布时苹果的那句「Bigger than bigger」起初被中国内地官网翻译成「比更大还更大」,后来经过网友的疯狂嘲讽之后改成了与港台地区相同的「岂止于大」。

以及那句笑死人的「真的笑,笑出声」和「让妈妈开心的礼物,开了又开」。。。苹果的本地化之路走得是真的艰难。。。

而对于这次的系统汉化,苹果的工作人员表示:

每一个名字,我们都是反复琢磨,精挑细选,要选一个合适的名字真的很难。

但即便是这样,苹果心里一方面想 hold 住自己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又想努力接地气的小九九还是在翻译中表露无遗,而结果却弄出了个四不像。(原谅我看到「隔空投放」的时候真的笑笑出声了,你当你是炸弹吗?)

苹果你这样端着难受,我们憋着笑也真的难受。。。

当然,遇到这种水土不服的也不止苹果,比如下面这个。。。

▲「坐和放宽」,这真的是人能翻译出来的吗?

嗯,我知道我在成功。。。

近日,Airbnb爱彼迎的中国区业务负责人葛宏在上任仅四个月就离职。虽然未公布离职原因,但是爱彼迎在国内本土化程度不高、战略不清晰或许是原因之一。

而在今年 3 月,Airbnb 正式将自己的中文名定为「爱彼迎」,并以「用爱彼此相迎」来释义之后,网络上的声音却是大批的「难听」、「别扭」、「一厢情愿」。

相信这些公司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你们明明很努力却被市场、消费者 diss 的样子真的很让人心疼。。。

GEEK君有话说

这一次全民狂欢,巨大的关注度为「金拱门」免费做了一次大型广告,怎么想「金拱门」这波都是血赚。

不过虽然「Golden Arches」直译过来就是「金拱门」,但是无论「Golden Arches」在美国如何如何,「金」和「门」在当代中文的语境里总是会显得有那么一丢丢的「土」,特别是用在餐饮企业的命名中。

万幸我们以后吃的还是「麦当劳」,而不是去吃难听的「金拱门」。

更多有趣有料的问答、look、新鲜科技资讯,尽在——极客视界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