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左,你觉得哪三个游戏2010?

2023-07-31 18:45:03 58阅读

阿甘左,你觉得哪三个游戏2010?

漫威蜘蛛侠 | Marvel's Spider-Man

开发商:Insomniac Games

阿甘左,你觉得哪三个游戏2010?

发行商:Sony Interactive Entertainment

所属平台:PlayStation 4

首发日期:2018年9月7日

属性:漫改、超能力动作游戏

※本文基于PlayStation 4 Pro的体验进行评测

在都市丛林中 发现了超乎想象的绝景

本作的场景是《蜘蛛侠》粉丝们都熟悉的曼哈顿,可视距离非常的长,只要你爬的够高,就可以将整个曼哈顿地区都收在眼中。这种感觉很难用语言描述,想象一下从地面不断踩墙攀上四五百米的高楼,蹲坐在其顶端之后放眼眺望,除了绝景我找不到其他的形容词。

在游戏中可以看到复仇者联盟总部、奥氏集团高楼这些再现原作的建筑之外,还有许多纽约本身所特有的地标建筑,游戏中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对这些地标进行拍照。在地区南边还可以远远的看到自由女神像,虽然游到一半的时候就会被限制在游戏的可活动区域内。但即使如此,本作的地图还是非常的庞大,即使是以小蜘蛛的速度,摆荡到城市的另一端也需要费一番功夫。

说起蜘蛛侠,他在楼宇之间自由穿梭、游弋于无人之地的形象想必已经非常的深入人心了,在本作中对他的这一移动能力做了非常好的还原。在进行跑酷的时候的操作要求不高,只需要按R2就可以在墙上直接起跑,遇到障碍也能以酷炫的动作越过。只要跳起来就可以发射蛛丝,以高楼为支点开始摆荡。这种不被高墙所制约的能力,也让人产生了看到一幢高楼就想去爬爬看的心情。在后期学习技能之后也能够加强探索的快感,游戏内还设置了一些限时挑战,供玩家来提高自身的能力。

虽然在空间上的移动方式非常的爽快,但这速度感同样也带来了一些问题,那就是视角的变化跟不上蜘蛛侠的速度,这种问题在进行潜行战斗的时候体现的尤其明显。当蜘蛛侠从灯柱上对一名敌人进行冲刺突袭的时候,玩家需要再次回到高处以避免被敌人发现,但这时候调整视角的话动作就会显得不够流畅,比较影响节奏感。盲按L2+R2的话也不知道会攀爬到哪去,如果加一个快速调转视角的按键的话想必也能够方便不少。战斗的时候也同样有这种视角调整慢的问题,比如我瞬间闪避了敌人的子弹之后有机会对他进行一击必杀的反击,如果敌人是从我背后开枪的话,就不会出现必杀反击的判定。

▲大部分室内场景都与剧情有关

另外,在任务之外大部分都是室外场景,只有在进入任务的时候会有室内关卡。也就是说可探索区域几乎都是室外场景,虽然听起来比较可惜,但在荡爽了以后我相信大家是不会在意这个的。

最后说说帧数,本作在Pro上运行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稳定,无论是在高楼之间穿梭、还是在火花四溅的街头战斗,目前为止都没有肉眼可见的掉帧现象。整个游戏体验如丝般顺畅,唯有爽这一感想。在传送、死亡与开始任务的时候会有读盘画面,速度也比较快,在这方面没有任何让笔者在游戏中感到不快的部分,非常优秀。

蜘蛛侠的新成长故事

本作讲述的故事基于一个全新的原创宇宙,所以这个故事与目前的蜘蛛侠故事都有所不同。不过大部分反派、设定等基本内容都是相同的,大部分内容也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考据,想必也能满足漫画的读者们。游戏中的彼得帕克已经是一名工作多年的社会人士,并且在本作中已经从号角日报离职、在某个研究所担任科研助手。同时他也作为邻家的小蜘蛛在纽约大街小巷打击犯罪,默默保护着纽约市的和平。

出于不剧透的原因,本文不具体描述游戏剧情。彼得帕克自从成为了蜘蛛侠之后已经过去八年的时间,也与金并、毒蝎等邪恶的大反派进行了多年的周旋,并在与他们的战斗之中逐渐成熟。但即使如此他还有在此之前没有做出过的抉择,这也将决定他是选择作为蜘蛛侠、还是选择作为普通人彼得帕克。虽然整个故事相对来说没有太大的意外与转折,但出色的角色刻画还是让我一口气玩到了最后。但并不是所有角色的刻画都很深入。虽然最终BOSS的刻画很出色,但其他几个反派则稍逊一筹,戏份也不是特别多。

主线剧情之外,游戏的几个支线虽然影响不太大但也在一个侧面刻画了角色形象以及当时纽约的社会现象。最有意思的还是蜘蛛侠的吐槽,从头到尾都能找到许多笑点,把这个游戏当成小蜘蛛的脱口秀也完全没问题。在打不中空中的敌人时,蜘蛛侠还会自嘲说“要是我当时被一只辐射黄蜂叮中就好了——啊这个设定已经被黄蜂女用了吧?”,听着让人嘎嘎大笑。

▲在游戏中有数次操控玛丽简进行潜行的部分

在游戏中除了蜘蛛侠之外也能够操控其他的角色,但操控其他角色的时候都是潜行部分,在剧情推进的时候会让节奏显得比较拖沓。相比蜘蛛侠,玛丽简的潜行部分的设计就比较粗糙。敌人只要不从正面看到你,你就绝对不会被发现,常常会出现在两个敌人的屁股之间潜行穿过的关卡,不免让人在心里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蛛丝到底有几种用法

本作的战斗和以前的「蜘蛛侠:破碎维度」有点相似,不过在动作上要更加的流畅自然,空间移动时的速度感表现得也要更加优秀。在战斗的演出上也做的非常出色,角色的动作、终结技以及运镜手法都相当电影化,看着都舒服。

□键是普通攻击、△键是用蛛丝锁定敌人之后从远处进行攻击,长按的时候都有不同的动作。基本没有组合连续技,大部分都是通过立回来进行战斗。攻击中搭配闪避键还能够做出飞跃头顶、钻裆等特殊闪避,绕到敌人身后进行攻击。

技能树设计的比较简单,分三种不同的方向,每个方向都有三个不同的分支。在升级的时候可以获得1点技能点,用于学习技能。学习了技能之后能做更多不同的事,一些动作也能够得到强化。比如完美闪避了子弹之后按下△键,可以瞬间击倒开枪的敌人;△键+〇键使用的必杀技也能在短时间内连续使用。

▲8种蜘蛛装置

R1用来使用蜘蛛装置,共8种。最开始获得的就是最为人所知的蛛网发射器,通过不断的强化可以升级为更加优秀的性能。效果的区分也做的比较好,但效果有些太强了一点,即使是初始就有的蛛网发射器,配合浮空击落之后就可以直接将敌人黏在地面上。

玩家一共可以获得27套战衣,除了部分战衣以外每套战衣都有不同的属性与战衣技能,有不少实用技能。包括在「复仇者联盟3」里出现的钢铁蜘蛛战衣也能够在游戏中使用,发动战衣技能之后也可以伸出四只钢铁蜘蛛爪进行战斗,非常刺激。此外还能够制造在漫画作品中出现过的恶灵蜘蛛侠、蜘蛛侠2099的战衣,想必也能让漫画读者也满意了。并且这些战衣的外观与技能也相对独立,玩家不必因为战衣的效果,换掉喜欢的外观。

在游戏里有一个计量表叫做专注值,在战斗时可以不断累计。专注值越高伤害也越高,但也可以用来回复生命值、使用必杀技。这个设计可以让蜘蛛侠不用在战斗的时候嗑药或者到处找补给,让玩家也能够尽情投入到游戏之中,是个比较不错的设计。

虽然如此,战斗的重复性还是太强了。主要问题还是敌人的种类与变化模式太少,并且对应模式也比较万能,除了壮硕的敌人都能够直接挑空、电击蛛网基本能无力化所有敌人等等,熟悉以后真的是套路远比困难多。就连BOSS的对应套路也没有太大的变化,不能直接攻击的就按L1+R1来投掷攻击。爽快是爽快,吃多了还是会腻的。不过有追求的玩家也可以搭配人人平等的战衣技能,尝试一拳超人的打法。

在踏破曼哈顿之前 我能做些什么?

总体的玩下来以后,这款作品让我想起了另一款超能力动作冒险游戏「inFAMOUS」,从战斗的模式到收集要素的分布,本作都和这款作品非常相似。虽然「漫威蜘蛛侠」的完成度要更高一些,清理支线和收集要素的过程也要更加有趣一些。

▲彼得帕克的背包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之中

早期开放收集要素的是彼得帕克的背包,分别粘在曼哈顿的各个角落,也不知道他哪来的钱买这么多包。收集到背包以后可以获得一些和蜘蛛侠有关的物品,比如第一次和玛丽简约会时的菜单、第一次自己制作的蛛网发射器等,看着也让人忍不住去收集。如果你是一个了解蜘蛛侠历史的玩家的话,想必能看到不少能够会心一笑的物品。

▲地标“瓦干达大使馆”和小蜘蛛的吐槽

解锁了相机功能之后,地标这一收集要素也会随之解锁。在现实中的纽约,林肯中心、华尔街、布鲁克林大桥等知名的地标也在游戏中出现,并且也是拍照收集任务的一环。虽然是一个收集要素,但在收集的过程中不但没有产生枯燥厌烦的感觉,还不止一次的停下脚步欣赏这些景观,真实旅游观光游戏没错了。在解锁了最后一个战衣配件了以后,还能在迷你地图上显示秘密拍照地点,光是地标还不过瘾的可以在通关后继续纽约的观光之旅。

▲在雷雨天传输数据,会有被闪电击中的风险

剧情到一定程度之后哈利奥斯本的研究所会开放,在不同的研究所里可以接到一系列科研任务。虽然有些任务看着相似,但玩起来是基本不一样,比如同样是通过天线传送信号的任务,一个研究所的要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到达下一个传送点,而在另一个研究所的任务中会被雷劈。从看似相同其实不同的这一任务设计上,可以看到制作组的用心,而不是在另一条路线做同样的事而已。

在四个反派势力都出现以后在城市里还可以清扫他们的仓库,本质上是一个生存式的副本任务,连续击败几波敌人即可完成任务。虽然几个前线基地稍微有些难度,但总体上还是比较无脑的定点清理,这个不太满意。虽然后期能够反复刷,但不如开个斗技场类型的设施去打高分更好一点。

▲潜行挑战

不过类似的项目还有模仿大师的挑战,这个支线挺有挑战性的。共有拆弹、无人机、潜行与战斗这四种挑战,按照完成的时间与各个挑战所对应的条件来获得相应的评分。白金的话只需要达到惊人(二星)等级,但要达到终极(三星)等级的话还需要多加琢磨。

▲在大街上偶尔会遇到与蜘蛛侠互动的行人

但要诟病的一点是游戏里仿佛只有蜘蛛侠一个活人,大部分NPC只有简单的互动,握个手击个掌就完了,没有任何存在感。每次在高楼之间穿梭的时候也只会在地上发生犯罪事件的时候落地,根本没有任何与NPC交流的欲望。虽然NPC做了不少模板,每次上地铁遇到的人也会穿着不同的衣服,不过来回来去都是那一套,还是挺明显的。

A9VG体验总结

在本作之前虽然也有不少蜘蛛侠题材的作品,但本作在流畅性、速度感和爽快感上要远超之前的前辈们,可以说是蜘蛛侠题材作品史上最好玩的游戏也不为过。画面表现、运镜手法以及舞台设置这几个元素相结合,带来的是电影级的体验。在剧情的叙述上也做出了自己的特色,相比漫画与电影作品,本作的反派刻画也别具一种味道。

A9VG为《漫威蜘蛛侠》评分:8.5/10,详情如下:

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区别?

回答如下: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是两种不同品牌的机油,它们的区别在于:

1. 品牌: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是两个不同的品牌,由不同的厂家生产。

2. 型号: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都有多种型号,每种型号的性能和适用范围略有不同。

3. 成分: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的成分配比不同,可能使用不同的基础油和添加剂,因此它们的性能和使用寿命也会有所不同。

4. 价格:由于品牌和成分的不同,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的价格也会有所不同。

总之,阿甘佐疾风和破云机油都是优质的机油品牌,选择哪种机油需要根据车辆的使用情况、厂家建议以及个人喜好作出决定。

阿甘佐机油是国产吗?

是国产

阿甘佐(大连)科技有限公司于2017年07月24日成立。法定代表人姚磊,公司经营范围包括:润滑油、润滑脂、发动机油(液)、变速箱油、液压油、工业齿轮油、汽轮机油、压缩机油、导热油、防锈油、金属加工油(液)、防冻液、汽车尾气处理液、汽车养护品研发、销售、技术推广、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等。

DNF如何对阿甘左使用爱丽丝的香料?

背包里有个任务物品,和阿甘左站在一条直线并且靠近点用就行

选购一款游戏主机?

距离上篇 《游戏主机选购完全指南》 已经有了快两年的时间,在这个不长不短的时间里,游戏主机市场也出现了一些十分有趣的变化,索尼和微软齐头并进,先后发布了 PS4 Pro 和 Xbox One X,让 4K 成了去年游戏领域的关键词,完成了半个世代的更迭。而任天堂则独辟蹊径,靠着独特的玩法和质量极高的第一方作品,在 9 个月内狂卖 1000 万台 Nintendo Switch,势头迅猛。

年末将至,如果你有意让自己新的一年的娱乐生活变得更加精彩(或者就是单纯想挥霍一下自己过剩的年终奖或者压岁钱),考虑购买一台的游戏主机的话,希望该文能帮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主机。

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主机三大家,到底选哪个?国行港行美日行,到底怎么回事?国服港服美日服,玩个游戏就这么难吗!服务及其配套周边主机三大家,到底选哪个?

其实与第一篇文章类似,尽管时间过了很久,但是我的观点依旧还是没变:选购一台游戏主机,其实需要考虑的东西并不多。你只需要记住一句话———主机请根据自己对游戏阵容的喜好来选择。

一般来说,欧美主流的 3A 作品发售平台都会包含 PS4/Xbox One,所以如果你想第一时间玩到《刺客信条》、《使命召唤》、《战地》、《侠盗猎车手》等等一系列的第三方大厂的枪、车、球作品,PS4 或者 Xbox One 都是不错的选择。其实真正能起到决定性因素的,可能就是各个平台的独占游戏了哪个更吸引你了。

其实关于每个平台的独占作品都有什么,网上随意一搜都有很多,你可以自己去看看预告片、媒体和玩家的评价,大概就可以了解一二。下面我仅从我个人角度,谈一谈三个平台分别吸引我的原因。

Playstation

Playstation 平台的独占作品一直都比较强势,所以对我来说,索尼旗下拥有的众多的第一方工作室通常就是质量的保证,Guerrilla Games 的《地平线:零之曙光》、Santa Monica 的《战神》、顽皮狗的《最后的生还者》与《神秘海域》......这些质量极高的第一方作品撑起了 Playstation 的游戏生态,一个游戏机最重要的是什么?当然是游戏阵容啦。

Xbox

Xbox 平台的今年的独占阵容则稍显了弱势一些,相比索尼,Xbox 更赢在了服务的多样性以及宽松程度上,Xbox 的账号政策历来就是最宽松的,允许玩家随意转服、跨服购买,都是相当不错的功能。微软很早就推出了 Xbox Play Anywhere,允许玩家一次购买,就可以在 Xbox/Windows 10 同时拥有该作品,实现了部分作品的跨平台购买、跨平台存档,甚至还有跨平台的联机。

在 2017 年更是推出了「向下兼容功能」,你可以在 Xbox One 上畅玩数百款 Xbox 360 游戏,以及经典的第一代 Xbox 游戏,在同一台主机上运行三个世代的游戏,可以说是微软的黑科技了。

另外,在今年 6 月,微软正式宣布推出 Xbox Game Pass,开创了游戏订阅制度的服务的先河。该服务不仅将包含已经发售了的微软第一方独占作品,还将包括 Xbox One 平台未来发售的重要独占游戏的新作,简单来说,你只需要订阅该服务,就可以在 Xbox 上及时玩到基本所有的微软第一方独占作品了,非常类似 Mac 上的 SetApp 。

Nintendo Switch

Nintendo Switch 应该是今年最独特的硬件,它让无时无刻的主机游戏体验成为了现实,它绝对不是一台掌机,而是一台可以带着走的主机。虽然它的机能不够强大,但是过了这么多年,任天堂似乎才是真正记得什么叫做「有趣」的游戏和体验,左右 Joy-Con 的设计让你随时可以与好友来两盘,《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和《超级马力欧奥德赛》更是双双成为了去年的满分之作,同时,独立游戏在 Switch 上迎来了 一大波热潮,随着中文游戏的不断增加,Switch 可能是今年国内讨论度最高的游戏主机。

Tips: 我需要买 PS4 Pro 或者 Xbox One X 吗?

PS4 Pro/Xbox One X 分别是索尼和微软推出的「半世代」主机产品,可以完全兼容自家的所有的硬件、软件和服务,唯一的区别就是外观与机能。这两款主机在思路上类似,即带给主机玩家 4K/HDR 的游戏体验,但由于主机的特性,想要实现较好的画面效果需要厂商的来进行适配,所以大多可以实现 4K/HDR 的作品为第一方作品,由于机能强大,Xbox One X 做的远比 PS4 Pro 要好,有一大批第三方游戏都提供了原生 4K 支持或更新包支持。如果你预算充足,拥有 4K 显示设备,这两款自然是你的最佳选择。(这并不意味着游戏在普通 PS4/Xbox One 上运行的会很糟糕)

国行港行美日行,到底怎么回事?

注:

PSN(Playstation Network)与 Xbox Live 分别为索尼和微软的游戏网络账号服务。DLC 即 Downloadable Content,意思是追加怎么玩内容,是对游戏内容的后续补充,有些付费,有些免费。

由于特殊国情,造成了游戏主机版本鱼龙混杂,让人摸不到头脑的情况。不过随着国行 PS4 和 Xbox 的解锁,以及 Switch 完全不锁区/不锁区的新政策,版本的选购已经比原来简单了很多。

Playstation

目前 PS4 根据销售地区的不同,我们能够买到港版、美版、日版、欧版、国行这几种版本。(港/美/日/欧版本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为了方便说明后文统称「海外版」)国行版和海外版具体的区别,我想这张表格就可以很好地说明问题。

虽然原生的国行系统无法登录外服,但是在 2015 年的某次系统更新后,索尼推出了 PS4 账户备份/还原功能,也就是说,现在的国行,只要经过备份系统账户/还原这一步骤后,可以实现国行的成功解锁,顺利登陆外服(方法请自行某宝)。再加上国行还有两年保修,出现问题时也更加省心。

PS4 到今天为止一共拥有三种: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最左侧的初版 PS4 已经停产,买新不买旧,就不要考虑它了。PS4 Slim 比初版 PS4 更轻薄、更安静(性能上无差异),而性能更强的 Pro 自然也更厚。PS4 Pro 只有 1T 容量版本,而 PS4 Slim 有 500G 和 1T 容量两个版本。最新的系统支持外接最大 8T 的 USB3.0 移动硬盘,所以空间什么的,基本不用担心。

从左到右,分别为:初版 PS4、PS4 Slim 和 PS4 Pro

Xbox

与 PS4 类似,Xbox One 目前也分成了海外版和国行版这两种,但是由于 Xbox 国行的解锁方法实在是过于简单,让我没有理由不推荐有保修又能上外服的国行......所以请大家用力买国行版本就可以了,真的很方便。

具体解锁方法请看 这里,该方法适用于所有国行 Xbox One、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微软到目前也只有三种型号的 Xbox,即 Xbox、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最左侧的初版 Xbox 已经停产,所以也不用考虑。Xbox One S 比初版 Xbox 更轻薄、更安静(性能上无明显差异),移除了笨重的外置电源,同时加入了 4K 的蓝光播放器功能,而 Xbox One X 在增加性能的同时竟然缩小了机身,可以说要赞美微软的工业设计了 🌚。

从左到右,分别为:Xbox 初版、Xbox One S 和 Xbox One X

Nintendo Switch

对于 Nintendo Switch 的政策,一句话总结就是「任天堂,你变了」。相比起 Wii U 时代的锁区/锁服的做法,任天堂这次全面开放,不管是港版/日版/美版还是全球任意一个版本,都可以运行任意地区的卡带,实体版一律不锁区,不会有任何的地区上的限制。简单来说,就是看好价格,买哪个版本的都可以。(唯一区别是港版为英式插头)

国服港服美日服,玩个游戏就这么难吗!

与 App Store 类似,PS4、Xbox One 和 Switch 会根据地区的不同,商城也被划分为了不同区域,然而在具体的账号政策上却有所不同。

Playstation

通常来说,PS4 需要一个港服账号就可以满足你日常的所有需求,注册方法也没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只需要打开 官网,在选择国家/地区时选「香港」即可,港服提供了简体中文的版本的网页和商店,除了某些独立游戏,正常的 3A 大作都会按时上架,并且有着较好的中文支持,可以说是国内 PS4 玩家的「主战场」。

不过其他服总会有一些让你心动的东西,比如最近大火的《堡垒之夜》的吃鸡模式,港服就并未上架,你需要注册美服账号,创建新的用户,登陆并怎么玩。

与 App Store 类似,理论上来说,你的 PSN 账号一旦确定了地区,就不能修改了,所选地区为「香港」的账号只能访问港服,不能访问/怎么玩美服的内容。

海外版 PS4 可以自由创建/登陆任意服的 PSN 账号,国行版 PS4 的朋友请还是求助朋友或者某宝。

Xbox

相比 PSN,Xbox 的账号政策则要宽松许多,你需要先 注册 一个微软账户,一旦你的账户登录之后,进入系统-语言和区域-位置,可以随意选择全球任意一个地区的卖场购买游戏(你也可以在 Windows 10 中的系统设置里更改语言和地区,有同样的作用)

简单来说,Xbox 的账号政策为:一个账号,走遍全球。

Nintendo Switch

Switch 的账号政策其实与 PSN 类似,只不过唯一一点不同的为,在 注册账号 的时候,国家/地区请选择鬼子、美国或者欧洲国家,因为港服目前并没有开放,创建的账号是无法使用 eshop 和联机的。

你可以创建多个地区的账号,并在 Switch 上登陆,方便的切换不同的卖场。

任天堂账号一旦确定了地区,只能访问所选地区的 Eshop,不能跨服访问。你可以在 账号官网 更改所在地区,但是必须清空账号中的所有余额。所以我的建议是,分别注册日区/美区两个账号,分别登陆在 Switch 上,可以避免换区需要清空余额的烦恼。

详细的 Q&A 可以查看微博 @NintendoSwitch 的 置顶博文。

Tips:关于 Playstation Plus 和 Xbox Live Gold

目前 PS4 和 Xbox one 皆采用了付费联网的政策,简单来说就是,只有付费会员(PSN Plus/Xbox Live Gold)才能联机对战,会员的价格基本都在一年 200 元人民币左右。当然,会员是有福利的,会员每个月都会赠送 2~3 款左右的免费游戏,一年下来,其实赠送的游戏总结就已经远远超过了充值会员的价格,所以假如你经常玩联机游戏,还是建议充值会员来的值一点。(Switch 在未来也会有,暂时没有推出,目前为免费联机)

Tips:关于支付方式

PSN 港服与 Xbox Live 港服都支持支付宝购买,你也可以选择某宝购买点卡。

Switch 的日区/美区 eshop 支持国内发行的 Visa 全币/双币信用卡(美区记得地址填免税州),你也可以选择某宝购买点卡。

服务及其配套周边

实体版 or 数字版?

随着近几年数字分发渠道越来越便利,我们已经很难在 PC 平台上看到实体版的光盘了。然而在主机平台,实体版依旧占了很大一部分的销售份额,一是因为实体版会给玩家一种收藏感,二是因为可以通过出售二手卖掉自己不喜欢的游戏。在购买实体版的时候需要注意:有些游戏的中文只会在港版才有(PS4/Xbox One 都是如此,Switch 不同)。假如你喜欢数字版,由于支持提前预载的特性,故能比实体版的玩家先玩到最新发售的游戏,唯一的缺点就是你可能需要一个容量大点的硬盘,并且无法出售二手。

网络加速

其实不管是索尼、微软还是任天堂,网络状况一直是玩家经常吐槽的一点。不管是打开商店还是游戏联机,在不启用专门的加速器的情况下,可能经常会出现各种小问题。如果你经常需要用到主机的联网功能,建议购入专门的主机游戏加速器。

硬盘扩展性

目前,不管是 PS4 还是 Xbox One 的基本款的容量都是 500G,但是面对当今游戏动辄 40~50G 的大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 500G 似乎也显得捉襟见肘。幸运的是,PS4 和 Xbox One 都支持了外置硬盘进行扩展,通过 USB 即插即用,十分方便。(该硬盘不能用作普通移动硬盘使用)

如果你觉得的不够方便,PS4 也可自行更换硬盘(教程),缺点是游戏需要重新怎么玩。

对于 Switch 来说,我的个人建议就是,请买一个容量较大的 micro SD 卡,因为 Switch 游戏虽然看似每个都不大,但是由于暂时不支持导出存档或者云存档等功能,换存储卡=丢掉游戏存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另外,随着《Doom》、《上古卷轴5》、《黑色洛城》这种级别作品的发售,一个至少 64G 的存储卡可以说是必需品了。

手柄

手感是一个较为主观的感受,每个人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感受也不尽相同。从大多数人的反馈来看,Xbox 的手柄的握持感是明显好于 PS4 的。相比 PS4 手柄,Xbox One 手柄提供了更多的振动反馈,除了底部的两个振动马达之外,在 LT/RT 两个按键处又多添加了两个马达,这点在玩赛车或是射击类游戏时尤其明显。

在 2015 年的 E3 展前发布会微软上公布了精英版 Xbox One 手柄,新增两个辅助按键,可替换十字键和摇杆等设定更加可以满足高玩的需求,特别针对竞速类、格斗类和射击类游戏优化,可以提升操作手感,唯一缺点是价格较贵,国行版售价 1099 元。

至于 Switch 的手柄,由于造型多样,握持方法也实在太多,我只能说,手感不算太差,日常用起来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为了玩法的多样而牺牲一些人体工学,可以理解。如果你坐在电视前玩 Switch 的时间较多的话,任天堂的官方的 Switch Pro Controller 可以大大提升你的游戏体验。

本文篇幅有限,涵盖的内容也不是十分全面,如果错误,欢迎指出。

祝大家游戏愉快,Life is short,play more。🎮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