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4和4s的区别,为什么苹果至今还非常受人欢迎?

2023-07-21 21:25:04 61阅读

iphone4和4s的区别,为什么苹果至今还非常受人欢迎?

为什么苹果手机如此受欢迎?这是很多安卓用户一直想不通的点,不就一部手机嘛,你还能玩出花来?并且现在安卓手机得亮点也多,快充、5G、曲面屏等,哪一样不是把苹果按在地上摩擦,但为何iPhone有这么大的魅力?

作为一名长期双机党,同时拥有苹果和安卓的用户,我来说说我的一点看法:

iphone4和4s的区别,为什么苹果至今还非常受人欢迎?

简单便捷才是人机交互的核心:

很多人吐槽IOS系统比较封闭,但是忽略了一个很核心的问题,之所以封闭,就是为了体验更好。并且苹果手机只是在跨设备的交互上显得有点呆板,就手机本身的使用来说,还是很细致入微的,下面就举个例子吧。

就说这暗黑模式,国内有多少厂家怎么推都推不动,像魅族这种小厂不得已自己适配。但是其余几家大厂就是不为所动,主要是机型太多,并且这软件也很多,工作量大。但是苹果一声令下,以微信为首的“钉子户”就马上适配了暗黑模式,并且这暗黑模式并不是简单粗暴的把背景变黑,也充分考虑到了图片、look以及小程序、公众号等,形成一种色彩鲜明的的暗黑体验,比任何一家安卓手机的暗黑模式都强。并且苹果手机不需要单独的去调,只要系统一切换到暗黑模式,那整个软件就全部变了,这比很多安卓手机的无缝对接做得好。

把简单的事情做到极致

俗话说,没有短板就是最大的长处,苹果手机不敢说没有短板,但确实是最均衡的水桶机,并且苹果把手机这个物件做到了极致,当成工艺品来做。

手机说到底就两个核心点:好用+耐用。好用的核心就是流畅,耐用的核心就是质量好,所以这两点就是苹果手机这么受欢迎的秘诀所在。

苹果手机的之所以这么流畅,那是硬件+系统+软件三者的强强结合,以今年的iPhone11为例,A13仿生芯片+IOS13,其功能和流畅度足以领先其他对手,至于软件质量,IOS系统也是独一份,不符合苹果规则的直接下架,这种绝对主导权在一定程度上就提升了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另外就是耐用,这主要是苹果手机的做工好,这一点业内是公认的,看看富士康的下游供应链,有多少公司以为苹果供货为荣。连京东方的OLED都没通过苹果认证,可见要求有多严。并且苹果的售后在手机圈绝对是神话一样的存在,之前基本都是换新机的,只是被黄牛钻空子后区别对待了,但即使这样,苹果的售后在手机圈一样是最顶级的一批。当然后续服务还包括一年一升级的IOS系统,现在的安卓手机基本两年后就不怎么升级了,但苹果机型少,四五年后一样适配,这点就很良心。

所以iPhone11在大边框、宽刘海、没有4G、没有快充的前提下就凭借系统优势和出色的做工吸引不少人,销量一路狂奔,说到底并不是iPhone11多么优秀,而是苹果把消费者内心深处最在意的两个点get到了,加上后期手机保值,算下来实际上也没那么贵。在足够大的优势面前,劣势就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不可否认,苹果这种高溢价的品牌现在已经名声在外了,品牌因素也是一个关键点,这就跟特斯拉的毛豆3依然比国产蔚来、小鹏卖得好的原因,人家品牌起点高,这就是优势。

苹果手机提前激活序列号是什么意思?

针对于这个问题,我感觉我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根据你提供的截图!

第一点:值得怀疑的是,看我给你划的红线部位的,全新裸机?记住一点苹果公司,不会有什么苹果裸机出现在市面上,这个是不允许的!这样的机器我说个白话,就是别人买了原封机以后,拆封激活完,又让商家回收的,正常这样的机器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他说提前激活的,苹果公司不会提前激活手机,就连我们这样的经销商再发售前也是不能激活任何一个产品的!重点来了,也就是说这台机器激活了多长的时间,充电次数多少,回收来之前,这台机器上家有没有用过!这个要了解清楚,全新的定义很广,上家既然用了激活了多久!只不过外观看上去全新,一般保护好都没有问题。我们行内叫冲新机,但是也却确实是二手机!所以你必须了解清楚这个!一定问清楚商家

第二点:看套餐一,全新原封,未激活,这就是卖的正儿八经的国行原封货了,所谓正品国行原封,意思如其名,就是原封包装,这一点一般商家给你说的,一般就没问题,毕竟价位在那放着呢!现在11pro 11 Pro max256拿货价在8100多 8500多,这是正常的价格范围!商家在其价格基础上➕200-500属于正常!

第三点,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好货不便宜,便宜无好货!苹果水太深,尽量不要贪图便宜,以免花大钱也买不到好机器,那就得不偿失了!

综上所述,希望我给你的回答能解决你的问题!很高兴为您解答,有需要可以加个关注!

本人苹果X目前版本在123?

本文由「果师兄APP」出品,「果师兄」支持苹果手机微信、照片、通讯录等各种数据恢复。

流畅度

iOS 12.4正式版在流畅度体验上,是所有iPhone用户公认好评的,无论在动画过渡还是App切换上都非常流畅。苹果为iOS 12.4共推出7个测试版,最终的iOS 12.4正式版稳定性是很好的,iPhone X升级后也是十分流畅。

信号问题

iOS 12.4正式版调制解调器版本从iOS 12.3.1版本的1.05.04升级为现在的1.06.02,iPhone X用户升级后表示:信号变好了!iPhone X信号改善的主要表现在4G 断流、WiFi重新连接的问题在iOS 12.4中得到修复,信号显示也增强。如果你iPhone X信号不佳,特别是英特尔基带的iPhone X用户,建议升级。

续航和发烫问题

在续航和发烫问题上,iPhone X用户的升级体验还是大不相同,和以往更新iOS 版本一样,有用户在更新后出现发烫和掉电快的情况,但大部分iPhone X用户表示基本没有变化,续航和发热的表现还是可以接受的。

Bug修复问题

另外,iOS 12.4还修复了图片重启、电量显示错误等Bug,蜂窝数据情况下游戏中突然发烫闪退的问题,以及第三方输入法切换方式闪退的问题。可以说iOS 12.4是目前iOS 12历代中最稳定的版本了。

iOS 12.4还新增了iPhone迁移功能,因为是在激活iPhone时使用,因此有苹果用户表示“鸡肋”,但使用后发现比iCloud备份好很多,又快又稳。「果师兄」建议,iPhone X用户可以升级iOS 12.4版本,或者可以关注我们,为您持续更新iOS 12.4的最新动态。

在火力隐身航电和航程上有差别之外?

四代机的性能提升是全方位的。我来补充一下四代机在气动性能上的优异设计带来的巨大收益。

超音速机动性

三代机非常重视跨音速机动,也就是0.9-1.2马赫速度区间的机动,比如F-16在低空0.6-1.2马赫区间可以做到7G的过载,0.8马赫-1.0马赫区间能做9G过载(飞行员甚至拉出过10个G也没事),但是由于超音速时激波阻力替代其他因素成为最大阻力来源,三代机的气动外形此时无法适应,表现为超音速下的升阻比大大降低,通常只有1.5-3;同时为了进行对超音速升力和重力进行配平,可动翼面偏转较大,用于机动的可偏转角度余量很小。因此三代机普遍无法再超音速下进行大过载机动。

而四代机由于按照严格的“面积率”修型,使得不同位置的截面积大体相等,大大减小了超音速下的激波阻力,从而将超音速升阻比大大提升。采用面积率规则的四代机典型特征就是有一个“蜂腰”,即机腹从机翼根部位置开始收窄,到了尾喷管附近再加宽,以抵消机翼截面积变化引起的总体截面积变化。这种特征在歼20和F22上都非常明显:

在这样的优化下,歼20的升阻比不小于5.4,F22升阻比达到了6。这就为四代机的超音速巡航提供了前提条件。F-22可以超音速巡航大家都知道了,按照歼-20的升阻比来推算,即使使用AL-31F发动机,也是可以超音速巡航的:

AL-31F 发动机推力曲线图。在15KM,高空以1.5M飞行时,AL-31F可以产生40KN左右的推力,而歼20按照超音速升阻比5.4算的话只需要5.5吨推力,所以两台AL-31F完全可以支持歼20做超音速巡航。这就是四代机在气动优化上产生的巨大收益。

此外在超音速下,飞机的升力中心将大幅后移,将产生一个较大的低头力矩,此时为了保证配平,必须偏转可动翼面,比如向下偏转平尾,或向上偏转鸭翼。这将导致超音速状态下可以用于进行过载机动的可偏转角大大减少,也是三代机做不了大过载机动的原因。下图是F-22的飞行包线:

可以看到F-22的5G过载飞行包线包住的面积是F-15的好几倍,不过F-35肥电就显得比较而可怜(谁让你肥)。F-22在1.5马赫下可以做6.5G的过载机动,这个机动能力绝对是傲视群雄的,意味着它即便不靠隐身,也能在超音速下像老鹰捉小鸡一样吊打除F-14以外的任何一款三代机;

米格-29和F-16的飞行包线。可以看到在1.8马赫的时候就只有3G的过载。而大多数三代机在超音速区间也就是4个G的过载。

而且四代机超音速机动性强还有个好处就是可以大大压缩三代机发射的中距弹的不可逃逸区,反过来,凭借超音速下的高机动性,则可以大大增加自己发射的中距弹的不可逃逸区。根据中距弹的公式,如果敌机以0.9M进行飞行,做8G过载的话,就需要30G过载导弹才能保证击中;而当目标在1.4M下以6G飞行的情况下,这种导弹的不可逃逸区几乎为0,也就是没有办法击中。现今最先进的主动中距弹是可以达到50G的过载,应对1.5马赫下6G机动的目标,不可逃逸区仅是1.5马赫下3.5G机动目标的1/3。换句话说如果一款主动弹打Mig-29可以保证30公里内命中,打F-22就只有10公里内才能命中。

至于歼20,虽然飞行包线是绝密信息,不可能对外公布。但引用飞行员的话说:“一旦进入超音速就是它的天下了”,对它的超音速机动性也能略知一二。

攻角

由于矢量发动机和脱体涡流的有效利用,四代机通常比三代机有更大的攻角。

涡流分为两种,一种是翼尖涡流,一种是脱体涡流。翼尖涡流是一种有害涡流,会产生负升力;而脱体涡流由于机翼上下翼面的压差,导致流体的横向流动,与流体相对机翼的纵向移动在脱离机翼后所合成的螺旋状流动。脱体涡沿展向流过主翼面上表面时,会不断吸收机翼边界的能量,从而使翼面上的气动压力很低,也就是说总压系数具有很大的负值。这个负压产生了向上吸的效果,实际上给机翼产生了正的升力。脱体涡流还有个好处就是在飞机攻角增大时,延缓附面层的分离,使得飞机的失速攻角增大。这在实战中的好处不言而喻。

有涡流发生器的机翼可以延缓附面层脱离

F-35和F-16最大攻角的对比,F-35可达55°,F-16 30°

虽然三代机开始各国就普遍在飞机上增加了涡流发生器,但是相比四代机还是过于初级。

JF-17 枭龙战机,可以看到边条翼可以拉出两条涡流;

下面是歼20的涡流发生器的设计:

可见歼20共有8条脱体涡流,分别在进气口前缘、鸭翼前缘,边条与主翼根部,主翼前缘

F22最多有6条脱体涡流,在进气口前缘,边条翼和主翼根部,主翼前缘

这些涡流对升力的增加和延缓附面层的破裂使得四代机的失速性能和升力系数都远远大于三代机。

为什么还多人都还认为苹果系统比安卓流畅?

因为是事实!因为是事实!因为是事实!

你可能是iOS或是Android的忠实粉丝,那相信你也被这么提问过,现在的iOS和Android哪一个更流畅?这个问题从两个系统开始到现在,随着每一次更新而被提及,用户为两者谁更流畅而争论不休,甚至发展成粉丝间的圣战。但事实证明,流畅这个命题实在太主观意见了。

但大部分人还是觉得iOS会比较流畅,这里,我们还是先说说区别吧。

首先,让我们感觉到系统的流畅的器官是人眼,时刻捕捉屏幕的每一次刷新,关系到系统的响应机制。在iOS上,系统响应的优先级是Touch→Media→Service→OS,分别对应是触摸→媒体→服务→操作系统,这里面触摸反馈是最优先响应的,所以能给人反应迅速的系统特点。

而Android的响应优先级是App→Framework→lib→Kernel,对应的应用程序→框架→系统→内核,而屏幕响应是在系统层,这也让很多人感觉Android不如iOS流畅的原因。

还有一个是图形处理器GPU,它是系统流畅性的核心硬件之一。但这里我们说是软件系统,苹果一贯领先的硬件我们暂且不提。

再者是开发和运行环境,众所周知Android的编程语言是Java,跑在Dalvik虚拟机上的,早期用来抢占市场2.x版本,流畅性确实不怎么样。但经过这些年谷歌的优化,3.x、4.0、4.1、5.x这些版本的渲染机制都有了很大的变化。

特别是Android 4.4时候的ART模式,让虚拟机运行减少了本地翻译的工程量,卡顿问题也大幅缓解。到了现在的6.x和7.x基本都只是修修补补。

另一边是iOS,编程语言是Objective-C,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基于苹果封闭的生态链,iOS系统适配的机型很少,即使有毛病也能很快解决。总的来说,现在的Android是一个很完善的操作系统,在流畅的程度上不弱于iOS。

但大多时候Android就真不如iOS,我们对比一下两个系统的根本区别。

Android系统开源 —— iOS系统闭源

Android系统适配不同类型设备 —— iOS系统仅支持自家手机平板

Android系统兼容不同外接设备 —— iOS系统仅支持苹果认证设备

Android设备由多家厂商提供 —— iOS设备由苹果垄断独产

发现问题没有?适配Android的那么多设备,每一次系统更新,开发者需要为每一部Android做出权衡。尽管谷歌在新系统适配上,可以将亲儿子(Nexus、Pixel系列)的优化做到极致,但这放到APP开发可行不通。

每一款应用都应该以更多适配机型为前提,这对于Android开发者来说,面对那么多分辨率的安卓设备就够头疼了。反之,iOS开发可以专心极致优化,因为适配的就那几款设备,交互的效果也可以多做一点。如果细心,你会发现在王者农药上,特效全开的iOS画面会比Android更绚丽一点,而且流畅度完全不降。

由于Android系统是开源的,导致在这上面的APP良莠不齐,这对大部分安卓手机来说不也如此吗。记得在很早之前,可可入手过一部HTC G13,那是一部彻彻底底的奸商机(这里指经销商),它将很多垃圾APP一股脑塞到内置ROM里面,导致原本只有512MB的闪存硬生生被砍掉一半,没办法在应用内删除。

而且还锁死了BootLoader,让你没办法通过一般的刷机解决问题。到后来,虽然绕过BootLoader线刷recovery搞定了,但也让我对Android系统抱起了十二分敬意。

现在的Android手机固然不存在这种恶意捆绑,但开源的弊端还是显而易见。那就是各品牌的Android手机仍充斥着厂商所谓的订制化,将手机界面乱改一通,起一个别人看不懂的名字加OS,就俨然像自己开发的系统一样。甚至照搬iOS的UI设计,什么使用N个月不卡,我差点就信了。

我知道很多人想说iOS的伪后台机制,这种类似休眠的作弊,不像安卓的多进程耿直后台,占用的资源很少,所以才让iOS万年流畅。 针对这点,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