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弘怎么死的,武则天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2023-07-09 09:15:03 48阅读

李弘怎么死的,武则天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武则天是中国大一统王朝唯一的女皇帝。关于她的神秘记载非常多,最出名的是袁天罡为幼小的武则天称骨算命,他的父亲以小儿子身份给武则天看的相,袁天罡称若为女子必为帝王。唐太宗晚年,民间盛传:“唐三世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请袁天罡的弟子李淳风推算了,女主在李世民的后宫,但是此事不了了之。据说推算的结果无损大唐国运,反而有利,李世民也就作罢了。

武则天是怎么样一步一步做到皇帝的呐?

李弘怎么死的,武则天为什么能当上皇帝?

唐朝女性社会地位史无前例的高。

唐朝是个特殊的朝代,女性地位比前后的统一王朝都要高。唐朝前代王朝起源于南北朝的北魏,北魏虽然有孝文帝改革,但是北方的王朝始终处于“胡化”和“汉化”交替冲突之中,多元文化在唐朝纷纷绽放,互相影响。女性纷纷参加社会的各项活动,参政议政的活跃性非常高。

下面举几个例子,看看唐朝女性的社会地位。

1.现在出土的唐朝彩俑里面,发现有不少女性骑马的彩俑,据此推断在唐朝女性骑马应该是个常见的事情了。(唐朝《虢国夫人游春图》)

2.李渊的女儿,曾经在起兵时散尽家财,招募了7万人马,被称为“娘子军”,“娘子关”的得名就是因为她。

3.唐朝对女性的婚姻约束力也不强,在唐朝律法里面,规定了“和离”制度,就是类似于现在的“协议离婚”,女性可以提出离婚。在唐朝百姓眼里再婚再嫁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奇怪。据史书记载,唐朝有123位公主史册留名,其中23位离婚再嫁,3位三嫁,离婚比列是相当高的。(唐朝的和离制度,就是现在的协议离婚)

4.参与政治事务最高的就是武则天了,她做了大周的皇帝。

唐朝女性社会地位高,是武则天称帝的最基础的社会原因。

武则天后宫上位。

武则天原来是李世民时期的后宫才人,李世民晚年因为伤病不能需要人照顾,太子李治和武则天因照顾李世民的时候熟悉起来,长达三年的时间,感情是慢慢培养起来的。

唐太宗驾崩后,后宫没有生育的嫔妃被送到感业寺出家,武则天也在其中。李治对她念念不忘,也常到感业寺逛逛,目标就是武则天。等一年的服孝期满后,已经怀孕的武则天被接入宫中。李治耍了了一个小聪明,知道自己的王皇后同萧淑妃争宠,利用王皇后的手引进武则天同萧淑妃争宠。

武则天美貌无人可挡,很快受宠于李治,后宫成了王皇后、萧淑妃、武昭仪的三女争宠时代。(才人武媚娘剧照)

655年,武则天在李义府、许敬宗、崔义玄等大臣的支持下,决定废除王皇后和萧淑妃,改立武则天为皇后。

武则天协助李治,铲除元老派势力。

李世民去世后,曾经安排了几个顾命大臣帮助李治。李治继位后,感觉自己的施政屡屡受到压制,为了消除元老派势力,立武则天为后就是为了寻找坚定政治盟友。支持武则天为后的大臣和武则天就是李治的政治盟友。

659年,李治和武则天商量后,将长孙无忌等元老派主要官员贬出京师,李治大权独揽 ,武则天也在朝堂上逐步培养自己的政治势力。(皇后武则天剧照)

不过李治是个病秧子,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被授予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利。675年,李治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处理国家大事,这一提议遭到当朝宰相们的一致反对,得知消息后武则天感觉到宰相的权利太大,影响了她把控权利。随即召集了一批文人,修书编书,参政议政,分割宰相的权利。这一年李治和武则天的儿子太子李弘也病故了。

废立皇帝,则天摄政,铲除唐王室反对势力。

武则天在李治病重的时间内处理军国大事,朝堂的势力也逐渐壮大。683年,唐高宗李治病亡,他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即位,是谓唐中宗。李显非常宠幸自己的韦皇后,提拔自己的丈人为侍中,却遭到大臣的阻拦,李显的名言出现了:

“我以天下与韦玄贞,何不可!而惜侍中邪!”

意思是李显可以把天下让给韦玄贞(李显的岳父),还吝惜一个小小的侍中吗!

这话传到武则天耳中后,心里非常不舒服,于是决定废了这个不争气的儿子。684年李显被废为庐陵王,改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谓唐睿宗,自己临朝称制,自己管理朝政。

这引起忠于唐王室的势力的强烈不满,徐敬业起兵造反,但是不久就被镇压。为了防止唐朝皇室其他人造反,她设置秘密奏报制度,并利用索元礼、来俊臣、周兴等众多酷吏,主要针对唐王室准备谋反人员 。一时间唐朝王室和大臣都风声鹤唳,唐朝王室被铲除殆尽,只剩下弱小,也被发配到岭南。处理完反对势力后,这些酷吏们的末日也到来了,原来重用的酷吏们纷纷被处死,武则天的政治手段是非常厉害的。

武则天导演称帝。

690年,朝廷上下都是武则天任命亲信的人,主要权利都在自己手中。9月,大臣傅游艺率领900多关中的百姓上表,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称帝,武则天没有准许。此后,文武百官、皇室宗亲、京城百姓、沙门道士等16万人上表改制,自己的儿子唐睿宗李旦也要求赐姓为武。武则天这下同意了,9月9日,武则天改唐为周,尊号为“圣神皇帝”。(武则天皇帝照)

附注:狄大人有话说!

698年,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想要谋求太子之位,他们劝说武则天说:古代没有立异姓人做太子的。目的非常明确,他们想做太子。

我们的狄仁杰大人正在武则天的中枢机构,他说:

“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太帝以二子托陛下。陛下今乃欲移之他族,无乃非天意乎!且姑侄之与母子孰亲?陛下立子,则千秋万岁后,配食太庙,承继无穷;立侄,则未闻侄为天子而祔姑于庙者也。”

狄仁杰一番对话,让武则天坚定立自己的儿子为继承人。据文献记载,武则天当时做了一个梦,梦到一个鹦鹉的两个翅膀折断了,请狄仁杰解梦。狄仁杰说鹦鹉者是代表武则天的姓氏“武”,两个翅膀是他的两个儿子李显、李旦,如果起用自己的两个儿子,则鹦鹉的翅膀就好了,可以展翅高翔。此后,武则天再也没有立自己侄子的心思,秘密将自己的儿子李显接回洛阳,立为皇太子。

“元芳你怎么看?”

李治有一个心很毒辣的老婆武则天?

一代女皇武则天,为了称帝,大肆屠戮李唐宗室,倒在她屠刀下的李唐宗室有34人,她自己的亲人有23人。李治有武则天这样一个老婆,不知道是他的幸事还是不幸,但是对他的儿子们来说,肯定是一件不幸的事。

李治一共生下八个儿子,分别是:

长子燕王李忠,宫人刘氏所生;次子原悼王李孝,宫人郑氏所生;

三子泽王李上金,宫人杨氏所生;四子许王李素节,萧淑妃所生;

五子孝敬皇帝李弘,武后所生;六子章怀太子李贤,武后所生;

七子唐中宗李显,武后所生;八子唐睿宗李旦,武后所生。

唐高宗李治影视形象

燕王李忠

李忠(643-664年),贞观十七年出生于东宫,母亲为宫人刘氏。贞观二十年(646年),3岁的李忠被李世民封为陈王,永徽元年(650年),李忠被自己的父亲高宗李治封为雍州牧。

当时高宗的皇后王氏没有子嗣,因为李忠的母亲出身卑微,所以李忠被过继给王皇后,在王皇后舅舅柳奭和长孙无忌的运作下,永徽三年(652年),高宗册立李忠为太子,这一年李忠9岁。

永徽六年(655年),李忠举行了成年加冠礼,同年10月,高宗废黜了王皇后的皇后之位,改立武昭仪为皇后,李忠遂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当时的礼部尚书许敬宗为迎合武则天,上书劝说高宗,李忠并非嫡子,应该废了他的太子之位,改立李弘(武则天长子)为太子,李治同意了他的建议。

燕王李忠影视形象

显庆元年(656年),李治废黜了李忠的太子之位,降封其为梁王,改立李弘为太子。

李忠年龄渐长后,常常惊恐不能自安,有时甚至偷穿妇人的衣服,来防备刺客。而且经常做怪梦,常常自己占卜。显庆五年(660年)七月初六日,因事情败露,唐高宗将李忠废为庶民,迁到黔州居住,囚禁在黔州李承乾的故宅。

麟德元年(664年),武则天指使许敬宗诬奏上官仪、王伏胜与李忠阴谋背叛朝廷。同年十二月十五日,唐高宗将李忠赐死在黔州住所。李忠死时年仅二十二岁,无子嗣。

神龙元年(705年),追封燕王,追赠太尉、扬州大都督,陪葬于乾陵。

原悼王李孝

唐高宗李治第二子,宫人郑氏所生,永徽元年(650年),封许王,与弟李上金、李素节同日封王。永徽三年(652年),拜为并州都督。显庆三年(658年),累除遂州刺史。麟德元年(664年)去世,赠益州大都督,谥号悼。

神龙初年,被追赠为原王、司徒、益州大都督。

武则天影视形象

泽王李上金

李上金是李治的第三个儿子,母亲为宫人杨氏。永徽元年(650年)被封为杞王。

因为武则天厌恶他的母亲,连带着他也被武则天厌恶,一些投机取巧的小人察觉到此事,为了迎合武则天找了一个罪名削去上金的官位与封邑,将他安置在澧州。

嗣圣元年(684年),高宗去世,李上金与李素节、义阳公主、宣城公主为高宗奔丧,之后李上金被封为毕王,后又改为泽王。

李治影视形象

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诬陷李上金与李素节谋反,两人被召回洛阳交付御史台处理,李上金愤而自杀,他的七个儿子全被流放显州,其中李义珍、李义玫、李义璋、李义环、李义瑾、李义璲都死在当地,仅剩李义珣存活。

唐中宗复位后,恢复李上金的官爵及姓氏,并以李义珣为嗣泽王。后被葬在乾陵陪葬。

许王李素节

李素节是李治的第四个儿子,生母为萧淑妃。永徽元年(650年),李素节被封为雍王。幼年的李素节机敏好学,能日诵古诗五百余言,因此深得高宗的喜爱。

当初武则天还不是皇后的时候,经常与萧淑妃争宠,相互诋毁,武则天成为皇后之后,萧淑妃遭到武则天谮毁,幽禁侮辱而被杀。李素节受到武则天的嫉妒,时时向唐高宗进谗,调任申州刺史。

仪凤年间,李素节被武则天诬陷贪赃受贿,被高宗降封为鄱阳郡王,后来李素节被禁锢终身,改迁到岳州安置。

幼年的李素节形象

载初元年(690年),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诬陷李上金与李素节谋反,两人被召回洛阳交付御史台处理,李素节行至京都南面的龙门驿,被缢杀而死。

武则天下令以庶人礼节安葬李素节。李素节的儿子李瑛等九人同遭诛杀,唯独四子李琳、李瓘、李璆、李钦古尚属年幼,才得以幸免于难,长期囚禁在雷州。

唐中宗李显即位后,追封李素节为许王,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许州刺史,以礼改葬,陪葬于乾陵。

孝敬皇帝李弘

李弘(653-675年)是李治的第五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一个儿子。李治废王立武后,原来的太子李忠被降封为梁王,李弘被立为太子。

李弘为人十分仁孝,接待大臣符合礼节,从不曾有过失。还曾建议高宗修改不合理的律法,上书为两个获罪的异母姐姐求情,让他们得以出嫁。

孝敬皇帝李弘影视形象

李弘的仁孝得到了朝野内外的赞誉,但是他体弱多病。上元二年(675年),李弘随高宗和武则天到洛阳,猝死于合璧宫绮云殿。年仅23岁。李治非常悲痛,追封李弘为孝敬皇帝,以天子礼仪厚葬于洛阳郊区的唐恭陵。

章怀太子李贤

李贤(655-684年),李治的第六个儿子,武则天的第二个儿子。永徽六年(656年),不满2岁的李贤便被封为潞王,同年李贤被加封为雍州牧,幽州刺史。

李贤长大后容貌俊秀、举止端庄,深得高宗赞赏,乾封元年(666年),沛王李贤招募“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作为王府修撰,十分器重。

上元二年(675年),皇太子李弘猝死后,李贤继立为皇太子。 不久,高宗命李贤留守长安监国。李贤处理政务明确公允,被朝廷内外赞扬。

章怀太子李贤影视形象

然而在为太子期间,李贤与武后的关系也变得日益紧张。武后非常宠信术士明崇俨的话,他曾对武后说李贤的坏话,说他不适合当太子,因此李贤十分厌恶他。当时皇宫中有流言说“李贤不是武后亲生,而是武后的姐姐韩国夫人与高宗的儿子”。李贤顿生疑虑,感到恐惧。武后送《少阳政范》和《孝子传》给李贤,以责备他不懂得为人子、为太子,还曾亲手书信斥责,李贤越发感到不安。

仪凤四年(679年),明崇俨被强盗杀害,却又迟迟抓不到凶手。武后因此怀疑是太子所为。

李贤影视形象

调露二年(680年),武后派人揭发太子阴谋,在东宫马房里搜出数百具铠甲,以此作为谋反的凭证。高宗一向喜爱李贤,想要宽恕他。武后却说:“为人子心怀谋逆,应该大义灭亲,不能赦免罪行。”于是,李贤未能洗清罪责,被废为庶人,幽禁在长安。

永淳二年(683年),幽禁数年的庶人李贤被流放到偏僻的巴州,走时妻儿仆从衣缕单薄,十分凄凉。皇太子李显为此上书恳请帝后怜悯,稍赐春冬衣物。

文明元年(684年),武则天派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庶人李贤的住宅,以防备谋反隐患,丘神勣到巴州后将李贤囚禁别室,逼令自杀,年仅二十九岁。

唐中宗李显

李显(656-710年),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

显庆元年(656年),李显出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为英王。章怀太子李显被废后,李显被立为太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李治去世后,李显继承帝位,成为大唐的第四位皇帝。

李显继位后,想要提拔自己的老丈人韦玄贞为侍中,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李显一怒之下,脱口而出:“我以天下给韦玄贞,也无不可,难道还吝惜一侍中吗?”宰相裴炎将此事报告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对此事大为恼火,将继位55天的李显废为庐陵王,贬出长安,而后他的弟弟李旦继位,是为睿宗。

李显影视形象

在被贬的日子里,李显一家人一直担惊受怕地过着日子,生怕哪一天死于武则天的刀下,就这样一直过了近14年。

神龙元年(705年),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杀死张易之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无奈之下,武则天下令太子监国,次日将皇位传给李显,于是李显再度称帝。

李显再次继位后,朝政大权又被皇后韦氏和武三思把持,自己又成了一个傀儡。5年后,李显病逝,享年55岁。

唐睿宗李旦

李旦(662-716年),高宗李治第八个儿子,武则天的第四个儿子。

龙朔二年(662年),李旦出生于长安,自小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

李显继位后,由于言论不当被武则天废黜了自己的皇位,降为庐陵王,继而李旦被武则天立为皇帝,但是朝廷大权全部被武则天把持。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李旦被降为皇嗣,一切礼仪依旧按照皇太子来办,原来的皇太子李成器被降为皇孙。自此李旦开始了艰难的皇嗣生涯。

李旦影视形象

后来,李旦又被诬告谋反,武则天命酷吏来俊臣审理。来俊臣对东宫属官刑讯逼供,让他们“招出”李旦谋反的实情。乐工安金藏当众剖腹,以表明皇嗣没有谋反。武则天深受感动,不再怀疑李旦,命来俊臣停止审理。李旦因此而幸免于难。

李显再次继位后,李旦因功被拜为太尉、同凤阁鸾台三品,以宰相身份参预国政,并加号安国相王。

李显去世后,李旦第三子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韦皇后、安乐公主及其党羽,而后迎李旦入宫辅佐少帝。李旦携李重茂登上安福门,安抚百姓。

少帝李重茂影视形象

当时李旦的权利非常大,又控制了皇城,少帝李重茂迫于形势,请求将皇位让于叔父李旦,李旦起初极力推辞,后来在李成器和李隆基的劝说下,李旦接受了李重茂的让位,再次登基为帝,李重茂则又被封为温王。

先天元年(712年),李旦将皇位禅让给三子李隆基,退为太上皇,但仍掌握三品以上官员的任命权以及重大刑案的裁决权。

开元四年(716年),李旦病逝,享年55岁。

小结:

唐高宗李治一共有八个儿子,除了第二个儿子早逝以外,其他的七个儿子全部与武则天有联系。李治的三个庶子都遭到了武则天的打击四个亲生儿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

燕王李忠,武则天派人诬陷其谋反,被李治赐死于黔州幽禁之地;

泽王李上金与许王李素节,武承嗣指使酷吏周兴诬陷李上金与许王李素节谋反,两人被交付御史台处理,李上金愤而自杀,李素节在回京的路上被缢杀身亡。

孝敬皇帝李弘虽然是猝死于洛阳绮云殿,但是也有传言是被武则天害死的;

章怀太子李贤被武则天陷害贬为庶人后贬到巴州,后来被酷吏丘神勣逼令自杀;

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虽然都先后两次为帝,但是都被武则天打压过,在武则天当皇帝期间两人都是谨小慎微的过日子。

历史上有哪些苦命的女名人?

在古代中国历史上的大部分时间里,做为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女性的地位是非常低下的,很多时候都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婚姻以及幸福,正如林黛玉所唉叹:“叹今生谁舍谁收!” 。尤其是在战火纷飞,刀兵四起的乱世之中,其命苦自不待言,正如风中的浮萍,也只能随风而逝了。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靖康之耻”的的北宋皇族女子,南唐李后主的国后--小周后,五代十国时后蜀末帝的宠姬--花蕊夫人等等,都是身逢乱世,身不由主的可怜人,被乱世的风云所裹挟,旦夕之间从天堂坠落到地狱,直面国破家亡之恨,身心遇此凌辱,怎一个惨字了得!

更有更多不计其数的平民女子,生逢乱世,命如蝼蚁,其遭遇之惨烈,身世之凄凉,就更加无法言说了。

这里说一个南宋末年被命运所摧残的才女,其人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只留下了一首凄凉惨痛而又才华横溢的词作----《满庭芳》。

这位女词人,我们只能称呼她为徐君宝妻,也就是只知道她的丈夫叫徐君宝,本人的名字,年龄等其他信息一概无从得知。

她是南宋末年湖南岳州(今湖南岳阳)人,南宋恭帝元年(公元1275年)四月,蒙古大军攻陷湖南,第二年南宋都城临安被攻破,在兵荒马乱之中,岳州居民徐君宝的妻子某氏被蒙古大将掳掠至临安,被拘押在抗金名将韩世忠故居中。徐君宝妻年轻貌美,文采斐然,被蒙元大将阿里海涯看中,欲纳其为姬妾。徐君宝妻秉性刚烈又有智谋,多次以计谋得脱大劫,然而“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在国破家亡、身陷敌手的情况下,一个手无寸铁的弱女子又能有多大的自保能力?

后来有一天,当阿里海涯老羞成怒,企图施行强暴行为的时候,她从容不迫地说:“俟妾祭先夫,然后君妇不迟也,君奚用怒哉?” 敌兵主帅转怒为喜,应允了她的要求。于是,她“严妆焚香,再拜默祝,南向饮泣”,挥笔在壁上题写《满庭芳》词一首,然后趁人不备,投入池水之中自尽而死。

《满庭芳》 宋 徐君宝妻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余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都休。 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 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 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注:宣政:宣和、政和都是北宋徽宗的年号。这句是指南宋的都市和人物,还保持着宋徽宗时流风余韵。

破鉴徐郎:此处用的破镜重圆的典故。南朝陈国亡后,徐德言和他的妻子乐昌公主分别,破镜各携一半,约定将来如果能够见面,以合镜为信。后世夫妇生离后又重复合,叫“破镜重圆”。因作者丈夫也姓徐,所以用此典故。

国破家亡之际,将遭凌辱之时,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终究无法抵抗悲凉的命运,最终只能留下这一首传世绝唱,然后用自己的生命作了最后的抗争。

不知道帝国末世的血色残阳里,不知道数十年后崖山之战后的十万浮尸中,还有多少这样即有才华又有肝胆的奇女子,但即便她们不曾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姓,留下自己的笔墨,历史也终将会记住她们,记住她们的风华和风骨。

我是天涯,欢迎关注,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

太平公主是不是还有一个同母所生的姐姐?

唐高宗李治有8个儿子,4个女儿。其中前4个儿子不是武则天所生,后4个儿子都是武则天生的。他还有4个女儿,其中前两位公主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都是萧淑妃生的。武则天生了比较小的两位,分别是安定公主和太平公主。

由此可见,最小的太平公主,其实有3位姐姐,分别是义阳公主、高安公主以及安定公主。而且安定公主跟太平公主还是一母同胞,都是武则天的女儿。那么这几位公主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呢?

01安定公主成了武则天上位的工具。

很多人不太清楚安定公主这个人,因为这小娃娃还在襁褓之中的时候,就英年早逝了。至于她的死因,众说纷纭,其中很多人都认为,安定公主的死,跟武则天脱不了干系。

安定公主是武则天给李治生的大女儿,有一天王皇后来武则天这里寻找唐高宗李治,恰好李治和武则天出去玩了,王皇后就去看了一下尚在襁褓之中的安定公主。等到武则天回来以后,就问宫女有谁来过,宫女便将王皇后来过的事情告诉了武则天。回头武则天就发现女儿死了,唐高宗李治一口咬定,就是王皇后杀了他的女儿。所以李治想了各种办法把王皇后给废了,将武则天扶正。可以说武则天能够上位,还真的多亏了这个早逝的女儿。

那么安定公主到底是谁杀死的呢?《旧唐书》里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只是说王皇后来了一下她就死了。但是《新唐书》里将细节描绘了出来,强调是武则天掐死了自己的女儿。

大家连连摇头,认为武则天干不出这件事来,其实我们都误会武则天了,她是真的干的出这种事情。

武则天给李治生了4个儿子,其中长子李弘英年早逝,次子李贤接替了哥哥李弘的太子之位,成为了唐朝的储君。

昭仪生女,后就顾弄,去,昭仪潜毙儿衾下,伺帝至,阳为欢言,发衾视儿,死矣。又惊问左右,皆曰:后适来。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怒曰:后杀吾女,往与妃相谗媢,今又尔邪!由是昭仪得入其訾,后无以自解,而帝愈信爱,始有废后意。---《新唐书》

可是李贤非常有才能,处理政务的能力很强,按理说武则天该高兴才是,毕竟自己的儿子如此出色。可是武则天跟一般母亲不同,因为她自己也有政治抱负。

她认为自己的政治抱负还没实现,怎么能让李贤顺利继位呢?所以就找了个理由把李贤废为了庶人,这还不够,没多久武则天就派人把李贤给逼死了。

天底下真的有这样的女人,不要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没有遇到过,不代表不存在,因此她才能成为唯一一个大一统王朝的女皇帝。

02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被武则天囚禁多年。

武则天有两任老公,这李治当然也可以有好几位老婆。除了王皇后以外,李治还有一个漂亮的老婆萧淑妃。

萧淑妃是非常得宠的,她在武则天入宫之前,就已经是李治最爱的女人了。为此她连王皇后都不放在眼里,给李治生了一个儿子俩女儿,俩女儿就是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

义阳、宣城二公主,萧淑妃之女也,坐母得罪,幽于掖庭,年逾三十不嫁。太子见之惊恻,遽奏请出降,上许之。天后怒,即日以公主配当上翊卫权毅、王遂古。---《资治通鉴》

王皇后越想越怄气,希望扳倒萧淑妃,所以她便联络上了感业寺的武则天,宣布与之结盟。结果没想到,武则天不仅把萧淑妃给打下去了,而且还把王皇后一起给收拾了。

关于萧淑妃的死,其实说法也有两种。第一种是《旧唐书》中提到的,她是被武则天给勒死的,第二种是《新唐书》中提到的,她被武则天做成了人彘,折磨了好多天才死。

不管萧淑妃是怎么死的,反正因为萧淑妃得罪了武则天,使得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高安公主也是吃不了兜着走。为了惩罚萧淑妃,武则天将义阳公主和安定公主都给囚禁在了后宫之中,本来这辈子都不可能出去了,结果太子李弘于心不忍,就让李治把他们给嫁出去了。义阳公主嫁给了袁州刺史权毅,高安公主嫁给了颍州刺史王勖。本来这件事也就翻篇了,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两位驸马都在后来反对武则天,结果全部被杀。

于是这两位公主再次被武则天给抓了起来,可想而知接下来的日子会有多痛苦。义阳公主没能顶住,权毅被杀当年她就去世了。高安公主忍辱负重,这才勉强活了下来。

03太平公主因为母亲的霸道,导致婚姻不幸。

这几个公主里面,人生过得最舒适的,应该就是太平公主了。武则天还是非常宠爱这个小女儿的,将她嫁给了唐高宗的亲外甥大帅哥薛绍。

薛绍和太平公主本身还是比较相爱的,郎才女貌,还生了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可问题是她这个老妈武则天太爱干涉女儿的婚事了。

久之,主衣紫袍玉带,折上巾,具纷砺,歌舞帝前。帝及后大笑曰:“儿不为武官,何遽尔?”主曰:“以赐驸马可乎?”帝识其意,择薛绍尚之。假万年县为婚馆,门隘不能容翟车,有司毁垣以入,自兴安门设燎相属,道樾为枯。绍死,更嫁武承嗣,会承嗣小疾,罢昏。后杀武攸暨妻,以配主。---《新唐书》

武则天认为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薛绍,那么薛绍的哥哥薛顗就不应该娶身份低下的萧氏做媳妇儿,非逼着人家薛家把萧氏给休了。好在多方证明才表明了萧氏是贵族身份。不过这让太平公主日后在薛家怎么过日子呢?

当武则天手握大权以后,薛顗参与了李冲的谋反,这件事可了不起了,直接导致薛顗被武则天给杀了,而薛绍虽然没有谋反,却也受到牵连活活饿死在了狱中。

第一段婚姻失败以后,太平公主似乎对爱情丧失了希望,她终于开始学习武则天,在爱情方面,变得放荡不羁起来。

嫁给了武攸暨以后,太平公主不再守妇道,而是大肆包养男宠,与朝中大臣鬼混,甚至和母亲武则天共同分享男宠。可以说太平公主后半生的不幸,都是她这个霸道老妈带给她的。

总结:太平公主差点继承了武则天的政治才能。

第一次婚姻失败以后,太平公主索性就自暴自弃了起来。她完全开始学习母亲武则天的那一套生活方式,的确挺管用,几乎麻痹了她自己。

此后太平公主也开始参与政治,并且从母亲那儿学了不少有用的手段。她和侄儿李隆基合作,诛杀韦后,帮助哥哥唐睿宗李旦复位。

此后在李旦的照顾下,太平公主成为了唐朝权倾一时的人物,7个宰相有5个就是出自她的门下,她大有成为下一任武则天的潜质。要不是同时代的唐玄宗比她还要有手段,唐朝还真有可能出现第二个女皇帝。

参考资料:

《旧唐书》

《新唐书》

《资治通鉴》

武则天是逼死自己儿子的凶手吗?

武则天的野心是不容置疑的,作为一个女人,在男权当道的中国古代站到了国家的最高峰,如果她没有超乎常人的野心和手段,怎么可能从尔虞我诈的皇宫,从阴暗的朝廷中杀出来呢?

首先是章怀太子武则天的亲儿子李贤。

他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绝无仅有的两个皇帝生的孩子,他是李治的第六子,同样是武则天的次子。长大后,面容清秀、举止文雅的李贤深受高宗的褒奖,他在古诗辞赋方面颇有天赋,上元2年(公元675年),年仅20岁的李贤就召集当时国内的学者注释十分晦涩难懂的《后汉书》,他本人的亲笔注释被称为“章怀注”而为后人流传。而在太子时期,留守监国时,也因为出色的政务能力而受到唐高宗的称赞“好善正直,是国家的希望,深副我所怀”,可以说,他的人生路途应该是非常光明,就是这么一个出色的皇子,也逃不过黑暗政治的斗争,逃不过皇室残酷的勾心斗角,最终含冤而去。

仪凤四年(公元679年),深受武则天喜爱的明崇俨被盗贼所杀,但是迟迟无法将凶手捉拿归案,所以武则天便将矛头对准和自己关系一直十分紧张的李贤身上。她派人揭发李贤的阴谋,并以在东宫搜出的铠甲作为证据,命人办案。非常喜欢李贤的唐高宗没有成功说动武后,最后李贤被废,囚禁在长安(关于李贤被废的真相仍有争议)。四年后,也就是永淳二年,被幽禁多年的李贤被贬巴州,而就在到达巴州不多时后,李贤自杀身亡,年仅29岁。

关于自杀,一说命武则天令左金吾卫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搜查庶人李贤的住宅,逼迫李贤自杀(也有很大可能是让死士去杀掉了李贤,最后假称自杀);一说是韦后想要控制懦弱的中宗,故而想要除掉祸患,因此杀掉了有威胁的李贤;也有说是因为本身李贤身体并不好,这么长途跋涉更是重击了他的身体,故而在到达巴州不久就死去。但是两本唐书都在疯狂暗示是武后害死了李贤(虽然并没有明说),所以说法很多,没有完全被认可的一个。

再说武则天的长子李弘

而太子李弘是一个难得的心怀百姓的皇子,公元671年唐朝的饥荒,他私自开仓赈济,救百姓于水火;也曾进谏唐高宗修改律法,保护征辽逃兵的家属。

可以说,李弘是一个心地比较善良的皇子,但是却在和唐高宗、武则天共赴合璧宫时暴毙,这和他触怒了武则天分不开的关系。在武则天设计除掉王皇后和萧淑妃后,将李弘放到了太子的位置上,而当时他看到被武则天关起来的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心生怜悯和同情,对母亲的做法表示了反对,还为两个公主求情。而这两个公主可是萧淑妃所生,武则天刚除掉了对自己有威胁的萧淑妃,怎能忍受自己的孩子为仇人的孩子说请呢?这就给武则天毒死他留下了充分的理由。而历史上一说李弘本来身体就欠佳,最终死于肺痨(肺结核),其实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无论是动机还是李弘暴毙的时间地点,都和武则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果说李弘恰好就在三人一同出行时暴病而亡,那也未免太过巧合,难以令人信服。

武则天的野心,以及她充足的杀人动机,足够让她成为最大的嫌疑犯,而这种做法,恰恰也符合武则天狠辣的本性。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