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战神入定修炼,有没有把西游记倒过来看的人?

2023-07-04 08:00:04 99阅读

斗战神入定修炼,有没有把西游记倒过来看的人?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斗战神入定修炼,有没有把西游记倒过来看的人?

把《西游记》倒着看是什么情况?啧啧啧,小哥今天也来感受一下。

佛涅槃,白马东来,佛兴震旦

公元前543年的一个夜晚,古印度拘尸那罗城,80岁的薄伽梵、圆觉者——佛陀重病在身。佛陀向随行诸弟子宣称,是夜三时,他将在拘尸那罗境内的娑罗双树下圆寂。随后,佛陀在脚俱多河洗了最后一次澡,来到娑罗树林,叫他喜爱的弟子阿难在两棵娑罗树下,准备一只头朝北方的睡床,佛陀右胁而卧,一只腿放在另一只上面,寂然而卧。

佛陀涅槃1500年后,佛门沦丧,佛教徒将彻底背弃佛陀的教导,饮酒食肉,真正的佛法消陨隐没,虚伪、欺诈盛行于佛门。

佛陀涅槃后2000年,有真佛出,名摩诃波菩,肤如溶金,端严美好。他将抛开已被污染歪曲的佛教,另立正法。

自此,佛法东传,佛兴于震旦。

佛法东传大会,佛旨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沙悟净、广力菩萨白龙马,往东土传经

佛陀涅槃,佛灭于天竺,兴于东旦。

佛祖如来慧眼遍识三界,仰周天星斗运转,推演天道,入定一载,觉醒,显丈六金身,慧眼华光冲斗府,宣佛旨,时机到,佛法当东传,命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沙悟净、广力菩萨白龙马,往东土传经。

五佛陀领佛旨,出雷音,旃檀功德佛、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沙悟净去佛光,化人形,广力菩萨化白马,过凌云渡,出玉真观,入凡尘,师徒一行尽往东土而来。

旃檀功德佛广宣佛法,斗战圣佛降妖除魔,佛法所至,妖怪从生

话说东行团队一路走来,旃檀功德佛以无上佛法教导万物,斗战神佛以无上神通考验各种妖魔鬼怪,众人用尽心思要度化这些生灵,因为佛法有云:众生平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一切皆为虚幻。

岂知事与愿违,传经团队一路东来,教化妖魔无数,沙悟净、猪八戒依次离开,他们觉得佛法有问题,因此暴露了本性,各自过起了妖王的生活,但旃檀功德佛对佛法坚信不疑,而斗战胜佛和旃檀功德佛前世机缘颇深,广力菩萨身份低微,因此三人继续东行,至鹰愁涧,白马再也承受不了一路所见所行,信仰崩溃,一头跳进鹰愁涧妄图寻死,结果波涛汹涌天地变色,之后白马化为白龙,他拜别旃檀功德佛和斗战胜佛,遁入鹰愁涧,任凭斗战胜佛如何挑逗、旃檀功德佛如何苦劝,终不肯继续东行。

无奈,二佛继续东行,行不过一年,终至两界山,孙悟空遥望大唐盛世,红云翻滚,知此国乃天国上邦,国富民强,回顾一路所作所为所想,孙悟空内心迷茫,随即拜别师傅金蝉子,不愿前行,金蝉子无奈,只得孤身前往大唐,期间又收两个凡人做徒弟,不出半年时光,行至大唐。

金蝉子来到大唐金山寺挂单,准备宣传天竺佛法,但是他发现这里的佛法虽然是小乘佛法,但是人们安居乐业,民心纯朴,国君仁明,金蝉子内心陷入迷茫,自己一路东来所传大乘佛法,结果如何自己心知肚明,佛法到底是什么?他陷入了无尽的迷茫,最终化身金山寺一个小沙弥,潜心研究小乘佛法。

西天如来佛祖得知东传佛经失败,怒从心来,亲自前往东土,奈何旃檀功德佛已入轮回,所过之处唯有惩罚沙悟净,每日飞剑传心。行至高老庄,废猪悟能修为功法,再到花果山,以大神通化五指山,压斗战神佛于其下。

斗转星移,时空荏苒,千百年后,沙悟净法力大涨,被玉皇大帝免刑,提拔。净坛使者经过多年苦苦修行,终成大道,法力高强。斗战神佛解脱的最晚,几百年后终于挣脱封印,他不满如来佛祖如此戏耍自己,因此反上天庭,在这次战斗中,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金蝉子重新会面,不同的是,孙悟空是妖,而猪悟能、沙悟净和金蝉子已经诚服于天庭,最终孙悟空被自己曾经的师兄弟所陷害,被天庭抓获,太上老君用八卦炉锻造孙悟空,炼化出他体内的金丹,孙悟空修为大减,陷入昏睡,被丢弃在下界西牛贺洲,孙悟空醒来后,发现自己来到斜月七星洞灵台方寸山,他去拜别了菩提祖师,菩提祖师一挥拂尘,收去了它最后的修为,并把孙悟空扔下了洞府。

孙悟空经受了太多的挫折,大闹浑浑噩噩,架帆船在海上飘飘荡荡,不知道飘了多久,来到花果山,孙悟空此刻智力大减,他已经忘记了太多太多的事情,每天和花果山的猴子们嬉戏打闹,如此过了一百多年。

一日,风云突变,天地间电闪雷鸣,大地震动,条条闪电如雷神之鞭一般鞭策着大地,孙悟空脑海之中一时清明,他来到花果山之巅,仰天长啸,大喊“天地能奈我何?天地能奈我何?”一时间天空一道华光带着无尽的威严当头劈下,孙悟空悲鸣一声,化为石粉,天地灵气急速旋转,阴阳二气数次相合,天地一片漆黑,如入远古混沌。

如此往复半月有余,一日风清云淡,天地复归清明。

而在天庭,沙悟净威风凛凛的站在玉皇大帝身边,因为他现在是荣耀无比的卷帘大将,而猪悟能也成为蟠桃会坐上贵宾,因为他的职位是天蓬元帅,掌管着八万天河水军,西方佛国,金蝉子端坐佛前,虔诚的倾听玄妙佛法,佛国祥云缭绕,百鸟齐鸣,天花乱坠,好不祥和,金蝉子、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都是因擒拿孙悟空有功,被玉帝特别提拔,所以此刻都是风光无限。

又有谁会去想那个花果山的石头呢?

谢谢大家。

欢迎朋友们多多点赞支持小哥原创。

喜欢的记得点关注哦!

如果历史上没有罗贯中撰的三国演义?

关羽在去世1800年后,身份越发高贵起来。不仅封神成圣,还成了帝君;不仅当了武圣,还当了财神。央求关圣帝君保佑升官发财的香火鼎盛,其盛时是在清代,全国各地的关帝庙不知道有多少。

由于关羽崇拜的盛行,寺庙也开始将关羽纳入神祇谱系。相传隋代天台宗的创始者智者大师,有一次曾在荆州的玉泉山入定,于定中听见空中传来:"还我头来!还我头来!"的惨叫声,原来是关羽的头被敌人砍下来,其愤恨不平,到处寻找自己的头。智者大师反问:"您过去砍去他人的头无数,您今日怎么不去还别人的头?"

智者大师为其解说佛法,关羽当下心生惭愧,而向智者大师求授三皈五戒,成为正式的佛弟子,并誓愿作为佛教的护法。于是,这位千余年来极受国人敬重的英雄人物,就又成了与韦驮菩萨并称佛教为寺院的两大护法神,伽篮菩萨为右护法,韦驮菩萨为左护法。

(伽蓝殿的正神:关羽)

可是不禁要问一问,关羽在历史做了哪些丰功伟绩,以至于有如此哀荣?

关羽曾被曹操俘虏并为其效力,于“万众之中”取颜良首级,解“白马之围”因此被封为“汉寿亭侯”,关羽一直很在意这个汉朝官方封的爵位。后来,关羽重回刘备一方,在荆州战役中围攻魏樊城,关羽凭借魏多为北方陆军,而己方多为南方水军的优势,降于禁,斩庞德。因为骄傲轻敌,放松警惕,被东吴偷袭荆州,败走麦城,被擒身亡。

从关羽生平来看,关羽的事迹并不十分出彩,历史上的能臣武将数不胜数,关将军怎么能排到封神入圣的高位?吴起、白起、李牧、韩信、卫青、霍去病、诸葛亮…数得着的还有很多,这些人的丰功伟绩,都比得过关将军啊!所以关将军并非以军事能力入选神圣之列。

(关羽败走麦城)

除了才,那便是品了。关将军的品德,为历代统治者看重。关将军不为曹操的上马一提金,下马一提银的高官厚禄所诱惑,一心追随刘备的忠肝义胆,让统治者大为感动。但仅仅是感动就要将关将军抬到如此高的地位?其背后依然有帝王心术。

且不说元清,单说汉民族热衷于加封关羽的三个著名皇帝: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明神宗朱翊钧。

这三个皇帝都是聪明人,高宗、神宗的谥号来看,都还算是不错的谥号,宋徽宗也是艺术大师。聪明人做皇帝自然有聪明人的做法。

这三个皇帝所在的王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执行守内虚外的国策,将更多的聪明才智用来防范内部敌人。如何才能让内部敌人丧失反抗能力呢?修一座庙,胜过十万兵。在思想领域里下手,善之善者也。

统治者统御万民,“凡将欲智而严,凡士欲愚”,愚民政策是再好不过的手段了。指鹿为马,赵高早在秦朝就已经给这些统治者开了个头。但是赵高做的太低端,聪明人一眼就瞧出破绽。所以后世的这三位聪明的皇帝没有做这样的事。

(指鹿为马是拙劣的愚民政策)

关羽是一介武夫,只知忠君,没有独立的思想,其人格闪光点是“忠义”二字,在具体行事上难当“良臣良将”,最后蜀汉政权也是在关羽手中败掉了一半,蜀汉后主封其为“壮缪侯”,就有这个意思。

但是对于这三个皇帝来说,内政平稳、安与享乐,懒政庸碌无为,因此就特别希望臣下也都是只知忠义,不以“天下为己任”的匹夫。这样的愚民最容易被统治,被控制,只要教导灌输忠义思想,就会产生君教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良好效果。如此,君位得安。

(关羽忠义名传千古)

关将军的神位,在那些意图大有作为的汉民族皇帝面前,是不堪一击的。比如宋太祖和朱元璋,都对关将军不以为意。至于唐代之前的帝王,对关将军的态度,也不不过普通名将而已,绝无出类拔萃。因为这些朝代的君主,都是守外虚内,对外敌保持攻势,因此就需要有独立思想的良臣良将来驻守边疆,因此他们尊崇的是诸葛亮、韩信、吴起这样的能够帮他们建功立业的人。

到了元清时期,由于异族人统治中原,对于愚民政策的执行,就更加不遗余力了。

关羽是中国古代将领中,没有思想立场,且没有与外敌作战“污点”的著名将领,符合“愚民”神祇的标准。因此在元清时期,关羽的神位被统治者越抬越高,直到被请进了庙宇,成为了主殿正神,连大圣先师的孔子都因为要限制皇权为所欲为的“道统”的原因被降格为庙,而关羽却最终成了帝君、菩萨,升格为殿。越是社会黑暗的元清时期,就越喜欢建庙的原因即在此,这都是聪明的皇帝的做法,糊涂的皇帝想不明白这里面的机关,也就糊涂了事。可是清朝的皇帝,各个都很聪明,于是关帝庙就越建越多,以至于穷乡僻壤都有关帝庙。清末时,国民冷漠麻木的思想状况,也与此有莫大关联。

(修一座庙,胜过十万兵)

所以,崇拜关将军的社团组织,大都义气为先,不问是非道义,这样就很容易失去大是大非的立场,而天地大道恰恰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儒家道统,因此这样的社团往往格调不高,难以承担改天换地的伟大使命。天地会、义和团都是如此,孙中山以帮会起家,最终成事却是“三民主义”,而非帮派忠义。

中国文武之道,在宋代之前都是一起的,武能上马治军,文能下马安民,所谓出将入相。宋朝崇文抑武之后,文武殊途,臣子们力量薄弱,难以抗衡君权。君权为政权稳固,又不断地在文官中削弱道统,在武官中灌输愚忠,使得天下成为皇帝一家之天下,社会是稳定了,可也万马齐喑了,最终的结果反而是更大的灾难。

所以,关羽能够为封神入圣,并不是《三国演义》一本书促成的,恰恰是皇帝们对统御之术的熟稔,以官方行政力量强势宣传出来的“忠义”神祇,改变了人们的思想。《三国演义》只是迎合了这一思想,推波助澜而已。即使没有《三国演义》,关羽封神成圣的路依然要走完,因为原因是这样的不幸: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的社会黑暗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然。

柯洁常昊李世石和李昌镐?

在围棋的“黑白世界”里;有着闻名遐迩的“四大高手”;分别是柯洁、常昊、李世石和李昌镐;他们都各自书写过一段辉煌的传奇;那么,四人的巅峰时期究竟谁更胜一筹?依照笔者粗浅的见解,现概述如下:

(一)、李昌镐

毫无疑问,此君身在围棋“江湖”中,就是“神话”一般的存在;

李昌镐,1975年出生于韩国全州;自幼天性沉默,不善言辞,犹喜钻研事物的原理;8岁开始学习围棋;9岁即战胜了自己的师兄柳时熏,夺得全州少年围棋赛的冠军;后拜韩国围棋国手曹熏铉为师;

1990年,李昌镐初显锋芒,在韩国举办的各类围棋赛中连赢41局,引起国内棋界的广泛关注;同年,在富士通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上,他战胜了鬼子超一流棋手武宫正树九段;一举成名;

此后,他连续获得了国内围棋战13个“头衔”中的12个;从而正式开启了“李昌镐时代”;年仅19岁就有此骄人战绩世所罕见;从1995至1999年,李昌镐连续5年被韩国棋坛评为“最优秀的棋手”;

在世界的围棋领域,他同样迭挫强敌,连战连捷;1992年,16岁的李昌镐在东洋证券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中,以3:2击败超一流巨星林海峰九段,摘得个人首项世界桂冠;

截至2007年,他共取得了31个世界冠军;其中团体13项;个人18项;真正实现了世界职业围棋比赛“大满贯”的第一人;

李昌镐是一位“天才型”选手,比赛作风沉稳,棋艺精湛;被誉为“石佛”和“少年姜太公”;他在世界大赛决赛中曾8次击败中国围棋选手登顶;直到2006年“三星杯”决赛负于罗洗河之后,才逐步走下了“神坛”;

即便如此,也难掩他在浩瀚围棋历史长河中的崇高地位,堪称世界围棋界一颗璀璨闪烁的明星。

(二)、常昊

曾是中国围棋界的“神童”;师从“棋圣”聂卫平;后成为世界围棋“九段”和“超一流”高手;

1976年出生于上海;6岁学棋,8岁进入上海围棋队;10岁选调国家少年围棋集训队;连获第一和第三届全国“棋童杯”围棋赛冠军;并取得中韩新锐对抗赛“两连胜”的佳绩;

特别是在第10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中,常昊连续击败鬼子五员“大将”;为中国队取胜立下了汗马功劳;第11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又取得6连胜,成为这届传统围棋赛事的“终结者”;

1999年,他一路狂飙,揽“天元”、“CCTV杯”、“棋圣赛”、“乐百氏杯”于一身,成为国内围棋界的“四冠王”;本年度堪称为“常昊年”;

在世界的赛场,常昊依然表现上佳,夺取了2005年“应氏杯”、2007年“三星杯”和2009年“春兰杯”三项围棋比赛的世界冠军;

他无愧为我国围棋界“中生代”的佼佼者,在国内外比赛战果累累,功勋卓著,为保持我国围棋在国际上的声誉,进而推动世界围棋运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三)、柯洁

中国围棋新生代的“领军”人物;兼具聂卫平的霸气格局和马晓春的细腻睿智;业内皆称他:“最像棋士的棋士”;

柯洁,1997年出生于浙江丽水,6岁开始学习围棋;8岁即夺得省少年围棋赛的冠军;后进入“聂卫平围棋训练基地”学习;10岁又获全国少儿围棋锦标赛冠军;2008年摘得世界少儿围棋锦标赛的金牌;

他连续在第2和第4届“百灵杯”世界围棋冠军赛上“登顶”;又在第1届“新奥杯”和第2届“梦百合杯”世界围棋赛中“夺魁”;同时,还是第20、第21和第23届“三星杯”围棋锦标赛的“三冠王”;

柯洁曾创造了国内外围棋赛22连胜、世界围棋大赛14连胜和中国围甲联赛18连胜的记录;

他棋风灵活多变且拥有大局观、善于在运子转换中建立起领先优势;最终依靠强劲的实力征服对手;

可以这样说;柯洁的“围棋”前途必将一片光明,不可限量;让我们共同祝福他!

(四)、李世石

韩国围棋的“超一流高手”;围棋比赛世界冠军;

李世石,1983年出生于韩国全罗南道;1995年入段;2003年获得“富士通杯”世界围棋锦标赛冠军,直接升入“九段”;2006至2008年三次获得韩国“最优秀棋手奖”;

他属于典型的“力战派”棋风;具备“稳、准、狠”的技战术特点,并善于敏锐的抓住对方弱点主动出击,以强大的功力取得胜利;

2019年11月,李世石向韩国棋院提出辞呈,正式宣布退役;同年12月18日,他在退役赛的战中击败了人工智能,其后却连负2局,以1:2遗憾失利;棋手的生涯落下了“帷幕”。

综上所述,处于巅峰期的李昌镐最强!以上个人见解,敬请指正。

{!-- PGC_COMMODITY:{"charge_url":"https://union-click.jd.com/jdc?e=&p=JF8BAP0JK1olXDYCVV9cCEMeAG0IG14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Q4LV1xdCE4IWipURmtcBG5YTgYEdi58Uz0KUj1sKnAKEwMLBEcnA2kOHFgRWgILVG5dCUoXBmwBElocbXl-DyczdjBJWThWQiVmFnIGNztBfRNPBi57bF9zVA4AVV0VdkJECmtdfDt7XTYCUW4LZksWAm4IGlwSWgYyVW5dD0geAWsBH1IRXwMKZF1cC3tNXTBeQANFAlVaBAEETBtIM184GGslbQYyV24DZhtFA2wLHFMXM1xAV10CSQpEbWoAHVwXVQQHZFxcCUwT","client_goods_data":"{\"promotion_id\":\"3496059434978917290\",\"product_id\":\"100019823114\",\"title\":\"彪马 PUMA 男女同款 跑训系列 ScorchRunner 跑步鞋194459 01 黑色-白 42 UK8\",\"cover\":\"https:\\/\\/p1.toutiaoimg.com\\/img\\/cmp-ecom-alliance\\/FlnQC8xfzz0bv608h_uGmMhSeESy.jpg~400x0.webp\",\"price\":31900,\"market_price\":31900,\"cos_fee\":1595,\"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union-click.jd.com%2Fjdc%3Fe%3D%26p%3DJF8BAR0JK1olXDYCVV9cCEMeAG0IG14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Q4LV1xdCE4IWipURmt0KlxjD14pcC5PZQxcTVtAA2NXViAbBEcnA2kOHFgRWgILVG5dCUoXBmwBElocbQNYIx47WiltBG5tWBxuNnlVDjsNCjsVfC8PfzJAHVZ_Ky4KdRAWfTAAUBl7XTYCUW4LZksWAm4IGlwSWgYyVW5dD0gRC2kAH14XXgQAZF5VD3tNXTBeQANFAlVaBAEETBtIM184GGslXgcCU1dbCUIUCgENG1oUWA4DUlpfZkkWAm0BG14UXwcyVG5eOBV5AjwIG1IVXlRsDh0aSgBPSzxmGVoVVA4BVVttCkoWAW0\",\"sales\":114,\"item_type\":8,\"cos_ratio\":5,\"favor\":false,\"in_shop\":false,\"platform_label\":\"京东\",\"h5_url\":\"https:\\/\\/union-click.jd.com\\/jdc?e=&p=JF8BAR0JK1olXDYCVV9cCEMeAG0IG14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Q4LV1xdCE4IWipURmt0KlxjD14pcC5PZQxcTVtAA2NXViAbBEcnA2kOHFgRWgILVG5dCUoXBmwBElocbQNYIx47WiltBG5tWBxuNnlVDjsNCjsVfC8PfzJAHVZ_Ky4KdRAWfTAAUBl7XTYCUW4LZksWAm4IGlwSWgYyVW5dD0gRC2kAH14XXgQAZF5VD3tNXTBeQANFAlVaBAEETBtIM184GGslXgcCU1dbCUIUCgENG1oUWA4DUlpfZkkWAm0BG14UXwcyVG5eOBV5AjwIG1IVXlRsDh0aSgBPSzxmGVoVVA4BVVttCkoWAW0\",\"selling_point\":\"\",\"coupon_amount\":0,\"elastic_title\":\"阳光运动\"}","commodity_id":"3496059434978917290","detail_url":"sslocal://webview?swipe_mode=1&url=https%3A%2F%2Funion-click.jd.com%2Fjdc%3Fe%3D%26p%3DJF8BAR0JK1olXDYCVV9cCEMeAG0IG14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Q4LV1xdCE4IWipURmt0KlxjD14pcC5PZQxcTVtAA2NXViAbBEcnA2kOHFgRWgILVG5dCUoXBmwBElocbQNYIx47WiltBG5tWBxuNnlVDjsNCjsVfC8PfzJAHVZ_Ky4KdRAWfTAAUBl7XTYCUW4LZksWAm4IGlwSWgYyVW5dD0gRC2kAH14XXgQAZF5VD3tNXTBeQANFAlVaBAEETBtIM184GGslXgcCU1dbCUIUCgENG1oUWA4DUlpfZkkWAm0BG14UXwcyVG5eOBV5AjwIG1IVXlRsDh0aSgBPSzxmGVoVVA4BVVttCkoWAW0","goods_json":"{\"original_price\":319,\"price\":319,\"real_url\":\"https:\\/\\/union-click.jd.com\\/jdc?e=&p=JF8BAR0JK1olXDYCVV9cCEMeAG0IG14lGVlaCgFtUQ5SQi0DBUVNGFJeSwUIFxlJX3EIGloUXQ4LV1xdCE4IWipURmt0KlxjD14pcC5PZQxcTVtAA2NXViAbBEcnA2kOHFgRWgILVG5dCUoXBmwBElocbQNYIx47WiltBG5tWBxuNnlVDjsNCjsVfC8PfzJAHVZ_Ky4KdRAWfTAAUBl7XTYCUW4LZksWAm4IGlwSWgYyVW5dD0gRC2kAH14XXgQAZF5VD3tNXTBeQANFAlVaBAEETBtIM184GGslXgcCU1dbCUIUCgENG1oUWA4DUlpfZkkWAm0BG14UXwcyVG5eOBV5AjwIG1IVXlRsDh0aSgBPSzxmGVoVVA4BVVttCkoWAW0\",\"shop_goods_id\":\"100019823114\"}","img_url":"http://sf1-cdn-tos.toutiaostatic.com/obj/cmp-ecom-alliance/FlnQC8xfzz0bv608h_uGmMhSeESy.jpg","item_type":8,"origin_price":"","price":319,"promotion_id":"3496059434978917290","promotion_source":8,"source":"京东","title":"彪马 PUMA 男女同款 跑训系列 ScorchRunner 跑步鞋194459 01 黑色-白 42 UK8"} --}

但除了刘邦会用人之外?

刘邦最后能够战胜项羽,其中有一因素是刘邦善于用人,但除此之外却也还有许多其他因素,我将其总结为“邦有三胜,羽有三败”。

及刘邦善于用人为一胜、目光高远为二胜、得民心为三胜,项羽自剪羽翼为一败、错估形势为二败、格局不足为三败。

邦有三胜

一胜:善于用人

刘邦最后能够取得胜利很大一要素是他善于用人,即便刘邦自己也是这样认为的,刘邦曾大宴群臣公开讨论自己最终能够打败项羽的原因。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餽饟,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

刘邦有良辅萧何,兵仙韩信,神谋张良,而更重要的是刘邦能够驾驭得了这三位传奇人物。反观项羽唯有一范增而不用,这便是刘邦最后打败项羽的原因之一。

二胜:目光高远

一个人能够走的有多远,往往取决于他的眼界,刘邦虽出身农家,却有着高瞻远瞩的目光。刘邦高瞻远瞩的目光在两件事情上可以得到体现。

1.约法三章

汉元年(前206)十月,刘邦率先到达霸上,秦王子婴投降,此时刘邦赢得了表面上的“无上荣耀”,因为先前众诸侯有过约定,“先入关者为王”。

入主咸阳,面对富丽堂皇的咸阳,刘邦压制住了心中的贪念,并没有成为人们眼中的“强盗”,而是与百姓进行“约法三章”。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史记》

杀人者判死刑,伤害别人,做偷盗之事安罪获刑,其他秦时严苛法律一律废除。

百姓见此,争相向刘邦进献牛羊,刘邦却委婉的以“仓库里的粮食很多,并不缺乏,不想让大家破费”为理由拒绝了百姓们的破费,刘邦此举深得民心。

刘邦不喜欢壮丽的咸阳宫吗,不喜欢咸阳花容月貌的美女吗?

不,他都喜欢,而他之所以不占据咸阳城,不收刮财富,不享受百姓侍奉,除了他害怕项羽外,更多的是在于他看到了更大的利益——“民心”,刘邦谋取的是整个天下,而不仅仅是短暂的欢乐,所以他放弃眼前的利益,而去谋得人心。

2.大赏将士

除了约法三章外,刘邦常常大赏将士也是他目光长远的一个体现,刘邦由沛公,到汉王,再到楚汉之争占据半壁江山,他的势力与财富可以说是每日剧增的,刘邦却没有抓住财富金银不放手,反而极其的大方,每当有将士立有大功,刘邦必会给予其丰富的赏赐。

高起、王陵对曰:“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记》

“有功必赏”激起了所有想要建功立业的壮士的热情,一个个勇士争相杀向敌人,爬向城头,不是因为他们不怕死,而是因为他们知道,一旦他们成功了,获得的是数倍于风险的丰厚奖赏,甚至可能一战封侯,扬名立万。

“有功必赏”虽然耗掉了刘邦大量的财富,对于一个爱财的人来说,确实有些心痛。但是这么做的好处便是大大的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是刘邦可以与项羽抗衡的资本。

大赏将士表面上分割出去刘邦的很多财富,但是刘邦却也因此获得了更多的财富,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三胜:得民心

刘邦的第三胜便是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不仅仅适用于唐太宗,对于汉初的天下英雄也皆适用。

刘邦大破秦军入咸阳,不夺金银,不扰百姓,反而“约法三章”。汉军军纪严明,每过一处秋毫无犯,再加上刘邦“有功必赏”,因此深得民心,投奔者源源不断,影响战争走向的往往不是军队强弱,而是粮草辎重,新生力量。楚军虽勇,士兵吃不饱穿不暖,且没有后勤增援,也必定会走向失败。

况且二百多年战国时代,天下纷争,百姓无不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始皇扫六合一统天下,立丰功伟业,但却没有采取休养生息的策略,反而大兴土木,严苛宪法,秦二世而亡,天下再陷纷争,群雄割据,楚汉之争。此时的百姓再也忍受不了战争带来的痛苦,无不希望天下一统,和平安定。

刘邦知民心,一心创统一大业,项羽迂腐,仍欲维持诸国林立之态势,实不知这已背离民心,是祸乱的本源。

刘邦有以上三胜,只要军事上没有毁灭性的失误,便注定了刘邦最后会走向胜利。

羽有三败

一败:自剪羽翼

扬长避短往往也是一个取胜之道,项羽的长处就是拥有一只勇猛无敌的精锐军队,能够一力破万法的军队。但是项羽却在天下未定之时便削减了这只军队,实乃自剪羽翼,取败之道!

项羽自剪羽翼从两件事可以看出。

1.出卖投靠者曹无伤

鸿门宴的故事已经家喻户晓,其中的主人公有项羽、刘邦、张良、樊哙、项庄、项伯、范增,但很少有人知道其中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人物——曹无伤。

曹无伤本是老一辈追随刘邦的人物,但在刘邦驻居霸上之时,曹无伤却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他背叛了刘邦,向项羽告密,说刘邦有称王之心,要对他进行防范,项羽听此大怒,于是要发兵霸上,擒拿刘邦,接下来便有了鸿门宴这个流传千古的故事。

曹无伤的行为对于刘邦来说,自然是彻彻底底的小人背叛者,但是对于项羽而言,曹无伤却是可被自己利用之人,而若用的得当,其作用不亚于一支军队。

但是项羽是如何做的?

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史记》

项羽不但被刘邦说服,违背了原本要处罚刘邦的想法,还直接对刘邦说道:

“这都是你身边的人曹无伤对我说的,要不然怎么能这样呢?”

曹无伤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一个群体,这个群体是想要投奔项羽而获得更多利益的人,项羽直接出卖了想要投奔他的人,并将投奔他的人置之于死地,自此之后,天下再也没有人敢弃原主而投项羽。

此为项羽自剪羽翼之一。

2.裁军

项羽破釜沉舟打败秦国,分封天下诸王,自称西楚霸王,达到人生巅峰。

此时的项羽错判了天下形式,一厢情愿的以为天下将要太平,不在需要过多的军队。于是下令裁军,使诸多将士卸甲归田,回家种地了。

项羽虽是好心,想让自己的属下过上安逸平静的生活,但是这些常年经历战乱,在刀尖上舔血过生活的人,又怎能本本分分的种地呢!甚至有些人已经无法离开军旅去过生活。

因此,很多刚被项羽裁军的士兵转身便去投靠了刘邦。待刘邦出山与项羽争夺天下之时,他们直接成了刘邦的助力,而成为了项羽的敌人。

此一增一减,大大的消耗了项羽的实力,此后项羽再也没有压倒性的军事力量了。

二败:错估形势

项羽带兵打仗可以说得上是军神,本人英勇,用兵如神,军队中威望也是极高,但是项羽对天下大势的掌握却有不足,也可以说他目光不够长远。

项羽打败秦国后,没有顺承民意继承大统,反而分封天下,再现春秋战国,这是其一。

项羽分封天下却不能论功行赏,而是凭借自己的意愿进行分配利益,导致人心尽失,暴乱不断,这是其二。

项羽分封诸国后,大家本是平等关系,项羽却仍对他国指手画脚,干预他国内政,而其本以为可以一举扫灭动乱,却没想到最后的结果是深陷战争泥潭,这是其三。

项羽对变化莫测的天下形势判断的不准确,也是他最后失败的一个原因。

三败:格局不足

项羽虽勇,但是他的格局却不够大,他所看重的利益仅是“楚国人”的利益,导致他最后形单影只,被天下人所弃,们也从三件事情来分析一下项羽的格局。

1.屠戮秦人

项羽在鸿门宴不久便带领军队杀进咸阳城,杀死已经投降了的秦王子婴,放火烧毁秦朝的宫殿,大火烧了三个月都不熄灭,项羽又抢夺咸阳百姓的财宝与妇女,咸阳城因此成为了人间地狱。

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

项羽将秦国视为敌人,待打败了敌人后,却又迁怒于无辜的秦国百姓。对于反抗秦国的人来说,项羽是英雄,但是对于秦人来说,项羽就是杀人不眨眼的恶魔,秦人因此无不恨项羽,就像项羽曾经恨秦人一样,这是项羽格局不足的表现之一。

2.镇压齐国

项羽对楚国百姓很仁慈,但对他国人却心狠手辣。

齐国发生叛乱,反对项羽,项羽便派大军前去镇压,项羽打败田荣之后还不够,还活埋了齐国投降的士兵,烧毁齐国城市的房屋,抢夺齐国的妇女金银。

遂北烧夷齐城郭室屋,皆阬田荣降卒,系虏其老弱妇女。徇齐至北海,多所残灭。——《史记》

项羽所过之处寸草不生,项羽恐怖的破坏力使齐国百姓震惊,这个真的是我们曾经拥戴的反秦英雄吗?而震惊过后则是无比的愤怒,齐国人化悲痛为力量,组织起来,共同反抗项羽,自此,项羽深陷战争泥潭,受阻于齐国。

3.怀疑军中将领

范增、季布、钟离昧等,均是有才之士且在最早便追随项羽,可以说是忠心耿耿。

但是自刘邦使用了陈平的离间计后,因季布、钟离昧三人均是之前秦国的将领,因此项羽越来越不能信任他们,逐渐排挤他们,甚至连自己的亚父范增都不再信任,而只重用自己亲族之人项庄等人。

项羽的这个行为使得将士们寒心,范增更是一气之下引辞,死在了回乡的路上。

由此可见,在项羽的心中只有楚国,项羽代表的利益也仅是楚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项羽的一个做人准则,项羽不相信任何他国人,他国人自然也不会再支持项羽。

项羽火烧咸阳遭到了秦人的憎恨,项羽残酷镇压齐国,则失去了除楚国外的民心,项羽排挤非楚国出身的将领更是使得将士们心灰意冷。项羽没有足够大的格局,而他代表的利益也仅是楚国人的利益,因此项羽逐渐被天下人所抛弃。

刘邦有“善于用人”、“目光高远”、“得民心”三胜,项羽有“自剪羽翼”、“错估形势”、“格局不足”三败,最终刘邦战胜项羽成为了必然。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当他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时?

在神话小说《西游记》中,孙悟空从斜月三星洞学到长生不老术、筋斗云和七十二般变化之后不久,就被须菩提祖师以卖弄武艺为由赶出了仙洞。之后,孙悟空先后经历了龙宫寻宝、大闹地府、天庭为官、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以及西天取经,直到他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期间再也没有回到过斜月三星洞。不过,孙悟空成佛之后有了时间精力,他是否有可能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去拜访祖师和师兄呢?到那个时候,孙悟空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悟?接下来,我们结合原著来分析推测一下。

客观而言,孙悟空成佛之后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拜访菩提祖师的可能性并不大,甚至可以说概率趋近于零。理由如下:

第一,祖师警告孙悟空不能留在仙洞

孙悟空在师兄面前卖弄武艺被祖师发现后,祖师非常气愤。于是对他下了逐客令,要求他马上离开斜月三星洞。原著第二回写道:

祖师道:“你快回去,全你性命;若在此间。断然不可!”

言外之意,孙悟空如果乖乖离开斜月三星洞一切都好说;如果不听话,执意留在这里,那么小命就会玩儿完。就当时而言,孙悟空对祖师的话是言听计从、深信不疑的,于是很快就返回了花果山。此后,无论孙悟空遇到什么好事、难事,从来都没有找过祖师,甚至想都没想过,可见祖师这句警告的威力有多大!由此可以判断,即便孙悟空成佛了,其回去拜访祖师的概率也不会很大。

第二,祖师和仙洞乃幻象,并不存在

孙悟空不会回斜月三星洞的第二个原因是菩提祖师和仙洞本就是幻象,孙悟空离开后也就不存在了,他想回都找不到。对于这一点,原著中有多次暗示:首先,孙悟空到来之前,祖师那里门庭若市,而孙悟空拜师之后,祖师再也没有招过其他学员,这显然不合逻辑。以菩提祖师这么大名气,应该还会有众多修仙者慕名而来才对。其次,孙悟空离开斜月三星洞之后,再也没见过师兄,也没有从其他仙佛口中听说过祖师及其弟子的名号,这与菩提祖师强大的实力和影响力不符。最后,菩提祖师除了传授孙悟空几项武艺之外,并没有传授其他弟子什么利害的法术,这不是一位合格导师应该做的。

综上,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菩提祖师也好,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也罢,完全就是为孙悟空一人量身定制的。换句话说,祖师真正意义上的弟子只有孙悟空一个人,孙悟空学成后,祖师以及斜月三星洞的使命就结束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那么对于菩提祖师和斜月三星洞的秘密,孙悟空知晓吗?我认为他是知晓的。第三十四回,孙悟空变成小妖去压龙山请金角大王和银角大王的母亲。为了让老妖相信自己的身份,孙悟空逢场作戏,向老妖行了跪拜礼。不过行礼之前,孙悟空内心进行了一番苦苦挣扎。原著写道:

我为人做了一场好汉,止拜了三个人:西天拜佛祖;南海拜观音;两界山师父救了我,我拜了他四拜。

实际上,在平顶山之前,孙悟空确实只拜了三位仙佛,但名单与这段话中略有出入。从原著来看,孙悟空拜过观音、唐僧,这是没有疑问的,但西天拜佛祖却没有直接体现。而本应该让孙悟空铭记在心的在斜月三星洞叩拜菩提祖师,却意外被他忽略了,这是为什么呢?难不成孙悟空经过几年时间忘记了这件事?显然不太可能,孙悟空几乎所有本领都是祖师传授的,忘记谁也不应该把祖师忘了,这可是给他饭碗的人。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本就是同一人,孙悟空已经知道菩提祖师就是如来佛祖变化而成,故而此处只提及了佛祖,而没有提及菩提祖师。

除此之外,原著中还有两处线索暗示菩提祖师与如来佛祖的关系。第一处在第七回,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奉命前来收伏。动手之前,两人有几句对话: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折了你的寿算!趁早皈依,切莫胡说!但恐遭了毒手,性命顷刻而休,可惜了你的本来面目!”

此次见面,是孙悟空第一次面见如来,之前两人并无交集。那么,如来是如何知道孙悟空的本来面目的?难不成他一直都在关注着孙悟空?孙悟空被天庭招安之前,活动范围很小,几乎都是在花果山附近,唯独有十年时间是在西牛贺洲菩提祖师处学艺,而如来的势力范围正是西牛贺洲,两者不谋而合。

另一处是在第十五回,观音帮助孙悟空收伏小白龙后,孙悟空觉得西天取经太过艰辛,心生退意。于是,观音给他做了一番思想工作:

菩萨道:“你当年未成人道,且肯尽心修悟;你今日脱了天灾,怎么倒生懒惰?我门中以寂灭成真,须是要信心正果……”

“未成人道”指的是孙悟空不畏艰险、潜心寻找长生不老术的时候。在这个过程中,孙悟空主要遇到的人只有两位,即指路樵夫和菩提祖师。这两位很有可能就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两人相互配合,为的就是培养孙悟空,为西天取经铺路。这种猜测与他们两人在西天取经项目中的职责分工很契合——如来是总策划;观音是执行总监。不然,很难解释观音菩萨为何会知道孙悟空“未成人道”时的修炼情况。

如此看来,孙悟空成佛后到斜月三星洞故地重游的几率并不高。但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假设他真的回去了,那么孙悟空内心会有怎样的感慨和触动呢?我认为,他至少可以明白以下三件事:

首先,任何事情都没有自由更重要。

斜月三星洞学艺是孙悟空人生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他可以自由自在的生活,没有人给他下任务,也没有管束他,可以说来去自由。在此之后,孙悟空虽然武艺见长,但自由却渐渐离他远去。在天庭为官时,要受玉皇大帝管辖;在取经过程中,要受唐僧约束;取经成功修成佛之后,还要听命于如来佛祖,这对于崇尚自由的孙悟空而言无疑是个悲剧。有朝一日,当孙悟空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面对昔日熟悉的一草一木,相信他的内心会有一丝后悔,后悔来到这个断送他自由的地方。

其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孙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艺时,自以为天资聪颖,受到祖师的特殊关照,比其他师兄学到的武艺高深,得意之时还在别人面前显摆展示一下。但是,当他离开这里,去更广阔的天地闯荡后才发现,自己学到的那点儿武艺根本不值得一提。西天取经路上,随便一位大神的宠物或者坐骑都能让孙悟空束手无策,甚至性命不保。因此,当他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一定会对自己当初的盲目自大和懵懂无知感到可笑。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的经历决定你的眼界,你的眼界决定你的格局。

最后,与能力相比,关系更重要。

离开斜月三星洞以后,孙悟空遇到了形形色色的对手,这些对手的能力参差不一,有的比孙悟空水平高,有的不如孙悟空。但是,从结局来看,能力高低并不是他们最终命运的主要决定因素,背景和关系才更重要。有些妖怪实力很强大,如牛魔王,但是由于背景一般,最后只能被擒拿,任人宰割;而有些妖怪水平很一般,如玉兔精、金角大王、赛太岁等,如果纯拼武力的话根本不是孙悟空的对手,但由于其背后有大佬支持,虽然罪恶深重,但最后也仅仅是自罚三杯,被主人领走了事。经历过这些,当孙悟空再次面对斜月三星洞时,当年习武时如火的激情和坚定的决心也许会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从原著中提供的线索分析,孙悟空成佛后再次回到斜月三星洞的可能性很小,一方面师命难违,另一方面师父和仙洞本是幻象,根本没有再回去的机会。当然,如果我们假设他真的可以并且愿意故地重游,那么面对旧景,相信他会明白自由的珍贵性以及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道理。除此之外,还要更重要的一个感悟:在关系面前,能力不值一提,甚至有时可以忽略不计。(完)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