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局长宣称中美正处于太空竞赛,为什么月球探测车找不到美国国旗呢?
NASA局长宣称中美正处于太空竞赛,为什么月球探测车找不到美国国旗呢?
看题目中的描述指得是我国的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探测器的月球车,昨天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并且释放了月兔二号月球车,13年的时候嫦娥四号在月球正面虹湾区软着陆携带的是玉兔号月球车。
而之所以这两台月球车看不到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时插在月球表面上的国旗,就是因为嫦娥三、四号的着陆点距离阿波罗计划的几个登陆点很远。
以下是阿波罗计划在月球正面的着陆点,在1969年至1972年共进行了七次载人登月成功了六次。以下是嫦娥三号的着陆点虹湾区,大约是在阿波罗15号的左上方几百公里远处吧!以下是嫦娥四号的着陆区,是在月球的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祝贺一下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开创了先河)
所以说我国的两台月球车是看不到阿波罗登月时候插的旗子的。美国自己的月球轨道勘察器曾在六次载人登月点拍摄到旗子的阴影,一共有五面,阿波罗11号任务期间插的旗子在宇航员返回时就到了。
接下来就是你们的表演时间了,欢迎留言讨论!
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人类何时能去开发月球和火星资源?
人类正在迈向太空时代,在太空中使用电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但是这种供电方式是有限制的,就是必须是太阳光照较强烈的地方才可以使用,那么将来人类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基地时,将无法做到时刻接受太阳能,而且太阳能发电所需要的设备体积和重量都比较大,在发射成本上相对较高,所以这人类探索太空开发外星球的阶段,也不能全部依赖个太阳能,核能才是更好的选择。
↑上图为国际空间站,看上去很大,但大部分都是太阳能帆板在占位!
想到核能发电,很多朋友都会想到那些庞大的核电站,看上去核电站中的核反应堆就十分巨大,但实际上核反应堆也可以做得很小,核电站是追求更多的发电量的,所以核反应堆才会十分巨大,依赖现有的核电技术,最小的核反应堆,甚至能做到只有几百公斤。
像中美俄等航天和核电大国,其实一直也没停止过核电站的小型化技术研究。在去年的中国国际核工业展览会上,我国某研制单位亮相了“玲龙一号”小型核反应堆,公开数据显示其高度不超过14米,长宽都不超过10米,单台输出功率为14万匹马力,可以应用在航空母舰等大型船舶上,不过如此体积的核反应堆还是太大了,重量高达数千吨,目前的火箭技术无法发射到太空和月球及火星上。
不过据《报早华南》11月25日的报道,有消息称我国为正月球和火星探索和开发任务研制强大的核反应堆,可产生一兆瓦(1000千瓦或100万瓦)的电力,是美国宇航局Kilopower微型核反应堆发电能力的至少100倍。
↑Kilopower微型核反应堆
该项目于 2019 年启动,有两名与参该项的目的重要研究人员证实,机型原的工程设计已经于期近完成,部分关键部件也已经制造出来,样机或明后年面世。
这是一个重大的创举,这样的核反应堆的重量和体积都不大,大型火箭有能力将其发射到月球或火星,那么月球和火星基地的电能来源问题就解决了。
《南华早报》还报道称美国宇航局早就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并且已经拿出了Kilopower 这种迷你型核反应堆,重量在1.4~1.8吨之间,美国宇航局还准备将来把它发射到火星上,一次性装载4台,总重量在5.8~7吨之间,大型火箭有能力将其发射过去。
Kilopower微型核反应堆是NASA、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能源部多方合力研发的,使用铀235作为核燃料,输出功率介在1~10千瓦之间,比我国正在研制的月球和火星用核反正堆小得多。
不过它的发电功率也小,和如今卫星等航天器上使用的太阳能面板功率相近,用在无人探测器上或许可以,有人驻守的月球或火星基地用它的话肯定电力不足。而我国正在研制的1000千瓦的微型核反应堆则可以给一个小规模的月球和火星基地供电。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小型核反应堆不只可以用在航天上,大型空间站、船舶、潜艇、海上平台等上面也可以使用,而且也可以作为移动电源在沙漠或高原上等偏僻地点使用,或是个很有市场的发明呢!
参考资料:
《环球网》11月26日文章《中国将在太空计划中开发核能,最新反应堆动力比美国强100倍》
你最喜欢哪部电影?
最喜欢的电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今天来详细讲一下这部电影。
20几年前,有这样一部电影横空出世,这部电影充满艺术的气息,讲述了个人与外界、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对生命的尊重,以及如何自我救赎的故事真谛。就是这样一部电影,连香港的喜剧大师周星驰先生,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它致敬。这部电影就是:这个杀手不太冷。还记得,周星驰的作品《回魂夜》吗?他在电影里的抓鬼专家形象跟《这个杀手不太冷》里男主角的形象如出一辙。
《这个杀手不太冷》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职业杀手Leon无意间搭救了一个全家被杀害的小女孩,他和小女孩互生情愫,最后他为了救小女孩而身亡的故事。一个冷峻的杀手大叔,一个叛逆的小萝莉,两个不相干的人,被命运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Leon,杀手中杀手,仅凭一把匕首就能杀人。要知道,在这个行业里,新手习惯用狙击枪远距离狙杀,而用匕首近距离取人性命,那是业内顶尖高手才能办到的事情。Leon喜欢戴一副墨镜,戴同一顶帽子,穿同一件呢子大衣,大衣下是各种枪支匕首。从19岁起,Leon就独自杀人、健身、吃饭、熨衣服、看电影,永远坐在沙发上睡觉,身旁总是放着一把枪。
在这部电影中,还有一个名垂影史的著名反派的变态杀手,时至今日,看看他的表演,仍能让人浑身冒起鸡皮疙瘩。这个变态杀手在杀人前,他会磕一颗药,然后极其诡异地扭动着脖子。还有,他跑去杀目标时,在动手前,却一脸纯真的和受害者讨论莫扎特。甚至,在肩膀中了枪伤后,他疯狂地朝对方开枪,他恼怒的原因不是自己的枪伤,而是对方把西服打烂了。
Leon唯一的朋友是一盆植物。他说:它是我最好的朋友,总是很快乐,从不提问,而且它就象我一样,没有根。有一天,一个小女孩的出现,改变了Leon的生活。小玛,是隔壁的小女孩,喜欢夹着一根烟,在楼道里晃荡。有一天,两人在楼道相遇,小玛被打得鼻子出血,她问Leon:人生总是这么艰难?或者只是童年如此?Leon说:总是如此。
电影中,最令人乐道的,还是职业杀手Leon和小萝莉小玛之间的故事。小玛对Leon来说,是负担、累赘,他想杀了她,但枪指到她面前时,Leon却下不去手,任由她把自己的生活搅得天翻地覆。有一天,小玛说:Leon,我想我爱上你了。正在喝牛奶的Leon,被吓得吐了一身,这个冷静沉着的杀手,在小玛面前,失去了分寸和自控力。
Leon成为杀手后,从未在床上睡过觉,因为床铺容易给人安全感,但对于杀手来说,享受安全是危险的行为。认识小玛之后,Leon第一次在床上入睡,不再像以前,总是睡在沙发上,随时保持警惕。Leon教小玛如何成为杀手,小玛教Leon如何识字,本毫不相干的两个人,却因为命运的推动,成为彼此的助燃剂,燃起对生活的热爱,杀手变得没那么冰冷,小萝莉也变得不那么反叛了。Leon对小玛说:你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美好。
旅程的终点,Leon与反派同归于尽,小玛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她把Leon最爱的盆栽,种在了学校里。可能有许多人不知道,Leon最爱的那株盆栽,叫做"银后万年青",这种植物在法语中,包含着“Leon”的发音,这是导演隐藏的一个小心思。这部电影,留给了世界电影史一个永恒的谜题:Leon和小玛之间的感情,究竟是不是爱情?
Leon为了救小玛而牺牲了自己的性命,但他一定不会后悔为小玛所做的一切。因为是她,让Leon重温了生活的乐趣,感受到了人间的甜美,并且完成了对自身灵魂的救赎。而小玛,相信亦不会后悔把自己的初恋给了那个叫Leon的中年男人,因为是他,让自己得到保护不受伤害,重温久违的家庭的温暖,并明白了爱情的真谛。其实,他们之间到底是不是爱情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茫茫人海,两人孤独的人相遇了,而且,温暖了对方。
假如中国月球飞船发现美国说的登月地点什么痕迹都没有?
首先,50年前美国的阿波罗工程在月球上是留下了大量痕迹的,所以问题中的第一个假设实际上并不成立。其次,尽管1973年之后美国阿波罗计划中止了,但人类对于月球的探索一直都没有中断。第三,我们自主开展对月球的探索,最主要的还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并不是去证实别人有没有登上过月球,更不是去揭人家的短。所以即便是我们看到了什么或者没看到什么,我们的科学家们都会谨慎对待看到的结果,不会轻易下结论。(嫦娥2号)
下面我将公布一组美国月球勘测轨道器相机(LROC)拍摄的一组月球照片,通过这组照片我们可以大致了解阿波罗飞船在月球表面活动的痕迹。LROC是安装在月球勘测轨道器(LRO)上的三个摄像机系统,它是火星侦察轨道器的ConTeXt相机(CTX)和火星彩色成像仪(MARCI)的修改版本。将它们安装在50-200公里高度环绕月球飞行的飞行器上,可以拍摄月球表面的高分辨率黑白图像和中等分辨率的多光谱图像。
(月球勘测轨道器相机 LROC)
(月球勘测轨道器(LRO)渲染图)
LRO在2009年6月发射,环绕月球飞行,它上面搭载的七台设备每天都在对月球进行不间断的扫测,同时将扫测到的数据下传回地面,这些设备每天可以下传高达155G的数据,每年下传的数据量高达55T比特。
下面先向大家展示一些由LRO两台窄角度相机拍摄的阿波罗飞船着陆区域遗迹照片:(阿波罗11号着陆区遗迹照片)
(阿波罗14号着陆区遗迹照片)
(阿波罗15号着陆区遗迹照片)
(阿波罗16号着陆区遗迹照片)
(阿波罗17号着陆区遗迹照片)
由上面的几张我们可以看到,阿波罗计划的几次登月都在月球上留下了痕迹,最明显的当属登月舱下降段和行走与车轮的印迹了。至于说美国人插的星条旗或设置的仪器设备之类,由于他们公开的图像资料分辨率有限,我们没办法判断那些光点或暗影究竟是什么东西。
LROC的两个窄角度相机主镜头直径有195毫米,其每个像素分辨率达到0.5米,它最大单张照片可以覆盖2.5X26公里的月面。所以登月舱这种大傢伙还有连续的线条可以轻易辨认,但像星条旗这样的小东西在图像上只有一两个像素大小,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分辨的。
(放大4倍的卫星照片:如果不用箭头标出,你能相信这个小黑点就是美国国旗吗?)
美国都已经多次实现了载人登月,为什么还要耗费巨资发射和运营月球勘测轨道器LRO?难道他们是想借此向世人证明自己的阿波罗工程并非谎言吗?显然不是。
发射LRO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确定月球的撞击历史,监测最新的月球受到陨石和小行星的撞击事件,衡量被撞击的风险;
测量月球表面矿物质构成和矿物学变化;监测月球地形和地壳变化,为未来可能发射新的月球着陆器寻找潜在的着陆场;寻找月球表层月壤风化的证据;通过寻找月球两极挥发物情况确定其矿物质构成,寻找水存在的证据。由以上可以看出,LRO的目的并不是美国人想自证清白,NASA耗费巨资发射卫星本身是有其充足的科学研究目的的。
即便如此,LROC还是拍到了我们嫦娥3、4号着陆器降落的精确位置,通过比对,佐证了我们嫦娥3、4号在月球的着陆是真实且成功的。(2013年12月30日,嫦娥3号着陆器和月球车玉兔号的位置图像)
(从这张放大的照片我们可以找到玉兔号的车轮印迹)
(LRO团队将嫦娥4号着陆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与着陆区照片进行对比的结果)
(这是另一张LROC拍摄的着陆区特写照片,上部小窗是嫦娥4号着陆相机的实时画面)
LROC可以拍到我们的着陆区照片,我们能拍到阿波罗飞船在月球上的着陆遗迹吗?
与美国的LRO卫星一样,我们的嫦娥2号环月轨道探测器也是肩负着科学探测的任务,它一方面需要绘制一张全月3D地形图,同时还要为后续的嫦娥落月探测寻找着陆场。嫦娥2号上携带了CCD立体相机、发动机监视相机和拍摄月球表面情况的卫星降落相机,因为任务的不同,所以这些相机的体积都不大,分辨率以够用为原则。
(嫦娥2号CCD立体相机,分辨率7米)
(正在组装的卫星降落相机,分辨率1.3米,看它下方的镜头)
从相机的体积看,咱们的相机体积小,更没有美国LROC窄角度相机195毫米直径的大镜头;从相机分辨率看,咱们的相机比LROC的0.5米也差了一些。所以拍不出美国人那样清晰锐利的照片,但够用就行了。嫦娥3号和4号正是凭借咱们自己的卫星照片确定了着陆场并在月球指定区域实现了安全着陆。
回到本文开头,咱们对月球的探测活动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从这个目的出发,咱们从探测计划的制定到卫星设备的制造都是以完成科学研究为根本原则,不会去做那些找人家的国旗或脚印之类无聊的事情。
即便是未来某一天我们的科学家发现了别人在月球上某些不可告人的秘密,相信他们也不会跑到媒体上搞什么剧透或揭发。毕竟在未来太空探索的过程中,还需要各国之间相互配合和紧密协作,做那些拆人台揭人短的事情,与人不利,对我们自己也是没多少好处的。
为什么会说B2轰炸机孤独求败?
前言:B2隐形轰炸机,这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一款战略轰炸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款雷达低可探测性的隐身轰炸机。说到这款轰炸机的先进性能,还真的不是说说而已,它的先进性能也并不是只领先其他轰炸机一点半点,它的各方面作战性能甚至已经超越了目前任何一款轰炸机一代。当然啦,这么先进的战机也不是好大风吹来的,要不然目前也不只有美国有能力装备隐身轰炸机了。B2隐形轰炸机的研发与制造成本超乎想象,美国空军对这款轰炸机的采购价,甚至已经达到了单架24亿美元左右。所以,自从这款轰炸机服役以来,就连财大气粗的美国空间也仅仅只有装备了21架,在此之后B2隐形轰炸机就关闭生产线停止了生产。
而B2隐形轰炸机的隐身性能是非常高的,这款体积庞大的战略轰炸机,其在空中的雷达可探测面积,甚至只与小型的F117“夜莺”相当。
B2隐形轰炸机的研发背景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苏两国正处于军事较量的巅峰时期,两国在这个时期更是相继研发出了非常多经典的武器装备。而苏联在当时更是在发展强大的防空体系,比如各种先进的防空导弹或是高空高速的截击机,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萨姆-5”、“萨姆-10”防空导弹,以及“米格25”、“米格31”高空高速,截击机。苏联当时研发的这些防空武器,主要就是为了与各种战机一起组成一套“密不透风”的防空体系,以保证当时苏联庞大的领土领空安全。而当时面对苏联这样的防空体系,其实美国也没有足够的信心能够突破苏联的防空网,这样的话美国就不可能有方式能够对苏联本土产生威胁。这也是当时正处于军事较量巅峰时期,美国最不愿意看到的。
上图为苏联当时所装备的S-300全空域防空导弹、北约方面的代号为“萨姆-10”如果不能够有效地突破苏联当时的防空体系,那么苏联当时在本土境内所装备的大量洲际导弹,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存在。所以,在上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空军就向国会提出了研制一款,能够在不被雷达发现的情况下,轻易突破当时苏联防空网的远程战略轰炸机,以能够摧毁苏联境内的各种洲际导弹以及核武器设施。所以美国空军对这款新型轰炸机的要求,就是要能够轻易避开苏联的雷达防空系统、以及红外探测等苏联侦测手段,最强调的就是要有悄无声息的突防能力。
而当时也正处于F117战斗机的问世,当时美国军事防务部门以及国会,在了解F117战机的的先进性能之后,也就同意了美国空军所提出的研发“隐身轰炸机”计划。
1975年,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设计概念被提上了日程,而当时这款轰炸机在设计研发时,并不是仅仅单一的主打雷达低可探测性能,包括红外反射、音波反射等等,这些都是B2战略轰炸机隐身性能的强调之处其实在美国空军研发B2隐身轰炸机的同时,也同样在进行B1b型战略轰炸机的研发工作,因为老旧的B1 a型战略轰炸机,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当时美国空军的作战需求。1989年,竞标成功的“诺斯罗普-格鲁曼”航空公司,成功进行了首架B2原型机的首飞工作,这标志着世界上第1种可以实现隐身的大型战略轰炸机就此问世。本来美国空军是想要服役最少165架B2隐形轰炸机,但是待到这款轰炸机正是量产时,美国空军才发现这款轰炸机可不是一般的贵。
单价24亿美元的B2隐身轰炸机,甚至已经比同等重量的黄金还要贵得多,这也是当初美国空军不能够大量装备这款轰炸机的重要原因。
所以,本来还想要装备165架B2的美国空军,最后因为军费的原因不得不放弃了这样的装备数量,最后只能在生产装备了21架B2隐身轰炸机之后,美国空军命令“诺斯罗普-格鲁曼”航空公司提前关闭了生产线。
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各方面性能B2隐身轰炸机采用的是飞翼式的气动布局,飞翼式气动布局说白了就像是一块平板一样,这样的设计并没有垂直尾翼、也没有机尾后部的方向尾翼。这样的气动布局最大的优点之处,就是能够将飞机的雷达和探测性降低到极致,这也是B2战略轰炸机拥有极致隐身性能最重要的因素。而目前的隐身战斗机也考虑到了气动布局这一点,所以现在世界上所有的隐身战斗机,因为需要满足超机动性能的原因,虽然保留了“垂直尾翼”这一概念,但是这种所谓的“垂直尾翼”已经向外倾成为了“倾斜尾翼”。
而像B2隐身战略轰炸机所采用的飞翼式布局,是以牺牲机动性能的代价而换来的“极致隐身“,也就是说这款轰炸机如果被敌方的雷达所发现,那么其根本就没有逃脱的可能性。
▲B2隐身战略轰炸机“三视图”在动力性能方面,B2隐身战略轰炸机所采用的是4台“GE-F118-110”型涡扇发动机,单台发动机的推力为17000磅以上。而在作战航程方面,由于B2战略轰炸机所强调的是远程隐身突防任务,所以这款轰炸机在不实施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最大的作战航程甚至已经高达1.2万公里。如果再实施一次空中加油任务的话,那么B2隐身战略轰炸机的最大作战航程甚至高达1.8万公里。也就是说,除了美国那些海外空军基地以外,仅仅是美国本土起飞的B2隐形战略轰炸机,就可以利用其超远的作战航程,对全球范围内的任何目标实施战略轰炸任务。
其实B2隐身轰炸机的载弹能力并不强,最大的载弹量也不过十吨多一点而已,甚至都不可能比得上老旧的B-52战略轰炸机虽然B2隐身轰炸机的载弹量只有10多吨,但是这也算是无奈之举,毕竟这款轰炸机主要强调的是隐身突防、精确轰炸等性能。试想一下,如果把一款轰炸机造成像B-52、B1-b那样的庞然大物,那么隐身性能肯定会大大折扣。并且,B2隐身轰炸机所采用的是飞翼式气动布局,这样的气动布局从源头上就限制了这款轰炸机并不能造的太大,因为正面宽大的机身对于建造材料的要求非常高,一不小心就很可能造成空中解体的代价。
一般情况下,这款轰炸机可携带80枚常规炸弹,或者是16枚巡航导弹,而在携带核武器的情况下,这款轰炸机也仅仅只能够搭载10多枚核炸弹。
为何“B-2”轰炸机独孤求败?其实B2隐身战略轰炸机,它能够远远领先于其他战略轰炸机的地方,肯定就是它的极致隐身性能,这是目前全世界除它以外,任何一款轰炸机都不能够实现的。如果要说哪款轰炸机想要超越B2,那么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将这么大的飞机隐身化,也先不要说体积庞大大的轰炸机了,就算是隐身战斗机也没有几个国家能够照得出来吧。而在说它的作战航程,在空中加油一次的情况下,拥有18000公里的最大航程,再加上美国遍布世界各地的军事基地,B2隐身轰炸机的确拥有全球到达的实力。
目前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还在有能力装备战略轰炸机的国家,也就只剩下中美俄三国了。除了美国的B1b型与俄罗斯的图160战略轰炸机以外,剩下的比如图95、图22、图16以及B52,这几款几十年前的老爷机更是不可能与B2轰炸机相提并论。实际上B2隐形轰炸机独孤求败的原因,很大一部分还是因为“对手”太少,而在隐身轰炸机的层面更是只有它这么一个“独生子”。很可能B2隐身轰炸机引以为傲的也就只有隐身性能力,在最大航程方面来看,实际上俄罗斯目前所装备的图95战略轰炸机,也是能够达到1.5万公里以上的。而说到载弹能力,我想以上的随便一款战略轰炸机,其最大的载弹量都可能已经远超了B2。并且像俄罗斯的图160、以及美国的B1b型,这两款轰炸机都是可以实行超音速巡航、或者是超音速突防工作的,在这些层面上B2隐身轰炸机根本就处于劣势。如果以上这两款超音速轰炸机,有可能实现隐身性能的话,那么B2轰炸机独孤求败的宝座很可能会将不保。
结语:反正不管B2轰炸机有着任何的劣势,只要它的极致隐身性能还在的话,都不可能影响它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款轰炸机。只要能够悄无声息地突防至敌方领空,无论载弹量再怎么不足都可以向敌方打个措手不及,并且还能够依靠隐身性能全身而退。“军器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