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2024-04-01 06:22:05 73阅读

利率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央行出手,银行存款利率再度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前一段时间,中长期银行存款利率出现了下降。尤其是银行大额存单,下降幅度明显。比如某银行一款三年期银行大额存单,从3.98%直接下降到3.45%。

利率下调,这是在劝退人们去银行存钱吗

存款利率的下调,让风险偏好较低的老年人陷入了困境。继续存在银行, 利息越来越少,而不选择银行,哪里有个安全的地方呢?

所以有人认为,这是劝退大家不要去银行存钱,是这样吗?

从政策出台的初衷来说,其实是没有这样的意思的,并不是逼着大家不要在银行存钱。

其实银行存款利率下降,只是一种市场化的选择。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到深水区,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LPR与市场利率挂钩,有效的引导了贷款利率的下行。

资产端利率的下行,必然会导致负债端利率随着下降,否则银行就无利可图,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

当然,对于老人们来说,银行存款只是为了安全,所以不是第一目标。所以即使存款利率下降,也并不会导致资金搬家。

多地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

欢迎头条应邀来回答以下问题?

三年抗疫期间国家经济受到嚴重影响。近期是国民经济复苏出现在眼前。

特别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刚杆企业的房地开发商,由于新开发的现存房大量积压。大宗汽车消费市场,日趋走下波路。二大消费市场出现经济倒掛。大小银行及国有银行有点心坐不住了,她们利害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由于二大刚杆产业的影响,当时房屋开发商向银行贷款建房,现在新房屋出售发生困难,汽车🚗消费市场疲软,银行方开始急了。为了开拓市场,大小银行🏦贷款纷纷降息,定存利息也同时降了下来,是他们之间相互共存之目的。

实际上市场经济复苏有一定过程,许多老百姓还在等待观察市场行情。二种大宗消费不是一笔小数目消费,都是上十万到百万元消费。

银行降息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国家经济复苏和发展。

定存降息后,老百姓也不可能把大量资金捆死在身傍而且很不安全,大额存款还是银行最安全,受老百姓欢迎的。

2021年央行降准存款利率会降低吗?

2021年央行降准,存款利率不会降低的。

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都属于金融政策工具,一般情况下,都是独立使用。央行降准是为了释放一定数量的贷款,支持社会经济发展。而存款利率上浮还是下降,取决于它的杠杠作用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所以,降准不会降息。

30万每年利息10800元靠谱吗?

根据目前整个市场的实际情况来看,三年期3.6%的利率,应该是一些比较大的股份制银行的存款水平。现在国有五大行大概3.25%,股份制银行3.55%左右,城商行等4%左右。但是现在很多客户是不敢去城商行农商行购买存款的,因为包商银行就是例子,存款保险制度只有50万。

这个存款水平跟前两年相比,其实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下滑,在2021年6月份之前,很多银行的存款利率都比较高,个别银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甚至可以给到4.25%以上。

只是从2021年6月份之后,随着银行利率自律机制的调整,目前各大银行的存款利率已经有了较大幅度下滑,特别是一些大银行,比如国有六大行以及12家股份制银行,还有一些全国性的城商行利率下降就比较明显,目前很多大银行三年期的存款利率基本上都不超过3.5%,甚至不超过3.3%。

但即便整个银行存款利率下降了,有些小银行给的存款利率仍然比较高,比如目前有些信用社或者村镇银行5年期挂牌利率可以达到4%,但在实际吸收存款的过程当中,他们的利率肯定会比挂牌利率高出很多,有些银行你要是存个30万5年定期,说不定就可以给到4.2%以上的利率,这意味着30万一年的利息就可以达到12600元以上。

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利息,不妨考虑在一些中小银行里面存款,但是尽量不要超过50万。

虽然这些小银行规模比较小,实力没有大银行那么强,但只要你通过正规的渠道去办理,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安全风险,出了问题也有存款保险制度。

存款利率再度降低?

2020年12月14日,六大国有银行发布公告称,2021年1月1日起,提前支取不再有靠档计息。

怎么理解靠档计息?

假设2年前我在银行‬存了一张100万的大额‬存单,期限5年,年利率4.5%。现在我想提前支取。以往,银行一般会按“靠档计息”,如满2年的利率为3%结算。那么:取消“靠档计息”前,我将获得的利息为:

100万元×3%×2=6万元,取消“靠档计息”后,我将获得的利息为(按目前活期基准利率0.35%算):

100万元×0.35%×2=7000元

利息收入整整少了5.3万元,可见这悄悄的降息,对于存款业务是一个不利的消息。

2.2020年12月18日,蚂蚁集团率先下架了互联网存款产品,紧接着,腾讯理财通、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陆金所、携程金融、天星金融等互联网金融平台纷纷跟进,未来更多的互联网存款平台会下架存款产品。

这意味着,国家在实质上降低存款利率了。

2020年疫情,很多国家经济停摆,全球掀起一股降息潮。中国从去年9月开始,多次降低贷款利率,存款利率实行市场化,目前来看,国家已经在实质上降低存款利率了。

过去20年来,利率的总体趋势是下降的:

降息的大趋势下,对于国人来说,直接的影响是无风险的理财收益下降;对于一些投资理财经验丰富的人而言,这样的变化,更多只是传递一个信号,短期并无实质影响。但是,确实会影响一大部分人。

一、首先是老人。

最近找我咨询的一位朋友,她妈妈刚到65周岁,以前的养老本一直放银行定存,后来因为理财收益更高,便改存了银行理财。现在理财到期了,前几天,银行柜台的客户经理给她推荐了储蓄保险,她说挺后悔没早点给妈妈做好养老金规划。

无风险固定收益的下降,是把老人抛下车。因为,老人的生活开支,大部分是靠存款和固定收益,这些钱,不适合承担任何投资风险。未来的老人(现在的我们),也将面临同样的问题。

有什么样的解决办法?

对于老人,可以考虑高领取型年金,高领取型的年金险,纯粹就是为了存养老金,到退休年龄以后,每年领取养老金,可领取的金额也非常高。

特点:养老金领取的时间与生命等长,活多久,领多久,它是最能体现保险保障长寿风险的作用,是真正属于被保人本人的个人资产。

65岁开始月领是6100元,每年共领73200元,保证领取20年,共领146.4万元,如果保证领取20年后,后面一直有73200元领,直至百年归老。

真正意义上的养老金,对于年轻人而言,是值得提前规则好的理财方式之一。

二、其次影响的是投资风格稳健的中产阶级。

工薪家庭,因为资金有限、可以选择的投资渠道并不多。除了股票和基金这类风险和波动大的投资,取消互联网储蓄后,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又少了一个低风险理财的渠道。投资房产,不仅投入大,灵活性也不强,而且非常考验个人眼光。从家庭财务健康规划的角度考虑,建议大家可以多关注一下储蓄类保险,增额终身寿。它属于“长期储蓄”保险。我们存的大部分保费都被保险公司拿去生息了,长期下来,保单积累了足够的现金价值。而这些钱,可以任意提取。

写在最后

在全球利率下行的大环境下,增额终身寿险作为一种安全的资产配置方式,终身锁定较高利率,为未来提供稳定现金流,在不确定的经济大环境下提供确定的可能。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