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建筑工程安装一切险有什么区别

2023-10-28 01:21:05 124阅读

海南: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建筑工程安装一切险有什么区别?

1

工程质量保险保障制度建立之初

海南:不支持不鼓励预制菜进校园,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建筑工程安装一切险有什么区别

1958年-1980年期间,我国停办了除必须办理的国外保险业务以外,国内所有的保险业务,国内工程保险的萌芽与发展也陷入停滞状态。而随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保险业重新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国内工程保险也顺势而出,得到初步发展。

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安装工程一切险

1979年,国务院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全国分行行长会议纪要》指出“开展保险业务,为国家积累资金,为国家和集体财产提供经济补偿。”“通过试点,逐步恢复国内保险”。同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拟定了《建筑工程一切险》和《安装工程一切险》的条款及保单。1979年8月,中央六部门联合颁布《关于办理引进成套设备、补偿贸易等财产保险的联合通知》,规定国内基建单位应向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投保建筑工程险或安装工程险。

但由于是初步发展阶段,缺乏时间积累与市场推广经验,当时主要应用于外资或中外合资的工程项目中,国内投资项目的投保率低于20%。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保险法》、《担保法》、《建筑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1993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织重新编写《建筑工程一切险条款》和《安装工程一切险条款》,并与《保险法》同时在1995年生效。

这一时期,我国工程质量保险保障制度结构,主要由建筑工程一切险与安装工程一切险两者组成。两大险种都具备综合保险功能属性,能够应对工程建设中的多种风险因素,填补当时相对空白的工程质量保险市场。

2

工程质量保险保障制度初步发展

2005年8月5日,建设部、保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指出,建设工程质量保险是一种转移在工程建设和使用期间由可能的质量缺陷引起的经济责任的方式,它由能够转移工程技术风险、落实质量责任的一系列保险产品组成,包括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和相关职业责任保险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此处的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与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有很大不同。此处的工程质量保证保险,主要是针对建设工程保证期内主体结构和渗漏问题的质量保险,可以将其看做工程质量保修保险。

工程质量保修保险

2004年,建设部联合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查中心、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赴西班牙、法国、意大利三国进行考察,而后研究制定《建筑工程质量保修保险试行办法》(草案),在厦门、福州等十座城市试点,要求在包括商品住宅在内的三类建设工程中投保工程质量保修保险。

工程在竣工验收后的第一年保险期内出现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负责维修,维修费用由施工单位承担;在竣工验收第一年后的保险期内出现质量缺陷,由承保保险公司负责维修,维修费用由承保保险公司承担。

2005年,建设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建设工程质量保险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工程建设领域引入工程质量保险制度。

2006年,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厦门等14个城市开始工程质量保险试点,保险公司也有针对性的推出保险产品。上海、重庆还专门印发文件,对工程质量保修保险作出明确解释,并提出相应试点要求。

但由于建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较大,承保时间较长,且并无成熟的本土化经验可循,这一时期的工程质量保修保险发展缓慢,出现政策火热,市场冷淡的局面。

3

工程质量保险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工程质量保修保险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工程保证期存在的质量风险,重点为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时期的风险保障。而且即便工程质量保修保险最初发展缓慢,但国家对其的探索进程并非就此中断,尤其2000年中后期,国内建筑业曝出不少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问题,如“2009年漏水门”事件,国家越发重视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问题,相应的保险保障制度也得以开始进一步的发展。

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责任保险

IDI建设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以下简称“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是指由住宅工程的建设单位投保的,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条款约定,对在保险范围和保险期限内出现的由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所导致的投保建筑物损坏,履行赔偿义务的保险。

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是指住宅工程在竣工验收时未能发现的,因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及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质量原因造成的,不符合施工图设计文件、工程建设标准和合同要求,并在使用过程中暴露出的工程质量缺陷。

由上述定义可知,IDI保险即是为应对建设工程潜在缺陷责任期的质量风险而诞生的质量险种。IDI最早源于法国,近年来才引入国内工程质量保险市场,在政策上受到国家重点关注与支持。

国内最早由上海于2012年发布《关于推行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试行意见》的通知,首次试行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IDI)。此后2016年,上海分别在6月与10月出台《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与《上海市建设工程质量风险管理机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逐渐完善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试点政策。

2017年7月26日,上海出台《上海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2019年2月26日,上海出台《关于本市推进商品住宅和保障性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IDI保险的试点应用。

随着上海IDI保险试点工作取得较为成熟经验后,在国家持续大力的政策支持下,全国其他省市也相继开始城市试点工作,目前,深圳、北京、江苏、浙江、安徽、广东、广西、福建、云南、青海、江西、山西、河南、海南等地都已开展IDI保险的试点工作。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

无论从政策试点推进力度,还是城市试点范围来看,IDI保险毫无疑问是目前国内工程质量保险市场发展较快的保险险种。甚至谈及工程质量潜在缺陷,大部分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 “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然而,事实上,在2012年上海率先试行IDI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同时,国内还有另一个应对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的险种在萌芽发展——工程质量责任保险。

在国内IDI保险发展初期,保险业曾从责任保险维度,开发出同样针对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的保险产品,即为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其保险标的为投保人对于建筑物因潜在缺陷在保险期间内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赔偿责任。

从保险条款内容上来看,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与IDI保险一样,负责房屋建筑物因潜在缺陷原因造成的主体结构或悬挑构件倒塌、倾斜、沉降、变形、断裂等问题,同样有着追偿机制,同样能够有效提高房屋住宅工程质量。但从险种的市场发展来看明显落后于IDI保险。

工程质量责任保险VS IDI保险

两者在政策推进、保险性质、保险责任范围、险种自身发展等方面,依旧有着很大的差别。

政策推进:从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的政策发展过程来看,国家中央不断出台文件为其建立政策依据,行业建立工作规范为其作出实践引导,地方印发试点文件与实施细则积极落实相关试点工作。而工作质量责任保险,仅在部分地区受到推广,尽管工程保险领域的相关专家曾持续呼吁在房屋住宅工程中应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但市场推进效果并不理想。

保险性质: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属于责任类保险,其保险标的为因工程质量潜在缺陷所导致的相应质量事故赔偿责任。而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作为狭义上的工程质量保险,其保险责任围绕的是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造成的质量问题本身,并不局限于经济赔偿责任一项,保险意义更为宏观,更为完善。

保险责任范围:在保险责任范围上,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与IDI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既有着重叠部分,即房屋建筑物主体结构或悬挑构件倒塌、倾斜、沉降、变形、断裂等问题;同时也有着缺陷部分,即不具备IDI保险中对于保温和防水工程部分的保障责任,因此IDI的保障责任范围明显更全面。

险种自身发展:在险种发展角度,IDI保险无论在保险责任条款,还是相应的风险管理服务方面,都有着国家政策与行业规范的双重保证,险种自身在持续的政策推进与试点实践当中不断得到完善。相较之下,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无论在政策依据还是实践研究方面,都有所不及。

此外,在功能作用上,两者应对的都是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但保障作用明显不同。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的投保人可以是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被保险人为建设单位,即最终保障的是建设单位由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导致经济赔偿责任的损失。而IDI保险保障的是业主由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受到的损失赔偿。

依据北京最新的《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潜在缺陷保险暂行管理办法》,总则第七条指出:鼓励勘察、设计、施工、监理、预拌混凝土生产及建筑预制构配件生产供应等有关单位及其人员投保工程质量责任保险。由此可见,工程质量责任保险可以作为IDI保险的险种补充。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

与上文中的工程质量保修保险、IDI保险与工程质量责任保险不同,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并不是为应对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而生,其所应对的是工程项目在缺陷责任期出现的质量风险。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是指保险公司向工程项目发包人提供的保证工程项目施工承包人在缺陷责任期内履行工程质量缺陷修复义务的保险。其保险期限一般为工程发包人和承包人合同约定的工程缺陷责任期,或保险单载明的保险终期之日止(二者以先到者为准)。

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什么是缺陷责任期?二、其与IDI保险中的潜在缺陷风险时期有什么区别?而想要准确区分上述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一个重要的工程保险概念——工程质量保证期/保修期。

保证期或保修期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我国建设工程实施质量保修制度,建设工程在竣工后,承包人对建设工程在保修范围内和保修期内出现的质量缺陷,负有保修义务。

目前,建设主管部门规定的建筑工程保修项目的保修期限:1.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50年);2.除屋面防水工程为3年外,其余为6个月到1年;3.起算时间从工程竣工验收之日起计算。

缺陷责任期: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属于保证期/保修期初始的保修时间,通常为工程实际竣工后6个月、12个月或24个月。在此期间,承包人对发生质量缺陷问题的工程产品承担修复义务,也是工程质量保证保险的保险责任期间。而当缺陷责任期结束后,由保险公司负责承保的质量风险,即是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时期,也正是IDI保险与工程质量责任保险所对应的保险责任期间。

工程质量保证保险是近年来国家在政策上大力推进的工程保证保险险种之一,其主要作用是以保证保险形式代替工程质量保证金,一方面为企业释放保证金压力,帮助企业减负;另一方面也代替工程质量保证金,在工程项目缺陷责任期内发挥相应的风险保障作用。因此,其既属于工程保证保险范畴,也属于工程质量保险范畴。

此外,与工程质量相关的工程职业责任保险,如勘察责任保险、设计责任保险、施工责任保险、监理责任保险也可以列入工程质量保险范畴。

在农村盖房可以用钢结构造吗?

谢邀。

在农村盖别墅,当然可以用钢结构啦。虽然轻钢结构的自建房在有的地区还是新鲜事物,但是在抗震设防烈度高的地区,比如四川、甘肃、河北等,轻钢别墅早已走入寻常百姓家。

先说说老百姓最关心的造价问题。因所用材料的不同,所含建设项目内容的差异,造价从1000元每平到1700元每平不等,总的来说比农村砖混结构自建房造价略高。

光说可能不是大清楚,这里带来一套建房案例,相信你看了就会明白轻钢建房是怎么一回事了。

要建房首先要有别墅图纸,几经挑选,终于看中了这套美式的乡村小屋。

和砖混结构建房一样,首先要基础施工,开挖至老土层。

然后现浇圈梁,硬化完成后拆模,再回填土方。

工厂运输来的轻钢龙骨入场,施工人员按照图纸搭建。

龙骨之间通过镀锌螺栓紧密连接在一起,墙体之间使用扁形钢带进行交叉固定。

果真是轻钢速度!一下二层就搭好了。

屋面安装欧松板。

墙面安装硅酸钙板,之后浇筑水泥珍珠岩。

墙体内现浇水泥珍珠岩,增强房屋的隔热隔音性能。

墙体的隔热性能是普通砖墙的8倍!

外墙硅酸钙板钉贴完毕。

这时,这套轻钢别墅已初具雏形。

在墙体内安装室内水电管线。

硅酸钙板细节。

一层铺贴瓷砖,二层安装水泥纤维挂板。

屋面则采用朱红色的防水波形瓦。

安装门窗。

室内装修。

怎么样,建成效果还不错吧?房主选择的是内外全包的方式交给施工队做,二层小别墅建筑面积349平米,总造价55.4万。

为了让大家心里能有个参考价格,我们特意找这个施工队要来了报价表,希望能给准备自建轻钢别墅的朋友带来帮助。

毛坯报价:

内外全包:

看这样一栋实用又好看的轻钢别墅,您是不是也心动了呢?

欢迎点击头像关注新型房屋。每天都有自建房晒家、别墅自建房图纸分享。

泡椒牛蛙怎么做才好吃?

做法

1/10 将牛蛙去头去皮去内脏,洗干净备用。

2/10 葱切成段,姜切成小块,大蒜拍扁,泡椒和小米椒切成圈。

3/10 l'将牛蛙剁成块。

4/10 剁好的牛蛙用生抽,蚝油,胡椒粉,腌制十分钟。

5/10 开大火将锅烧热,过热后放入油,油五成热后放入葱姜蒜炝锅,炒出香味。

6/10 放入泡椒,小米椒,盐继续翻炒。

7/10 放入腌好的牛蛙爆炒,炒出香辣味。

8/10 然后锅中稍微放点儿水,稍稍煮一下。

9/10 收汤汁,泡椒牛蛙做好了。

10/10 成品图。

将牛蛙腌制一会儿,可以去除牛蛙的腥味。出锅前添点儿水,可以让泡椒的香辣味和牛蛙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你从小到大觉得自己干过最龌龊最难以启齿的事情是什么?

我在小学二年级时干了一件极其龌龊,最难以启齿的事,虽然这件事我不是主谋,但我也是参与者,而且我们一群人还恬不知耻地干了好多次,只到这件事差点被发现才停了手。这样的事我曾经想忏悔性质地写到自己的文章里,后来觉得太大逆不道了,写后也没敢发出来,现在我再次用十二万分的抱歉把它披露出来,希望有认识我的人,请你们不要鄙视我,不要用道德来审判我,因为我已经知道错了。请大家原谅我吧。

那是三十多年前,我还在我们村上念小学。那时的村小只有一个老师,他是邻村的一个老男人,离过婚,性格孤僻,为人古板,教学工作也还算尽职尽责。可是那时的老师是真的,真的会打学生,直径近2厘米的硬木长棍抽在用脚上就是一道血印。有一次老师站在讲台上,隔着两排桌子,用长棍“咚”地一下敲在我的脑袋上,我就感觉头上的肿包顶着我的帽子蹭蹭往上蹿。这样的事每天都会发生在一群八九岁的学生身上,大家都恨死这个老师了!

那个年代山村条件艰苦,没有自来水。家家户户都要走一里多山路到一处山泉处打水。每天我们下课之前的课外活动时候,老师就把两根长棍,两个铁桶拎出来,让我们所有学生去山上打水。有一次因为午后几个大点的学生调皮挨了打,尽管满是怨恨,但又不敢反抗老师的命令而拒绝去打水。于是在准备返程时,挨了打的几个坏冢就想了个极坏,极龌龊的点子,往老师的水桶里撒尿。(请大家原谅!)。然后没有人反对,于是大同学率先往桶里撒尿,可是他们一不小心撒多了,整桶水一下变得又黄又浊又骚,后来又让另一个人撒,可是他撒出来的尿有许多泡泡,大家等大泡泡都消了,桶沿还有一圈细小的泡泡,等了半天都不消。于是又换我来尿。我当时居然像个傻瓜一样就干了。(请大家原谅吧!)对着两只桶各尿了一些,控制好量,尽量不要让那桶水的颜色和气味有异样,于是大家心中按捺着紧张的狂喜抬回学校,一群人勾着头抬进了老师的房间,然后像一群贼一样跑出来......

从那以后,大家每天都往老师的水桶里尿尿,出于报复心里,又要隐秘,每个人都控制好量,保持水不会出现异样。(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干着这样龌龊的事,但是丝毫没有愧疚和是非观,至到许多年以后,我自己忽然一下醒悟,明白了‘天地君亲师’,知道了恩师难报,也相信举头三尺有神明!)

大约三个月后,有一天我们照例抬着撒了尿的两桶水进了老师办公室,放在门口。这时斜阳从玻璃窗照在那两桶水面上,老师忽然问道:这水上怎么好像漂着一层油花?那些年纪大的“坏”中们吓得话都说不出来了,我赶紧说,早上刚下了雨,可能是草叶子上的露刮下来的草汁滴进泉里了......于是,就这样搪塞过去了。大家出了办公室后脖子上都是凉汗。从此以后,往桶里撒尿的事就不敢再干了。但老师依然是很凶的。那时候这很正常,打再凶,从来不会有家长跑到学校质问,反而一开口就是:“老师打得好!”

再次表示我由衷的忏悔和歉意,M老师,对不起了!

你会考虑创业做半成品菜吗?

相关新闻:西贝莜面村开卖功夫菜,菜品全是“半成品”

10月1日,贾国龙功夫菜餐厅首店,在北京正式开门迎客,人均100元,开卖八大菜系和西北菜。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店内没有锅和灶,所有菜品都是半成品,电磁炉一加热,连着“锡纸盒”端上了桌,顾客可以堂食,也可打包带走。

疫情进展到今天,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已经感同身受,无须多言。很多人都经历了人生中唯一一次“超长假期”,而且是没有出游、没有聚餐的假期,让全国人民都享受了一把“天伦之乐”。餐馆停业,于是全民变大厨,朋友圈俨然成为了美食大赛,无论会不会做饭,都可以端起炒勺颠两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既然在家做饭,自然就要有原材料,菜市场里买菜困难,就要到网上买。于是,一些过去很少上网的中老年人也认识了京东到家、每日优鲜…然而,年轻人的家庭厨房还是痛点多多。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01、对于一个懒得做饭的人,做饭要从洗菜切菜开始,太难为他了。

02、对于一个不会做饭的人,要将菜品调出餐馆的味道,太难为他了。

03、对于一个吃货来说,长时间脱离他喜爱的火锅、烤串、扎啤、奶茶,太难为他了。

一边是家庭厨房消费的日趋旺盛,一边是餐饮企业由于停业而哀鸿遍野,生存的压力倒逼餐饮人们冥思苦想自救之策。既然赖以服务输出的门店已经停业,还有没有其他的经营途径呢?于是,餐饮企业再次将目光聚焦在了“餐饮+新零售”上。抱着“横竖是个死,不如冲一冲”的心态,这一次很多餐饮企业不再佛系,而是开始了勇敢的尝试。

十八碗、西贝、海底捞的预制菜

于是,不同的餐饮企业分别开始了自己独特的探索过程,也取得了不同的效果,其中最为显著的成果就是预制菜半成品在疫情期间大量涌现,从而引起了广泛关注。头部餐饮企业如海底捞、西贝,网红餐饮企业如仔皇煲、海南十八碗,均在此期间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也都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我厨网网站截图

预制菜其实并非什么新鲜的玩意(这里讨论的预制菜不包括速冻包子饺子、烧鸡烧鸭、肉串、小龙虾、速食火锅等)。早在2015年,上海就出现了以预制菜半成品为主要商品的“我厨网”,到2016年“我厨网”达到日均6000单,但此后并没有形成太大的气候,预制菜领域也没有引起餐饮企业的太大兴趣,始终持续着不温不火的状态。而随着此次疫情,预制菜再次出现在人们的眼前,可以说是局势演化的必然,而且如今的预制菜也与五年前的预制菜大不一样。

预制菜发生了哪些变化?

过去,人们将“预制菜”视为一套标准化的中餐烹调原材料,以“我厨网”销售的响油鳝丝举例,标准调理包中包含了主料、辅料、调料。也就是说,从鳝鱼丝、香菇丝,到油盐酱醋,在这一份预制菜中统统包括。然而,这样做一方面增加了产品的复杂度,提升了产品标准化的门槛。同时也出现了一个重大误区,那就是普通百姓在家做饭时要求的是“实在”,即“主料多,辅料少”,追求用量DIY。一旦在预制菜中,将主辅料用量全部定死,DIY的自由度就少了很多。

我厨网响油鳝丝

那么,预制菜究竟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从顾客需求谈起。人们在家做饭,追求的是品质高、成本低、享受家庭亲情感,不希望制作麻烦、味道不好。针对这几个点,预制菜应做到的是:

01、给予家庭充分的DIY自由度,这就不适合将主辅料用什么和用多少全部规定好。

02、制作要简单,能够前置的标准化步骤统统帮顾客省掉,最好能达到“开袋、下锅、出锅”的步骤。

03、口味要好,这就包括调味、口感不能因采用预制菜而与到店用餐差异太大。

针对这几个需求点,最重要的就是预制菜产业要细分。既然不应该将主辅料定死,那么预制菜首先就应分为“净菜净肉”和“复合调味包”。净菜净肉解决的是方便快捷的问题,复合调味包则解决的是口味问题。在不使烹饪更加繁琐的情况下,这两者的分工,却让消费者DIY的自由度大大增加。喜欢吃什么,就买什么净菜,无论买什么都可以用复合调味包作出美味。

通过预制菜的产业分工细化,净菜工厂和调味工厂将分别形成各自独立的发展态势,而餐饮企业的中央厨房则可以根据自己已有基础设施,来制作更加贴近于已有产品的预制菜,释放中央厨房产能,同时对于餐饮企业的工艺改革冲击也比较小。

预制菜在“净菜净肉”和“复合调味包”哪个领域更有前途呢?

如果先不讨论速冻包子饺子、烧鸡烧鸭、肉串、小龙虾、速食火锅等已经成熟的商品化食品领域,我个人更看好复合调味包的前景。原因很简单,因为食材易得,而口味难学。

1、净菜

对于净菜来说,其附加值是节省了低价值的机械劳动,但大多数百姓家庭对于“刀功”并不是很讲究,自然为“刀功”买单的消费欲望也就比较小。再加上蔬菜进行洗净切配后,保质期大大缩短,甚至可能影响口感,这都是过去将预制菜整套出售时,市场不温不火的原因。除非太懒或者个人生活时间过于紧张,否则用比市场价格高一倍的价格购买净菜,这个市场空间有多大,我还是持有保留态度的。

2、复合调味品

不过,对于复合调味包就大不一样了。复合调味品其实由来已久,如果追根溯源的话,那么咖喱粉、蚝油,都属于复合调味品,因为他们都不是采用单一调料调制出来的。更为复杂的复合调味品在市场上也大量存在,比如著名的调味品厂商李锦记,就曾经推出过很多复合调味品,如烧烤酱、海鲜酱等等。

那么餐饮企业在复合调味品方面的机会在哪里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特劳特的“定位”理论了,所谓“定位”就是用品牌来替代消费者心智中已存在的概念。比如“汉堡”的概念被替换成了“麦当劳”,“功能饮料”的概念被替换成了“红牛”,“运动饮料”的概念被替换成了“宝矿力水特”,“凉茶”的概念被替换成了“王老吉”,“送礼”的概念被替换成了“脑白金”…

李锦记咖喱酱&CoCo壱番屋咖喱饭

这与复合调味品有什么关系呢?仍然以李锦记来举例,李锦记咖喱酱是比较畅销的一款调味酱,那么假如专门做咖喱的知名餐饮连锁品牌“CoCo壱番屋”也出了一款咖喱酱(至本文成稿时,仍只是“假如”),它与李锦记咖喱酱的差异化应该在哪里呢?面对李锦记这样实力雄厚的调味品公司,作为一个餐饮企业,CoCo壱番屋有竞争的机会吗?想要获得机会,除了口味之外,更重要的就是在于品牌定位了。

李锦记定位于“调味品食品公司”,而CoCo壱番屋定位于“咖喱料理店”,由于这两个定位的不同,李锦记咖喱酱替代的人脑中的概念是“厨房中的瓶瓶罐罐”,而CoCo壱番屋替代的则是人脑中的“咖喱饭”。所以,从人的印象中,李锦记仿佛代表了厨房和厨艺,而CoCo壱番屋则仿佛代表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咖喱饭成品。哪个更能吸引吃货,就很显然了。

刘一手火锅底料&重庆珮姐老火锅底料

实际上成功的案例早就已经有了,那就是重庆火锅底料。在二十多年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由调味品公司出品的红油火锅底料,在2000年初的时候,小肥羊出品了自家品牌的火锅底料,并迅速替代了大量“杂牌”红油底料,从而占领了市场。后来,海底捞异军突起,其自有品牌的火锅底料成为消费者的不二选择。现在,当消费者准备在家吃重庆火锅时,选用的火锅底料大多数都是由餐饮企业出品的,而非食品公司出品的。

上面这些例子说明,餐饮企业与食品公司的定位不同,餐饮企业更容易定位到“美食、美味”,更容易让消费者联想到在店内吃饭时的流连忘返,从而使餐饮企业相对食品公司来说更容易在复合调味包领域占领市场份额,当然这也是需要一个市场消费习惯的培养过程。

餐饮企业将自家的菜品制作成调味包,挑战又在哪里呢?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上面所谈到的餐饮企业进入新零售领域的一些障碍,分别是思想障碍、工艺障碍、渠道障碍。那么咱们就来逐个进行一下复盘。

1、是否会影响堂食生意?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答,只要看看海底捞就知道了。为什么海底捞早早推出了自己的火锅底料,但火锅店门口依然还是排着长长的队伍?答案无非两方面:

其一,大多数吃货是非常懒的,即便是复合调味包,也无法激起人们每天亲自做饭的热情,只能偶尔调剂口味。

其二,餐饮行业本质是服务业,服务的附加值是餐饮很重要的行业属性。对于海底捞来说,这更加显而易见,很多人去海底捞消费,三分为菜品,七分为服务。

从以上角度来说,预制菜或调味包,基本不会冲击餐饮现有堂食,因为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行业领域,况且它们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也不会形成对堂食的冲击。同样,预制菜或调味包只能作为餐饮主业之外的市场补充,而不会让餐饮公司转变为真正的食品公司,否则这件事情就玩大了,这也是餐饮企业进军预制菜领域需要做好的理性心理预期。

海底捞火锅底料&十八碗剁椒鱼头酱

2、标准化与生产工艺

大多数连锁餐饮企业拥有自己的中央厨房和连锁配送体系。中央厨房的作用就是制作料包和半成品加工,以减少门店厨房制作难度,提高连锁店出品的标准化程度。这已经给餐饮企业进行商品化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需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

01、尽可能在现有产品基础上做改进,而非研发新产品,避免投入过大。例如将集中配送的大包调料,改装成适合家庭使用的小料包。

02、适当改进工艺,提高调料包保质期,但要注意减少添加剂的使用,这也是餐饮企业相对食品公司的重要定位。

03、外包装不但要贴近消费者认知,也要便于通过电商等渠道售卖、运输。

04、如果商品需要进入流通渠道销售,则需要申请相关批准文号,但这一步要慎重,确保在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情况下再做,因为做了这一步就意味着商品需要批量生产了。

3、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的一体化

餐饮企业通过预制菜和半成品涉足新零售,核心目的还是要通过重构“人、货、场”来实现经营扩大化。那么自然就涉及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方式,来扩大消费人群、消费时间、消费场所,从而让新零售的营收成为餐饮企业总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餐饮企业对信息化的转型升级,也是进行预制菜或半成品商品化的必备基础设施。

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外卖着实又火了一把。如果从重构“人、货、场”的角度来说,外卖已经可以称得上“餐饮+新零售”,只不过没有形成标准化商品。而达成外卖的核心前提,除了菜品结构、菜品包装、外卖运力外,外卖平台与公域流量,外卖小程序与私域流量,可以说是外卖的必备基础设施。

对于预制菜和半成品,从信息化角度来说,将他们同视为外卖的进一步演化,将预制菜和半成品直接纳入企业自营外卖中,目标客群是餐厅已有会员熟客,这是餐饮企业进入新零售领域的最简途径,也是初期投入最低的方法,这条路对于餐饮企业的“坑”也是最少的,更是避免与传统食品公司(如李锦记)直接开战的方式。当餐饮企业在新零售领域逐渐上路,市场前景已经明朗,再考虑传统零售通道,包括电商、超市、社区店等,到那个时候,餐饮企业往往就需要成立独立团队来管理零售事务了。

结语

写到最后,我还是要提醒一句,虽然因疫情而将预制菜和半成品推上了一个热点地位,但餐饮企业不要企图通过短时间改革而让预制菜和半成品成为餐饮企业的救命稻草。餐饮企业涉足新零售,不是疫情期间的短期行为,短期也不可能在预制菜半成品方面产生爆发效应。疫情虽然刺激了餐饮新零售的发展,但餐饮企业发展新零售依然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与其说预制菜半成品是疫情期间的热点,倒不如说疫情帮餐饮企业推开了一扇门,门外的道路是否能跑得顺,还是事在人为的。如同餐饮企业老板曾经创业一样,既怀有匠心和敬畏,同时也以积极心态拥抱变革。

疫情让“餐饮+新零售”的革新速度至少提升了2-3年,对于规模型连锁企业,尤其是比较容易将菜品标准化的餐饮企业,如果在一年前对此还持观望态度,此次疫情相当于再次戳了你一下,提醒你时代在发生变化。如果你的品牌已经有一定知名度,不妨试一试。但理智很重要,不要太心急,也不要太佛系,在坚定餐饮主业的前提下,对新零售进行有益的尝试,从营收比例1%开始做起,只要确保自己在趋势的正确道路上不掉队就可以了。这就是这篇文章最后要说的话。

文章系原创发布,作者相关内容:https://www.tcsl.com.cn/solutions/lingshou/

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转载!

我们是天财商龙,餐饮软件服务商,关于餐饮经营、软件选择的方方面面,欢迎关注、向我们发起提问,共同探讨。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