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军“国际战队”被曝相互残杀,布恰事件乌军绳拖尸体表演
乌军“国际战队”被曝相互残杀,布恰事件乌军绳拖尸体表演?
”布恰事件”是美及北约导演的一幕,俄军称为“摆拍”,老美还把“摆拍的内容”,“七百多具尸体”通过卫星传到联合国去,以此为证,取消俄人权资格。
老美做伪证可谓轻车熟路,一是南联盟,二是洗衣粉,三是白头盔。
拿出南联盟的“证据”就打了七十八天的空袭,硬是把科索沃支解出去。
一小瓶洗衣粉就把萨达姆送上了断头台。
白头盔嘛为推翻叙利亚现政府找借口。
今天的“布恰”就是在抹黑普京,无非是想说,俄军滥杀无辜,在乌克兰犯下十恶不赦,滔天罪行等等,总之一句话,俄军出兵乌克兰就是不对,是人类的敌人。
昨天晚上拿出了两段录音,西方暂时没话,不是没话,他们过天把就会说:那两段录音是假的!不信等着瞧。
戏演多了,人们就不再相信,特别是同一剧本,克隆得一模一样。
俄国全面进攻时能快速占领大量乌领土?
1、乌克兰地方很大……
60.37万平方公里,人口有4000多万;论面积的话,比欧洲的德国、英国、法国……都要大。
这就造成你想快速推进,也是有困难的。
2、乌克兰兵强且分散……
乌克兰的兵也并不少,大概有26万士兵;这还不算那些雇佣军;
特别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培训下,这些士兵不仅具有比较强的战斗能力,而且除了主展区外,在乌克兰的许多地方,特别是俄罗斯快速推进的军队后方,也分散着专门干背后袭击的许多小分队;
3、攻城更需要消灭敌军……
攻城容易,但是如果没有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那么攻陷的区域就会很快又落回对方手里;
所以伟人才说: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因此,俄罗斯更需要尽量的消灭对方的武装力量;
4、乌克兰背后的援助却是源源不断……
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人员补充……
包括战场信息指导……以及舆论造势……
都源源不断的对乌克兰进行各种输血……
但是……
对俄罗斯经济、政治、国际组织影响等,却都在进行全面封锁;
5、所以……俄罗斯重点进攻时,当然进展缓慢;
俄罗斯曾经希望通过围困亚速营钢铁厂的手段,吸引乌克兰的主力部队前来乌东……这样就更就方便消灭对手的武装,但是……乌克兰却并没有派兵去解围,毕竟美国需要的是持久的、长期的、消耗战;美国可并不希望战争快速结束。
俄罗斯为何持续将星陨落?
本次俄乌战争进行到现在,虽然乌克兰方面遭受了比较严重的损失,但俄军的损失其实也不少,到目前为止俄军光是将军就牺牲了6位。俄军在战争中有将军阵亡似乎很有传统,在笔者印象中在车臣战争中就有一位叫马洛费耶夫的将军牺牲。这次战争俄军将军牺牲那么多,一方面说明战争的确非常残酷,另一方面表明俄军可能存在某些软肋,而乌军手上的某些“杀手锏”可能发挥了威力。
在战争中俄军的一些将军喜欢身先士卒到最前沿地方观察了解情况以便更好的指挥作战,这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鼓舞士气,但也增加了将军自己遇险甚至被敌人击杀的危险。这次战争是在乌克兰土地上进行,俄罗斯将军在战区活动,随时有遭遇乌军特战部队或独立战斗小组的可能,如果在遇到这种情况时将军身边缺少保卫力量,那么乌军特战部队或者独立战斗小组是有可能通过实施攻击打死俄将军的。如果俄将军在战区活动时被乌克兰狙击手锁定,那基本上就只有去见马克思的份儿了,现在的狙击手作战能力很强,在距离目标2500米处一枪将敌人解决都不是什么难事了。
俄将军在战区活动,有时候说不定会碰到乌克兰老百姓,如果他们是真的老百姓还好,如果里面混有穿便装的乌克兰侦察兵或者“亚速营”的人,那事情就坏了。这些人悄悄使用无线电或者单兵作战电脑一发信息,乌军的“冰雹”式火箭炮(或者其他先进的火箭炮)可能很快就会对俄将军所在地域进行猛烈火力覆盖,这样一来俄将军就算长了翅膀也休想逃掉。就算附近没有乌克兰炮兵,有乌克兰导弹部队发射一两枚战术导弹过来,俄将军想逃过一劫恐怕很难。另外,乌克兰军队现在拥有不少欧美国家制造的先进武器,其中可能包括了若干查打一体无人机,只要用这玩意儿发现了俄罗斯将军行踪,要实施攻击击杀他那基本上是分分钟的事情。
网络战是现代战争中的重要战场之一。战争爆发后,乌军及其盟友可能通过黑客手段侵入了俄军的军事网络系统,获取了若干俄军将军的行动信息,从而使乌军能够针对性的通过实施狙击、阻击或无人机攻击来击杀俄将军。另外,乌军中的黑客高手可能在俄军军网上散布假消息,故意诱骗某位俄罗斯将军前往某处,同时设下圈套等着俄将军送上门来,到时候目标一出现,他们就能够顺利的一击命中。
对于俄罗斯将军来说,最防不胜防的情况可能就是乌军士兵穿上俄军军服(乌军官兵中不少人会说俄语)走正步靠近他,然后突然强火力急促射击……。
俄军短短20多天就在战场上牺牲了6位将军,这里面确实有很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俄军确实该采取行动好好补一下自己的短板了。
乌克兰可以打败俄罗斯坦克大军吗?
其实乌克兰自己也有相对比较先进的反坦克导弹。反坦克导弹属于那种对工业基础要求特高的武器。世界上能造反坦克导弹的国家有很多,但能够成体系(远中近程,轻中重型,空地车射)的原创研制反坦克导弹的国家没几个,也就是中国,美国,俄罗斯,以色列,欧洲等国,数量与能够自主研制鱼雷的国家差不多。现在乌克兰也想跻身顶尖反坦克导弹大国的行列,他们能成功吗?
显然是不能。目前,乌克兰国防工业的产品已经越来越接近于一个二流国家的作品。比如近些年研制的 “护身符”和“海盗”反坦克导弹。前者是一种稍重的导弹,主要用来车载,几乎可以置于任何轮式底盘。后者是一种轻型导弹,既可以车载,也能够为步兵使用。这样的系统能否在乌克兰军队中找到一席之地呢?
成立于1950年的基辅卢奇国家设计局研制的先进“Stugna-P反坦克导弹导弹系统,该项目于本世纪初完成,2015年投入使用。后来,卢奇国家设计局将这种反坦克导弹系统安装在车上,一般来说这种系统都不是很先进。去年年初,卢奇设计局在乌克兰的一次展会上展出了一款名为“护身符”(Amulet)的新型反坦克系统设计,一个作战模块和一套控制设备,以便安装在合适的载体上,关键部件借鉴了“Stugna-P”导弹系统。这套自行反坦克导弹系统基于“诺维托”装甲车,车顶上有一个装有导弹的作战模块,车体内部有一个控制面板。后来,这台装甲车被调到乌克兰军队进行试验,另外还有基于BRDM-2装甲车的导弹发射车,都已经在东线战场经历过少量测试。
“护身符”(Amulet)是按照模块化设计的,提供了一套安装在装甲车上的设备,包括一个导弹和光电设备的战斗模块、控制面板、电源和一套辅助部件,以及可以远程控制的战斗模块,搜索目标、瞄准和发射操作模块。
带有观察瞄准潜望镜的发射模块的尺寸为1440х775х790mm,重量为385kg,提供全方位的水平瞄准,垂直射角-9°到+25°。光学仪器可在不少于13.5公里的距离上探测典型的坦克目标,并在5.5公里处进行有把握的识别。
“Amulet”配备两种类型的导弹,RK-2S和RK-2M。RK-2S导弹的口径为130毫米,发射筒长度1.36米,包括发射筒的导弹重量为30公斤,战斗部重量为6.7公斤。RK-2M导弹的口径为152毫米,导弹重量为37公斤,弹头重量为9.2公斤。这两种导弹均为激光驾束制导系统,射程均为5公里。130和152毫米口径的战斗部可分别穿透800和900毫米厚度的装甲。作战任务是打击固定和移动的地面目标,采用自行式底盘,发射架上有两枚待发导弹。
“Amulet”自行反坦克导弹战车能够快速移动,并在攻击后迅速撤离。同时,该导弹系统对载体的要求不高,即使是老式过时的车型也可以使用。“Amulet”最精密的电子元件和导弹都是从现有的反坦克导弹系统借鉴改进过来的,乌克兰方面宣称是为了简化操作人员的生产、操作和培训。实际上是乌克兰已经没有原创研制先进武器的能力,只能在原来的苏式武器基础上修修补补。
由于资金有限和其他不利因素,该项目有可能在测试或小批量生产后无法取得进展,只能少量装备部队。因此,它不会大规模生产,不会对乌克兰陆军部队的作战能力产生有效的提升。
“Amulet”导弹项目显示了乌克兰军事工业界紧跟时代潮流的愿望和创造最先进设计的愿望,以及改进现有老旧作战车辆底盘和导弹为基础的自行式装甲系统,力图令军队感兴趣,还可以在国际市场上找到一席之地。然而,现在乌克兰的国防工业严重塌陷,缺乏所有必要的现代技术、生产设施等,也 严重制约了新的发展潜力。目前,更新配置的 “Amulet”反坦克导弹系统正在进行测试,未来也并不容乐观。
“Amulet”车载导弹系统的原型弹,是RC-3海盗式反坦克导弹,这是一种轻型反坦克导弹,早2015年2月,就在乌克兰首都基辅附近的国民警卫队靶场开始测试。当时乌克兰军方向乌地方志愿军组织“亚速团”(该团就是以前赫赫有名的“亚速”营,这个营由乌克兰民族主义分子组成)交付了6辆Spartan型轻型高机动反坦克导弹装甲车。当时乌军认为这种新式武器会在东乌战场上发挥巨大作用,成为侵入乌克兰东部的俄罗斯军队的噩梦。
Spartan型轻型高机动装甲车是乌克兰AutoKrAZ控股公司生产,该公司是乌克兰最大的汽车生产商,苏联时期叫做克里缅丘克汽车制造厂,以生产kraz重型载重和越野卡车而闻名。近些年主要生产KrAZ-6322“士兵”(Soldat)全地形重型越野卡车。Spartan轻型高机动越野车是该公司新推出的产品,主要性能与俄罗斯的虎式越野车相当。
该车装有遥控武器站,配备一挺NSV”岩石“-12.7毫米重机枪,一座双联装RC-3海盗式反坦克导弹发射器,整套武器系统可在车内遥控发射,火控系统由一部激光驾束制导站和一部光学观瞄系统组成,射手可在车内通过摇杆和显示屏观察战场、操纵武器。乌克兰军方宣称该武器系统可以有效打击坦克装甲车等地面目标,甚至可以打击低飞的直升机目标。
RC-3海盗式反坦克导弹是乌克兰自行研制的新一代轻型单兵反坦克导弹,2013年完成国家测试,同年年末定型。导弹采用激光驾束制导体制,射程为2500米,
RC-3海盗式反坦克导弹的最大优势是系统重量轻,包括激光驾束制导站、导弹和发射筒三脚架在内的全系统重量只有18公斤,与国产PF98式120毫米反坦克火箭相当,同样是单兵反坦克导弹,美国的标枪导弹全系统重量达21公斤。所以Spartan越野装甲车在战场上,并不能像乌克兰军方宣称的那样有效对付敌方的主战坦克,这种小型反坦克导弹会被更多的投入城镇争夺战,用来打击建筑物或堡垒工事等目标。
RC-3海盗式反坦克导弹的弹径仅为107毫米,采用串联破甲战斗部,在前级战斗部击爆反应装甲以后,主破甲战斗部的垂直破甲威力可达550毫米。不过,550毫米的破甲深度,很显然无法对付第三代主战坦克。海盗式导弹的破甲威力,小到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反坦克导弹。因为,只有80毫米口径的中国产PF89式单兵反坦克火箭,由于采用了双锥药型罩,垂直破甲威力也达到了550毫米以上。而120毫米口径的PF-98式反坦克火箭的破甲威力更是高达800毫米。
俄罗斯与乌克兰发生战争?
俄乌战争最倒霉的是乌克兰、直接受益者是美国、潜在受益者是德国,这是一场自二战以来的世界最大规模战争,即将改变世界地缘政治格局,德国重新崛起、乌克兰实现全面独立
从目前俄乌战争情况看,普京大帝应该感觉到俄罗斯末日来临,不得已提前发动俄乌战争,结果疲弱的俄军无法胜任普京要求的摧枯拉朽闪电战,迅速取得战场控制权,为政治层面解决北约威胁奠定基础。
经过二十多天的浴血奋战,俄军伤亡惨重、数位大将阵亡,东、南、北各条战线都进展不利,无法取得战场主动权,战事逐渐陷入死局,进退两难。
战争一开始,北约坐山观虎斗,全球聚焦乌克兰,群情激奋准备戏看北极熊如何戏弄乌克兰,没成想,乌克兰惊爆世界,居然抗住了北极熊的闪电战,歼灭了俄军突击安东诺夫机场的特种部队,由此美国等北约国家瞬间找到了完虐北极熊的绝佳战场……乌克兰,冷战仅仅剥离了前苏联的加盟队员,俄罗斯主体犹在,核武器限制了大规模常规战争的可行性,北约也只能在经济、政治层面遏制北极熊发展,无法全面打击俄罗斯,但俄乌战争让北约闻到了军事解决北极熊千载难逢的良机,他们迅速为乌军提供无限量弹药补给,一方面在人力、武器、信息等方面全力支持乌克兰,另一方面在政治、经济领域封杀俄罗斯。
受俄乌战争影响,江河日下的美国瞬间回光返照,再次精神抖擞号召北约集体抵制俄罗斯,美元汇率极速走强,美国成了战争的最大受益者;德国得益于战争,迅速解除了二战战败国的军事枷锁,积极向乌克兰输出武器装备,同时加快自身军事化建设,是潜在受益者;尽管乌克兰饱受战争摧残,最受苦,但长远来看,乌克兰经此一役,即将迈入欧洲军事强国,实现乌克兰数百年的独立大梦,是未来的受益者。
当然最倒霉的是北极熊了,彻底被囚禁在酷寒之地,只能无限期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