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中国制造不再大而不强,实现“五大领跑”和“五大并跑”

2025-11-20 16:11:43 6阅读

中国制造不仅占世界的1/3,而且十大最重要的制造领域,实现了5个领跑、5个并跑,中国制造大而不强的状态得到了重大的突破。”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主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说。

黄奇帆表示,新格局下,中国的制造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特征。一是中国制造在科研开发方面实现了资源自立、自研自强为主体,在0—1的自主创新原始创新方面、1—100的科研成果产业化转化方面,和100—100万的产业链集群创新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二是中国制造在产业链集群方面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以“两头在外、大进大出”加工贸易为主的状态,转变为产业链集群“一头在外,一头在内”。三是中国制造在内循环为主的格局下,中国形成了更高水平的开放,更深层次的开放,更宽领域的开放。

在他看来,中国制造10来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重要的是两个方面,第一,现在中国制造占全球制造的规模达到30%以上。近300年来,一个国家的制造超过30%的状况只有三个国家,分别是英国、美国、中国。第二个情况就是中国制造不仅是规模最大,而且在档次质量、产品结构上出现了重大变化。中国制造在汽车、造船、电力装备、高铁、新能源领域实现“五大领跑”,在新材料、生物制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现代信息技术领域实现“五大并跑”。

中国制造十大领域领跑并跑_中国制造在美国_中国制造科研开发原始创新

对于新质生产力的推动,黄奇帆建言要从三个环节来推进,一个是增量的,在新能源、新材料、新的生物医药、新的高端装备和新的人工智能5大板块下功夫,在国家发展中开枝散叶,形成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六大未来产业。第二个是存量,传统产业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过去几十年积累形成的。尽管传统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与绿色、低碳和数字化、自动化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可以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和绿色低碳化不断发展。最后是要加强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良好生态和土壤、温床,所以如果生产性服务业上不去,制造业就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也难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记者傅鹏 任燚 邵一弘)

(责编:曹淼、李源)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