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丨听我们讲述新闻背后的坚守与热爱

2025-11-18 11:07:06 7阅读

我们既是时代的“记录者”,讲述带着烟火气的鲜活故事;也是温暖的“传递者”,传递着每份善意与坚韧;我们还是微小却坚定的“推动者”,以绵薄之力为民生福祉奔走,让“看见”变成“改变”。

大家好,我们是融媒体中心的媒体人

不负读者的每一份期待

鱼晓娜

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

提笔落字间,又是一年记者节。作为一名深耕纸媒十余载的编辑,油墨香早已融入日常,一张张校对版样,是我最熟悉的“战场”。在数字浪潮席卷的当下,我们依然坚守着纸张的温度,以笔为犁,在新闻沃土上默默耕耘。

还记得初入这行时,前辈说“编辑是新闻的第二双眼睛”。从筛选线索、对接记者,到逐字逐句打磨稿件、精雕细琢版式,每一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对着版样反复核对事实、修正语病,只为让每一个铅字都精准有力,每一个版面都疏密有致。那些蹲点采访带回的鲜活故事,那些为弱势群体奔走的呼吁,那些记录城市变迁的篇章,都在我们的手中沉淀为纸上的印记,成为读者心中的牵挂。

这份职业,让我们见证了太多感动与坚守,也让我们深知“笔下有千钧,肩上有重任”。记者节于我们,是荣光更是鞭策。往后,我们仍将以心为炬,以纸为媒,坚守真实、传递温度,在字里行间守护新闻的初心,让油墨香里的责任与热爱,在岁月中愈发绵长,不负时代,不负读者的每一份期待。

以光影笔墨讲好韩城故事

任晶晶

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

任职23年来,我始终扎根单位一线岗位,深耕栏目、专题片、公益广告、短视频的策划、拍摄与编辑工作。从业至今,累计创作公益广告46部,其中《传统文化传承》获2014年度陕西广播影视奖二等奖,《以秤鉴心以心鉴人 守护安全畅通消费》入选2021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类一类扶持项目,《劳动最光荣》获2023年度广播电视公益广告类三类扶持项目。

23年的一线实践中,我始终保持对专业的敬畏与钻研,在拍摄《劳动最光荣》公益广告时,特意选取环卫工人、炼钢工人、乡村教师等群体,通过捕捉“晨光中的清扫”“炼钢炉前的坚守”等细节,将崇尚劳动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融合。早期拍摄《古寨一家人》时,为真实呈现古寨百姓生活,我带着摄像机住进寨子里的老窑洞,跟着主人公学管护花椒、编竹器,用一年时间记录春播、夏耘、秋收、冬藏的四季轮回。

未来,我将继续以“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为标准,在一线创作中践行初心,用更多有温度、有深度、有力度的作品,讲好韩城故事,传递时代声音。

以荣誉为勉 赴未来之约

宋春

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

时光荏苒,回首过往的工作历程,我心中满是感慨与收获。能获得优秀工作者这一荣誉,我深感荣幸,这也让我对自身工作有了更深的感悟。

工作于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每一项任务,都承载着领导的信任和同事的期待。我深知,只有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工作,才能确保每一个任务都能圆满完成。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更新日新月异,我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热情,不断汲取新知识、新技能,通过阅读专业书籍、与同事交流探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也让我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需求。此外,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与同事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我们共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让我在工作中不再孤单,也让我更加珍惜与同事们并肩作战的时光。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怀揣感恩之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媒体融合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工作道路上,我将不断追求卓越,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守正创新 笔耕不辍

王梦妮

坚守新闻初心_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优秀新闻稿件

作为报纸编辑,我们虽不常站在新闻一线,但始终是新闻生产链条中至关重要的“把关人”与“塑造者”。我们的工作,不仅是文字的打磨与版面的编排,更是对事实的再确认、对价值的再提炼、对公众知情权的郑重守护。

每天,我们面对海量来稿,如侦探般甄别信息真伪,如匠人般雕琢语言逻辑,如策展人般统筹版面节奏。一个标题的反复推敲,一个数据的严谨核实,一个版面的视觉引导,都凝聚着我们对新闻去伪存真的坚守。我们深知,报纸的每一页,都是历史的切片;每一篇报道,都可能成为公众认知世界的窗口。因此,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力求在速度与深度之间找到平衡,在信息爆炸时代为读者提供一份值得信赖的精神食粮。

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报纸编辑的角色也在悄然转变。我们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更要思考如何让优质内容在多平台焕发新生——或转化为短视频脚本,或提炼为社交媒体金句,或策划互动话题引发共鸣。但无论载体如何变化,我们对真实性、专业性、公共性的追求始终如一。

未来,我将继续以敬畏之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个版面,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前行,努力让这份纸质的温度,在数字时代依然温暖人心。

以镜头守初心 用笔墨赴使命

王丹

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_融媒体中心记者节

深耕新闻一线十载,我始终以镜头为眼、以笔墨为心,扎根城市发展现场。从全市重大项目建设的轰鸣工地到丝博会的开放舞台,从市两会的决策现场到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再到西庄大集的烟火人间与非遗直播的传承新篇,我始终用鲜活的影像与文字,记录见证城市的发展与变迁。

“新闻无小事,责任重如山”是我恪守的准则。从镜头剪辑的一帧一校到画面处理的分毫打磨,从文字与图像的精准呼应到字幕节奏的反复拿捏,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对专业的极致追求,只为确保每一期新闻都能精准传递信息、安全顺利播出,让主流声音直抵人心。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立足史圣故里的文化根脉,未来我将继续以守正创新为笔,深耕内容创作,既聚焦中心,记录城市发展的时代脉搏,也俯下身捕捉民生烟火的鲜活细节,着力打造出更多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在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中践行新闻使命,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贡献坚实力量。

十七年 我与韩城共成长

胡双霞

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优秀新闻稿件_坚守新闻初心

我从事新闻工作已有17个年头了,这十几年的从业生涯,见证了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发展,也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记载着韩城发展的每一个脚印,书写着韩城的光荣与梦想,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

记者,顾名思义,就是“记着”。这不仅是一份赖以谋生的职业,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会责任与时代嘱托。它意味着要时刻铭记探寻真相的初心,坚守媒体的道义与良心。在信息爆炸、众声喧哗的今天,我愈发感到肩头担子的分量——要于纷繁复杂中去伪存真,在众说纷纭里激浊扬清,努力用一篇篇扎实的报道、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去凝聚共识,引导更多向上、向善的网络正能量。

记者,记着。未来,我要继续肩负记者的使命和责任,坚守初心,努力奋斗,精准传播韩城奋进的铿锵之声,将一个充满活力、底蕴深厚、昂扬前行的韩城,讲给更多人听,让她的好声音传得更广、更远。

笔下求真知 策划见匠心

崔盼

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_融媒体中心记者节

在这个以笔为剑、以镜为眼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第26个中国记者节。作为一名新闻一线的从业者,当指尖敲下这些文字时,心中满是回望的感慨与前行的笃定。记得刚入行时,我埋首于剪辑线中,痴迷于每一个画面的衔接、每一段文字的设计。那时的我,是新闻产品的最后一道把关人,在幕后默默用专业为报道的精准与流畅护航,习惯了在安静的编辑室里,通过素材触摸新闻的温度与力量。如今我转岗到节目策划,这对我来说是挑战更是成长。

从前专注后期“精雕细琢”,如今需练就“从零构建”的本领——挖掘人物亮点、搭建访谈框架、对接采访对象、统筹现场执行,每一步皆为新课题。曾为打磨提问清单挑灯夜战,为优化访谈逻辑反复推演,也因经验不足遇挫折,幸得领导及时点拨鼓励,从选题方向到细节把控耐心指导,帮我理清思路、破解难题。无论是后期编辑的严谨细致,还是节目策划的创新统筹,新闻人的核心从未改变:对真相的坚守,对价值的追求,对热爱的执着。后期工作培养的审美与严谨,成为我工作路上的底气;而节目策划工作赋予的全局视野,让我更懂如何用多元形式传递有深度的内容。

于漫长中坚守内心热爱

冀雯欣

融媒体中心记者节_坚守新闻初心_优秀新闻稿件

回顾我从事新闻工作的3年时间,感受颇多。最开始,一切都带着新鲜的光晕,但日复一日的伏案,与标题、段落、标点符号打交道,曾让我一度觉得有些迷茫。直到后来,我才慢慢品出那句话的滋味: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我的日常,就是一遍遍校对稿件、调整格式,确保每一篇稿件清晰、准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当我为一个可能引发歧义的词语反复斟酌、为一个存疑的数据多方核实、让一段晦涩的表述变得清晰易懂时,我知道,我守护的是新闻最基本的尊严——准确与可靠。三年来,从最初的热血到偶尔的疲惫,再到如今的平静坚守,我深刻体会到“漫长”带来的考验。热情会褪色,但责任不能。在成千上万篇稿件的重复劳作中,对抗马虎,对抗懈怠,依然保持最初的严谨与耐心,这本身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这份艰巨,不是惊涛骇浪,而是细水长流中对心性的磨砺。

未来,我期望自己依然能保持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与敬畏,于平淡中见证时代的脉搏,于漫长中坚守新闻的本真,并在此过程中持续学习,不断精进。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