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果(金)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它为何如此凶险?
据新华社9月18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官员18日说,在刚果(金)发生的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已致31人死亡。
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官员帕特里克·奥蒂姆在当天举行的线上记者会上说,截至17日,刚果(金)已报告48例埃博拉病毒感染病例,其中确诊病例38例,死亡病例31例。奥蒂姆表示,检测工作仍在继续,疫情数据可能会进一步变化。
奥蒂姆介绍,疫苗接种工作已于近日启动,部分疫苗已运抵“疫情震中”开赛省布拉佩地区,用于为500余名医务人员以及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接种。未来几天将有约4.5万剂疫苗陆续运抵刚果(金)。奥蒂姆强调,由于布拉佩地处偏远,疫苗冷链运输和物流保障仍面临挑战。
奥蒂姆还说,干预措施出台后,疫情有所放缓,他呼吁继续对疫情保持高度警惕,加快病例检测、追踪和疫苗接种工作,以防疫情进一步扩散。
本月4日,刚果(金)政府宣布该国中部开赛省暴发埃博拉疫情,这是自1976年以来刚果(金)第16次发生埃博拉疫情。
此前报道:
世卫组织在当地开展疫苗接种工作
据央视新闻9月15日消息,当地时间9月14日,世卫组织宣布,刚果(金)政府已开始在该国开赛省布拉佩地区埃博拉疫情暴发中心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首批疫苗共400剂,接种人群为与埃博拉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员及一线应急响应工作人员。世卫组织目前已派遣48名专家前往疫区协助开展检测、临床护理、感染预防和后勤工作。未来将会有4.5万剂疫苗陆续运往该国。
全球公共卫生风险“低”
据新华社9月15日报道,世卫组织非洲区域办事处官员帕特里克·奥蒂姆12日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记者会上表示,世卫组织评估认为,当前疫情带来的总体公共卫生风险在国家层面为“高”,在区域层面为“中等”,在全球层面为“低”。疫情存在跨境传播风险,距开赛省较近的安哥拉可能首当其冲。
埃博拉,非常凶险的病毒
埃博拉病毒是世界上最高级别的病毒之一,比艾滋病病毒凶猛得多。这是病毒界的撒旦,人送外号“丧尸病毒”,别称“内脏绞肉机”。
埃博拉病毒是一个丝状病毒,也是一个出血热病毒。它感染人以后引起的一个症状就是皮肤黏膜出血,症状非常严重。它的病死率有多高呢?有统计表明,不同批次流行的埃博拉病毒的病死率在25%-90%之间,病死率极高。
病原体的生物安全等级分四级,最高级别是四级,而埃博拉病毒就属于生物安全四级的高危病毒。大家熟悉的新冠病毒才是三级的病毒,所以埃博拉病毒是一个非常凶险的病毒。
可侵染多种器官
埃博拉病毒属于丝状病毒科,是单股负链RNA包膜病毒,其自然宿主为非洲和西太平洋地区热带雨林中的狐蝠科果蝠,可引起灵长类动物(人类、猴子、黑猩猩等)出现埃博拉出血热。
它的外形,长得很像蛇,还有一个羊头。埃博拉病毒可以侵染肝、脾为主的多种器官,具有较高的致死率(25%-90%)。致死原因主要为中风、心肌梗塞、低血容量休克或多发性器官衰竭。
感染者2-10天会发病,发病即有传染性。埃博拉病毒会让人体免疫系统失效,只用10天就完成艾滋病毒10年完成的事。
这种疾病的病征最初可出现发热、疲劳、肌肉疼痛、头痛、咽喉痛,患者在发病后5~7天可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功能受损症状,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内出血和外出血(如牙龈渗血、便中带血),化验结果显示白细胞和血细胞计数降低,而肝酶则会升高。最终会发展为多器官衰竭和感染性休克,若一切治疗方法都难以奏效,大多在发病后6~16天迅速死去。

它是如何传播的?
接触传播是埃博拉病毒的最主要传播途径。主要通过接触病患或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
它在非洲地区发生了多次暴发。为什么呢?其中一个原因是那边的医疗条件非常艰苦,第二个原因跟当地的习俗有关。当地葬礼上有一个习俗叫吻礼,就是亲吻死者的面部来送别。这个病毒不是靠空气传播的,而是靠接触传播的,这个习俗就给了病毒传播的机会。
(1)动物感染人类
埃博拉是通过密切接触到感染动物的血液、分泌物、器官或其他体液而传给人类。在埃博拉肆虐的非洲,人通过接触死去的黑猩猩、大猩猩、果蝠、猴子、森林羚羊或豪猪等动物而染病。
(2)人际传播
只要病人血液和分泌物中带有病毒就会具有传染性。感染的发生缘于人通过破损皮肤或粘膜等,与感染者的血液、其它体液或分泌物(粪便、尿液、唾液和精子)的直接接触,或与埃博拉病人的脏衣服、床单、针头等污染环境发生接触。
感染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是什么?
起病急,有发热、极度虚弱、肌肉疼痛、头痛和咽喉痛属于典型症状和体征。随后会出现呕吐、腹泻、皮疹、肾脏和肝脏功能受损,某些情况下会有内出血和外出血。

化验结果包括白血细胞和血小板计数降低,而肝酶升高。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为2-21天,在潜伏期内不具传染性。一旦病人开始显现感染症状,就具有传染性。
什么人风险最大?
出现疫情时,感染风险较高的人员为:
(1)卫生工作者;
(2)与感染者存在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或其他人;
(3)在葬礼期间与死者尸体发生直接接触的哀悼者;
(4)在森林中发现的死亡动物发生接触的猎人;
(5)其他需要研究的易感染群体。
旅行者感染风险高吗?
医院内和家庭内的传播是导致埃博拉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
旅游者感染埃博拉的概率很低,但是当游客与非洲的猴子、猩猩、蝙蝠等动物接触时,将扩大其感染机会。
(羊城晚报·羊城派综合自新华社、央视新闻、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市血液中心、科普中国、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社、深圳市卫健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