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媒体人曾海伟为中国移动深圳公司员工主讲AI写作实战课
“AI不会取代人类,而是会用AI的人取代不会使用AI的人!”近日,一场主题为“如何运用AI高效、高质撰写新闻稿件”的精品课程在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热烈开讲。华南智慧创新研究院长、深圳读书月评委、互联网运营专家、知名媒体人曾海伟老师受邀担任主讲,他以深厚的行业积淀、生动的实战案例和诙谐幽默的授课风格,为现场学员开启了一场AI与新闻创作深度融合的思想盛宴,课堂掌声雷动,互动频频,氛围热烈非凡。


AI:从“选择题”到“生存题”的战略认知
“AI是生存题,不是选择题。”授课伊始,曾海伟老师便以这句振聋发聩的论断,迅速抓住了全体学员的注意力。他结合当下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系统梳理了AI在自动驾驶、教育、医疗、金融、法律、通信、军事、新闻等领域的深度应用,让学员们深刻意识到,AI已不再是遥远的科技概念,而是渗透到工作生活肌理的“必备工具”。
为了让抽象的认知变得具体可感,曾海伟老师分享了多个翔实生动的案例。在俄乌战争中,AI技术成为战场“隐形智囊”,通过对海量卫星图像、战场信号的实时分析,快速完成情报筛选、态势研判和决策辅助,极大提升了作战效率;AI主播则凭借零失误的播报、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能力,在新闻直播、赛事解说、政务发布等场景中崭露头角,成为媒体行业的“新战力”;自动驾驶技术的迭代升级,不仅推动了物流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更在城市交通、特殊环境运输等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深刻改变着交通运输的格局。这些案例鲜活立体,让学员们直观感受到AI的强大赋能能力,也让“拥抱AI”的理念深入人心。
曾海伟老师进一步强调,AI的重要性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他指出,2025年3月的国家两会上,政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AI+”战略布局,这标志着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驱动力,将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而在今年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DEEPSEEK创始人梁文丰受邀出席,与马化腾等行业大佬同席交流、共话发展,这一细节充分彰显了国家对AI产业的高度重视,也印证了“得AI者得天下”的行业共识。
AI发展史与DEEPSEEK:科技浪潮中的中国力量
为了让学员们对AI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知,曾海伟老师带领大家回溯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脉络。他重点讲述了1997年的经典里程碑事件:IBM开发的人工智能系统“深蓝”击败国际象棋大师卡斯帕罗夫,这是历史上电脑首次在标准比赛条件下战胜现任世界冠军,不仅打破了人类对自身智力优势的固有认知,更开启了AI在复杂决策领域的探索之路,为后续技术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在梳理完行业发展后,曾海伟老师将焦点转向了更贴近中国用户的AI工具——DEEPSEEK。他详细介绍了DEEPSEEK的创立与发展历程,强调这款AI工具深度贴合中国用户的语言习惯和使用需求,在中文语境理解、专业领域知识储备、本土化场景适配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为国内从业者运用AI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这一介绍让现场学员眼前一亮,纷纷表示对这款“中国智造”的AI工具充满期待。
AI与新闻业:挑战与机遇并存的行业变革
在探讨AI对新闻媒体行业的影响时,曾海伟老师直言不讳地指出,技术变革必然带来行业洗牌。他分析道,一些重复性、流程化的新闻岗位将面临被取代的风险,例如基础新闻素材的整理归档、简单信息的播报推送、标准化新闻通稿的撰写等,这些工作因规律性强、创新性要求低,极易被AI高效替代。
但与此同时,曾海伟老师也带来了积极的信号:AI在取代旧岗位的同时,更在催生一批新的职业机遇。他举例说明,未来将涌现出AI新闻策略师、AI内容优化师、AI工具运维专员等新岗位,这些岗位要求从业者既具备扎实的新闻专业素养,又掌握熟练的AI应用技能,能够通过精准指令引导AI创作,并对AI生成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价值提升。这一观点让现场从事新闻宣传、内容创作相关工作的学员深受启发,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学习AI技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实战秘籍:精准提问与内容升温的AI写作技巧
授课的核心环节,曾海伟老师聚焦“如何运用DEEPSEEK高效撰写新闻稿件”,毫无保留地分享了实战秘籍。他强调,运用AI的关键在于“精准提问”,“提问越具体,答案越精准”,这是解锁AI高效创作的核心密码。
为此,他系统讲解了精准提问的“5个方法、3个关键要素、1个万能模式”。5个方法涵盖需求拆解、场景限定、细节补充、风格明确、结果导向,帮助学员从不同维度细化提问逻辑;3个关键要素即核心主题、目标受众、输出形式,确保提问始终围绕核心需求展开;而万能模式则通过“场景+需求+要求+补充信息”的标准化框架,让学员无需复杂思考就能快速构建高质量的提问指令。
为了让学员们真正掌握这些技巧,曾海伟老师结合新闻创作的实际场景设计了多个生动案例。以“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推出5G智慧校园解决方案”为例,他引导学员逐步拆解需求:明确场景(校园教学、安防管理、后勤服务)、锁定受众(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确定宣传重点(技术优势、实际应用成效、社会价值),并补充细节(方案落地学校名称、试点班级数量、师生反馈数据)。通过对比不同提问方式下AI生成的内容差异,学员们清晰地看到了精准提问的巨大价值——从泛泛而谈的空泛文稿,到针对性强、细节饱满的优质稿件,AI的创作能力在精准提问的引导下实现了质的飞跃。
针对AI生成内容“看似完美却生硬冰冷、AI味过浓”的普遍痛点,曾海伟老师重点分享了内容升温的技巧。他指出,要让AI内容更具感染力,首先要在提问时融入情感导向,明确内容的语气风格,如亲切自然、庄重严肃、生动活泼等;其次,要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加入具体的案例数据、鲜活的人物故事、个性化的观点感悟,让内容从“机械模板”转变为“有血有肉”的作品。他以一篇AI生成的企业新闻稿为例,现场演示如何通过补充员工采访片段(如“负责该项目的工程师小李说:‘看到孩子们通过5G设备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所有的辛苦都值得了’”)、添加项目实施细节(如“在试点学校,5G智慧课堂使课堂互动率提升了40%,教师备课效率提高了30%”)、调整语言表达节奏等方式,让稿件瞬间充满温度与生命力,赢得了学员们的频频点头和阵阵掌声。
精彩授课获盛赞,AI未来可期
整场授课中,曾海伟老师凭借深入浅出的讲解、诙谐幽默的语言和丰富的实战经验,将复杂的AI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实用技巧,让课堂氛围轻松而高效。学员们专注聆听、认真记录,在互动环节积极提问,主动分享自己在运用AI写作时遇到的困惑。曾海伟老师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结合具体案例给出针对性建议,让学员们茅塞顿开。
课程临近结束时,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学员们纷纷围拢过来,与曾海伟老师交流心得。“这次课程太实用了!不仅学会了DEEPSEEK的运用技巧,更改变了我对AI的认知,以后写新闻稿再也不用愁了!”一位学员兴奋地说。另一位学员则表示:“曾老师的讲解生动有趣,案例贴近工作实际,很多之前困惑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期待未来能有更多这样的分享。”
曾海伟老师在总结时表示,AI具有强大的自我优化能力,“越用越聪明”,它不仅能帮助用户优化提问方式,还能在与用户的互动中不断完善回答质量。展望未来,AI在各个细分垂直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将越来越大。对于新闻行业而言,AI不是威胁,而是助力从业者提升效率、激发创意的强大工具,只有主动拥抱AI、熟练运用AI,才能在行业变革中抢占先机,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
此次授课不仅为中国移动深圳分公司员工带来了实用的AI写作技能,更传递了“AI+行业”的创新思维,为企业赋能员工成长、提升内容创作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在AI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曾海伟老师的分享如同一场及时雨,让更多从业者看清了技术变革的趋势,掌握了与AI共生共荣的能力。相信在未来,这些学员将带着所学技巧,在新闻创作领域绽放新的光彩,而更多人也将在AI浪潮中主动求变,书写属于自己的发展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