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通钢总经理被职工打死事件全记录

2025-11-07 17:05:17 9阅读

通钢所在地二道江区城区人口9万,而据王殿昌介绍,通钢仅在职职工和退休职工就有近5万人,再加上家属的话,整个二道江区跟通钢没有关系的人,少之又少。

张健说,建龙来之前,通钢一个炉前工,月工资高的有拿上万的,一般也有个5千~6千,连一个水泵工也有3千~4千。

那时候,工人一开工资,连着五六天不回家吃饭。小商小贩一听到通钢开工资,价钱就马上涨,猪肉昨天卖9块,今天就卖9块5。很多在矿山的人,都把家安在二道江区,这里好生活,好做生意。

而现在,通钢工人没有拿3000元的,大部分在1700元到1800元左右。

二道江区只有通钢一个企业,这个区的消费完全取决于通钢职工的收入。“说白了,这就是封闭的地方,职工下岗走不出通化,走不出吉林去南方打工。”张健说,7月24日那天,就连卖菜的老太太也去支持通钢职工了,她心里明白,“通钢效益不好,我的菜卖给谁?”

“通钢去年亏损,二道江为什么垮了那么多企业?这么多年,通钢职工收入比较高,消费也高,二道江的物价比市区高30%。现在的物价已经低于通化市了。”通钢附近的夜宵摊,不到11点就匆匆收摊。即便是白天,很多餐馆的卷闸门也是关上的。就连出租车司机也在抱怨,“通钢人有钱时爱上市里溜达,同样的东西也要上市里买。去年入秋开始就不行了,待在家里不怎么愿意出门了。”

根据一位通钢职工的观察,通钢一改制,第一个倒霉的就是通化市政府。通钢一改制,利税就要少很多。另一方面,“大量职工下岗,形成的社会压力,谁来做工作啊,通化市啊”。

在这样的背景下,“3月份时建龙宣布撤资时,全厂鞭炮齐鸣,跟过年似的。”

反对一刀切

通钢第一次开始大面积压缩人员是在2005年9月。

“当时说30年工龄以上的职工‘一刀切’,全部下岗。”曾担任通钢改制领导小组人事组长的王乃谦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回忆,他当时很愤怒,作为改制的人事组长,这个政策的出台连他都不知道。这个政策为改制之乱留下了一个伏笔,因为下岗的这批人,多数是在职青年员工的父辈,下岗的职工里最小的只有46岁——这个人当兵走得早,工龄长。”

王乃谦说,“吉林省2004年有个文件,核心内容是在国企的挂名人员清理。对这部分人,在政策上我们是很优惠的,当时我们管这个政策叫‘兜底政策’”。但他也不知道,为何原本温和的制度设计会变得如此严厉。

一位通钢原中层管理者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2005年建龙还没进通钢前,就开出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是通钢要下多少人,都回家,不然建龙就不去。“当时安凤成就不同意职工下岗,厂子还在盈利,职工过得都挺好,下岗讲不过去。”他所在的科室,当时编制有13人,实际有16人,砍掉后只剩下了6人。

一名通钢职工向《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开始的下岗条件是,50周岁,30年工龄,同时符合两个条件的人下岗。有一个49岁的工人,12岁参军,算下来工龄已经超过了30年,第一天还很高兴地说,“我还差一岁”。但第二天政策就变成了,只要符合一个条件就得下岗。结果那个工人当然没能逃脱下岗的命运。

王乃谦说,由于实行“一刀切”,很多被“砍”掉的都是技师和高级技师,“这样对他们而言其实是好的,一边拿着离岗工资,一边可以在外面接活干,做得好,收入比原来还高,但心里憋气啊!”

这部分人被清理后,厂里出现了技术断层,建龙从外面又雇了500个技工,待遇是通钢人的几倍,据说建龙准备雇5000人。“但通钢本身有做这个的,你这样一来不等于砸了通钢人的饭碗吗?”

“2005年改制时开了职代会,反复开,宣传声势还挺大的。但这次建龙要控股,就没宣布。他要宣布就没这事情了,谁能同意啊?”王殿昌说,工人都告了4年状了,在岗的、下岗的都有。张健说,从2006年到2009年,通钢每年都会有针对建龙的游行。

赵忠和就是上访者之一,他说,这几年,自己和同事跑遍了国资委、纪委等部门,都收效不大。但这个问题在4月24日当天却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赵忠和回忆,当天下午3点多,通钢集团党委副书记崔凯举着大喇叭,起初喊的还是“暂缓”建龙增资扩股。但短短3个小时后,省政府关于建龙“永不参股”的通知就贴了出来,“4年没解决的问题,怎么3个小时就解决了?”

一位工人回忆说,24日当天晚上,通钢附近的小饭店全满了,吃烧烤排着队,街道上一帮一帮的人。

贫富分化

“2006年6月6日,33个处级干部离岗,其中1/3是专业干部,我就是其中之一。这个举动让公司的干群关系出现了分化,党群关系科被合并,工会和纪委事实上取消了,此后,我3年没过组织生活,现在全凭自觉在交党费。”王乃谦说,“那时只发给我们1000元生活费,后来公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现在年薪提到了6万,相当于在职同级干部的1/3。”

干群关系分化还有一个现象是,办公楼的二楼整得森严壁垒,把经理办公室都隔死了,门外有岗、楼里有岗,这种人为造成的隔阂让普通职工要见经理变得很困难。

今年“五一”时,一位熟悉安凤成的中层干部去办公室找他,“我一到门口,被拦住,有没有预约?

王殿昌说,建龙参股后,工人的工资虽然上升了一点,但是三险一金扣完,实际拿到手的钱比以前更少了。但工人意见最大的,不是收入下降,而是收入差距太大。“1992年,我当处长那会儿,跟普通工人的工资相差1.5倍。如今一个处长,一年能拿60万~70万,你说差距有多大?”

张健回忆,从2006年起,不满建龙的职工就开始聚集起来要求对话。省国资委当时认为是一些内退的中层,在鼓动下岗职工,于是决定给退休的处长年薪提到6万,这些处长就都不吱声了。

“后来网上有人说职工偷废钢卖,此前哪有这种事。建龙的管理方法,就是太简单了,以前有什么事,还开开党员组织生活会,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张健说。

7月24日,一位通化的领导来通钢现场,问为什么职工对建龙这么大敌意。职工就三句话:以前挣多少钱,现在挣多少钱?!我正年富力强的时候,要我下了;二道江区政府有好几个月没开工资了。”

一位当时在现场的通钢原中层干部回忆说,“那位领导一听完,就叫司机开车,说到点了,该走了。”

李志题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