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报道-复习
·什么是经济新闻
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个分支,因此就性质而言,经济新闻具有新闻的一切属性。
经济新闻就是有关经济活动、经济现象、经济决策最新事实和情况的报道。
经济新闻是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及时、公开传播的受众欲知而未知的经济活动与经济
关系最新状态及发展趋向的信息。
·经济新闻的主要类型
A.从报道涉及的层面划分:宏观经济报道、中观经济报道、微观经济报道
B.从报道涉及的范围划分:区域经济报道、国内经济报道、国外经济报道
C.按报道的具体内容划分:政策性经济报道、信息性经济报道、人物性经济报道、问题性
经济报道、理论性经济报道、交叉性经济报道
·新闻的特点:真实、及时、客观、公开
·经济新闻的特征:①专业性(抽象性):经济新闻报道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报道;②实
用性:暗示性,行动;③联系性;④预见性:经济新闻的预见性分析需要谨慎处理,讲究
预测的可信度;⑤开放性:经济报道要具有全球视野,从世界角度反映认识经济事件。
·经济新闻的功能:
①经济新闻的基本功能:监测环境、协调关系、传承文化、娱乐
②经济新闻的社会功能:a.传递经济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信息传递式的报道是经济新闻
的传统主功能;b.解读经济信息,完善经济制度:解读的范围主要包括,国内外重大经济事
件的来龙去脉;各国政治经济最新变动产生的影响;党和政府的经济政策对各个经济利益
群体产生的影响,对各地区产生的影响;分析经济现象和评析经济形势etc.
③提供理性的经济预测,做好市场引导
④传播经济知识,剖析经济原理
⑤揭露经济内部,监督市场行为:新闻传播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运用新闻传媒,对偏离
或违背社会正常运行规则的行为实施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可以监视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异常
现象,揭示人们谨防经济失控带来的负效应;舆论监督还能维护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监督
无视或违反市场行为规则的不良现象;舆论监督对于保证经济法制的建立与实施,制止市
场主体盲目的短期经济行为,对于消除经济或与经济相关的职能部门的官僚主义、地方保
护主义等错误或旧的管理模式和观念,从而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率与效益,创造良好的经济
发展环境,都能产生一定的效果。
·经济新闻人才的培养:
①经济理论素养:a.经济学基础理论;b.经济学常识
②职业道德:a.求真、严谨、客观、负责的态度;b.坚持真理的勇气;c.抵制有偿新闻
③经济记者的素质培养:a.发现问题、提出的问题的能力,准确提问的能力;b.对行业的了
解,资料齐全,信源通道的建立;c.建立自己的人脉,突破、判断能力;d.外语能力
·经济新闻的萌芽与发展
1、文字出现以后,在一些民间信件中存在零散的商情介绍。①新闻信包括商情信息→②手
抄报(标志着早期经济新闻的诞生)商品生产在封建社会主义的躯壳里迅速发展→③资产
阶级革命胜利后,经济新闻进入发展成熟期。E.g.英国《每日广告报》1730-1807;法国《巴
黎新闻》1877年创办;日本《横滨每日新闻》1871年问世;美国《纽约先驱报》1833.5.6独
立性的商业报纸。
2、手抄小报
3、发展成熟
手抄小报(印刷技术的提高、生产成本下降)→报纸在经济上独立→对报纸的需求越来越
多,而且还能挣钱→经济类报纸
·经济新闻的快速发展与成熟
19c末以后,报业集团、传播集团、跨国集团相继出现
①经济新闻在整个新闻报道的比重不断加大
②专业性的经济类报刊相继出现e.g.《经济学家》于1843年在伦敦创刊;《金融时报》
于1888年创刊;《华尔街日报》1889;美国《商业周刊》、《财富》;日本《日本经济新
闻》《产经新闻》
③大型媒介的经济信息服务日趋完善e.g.路透社、彭博社、道琼斯
④经济新闻传播形态丰富多样
·经济新闻发展的动因分析:
①客观前提:经济成为生活核心
②受众基础:居民家庭的金融资产增加
③主观动因:新闻媒体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经济新闻的发展历程
1、近代保单的商情报道与广告
①在中国,近代的报刊,是外国人首先创办起来的。中国早期的经济新闻也开始于此。
外国的商业信息传递工作,主要包括三个方面:a.刊登货价行情;b.刊登广告;c.提供
航运信息
②两次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城市资本主义经济有了重要发展,兴起的洋务运动和要求
社会改革的思想潮流直接推动了中国人自己创办的近代报刊的出现。E.g.《循环日报》、
《香港中外新报》(《香港船头货价纸》)、《香港华字日报》、《汇报》
2、现代报刊的经济新闻报道e.g.《新闻报》、《申报》经济信息占到了内容的十分之六七
3、建国以来
①建国初期,初步发展的经济新闻:1956年7月1日,《人民日报》改版,经济新闻占
主要地位,以1956年7月、8月两个月的头版头条新闻为例,总共61条,经济建设占31条,
比例达50%。
②1958-1977年,20年扭曲的经济报道
③从1977年至今,经济新闻的兴起阶段:1978-1984变革之初,经济类报纸如《经济日
报》、《经济参考报》、《市场报》相继出现;代表人物包括安岗、范敬宜等。1985-1991
曲折发展,西部大开发促进《中华工商时报》、《中国经营报》、《中国企业家》出现,代
表人物:丁望;1992-1994质的变化,经济媒体专业化,上海《上海证券报》、北京《中国
证券报》、深圳《证券时报》、《中国经济时报》、《国际金融报》;1995至今,竞争中的
新生代,具有代表性的经济媒体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财经》、
《第一财经日报》等。
·我国经济新闻的现状
1、报道对象和内容发生了明显变化:①经济新闻突破了原来只报道生产的思维方式,报道
内容扩展到生产、流通、消费等经济活动的全部过程;②突破了以前只是从经济工作的角
度来写经济报道的思维定式,转到了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的生活、消费角度来进行经济报
道,为群众传播知识、解惑答疑;③突破了经济报道过多关注微观经济实体的“单项定点
式 ”的报道方式,转为更多地从宏观上反映国内外经济现象,分析评述经济形势;④经济
新闻报道还拓宽了其服务功能,为企业和个人传递各种经济信息,为其生产、经营和消费
服务,成为经济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内容 ;⑤交叉经济报 道的兴起。
2、报道手法多样化,媒介的社会干预力增强 。
3、多元立体较差的传播体 系形成。
4、定位细化、报道层次多元架构:泛经济类报纸、行业依托型经济媒体、证券类媒体、理
财类媒体、财经人物媒 体
5、数字化趋势 明显
·我国经济新闻的发展趋 势
1、市场洗牌,经济媒体进入品牌确立 阶段
财经媒体群 概念:
E.g.第一财经日报、第一财经周刊、第一财经广 播etc.
2、跨媒介、跨地区合作将成为潮流
3、全球化程度将更加深入:①大陆财经媒体走向世界,与国际媒介 的合作加快;②报道内
容和主题的全球化;报道视角的 全球化;
4、报道业务长足进步:①报道范围拓宽,报道题材多 样
5、人才机制激烈变革:①财经类报纸之间相互“挖人”“重金收购人才”;②财经媒体对
于耗时、耗力、耗财的培养人才毫无兴 趣
·我国经济新闻报道中存 在的问题:①经济信息传播服务水平不高:信息不准确、不全
面、甚至是误导;②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刻性、前瞻性、科学性有待加强:经济类媒介对经
济问题的研究非常重视;③如何在大数据时代下提高经济新闻报道的品质 。
经济消息
·经济消息的 特点:①动态性:经济事件、经济现象瞬息万变,经济消息就是反映变化;
②时效性:经济消息强调的是迅速快捷地把新闻事件最主干的部分客观地传达给受众;③
服务性:经济信息报道的目的在于实现信息的利用价值,为受众服务,满足人们利用信息
从事决策和活动的需要,有效知道经济决策和行为;④简洁性:经济信息大多篇幅短小,
语言精炼,能够言简意赅地表现详实丰富的信息,有的表现形式只是统计数字和图表 等。
·经济消息与解释性报道 的区别:经济消息是新闻事件最 主干的部分,具有动态性、时效
性、服务性及简洁性,包含背景铺垫、数据及未来的预期;解释性报道则是指相关事实以
及产生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的描述,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服务性,不仅包含经济
消息的要素,而且还对事件加以解释 。
·经济消息的 写作技巧:①巧用数字:a.数字虽然不可避免,但一长串数 字不可取;b.采用数
字换算法让单调、枯燥的经济数字活起来;②多用简称,合并同类项;③合理使用背 景资
·经济媒体的 议程设置
经济人物中的议程设置:①感性悼念;②人物传记梳理;③理性思考类 e.g.对吴仁宝生
前身后对华西村影响的 思考
经济事件中的议程设置:①注重从整体高度审核该事件;②从时间、空间两个维 度 →消
息通告类;阶段性评论类;整体反思类
调查性经济 新闻报道
·调查性经济 新闻报道:“它是通过某人的原创性的工作而发现的关于一些人或组织企图
隐瞒的重大事件的报道”——美国调查性报道记者编 辑协会
由来:起源于美国,由揭丑新闻 发展而来;19 世纪2 0年代初“扒粪者”;20 世纪6 、70 年
代,以反战和民 权为主题,美国新闻界再次掀起揭 丑的浪潮。
我国的调查性报道首次 出现于20 世纪80 年 代《工人日报》;尔后20 世 纪90年代中叶又出
现 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中国青年报》等主张调查性新闻的媒 体
·调查性经济新闻报道的 价值判断:①重大;②与公众利益相关或危机公共权利;③往往
是企图掩盖或隐瞒 的事实
·从事调查性经济新闻报 道的要求:①深刻的专业知识背景;②坚韧的职业精神;③善于
对公开材料进行分析和梳理;④获取关键证据;⑤保存证据,善于自我保护;⑥写作要客
观 严谨
精确新闻报 道
·精确新闻报 道:精确新闻报道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
学研究方法,以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数字统计,验证事实,进行新闻报 道的形式
·精确新闻报 道的由来:精确新闻最早起源于西方媒体上的民意测验和 调查报告;20 世纪六
七十年代是精确新闻真正产生并走向成熟的时 期。(1973 年,菲利普·梅耶出版《精确新闻
学 ——一种用社会科学报道的理论》标志着精确 新闻定型; )
我国的精确新闻报道萌 芽与20世 纪80年代 ;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 在媒体中流 行;1994 年
1月,《北京青年报 》开办“公众调查”专栏。
·精确新闻报 道的特点:①用数字说话,更加客观、准确;②精确新闻报道不依靠少数消
息来源提供消息,因此新闻报道较少受到消息来源的影响和控制 ;
·精确新闻报 道的分类:①调查式报道 :a..直接刊登调查公司等的 调查报道;b.在专业调查
报告基础上,记者进行深加工后形成 的报道;c.媒体记者直接参与调查活动并撰写 调查报
告。
②比较试验室:比较试验的对象是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安全性、使用方法等消费者关心 的
问题。比较试验中新闻手段的介入,可以帮助消费者透过产品说明书和标识的面纱,看到
产品真实的面貌,把科学用于服务,以指导消费者把科学用 于消费。
·精确新闻报 道的程序:选择研究题材→熟悉研究题材→提出研究问题和假设,资料收集
→研究设计,资料分析与 解释→新闻写作
·精确性财经新闻报道的 选题 :①选择有新闻价值的论题进行调查;②选择具有现实意
义、能引起人们广泛兴趣的话题进行调 查
经济预测性 报道
·经济预测性 报道:经济预测性报道是立足于新闻事实基础之上的 一种新闻报道形式,是
对受众关心的新闻事件或现象的变动趋势、发展前景进行科学预测式的报道,具有超前性
、引导性、探索性等特 点。
·经济预测性报道的趋势 :70 年代以来,由于世界经济面临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不
均衡等问题,长期经济预测日益受到重视和注意,与经济预测的发展相适应,关于经济预
测的报道不断增加,尤其是国际经济、经济政策方面的预测性报道将更加 受到重视。
·经济预测性报道的范畴 :①宏观经济的预测:包括经济前景的预测,政策走势的预测,
经济趋势的 预测,国际经济的预测;②微观经济的预测:包括价格变 动,市场走向
·经济预测性报道的采访 和写作:①坚持以事实为基础;②选择权威消息来源;③有意识
地采取滚动报道 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