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闻|全红婵回应被叫“天才”,坦言夺冠后没有特别开心,陈芋汐也很辛苦
本届巴黎奥运会,17岁的全红婵凭借总分425.60分的成绩,蝉联了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的冠军,还刷新了一项纪录,成为中国奥运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在央视奥运特别节目《面对面》中,全红婵作为奥运历史最年轻的三金王接受了专访。19日上午,相关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全红婵回应被叫“天才”
东京奥运会,14岁的全红婵首次亮相国际大赛,以三跳满分惊艳世界。
奥运会结束后,“横空出世”“天才少女”“水花消失术”等美誉纷至沓来,但全红婵对“天才”一词有不一样的认识,在采访中她表示,“跳好了,把训练做好了那一刻才是天才。这里的每个运动员都很刻苦,每一位都是天才。”

谁拿金牌不重要,陈芋汐也很辛苦
在采访中,全红婵表示“每天要训练七八个小时,(训练特别累的时候)有,闹铃响了就在床上就觉得特别累,就是不太想起来,就在床上一直躺着,早操也没有去。累哭的时候倒没有,跳不好的时候,或者被说的时候也想过很多次放弃,就会很容易想哭。也想过很多次放弃,每天的训练要怎么坚持,今天练完了,明天还来,这样一天一天下去,所以都会有这样的想法。看我非常乐观,但是都憋心里,不轻易讲出来而已。”
主持人:你会去跟陈芋汐说吗?
全红婵:“我们俩都是跳台的,万一咱俩都成那样了,那谁都跳不好,这个金牌靠谁拿?不能被别的国家拿去。”
主持人:“金牌不是你们两个都能得的,只有一个人能得。”
全红婵:“我们哪一个人得了,就等于自己也得了,因为都是中国队,是谁都不重要。”
主持人:真的不重要吗?
全红婵:“不重要,因为外国运动员也都想拿,你要确保这一块是中国的,你才会更开心。我肯定知道她也是很辛苦,我拿了是不是不对,我那个时候就在想,上一届也是我拿,这一届也是我拿,所以说我觉得拿了以后没有特别开心。”


主持人:“那你怎么安慰她呢?那你抱她的时候,你跟她说什么了吗?
全红婵:“很棒!你很棒!”
主持人:你也很棒!
全红婵:“对,她还这样说我了。”
陈芋汐则表示:“有一说一,我真的很感谢她(全红婵),不和她配双人也好,没有她也好,我不可能把自己再拉回到这个位置。 ”

对于这番真诚的表述,网友纷纷安慰:
“没什么不对的,凭实力,别人没拿到也不是全红婵的错。冠军只有一个,总有人会遗憾,问心无愧就行。”
“你拼尽全力才是对对手最大的尊重!”
“说明跳水这项里人才济济!不相上下啊!好事啊”
“这是一种惺惺相惜的感情,证明你是一个非常善良的孩子,懂得别人的付出。但竞技体育就是比较残酷,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冠军,如果你谦让就是对对手的不尊重,所以放心大胆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从东京的“一跳成名天下知”,到接下来遭遇坎坷和挫折,再到克服高难度动作并突破“发育关”,又一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胜利凯旋后,记者问全红婵“想对当时遇到困难的自己说什么?”
全红婵想了想,回答道“你真牛啊!你能坚持到现在,真狠呐!”
说这番话时,她脸带微笑,网友却纷纷表示,看得好想哭……
11岁进入广东省跳水队
13岁首次参加全国比赛便夺冠
14岁拿到奥运会金牌……
人们称她为“天才少女”
但时隔三年再次站上奥运赛场对全红婵来说十分不易,犹记得全红婵在东京奏凯后,初代“跳水女皇”高敏在感慨全红婵的天赋时指出“她马上就要长身体,在生长发育期和技术力量交替的过程中,对小姑娘就像走钢丝一样,一旦力量和技术不匹配就会状态下滑”。

过去的三年,全红婵年纪长了,身高长高了,体重也增加了近十斤,全红婵在训练时逐渐感觉动作沉重,完成度也下降了。曾经拿手的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慢慢成了她的“拦路虎”。
为此,全红婵曾自嘲道“我也年轻过,但怎么也回不到年轻的感觉了”,让很多网友心疼又担心。

怎么办?用全红婵自己的话来说“练呗!”
一个个细节去细抠,一遍一遍反复练,练到把自己的恐惧感降到最低,练到不管站上什么样的赛场都能把这个动作“拿捏”。
努力终于换来了回报,今年2月的多哈游泳世锦赛,全红婵首次夺得世锦赛单人项目冠军。巴黎奥运会决赛场上,全红婵状态不错,其中207C跳得近乎完美,最终摘得金牌。
在东京一鸣惊人之后,全红婵曾期待“三年后,我还想代表中国站在巴黎奥运会的冠军领奖台上”
如今,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编辑 周小涵综合、、新华网微博、新华社、、等)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