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幼儿的身心成长,思维行动和爱模仿的行为,你了解多少?

2025-09-22 13:08:47 6阅读

3- 4岁的儿童,是刚进人幼儿园学习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心理发展变化很大,以下分别从三个阶段来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健康科普大赛##发展心理学#​#心理健康#​#幼儿心理健康#​

(一)生活范围扩大

这一时期的儿童离开家庭进人幼儿园小班接受有计划、有目的的幼儿园教育。生活环境的变化,生活范围的扩大,儿童生活的圈子从只局限在和亲人的接触转向和更多的同龄人及成年人接触。这些变化对儿童心理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儿童体质的增强,身体的组织结构和器官的功能不断完善。神经系统的发育,表现在大脑皮质细胞在形态上的组织分化功能逐渐成熟,并且在3岁时基本定型。儿童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连续活动,为保证儿童更好地参与活动奠定了基础。

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特征_3-4岁儿童心理发展_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

二是由于身体的发育较婴儿期有了进一步发展,控制能力不断完善,大脑调控能力有所增强。儿童躯体动作发展与婴儿阶段相比,灵活性与协调性也都有提高。这个时期的儿童行走能够保持正确的姿势,如上体正直,摆动双臂,学会两臂屈肘在身体两侧。在幼儿园教学中会看到,他们在音乐的伴奏下,会踩着“蒙氏线”走,还会采用正确的姿势跑步等。

三是在幼儿园的教育和训练下3- 4岁的幼儿双手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有了进一步发展。他们在幼儿园教师的帮助下能穿脱衣服鞋,袜。在美术活动中,能够使用彩色笔给简单图形如他们把“下雨”的情景,两皮由上向下的直线条,把“大马路“成从在到在的情线条,把“皮球”西成圆圈等但他们手的给画动作还很不熟练。从儿童动作发展规律来看,手的动作发展要晚要迟。

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_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特征_3-4岁儿童心理发展

(二)认识依靠行动

3岁以内的幼儿不能在行动之外思考,只能在行动中思考。3-4岁幼儿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婴儿期的这些特点,即他们的认识活动还是要借助动作和运动。例如,让幼园小班儿童说出盘子里有几个苹果他们就用手一个一个地数,才能弄清(4岁左右的孩子可以在心里默数)。再比如,在捏橡皮泥之前,幼儿初期的儿童往往说不出自己想要捏什么,当捏好之后,才突然有所发现,说像“太阳”或“大饼”。这说明,幼儿初期的儿童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更不能预见行动的结果,只能先做再想,或边做边想,不会想好了再做。

(三)情绪作用大

3-4岁的幼儿心理活动常常受情绪支配,不受理智控制。在各种活动中都难以控制住自己的情绪,表现出很强的情绪色彩。高兴时听话,表现很乖;不高兴时,什么也听不进去,情绪很不稳定,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在幼儿园小班里常看到,一个小朋友哭 ,其他的小朋友都跟着哭。

简述幼儿思维的特点_幼儿心理发展阶段特征_3-4岁儿童心理发展

(四)爱模仿

儿童在3岁以前,就具备了模仿的能力,但受心理发育水平的限制,这个时期的模仿水平较低,能够模仿的对象还很少。3-4岁的幼儿由于动作和认识能力都比以前有所提高,模仿的对象也明显增多。他们看见别人做什么,自己就想做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只己就想要什么,他们想要别的小朋友手里拿着的东西,想做别的小朋友正在做的事情。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