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近视防控,可借鉴“湾塘样本”
“全校536名学生,无一人近视。”这份亮眼的视力成绩单,让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屏边苗族自治县湾塘小学上了热搜。在“小眼镜”随处可见的当下,湾塘小学7年零近视难能可贵。湾塘小学在近视防控上取得的成绩,不仅为该校学生留住了明亮的眼睛,也为其他学校的近视防控工作树立了标杆。
对比全国学生近视专项调查的结果,更能看出湾塘小学这一成绩的可贵之处。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2.7%,其中6岁儿童为14.3%,小学生为35.6%,初中生为71.1%,高中生为80.5%。近视是各地各学校最为头疼的问题之一。媒体对湾塘小学校长孙付标进行采访,期望得到一些防控近视的诀窍。可在孙校长看来,他们并没有什么秘籍,不过是把早已耳熟能详的预防举措落到实处罢了。
一天有10多个小时的睡眠、3个小时的运动时间、两次眼保健操,每堂课的课间都让学生在户外活动,营养均衡……这些因素综合作用,造就了孩子们的好视力。充足的睡眠、足够的户外时间……这些防控近视的方法,教育管理者都很清楚,但未必去认真落实。是为了升学率把体育课让给“主课”,还是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是把近视防控上升到关乎学生身心健康的高度来抓,还是为了应付检查做做样子?学校对近视防控的重视与否,决定着校园“小眼镜”数量的多寡。
7年零近视的成绩,也与湾塘小学作为寄宿制学校在管理上有一定优势有关,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学校只能望洋兴叹。如果无法保证一天运动3个小时,那能否守住每天运动1个小时的底线?可否把课间时间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在操场上尽情地奔跑嬉戏?每所学校都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的睡眠、运动和户外活动时间。
“湾塘样本”再次证明,防控近视并不是多难的事情。其他地方政府和学校应当重视起来、行动起来,让更多孩子能拥有健康的双眸,让校园中的“小眼镜”少些、再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