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振东掏乒乓球的动作堪比魔术 精准掌控逆转局势(2)

2025-09-21 18:04:13 8阅读

樊振东的教练吴敬平说过,小胖的气场是“拿金牌喂出来的”。从2019年世乒赛逆转马龙,到2023年世乒赛逆转王楚钦,再到巴黎奥运会逆转莫雷高德,他似乎特别擅长在落后时切换模式。

不仅技术碾压对手,更可怕的是他在心理层面的掌控感,让你觉得自己所有的优势都是暂时的,所有漏洞都被他提前标好。

不过樊振东也不是一开始就如此。德甲首秀两连败时,他明显紧张,节奏不对,发球接发犹豫,第四板到第五板转换慢半拍。队长弗朗西斯卡陪他去训练馆适应场地,安慰他“保持专注”。有人认为他因“奥运冠军光环”压力太大导致手紧动作变形。然而三周后,他就能在飞机上睡死,落地十分钟热身,比赛如同练习赛。

这种调整速度令人惊叹。他在德国队里拉着16岁小孩练正手,边打边用英语喊“stronger”。三周后,小孩正手得分率涨15%,全队聚餐举杯称他为“Fan老师”。这画面还挺温暖,原来成就感不仅来自奖杯,还来自别人因你变好。

樊振东最让人头皮发麻的还是那种“精准的克制”。他不靠蛮力碾压你,而是靠计算、节奏和心理暗示,让你在清醒中感知到自己的极限。纽汀克称之为“被完全掌控的恐惧”,张本智和则称之为“每一步都被算准的绝望”。

我们普通人打游戏、考试、做方案时,也会经历类似的感觉,明明优势在手却突然觉得“要输了”,因为对手的气场彻底压住了你。

那么问题来了:樊振东这种“逆转力”到底是天赋还是后天练出来的?如果是后天练的,那普通人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