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打了近100天,美总结坚持动武三原则,美军着手准备“对决”
乌克兰冲突打了快100天,五角大楼此时总结出了对乌军事行动的动武三原则,美军看似克制的外表下,实际上正准备帮助乌克兰进行随后的炮兵对决。
据观察者网5月28日消息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承认,乌军顿巴斯地区的战事非常的艰难。而卢甘斯克的乌克兰军事长官承认,为了避免被俄军包围,乌克兰军方可能需要撤出位于卢甘斯克州最后的抵抗阵地。一旦乌军真的如此行动,便意味着俄军实现对整个卢甘斯克地区的掌控。就连美国国防部也不得不承认,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取得了“渐进式的进展”。有美国媒体指出,俄军一直在等待的突破性进展很可能将要到来了。对此,乌克兰方面的反应是一边放出声音,宣称想和俄罗斯进行和谈。一边要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加快军援力度,乌克兰外长库列巴便提出要求,希望美国提供多管火箭炮这样的重型装备以对抗俄军。
虽然目前美国方面对乌克兰要求提供多管火箭炮的请求,还没有给出肯定的答复,但从美国国防部之前发布的动武三原则,我们可以管窥美国军方对乌克兰问题的态度。在五角大楼之前公布的乌克兰局势总结报告中,五角大楼给出美军在乌克兰军事行动的三原则,一是美国不能派出地面部队直接介入,但要确保援助的武器能够送到乌军手上。二是为了接下来的战斗,需要给乌克兰军方提供远程打击武器,原则上可以提供M270履带式多管火箭炮。最后一点是不直接参与作战指挥,但可以为乌军提供情报支持。五角大楼提出的这三点原则,表面上看在克制,实际上却是让美军放开手脚,更深地介入乌克兰战事。
这三点原则对美军的限制只不过是要求美军不能有地面部队介入,也不能直接参与作战指挥。如果美军采取这些选项,实际上等于是美国公开地直接介入战事,这种情况显然不太可能发生。因此,五角大楼三点原则对美军的限制,目前来说并没有实际意义,因为美军根本就没打算那么干。但这三条动武原则,实际上允许美军为乌克兰输送更多的重型武器,而且公开表明美国可以为乌克兰提供战场情报方面的支持,这其实是给美军支持乌克兰开绿灯。要知道,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是信息化军队的核心能力,对部队的作战水平和技术水平有很高的要求。而战场态势能力感知不足,正是俄军在乌克兰非常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五角大楼一边放开对乌克兰的重武器援助的限制,一面挑明了可以提供战场态势感知能力的帮助,这实际上是在授权美军放心大胆地支持乌克兰。
结合当前的战场局势来看,有理由认为美军判断乌克兰军方可能遭遇决定性的失败,所以五角大楼才决定在此时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包括军事武器援助和战场情资方面的支持,协助乌克兰应对接下来的决战。美军在这两方面会做到什么样的程度,对接下来的战局发展有相当显著的影响。由于顿巴斯地区的地形以开阔的平原为主,此地区的交战需要更多的远程武器和重装备,例如重型火炮和坦克。此前,美军就为乌克兰提供了108门M-777榴弹炮,这些火炮足以装备6个营。而多管火箭炮在压制火力方面的作用比榴弹炮要强上十几倍。一个排的多管火箭炮,在火力投送方面能够超过一个榴弹炮营的效果。若美军在五角大楼新的原则指导下,敢于放开手脚为乌克兰提供大批多管火箭炮,那么可能会对俄军地面部队造成重大威胁。
对于俄军来说,如果发现美军多管火箭炮进入乌克兰的迹象,就应尽量在这些武器部署完成之前将其摧毁,否则俄军可能因此遭受较大损失。不过,考虑到俄军在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方面的不足,以及缺乏精确制导武器的现实,俄罗斯很难真正地将大批美制武器摧毁在运输途中。事实上,俄军在接近100天的战斗中,仍然没能瘫痪乌克兰的交通运输链,更没能在电子对抗方面压倒有西方支持的乌克兰。因此,美军接下来对乌克兰军方的支持,可能会对俄军构成令人担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