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治理让千年古州绽放新魅力 玉林市玉州区“党建+网格+数字化”激活基层社会大治理
入夜,南流江畔被金色的灯光点缀得流光溢彩。江岸边,各种夜宵摊点沿江向南北两头伸展,一眼望不到头。
“老板,要生料粉,还是牛腩粉,好威水嘎(好吃的意思)。”“雷啦雷啦,这里有全行最平最甜的水果。”夜市里,叫卖声此起彼伏,游客摩肩接踵,社区的网格员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在人群中走走停停,时不时提醒摊主不要乱丢垃圾,偶尔遇到有人拌嘴,就停下来劝一劝。
“别小看这些戴袖章的,有他们在,夜市摊点整整齐齐,酒后闹事的也消停了。”逛夜市的市民陈梅英笑着说。
安居乐业,民之所盼。去年以来,玉林市玉州区以“两融三共”(组织融合、队伍融合、管理共推、居民共治、阵地共创)为抓手,推动形成“党建+网格+数字化”玉州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收到了良好效果。2022年,玉州区的群众安全感得分98.87%,在玉林市排名第一,在广西排名第十八。
党建领航为微治理注入活力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玉州区是玉林市主城区,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千年古州。辖区常住人口近90万人,流动人口10多万人,人口密度大,建筑物密集,自建房、老旧小区及城中村等安全隐患多。近年来,因征地拆迁、企业改制、涉房地产领域问题等引发的社会矛盾较为突出。面对如此复杂的区情民情,在新形势下如何调动群众积极性,推动辖区基层社会治理,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玉州区党委政府所要解决的问题。
“大海航行靠舵手。通过调研,玉州区探索提出在网格(社区)成立党支部,在楼栋设立党小组,在单元设置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实现‘堡垒建在网格、党员沉在网格、作用发挥在网格’的治理效应。”玉州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梁雄仁介绍,党建入网格后,很多治理难题迎刃而解。
都市绿洲小区开发商物业撤出后,一直没有引进新的物业,也没有业委会,导致小区无人管理,车辆乱停乱放,摊位乱摆乱卖等问题突出,小区业主怨声载道。
为解决该小区矛盾,五里桥社区推动该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推动业主自我管理。选举业委会前,社区党员唐小城受邀加入筹备小组。他不辞辛苦,利用下班时间与小组其他成员分头走访业主,了解业主需求,搭起业主间沟通信任的桥梁。最终,该小区以高参与率、高投票率选出业委会。此后,为调动党员业主参与小区治理的积极性,唐小城还引导业委会成立了小区党群服务中心,依托党群服务中心,业委会经常开设便民服务“大集市”,常态化开展义剪、义诊、义修等志愿活动。千方百计为业主着想,业委会很快得到了业主的认可。
去年3月,都市绿洲小区的外墙装修浮雕出现松动现象,极易引发高空坠物危险。但小区的房子已经不在保修期内,维修肯定要花钱,钱从哪里出?
又是业委会牵头,组织小区退休老党员发挥余热,担起了收集业主意见的任务。那几天晚上,小区的几个老党员总是8时出现在小区广场,拿着小本子,征求在楼下散步的业主意见,最后整理好交给业委会。最终,业委会根据业主意见,筹集到了资金,消除了小区的安全隐患。
组织融合,队伍融合。玉州区把党组织建在网格上,把网格内的党员组织起来、作用发挥出来,推动党建与网格融合发展,打造发现问题的先锋力量,为网格微治理注入活力。
“人人乐治”提升微治理效能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连着民力。玉州区聚焦民生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整合综治、民政、消防等网格资源,按照“便于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形成“一种网格、多样功能”的全科型综合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网格划分原则上以300至500户或1000至1500人左右的标准(不包含专属网格)划分基础网格。目前全区共划分基础网格497个、专属网格769个、微网格3161个,聘有专职网格员504人、兼职网格员1824人。
“我们的网格管理在城区已经延伸到楼栋,在农村延伸到生产小组,形成管理的微网格化,探索‘网格发现、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响应机制,同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玉州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张明超说。
2022年6月,五里桥社区第一网格员张诗君在入户走访中发现,租户陈某与爱人关系紧张,两人经常吵架。张诗君经了解,得知两人属同居关系,因感情问题在闹分手,但因未婚生子的抚养问题无法达成共识。女方认为吃了亏,要求陈某承担大部分抚养费,陈某不同意;陈某则提出要与孩子做亲子鉴定。两人为此恶语相向。
张诗君了解情况后,在初步劝说无效的情况下,向网格长滕敏汇报。此后,社区牵头几经调解还是无法打消两人的对立情绪,矛盾一触即发。最终,社区邀请玉州区法律“四人组”及时介入,化解了这对恋人的情感纠葛。
在玉州区,网格员作为基层治理前哨的“情报员”“安全员”,每天一上班,就下沉大街小巷,访民情、察民意、化纠纷,已成为基层社会治理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2022年,在党员、网格员的引导下,玉州区组建党员服务团12个、社区服务队167支,形成了多元参与治理的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数字”入格推动微治理步入快车道
“胡哥,村里胡二(化名)刚从家里挥舞着手出去了,脸上表情有些怪异,麻烦你看看有什么情况。”今年3月6日21时许,广恩村专职网格员田发奋将自己在“数字化乡村”联防联控平台上看到的情况通报给村综治办主任胡育瑜。
胡育瑜马上到胡二家查看,发现他家一片狼藉,家里老人躲在角落瑟瑟发抖。原来,胡二当晚不知道为何,突然乱砸东西,吓得老人不知如何是好,也不敢阻拦。根据胡二家人的描述,当晚,胡育瑜果断联系辖区派出所,连夜将其送到玉林某医院住院治疗。第二天,收治胡二的医院传来消息,原来胡二是因为精神病突发,才有了异常之举,胡育瑜暗自庆幸,“好在处理及时”。
“广恩村安装了180个摄像头,加上网格员经常开展巡逻,有什么问题我们都能及时进行处置。”胡育瑜向记者介绍,广恩村治安状况、营商环境都挺不错,吸引了不少中小企业入驻。
漫步广恩村,厂房、服装车间一片繁忙景象,观光生态园、农家乐让人心情愉悦,一股浓浓的宜居宜业新农村气息扑面而来。
广恩村只是玉州区数字化乡村建设的缩影。去年以来,玉州区开展标准化建设三级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整合各级党群服务中心、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阵地资源,打造集党建、治安监控、视频会议、远程教育、综合治理、研判分析等职能于一体的平安建设综合指挥平台,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目前,已有玉城街道等4个镇(街道)和玉铁社区等5个村(社区)建成规范化的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同时全区共接入共享视频探头14000多个、公安天网视频监控1619路,主要道路、重点场所实现全覆盖全天候监控管理。
基层治则天下治,基层安则天下安。玉州区,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引领下,正在谱写着“平安玉州”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