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日,九江人上演岁末大片

2025-09-11 21:05:08 14阅读

九江新闻网讯 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21日18时44分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民俗专家表示,冬至是我国重要的岁时节日,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之说,其节日习俗传承已近3000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群九江人的眼中,冬至俨然是一出最有人情味的岁末大片。

九江冬至习俗_冬至做粑油面_九江新闻网首页

村民围在一起做粑。(浔阳晚报特约记者 丁武彪 摄)

家家户户相约做粑和油面

冬至打粑、做印子粑,是九江人的一个习俗。18日,濂溪区莲花镇谭畈村不少村民开始忙碌,男性负责揉面、女性则负责印粑,一群人忙得不亦乐乎。“我小时候,每年临近冬至,家人都会围坐一起做粑,特别热闹。”村民万先生笑着对浔阳晚报记者说,“糯米粉和粘米粉做的是白色印子粑,糯米粉和高粱粉做的是红色印子粑,虽然颜色不同,但两种粑的味道一样好。”说起做印子粑,万先生说,虽然看似简单,但要想真正做好,还需要几个人通力合作。

每年的腊月也是手工油面制作的最佳时期。“那些油面已成为我最美的回忆。”市民张女士有些感慨地说。“农村做油面是件大事,逢年过节,生儿育女、请客送礼总少不了几挂油面。做油面的工具虽然简单有面架、孔椅、面盆就行,可制作起来却不简单,是个挺细腻的技术活,做油面步骤包括揉面(加盐)、开条、盘条(加菜油)、上条、上面、扯面、拉面、晒面八道程序。冬至夜,不管多忙,我们都会赶回家,一家老小热热闹闹地吃上一碗油面。”张女士说。

速冻水饺、羊牛肉成“热门”

与做印子粑、油面略有不同的是,浔城不少市民选择在冬至这天进补。

在八角石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浔阳晚报记者注意到,卧式冰柜里摆放着各种口味的速冻水饺。该超市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考虑到冬至这一天民间有吃水饺的习俗,所以早早就备足了货。浔阳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前去买速冻水饺的多是年轻人。“都说冬至要吃饺子,家里包太麻烦,干脆买速冻饺子。”市民小夏笑着说。

在附近的新一菜场,浔阳晚报记者发现,购买猪羊牛肉的市民比平时多了近一倍。“今天冬至,买点羊肉回去煮火锅,也给孩子们补补。”市民周大妈边挑肉边说。“往年冬至这天的生意都特别好,都说冬至前后是吃羊肉进补的好时候,现在人们又讲究养生,所以最近羊肉销量也特别好。我从早上忙到现在都没停过。”一位卖羊肉的摊贩笑眯眯地说。

市民:冬至祭扫体现感恩情怀

冬至,又是传统祭扫的吉日。“冬至不仅要祭奠自己的祖先,还要祭祀上天,以表达自己对先辈的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老九江人老沈告诉浔阳晚报记者,这不止是一个仪式,更是敦亲睦族、行孝报德的好传统。

浔阳晚报记者了解到,现在仍有不少市民选择在冬至这一天祭扫。“祖辈的传统不能忘,虽然今天下雨,但是我们还是想表达自己的感恩情怀,顺便到户外健健身。”正准备去祭扫的市民黄女士说。据了解,不少城市甚至在冬至这一天开通了祭扫专线,方便市民出行。

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从这一天起我国开始步入严寒季节,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市紧急救援中心相关专家提醒,“进九”后,冷空气活动频繁,温度起伏较大,市民应注意防寒保暖。“冬至寒冷,应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头部和脚部,衣裤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软宽松,以利血液流畅。尤其是老年人需注意防寒保暖,防病保健,室外活动时间不宜过长。”(浔阳晚报记者 张倩)

免责声明: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深感抱歉,我们会做删除处理。